![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1-17132549520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1-1713254952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1-17132549521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1-171325495221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1-171325495225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1-171325495229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1-171325495232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1-171325495235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0-17132549222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0-17132549223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0-17132549223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2-17132549567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2-17132549567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二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20179/2-17132549567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篇 专题二 第六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篇 专题二 第六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文件包含第一篇专题二第6讲功与功率功能关系pptx、第一篇专题二第6讲功与功率功能关系docx、专题二第6讲功与功率功能关系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6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
(1)恒力做功一般用功的公式或动能定理求解。(2)变力做功通常应用动能定理、微元法、等效转化法、平均力法、图像法求解,或者利用恒定功率求功,即W=Pt。
明确是求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P= 侧重于平均功率的计算,P=Fvcs α(α为F和v的夹角)侧重于瞬时功率的计算。
3.机车启动(F阻不变)
(1)两个基本关系式:P=Fv,F-F阻=ma。(2)两种常见情况:①恒定功率启动:P不变,此时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达到最大速度vm,此过程Pt-F阻s= mvm2;②恒定加速度启动:开始阶段a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F-F阻=ma,v=at,达到额定功率P=Fv,然后保持功率不变,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无论哪种启动方式,最大速度都等于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即vm= 。
(2023·江苏高邮市调研)仰卧起坐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女生测试项目之一。根据该标准高三女生一分钟内完成50个以上仰卧起坐记为优秀。若某女生一分钟内做了40个仰卧起坐,其质量为50 kg,上半身质量约为总质量的0.6倍,仰卧起坐时下半身重心位置不变,上半身高度约为总身高的0.4倍,g取10 m/s2,试估算测试的全过程中该女生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A.10 W B.70 W C.150 W D.300 W
水平桌面上,长6 m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如图所示(俯视图),另一端系一质量m=2 kg的小球,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沿桌面方向大小恒为10 N的力F,F拉着物体从M点运动到N点,F的方向始终与小球的运动方向成30°角。已知小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对小球做的功为10 π JB.拉力F对小球做的功为5 π JC.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6π JD.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4π J
(2023·新课标卷·20改编)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运动,出发点为x轴零点,拉力做的功W与物体坐标x的关系如图所示。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x=1 m时,拉力的功率为6 WB.在x=4 m时,物体的动能为2 JC.从x=0运动到x=2 m,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为10 JD.从x=0运动到x=4 m的过程中,物体的动量最大为2 kg·m/s
故0~2 m过程中,物体做匀加速运动,2~4 m过程中,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在x=1 m时,由公式v12=2a1x1,解得v1=2 m/s,此时拉力的功率P=F1v1=12 W,故A错误;在x=4 m时,物体的动能Ek=W总-Ffx4=18 J-16 J=2 J,故B正确;
从x=0运动到x=2 m,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克f=Ffx2=8 J,故C错误;
某码头采用斜面运送冷链食品,其简化图如图甲所示,电动机通过绕轻质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放在倾角为θ=30°、足够长的斜面上的物体相连,启动电动机后物体沿斜面上升,在0~6 s时间内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除1~5 s时间段的图像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的图像均为直线,1 s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已知物体的质量为2 kg,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1 s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25 JB.1 s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80 WC.物体的最大速度为5 m/sD.在0~5 s内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了35 m
1.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功能关系反映了做功和能量转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根据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判定能的转化情况。(2)根据能量转化,可计算变力做的功。
如图所示,足够长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绕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连接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可看作质点),当一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作用在物块A上,使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物块B始终未与斜面、滑轮相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恒力F做功小于物块A、B动能增量之和B.恒力F做功等于物块A、B动能增量之和C.物块A与斜面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与B的机械能增量之和等于恒力F做功D.物块A克服绳的拉力做功一定大于物块A的重力势能减少量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设A沿斜面下滑的距离为L,斜面倾角为θ,根据动能定理得WF-mgL+mgLsin θ-W克f=EkA+EkB-0,可得WF=EkA+EkB+W克f+mgL-mgLsin θ,故A、B错误;
由功能关系可知物块A与斜面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与A、B的机械能增量之和等于恒力F做功,故C错误;
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 g,g为重力加速度。在运动员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全国卷Ⅰ·20改编)一物块在高3.0 m、长5.0 m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A.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C.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0 m/s2D.当物块下滑2.0 m时机械能损失了12 J
由E-s图像知,物块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和减小,则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gsin α-μgcs α=2 m/s2,故C错误;物块下滑2.0 m时损失的机械能为ΔE′=μmgcs α·s′=8 J,故D错误。
1.如图所示,密度为ρ、棱长为a的正立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h为木块在水面上的高度)。现用竖直向下的力F将木块按入水中,直到木块上表面刚浸没,则此过程中木块克服浮力做功为(已知水的密度为ρ0、重力加速度为g)
2.(2023·江苏南通市期末)将一小球从地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并落回地面,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始终与速度成正比,则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重力的瞬时功率大小P与时间t、机械能E与路程s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小球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方向均向下,速度逐渐减小,则空气阻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下降过程中重力方向向下,空气阻力方向向上,速度逐渐增大,则空气阻力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且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下降过程的平均速度,上升过程的时间小于下降过程的时间,所以v-t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P=mgv,P-t图像如图所示故A错误,B正确;
小球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则空气阻力逐渐减小,经过相同路程空气阻力做功逐渐减小,机械能损失逐渐减小;小球下降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则空气阻力逐渐增大,经过相同路程空气阻力做功逐渐增大,机械能损失逐渐增大,且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大于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则上升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大于下降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则E-s图像如图所示故C、D错误。
1.(2023·浙江1月选考·4)一位游客正在体验蹦极,绑上蹦极专用的橡皮绳后从跳台纵身而下。游客从跳台下落直到最低点过程中A.弹性势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C.机械能保持不变 D.绳一绷紧动能就开始减小
游客从跳台下落,开始阶段橡皮绳未拉直,游客只受重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下落到一定高度时橡皮绳开始绷紧,游客受重力和向上的弹力作用,弹力从零逐渐增大,游客所受合力先向下减小后向上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最低点时速度减小到零,弹力达到最大值,则橡皮绳绷紧后弹性势能一直增大,A错误;游客高度一直降低,重力一直做正功,重力势能一直减小,B正确;下落阶段橡皮绳对游客做负功,游客机械能减少,C错误;橡皮绳刚绷紧,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做正功,游客动能增加,当弹力大于重力后,合力向上,做负功,游客动能减小,D错误。
2.(2023·江苏无锡市调研)已知动车组列车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相同,每节动车与拖车质量相等,设动车组运行时所受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若某动车组由4节动车加8节拖车组成,其运行的最大速率为240 km/h,则由8节动车加4节拖车组成的动车组,运行的最大速率约为A.240 km/h B.340 km/hC.360 km/h D.480 km/h
3.如图所示,近千架无人机群构造了高空巨幅光影“汤匙里的汤圆”,某段时间内,“汤圆”静止,而“汤匙”正在匀速向上运动。在该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匙”中的无人机受到合外力向上B.“汤匙”中的无人机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汤圆”中的无人机对空气做正功D.“汤圆”中的无人机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无人机的光能
“汤匙”正在匀速向上运动,所以“汤匙”中的无人机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故A错误;“汤匙”正在匀速向上运动,“汤匙”中的无人机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所以机械能增大,故B错误;“汤圆”中的无人机使空气流动,对空气做正功,故C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可知,D错误。
4.电动自行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某一时刻从车上掉落一货物,车行驶的功率不变,货物掉落前后车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较符合实际的是
5.(2023·辽宁卷·3)如图(a),从高处M点到地面N点有Ⅰ、Ⅱ两条光滑轨道。两相同小物块甲、乙同时从M点由静止释放,沿不同轨道滑到N点,其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两物块在离开M点后、到达N点前的下滑过程中A.甲沿Ⅰ下滑且同一时刻甲的 动能比乙的大B.甲沿Ⅱ下滑且同一时刻甲的 动能比乙的小C.乙沿Ⅰ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一直不变D.乙沿Ⅱ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一直增大
速度,可知同一时刻甲的动能比乙的小,A错误,B正确;乙沿Ⅰ下滑,开始时乙速度为0,到N点时乙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根据瞬时功率公式P=mgvy可知,重力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D错误。
由题图(b)可知,甲下滑过程中,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甲沿Ⅱ下滑,乙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乙沿Ⅰ下滑,任意时刻甲的速度都小于乙的
6.(2023·北京卷·1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在物体移动距离为x的过程中A.摩擦力做功大小与F方向无关B.合力做功大小与F方向有关C.F为水平方向时,F做功为μmgxD.F做功的最小值为max
合力做功大小W=F合x=max,可知合力做功大小与力F方向无关,选项B错误;当力F水平时,则有F=ma+μmg,力F做功为WF=Fx=(ma+μmg)x,选项C错误;
设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摩擦力为Ff=μ(mg-Fsin θ),摩擦力做功大小Wf=μ(mg-Fsin θ)x,即摩擦力做功大小与F的方向有关,选项A错误;
因合力做功大小为max,大小一定,而合力做的功等于力F与摩擦力Ff做功的代数和,而当Fsin θ=mg时,摩擦力Ff=0,摩擦力做功为零,力F做功最小,最小值为max,选项D正确。
7.(2021·湖南卷·3)“复兴号”动车组用多节车厢提供动力,从而达到提速的目的。总质量为m的动车组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该动车组有四节动力车厢,每节车厢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均为P,若动车组所受的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F阻=kv,k为常量),动车组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车组在匀加速启动过程中,牵引力恒定不变B.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则动车组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C.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的总功率为2.25P,则动车组匀速行驶的速度为 vmD.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动车组从静止启动,经过时间t达到 最大速度vm,则这一过程中该动车组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mvm2-Pt
对动车组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牵-F阻=ma,动车组匀加速启动,即加速度a恒定,但F阻=kv随速度增大而增大,则牵引力也随阻力增大而增大,故A错误;
8.(2023·山东卷·4)《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人借助水力使用高转筒车往稻田里引水的场景。引水过程简化如下:两个半径均为R的水轮,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水筒在筒车上均匀排布,单位长度上有n个,与水轮间无相对滑动。每个水筒离开水面时装有质量为m的水,其中的60%被输送到高出水面H处灌入稻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筒车对灌入稻田的水做功的功率为
9.(2023·江苏连云港市模拟)如图所示,坡道滑雪中运动员从斜面自由滑到水平面直至停止,运动员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空气阻力不计,其运动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P与动能Ek随时间t、重力势能Ep和机械能E随水平位移x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运动员在坡道上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重力的瞬时功率P越来越大,滑到水平面后,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重力的瞬时功率P为0,故A错误;运动员在坡道上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故B错误;运动员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随位移均匀减小,故C错误;
10.某质量m=1 500 kg的“双引擎”小汽车,行驶速度v≤54 km/h时靠电动机输出动力;行驶速度在54 km/h<v≤90 km/h范围内时靠汽油机输出动力,同时内部电池充电;当行驶速度v>90 km/h时汽油机和电动机同时工作,这种汽车更节能环保,该小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汽车的牵引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所受阻力恒为1 250 N。已知汽车在t0时刻第一次切换动力引擎,以后保持恒定功率行驶至第11 s末,则在前11 s内A.经过计算t0=5 sB.在0~t0时间内小汽车行驶了90 mC.电动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为60 kWD.汽油机工作期间牵引力做的功为4.5×105 J
t0时刻,电动机输出的功率最大,为Pm=F1v1=5 000×15 W=75 kW,故C错误。
11.(2022·江苏徐州市期末)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内做外力作用下落体运动的研究,得到物体在竖直向下运动时的速度v随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v1< ,g为重力加速度。则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下落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下落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减小D.物体在h2和h1处的机械能可能相等
12.(2023·江苏南通市第一次调研)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固定在斜面底端,t=0时刻,一物块从固定的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直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的速度v和
加速度a随时间t、动能Ek和机械能E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 kx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在接触弹簧前,物块的速度v随着时间均匀增加,接触弹簧后,在达到最大速度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停止,故A正确;
由动能定理,在接触弹簧前,物块沿着斜面下滑的位移为x时,有mgsin θ·x-Ffx=Ek,动能随着位移线性增加,接触弹簧后,在达到最大速度前,
做加速运动,物块的动能随着位移的增加是增加的,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减速运动,动能随着位移的增加而减少,故C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5+功与功率+功能关系(讲义)-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专题05功与功率功能关系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05功与功率功能关系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6练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共12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专题2 第5讲 功与功率 功能关系,文件包含专题2第5讲功与功率功能关系解析版docx、专题2第5讲功与功率功能关系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