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计44分)
1.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2.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B. 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所得结果往往比真实结果偏大
C. 高山的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带,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其种群密度,这属于化学防治
3. 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吸收CO2,有利于适应干旱生境
B. 由于春天多风,因此开放的花多为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
C. 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茎细长、细胞壁厚、叶绿体颗粒小,适合弱光生存
D. 湿地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4.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活依赖于土壤环境,并在土壤理化性质、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中的所有动植物构成一个群落
B. 用土壤取样器插入距地表0-25cm的表层土壤取出土样
C. 土壤动物的粪便和尸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可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
D. 可以利用土壤小动物趋光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后进行类别鉴定
5.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食草动物进入该草原是控制植物数量的唯一因素
C. 图中甲是食草动物,乙是植物,它们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D. 食草动物进入草原的早期阶段,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6.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需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由于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甲所示的a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该种群的天敌
B. 若图乙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无氧呼吸消耗养料少
C. 图丙所示的c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的环境剧烈变化而不适合该种群生存
D. 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每个中方格有25个小方格,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2.4×108个
7. 相对多度是群落野外调查的一种估测指标,是指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特点是演替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B. 调查甲、丙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都是样方法,但样方面积可能不同
C. 植物物种甲、乙和丙中最可能为乔木的是丙
D. 图二中的cd段对应图一第30年至第50年,因为乙增长速率在下降
8. 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生态学的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空间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
C. “落红不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分解者可以将能量传递给生产者
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该诗句中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
9. 有两条食物链: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 若①和②中玉米数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都为10%,当①能养活10000人时,②最多能养活1000人
C.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减少
D. 若土壤中含有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体内比①中的人体内积累的重金属离子少
10. 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图是某仅养殖了罗非鱼的人工池塘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单位:×103kJ/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年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约为1.0332×107kJ
B. 人工补充饵料是因为罗非鱼所处的营养级高
C. 罗非鱼粪便中能量属于罗非鱼同化的能量
D. 该人工鱼塘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营养结构复杂的自然池塘
11. 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 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或线粒体
C. 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 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1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B. 蝙蝠“回声定位”和狗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分别体现了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 牧草生长旺盛,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 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能量,而物质则是自给自足、循环往复的
B. 生物富集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被富集的物质不参与物质循环
C. 作物种植管理中,除草、杀虫等措施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实现粮食高产
D. 秸秆养牛和利用粪便等废弃物生产沼气都可以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率
14.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
B. 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C. 冻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强
D.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工种植的杨树林比自然杨树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 过度的人为干扰可导致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
D. 名胜景区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6. 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生态学的相关原理,进行了四个“探究·实践”活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活动中,排除微生物的土壤组为实验组
B.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活动中,生态缸应敞口实现与外界的物质循环
C.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活动中,常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调查小动物
D. “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活动中,不需要设置对照但需要做重复实验
17. 下列有关人与环境说法合理的是( )
A. 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土地及水域面积
B.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依靠生态工程建设,我们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D. 生命系统的结构特征是开放性、复杂性、有序性、动态性、整体性
18. 科学家在黄河流域盐碱地开展“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家禽,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莲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需要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B. “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C. 该模式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不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可以增加土壤碳储量
D. 该模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9. 图1表示一个种群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图2是该种群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①代表流入该种群的能量,③代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B. 图1中,⑥和⑦的能量代表该种群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散失的能量
C. 图2中,d点相对于c点种群密度上升,e点种群密度一定大于c点
D. 图2中,a点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c点和d点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20. 如图为某地的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最大优点是遵循循环原理,同时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B. 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 该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开发了可以更新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D. 该生态工程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体现了协调原理
21. 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单位为103kJ/m2·y)流动过程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图乙表示该区域发生大规模火灾后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B、C、D组成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渠道
B. 图甲中所含食物链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自身同化能量的比值为16.7%
C. 图乙A~B段决定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食物短缺造成出生率降低
D. 据图乙分析,火灾后,工作人员马上采取了就地保护措施,为图乙所示生物提供了生存机会
22. 生态农业园需要人工投入较多的物质和能量,研究者对某个生态农业园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能量值[单位:×103kJ/(m2·a)]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为正置的金字塔
B. 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能量,“B”的数值为58
C.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7%
D. 每个营养级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56分)
2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明崇祯十三年《河南通志》就有对蝗灾的记录:“开封大蝗,秋禾尽伤,人相食。汝宁蝗蝻生,人相食。洛阳蝗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死亡载道。”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治结合,我国控制了大规模的蝗灾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调查螳螂的种群密度可以用______法,原因是:______。
(2)由于黄河断流时间是在夏秋季和春夏季,正是东亚飞蝗的发育和繁殖期。在河南省黄河的20个断流年份中,有15年出现了1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蝗情。推测______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该因素属于______(填写“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3)某地区治理蝗灾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农药降低蝗虫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快速、高效,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导致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等问题。“蝗灾暴发—草场退化—投放药物—蝗灾加剧”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该过程属于______调节。
(4)玛纳斯县治蝗人员在蝗区修筑人工鸟巢和乱石堆,创造鸟类栖息产卵的场所,招引粉红椋鸟栖息育雏,这属于______防治。粉红椋鸟和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5)蝗虫在数量少时散居,数量多时散发外激素,吸引散居的蝗虫聚集进行群居。群居的蝗虫会挥发刺激性的苯乙腈并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群居的蝗虫挥发的刺激性物质属于______信息,这种信息能够______。
24.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渐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图中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图乙是碳循环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鸟的食物60%来自草,则鸟增重100g,最多需要草__________g。
(2)图甲中,由于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则在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5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5.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______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水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_____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_____法。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______(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①好氧 ②光合放氧 ③厌氧 ④兼性厌氧
(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
26. 下图是生态工程化水产养殖的模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由于人为开发,潜流湿地群落演替的_______不同于原有的自然池塘。
(2)生态塘、潜流湿地中的所有茭白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研究2号池塘发现,鱼、虾等产出的能量远大于本池塘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对于杂食性的—些鱼而言,在不同季节生活的水层可能不同,由此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池塘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
(3)利用此模式可处理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N、P等主要污染物,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_________,这也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能量类型能量值营养级
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未被利用的能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第一营养级
605
128
1466
434
-
第二营养级
126
44
282
A
96
第三营养级
32
13
B
9
34
天水一中2022级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考试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计44分)
1.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详解】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λ-1表示增长率,A错误;
B、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会使K值提高,B错误;
C、在鱼类养殖中,在大于K/2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C错误;
D、在“S”型曲线中,K/2前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增大,K/2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因此在K/2两侧,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D正确。
故选D。
2.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B. 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所得结果往往比真实结果偏大
C. 高山的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带,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其种群密度,这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B
【解析】
【分析】1、种群是指在一定定自然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主要包括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
2、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结构、群落演替、群落的范围和边界、优势种以及群落内的种间关系等。
【详解】A、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A错误;
B、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被标记的动物更难被重捕,所得结果往往比真实结果偏大,B正确;
C、高山的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带,属于不同的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使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种群密度,这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故选B。
3. 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吸收CO2,有利于适应干旱生境
B. 由于春天多风,因此开放的花多为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
C. 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茎细长、细胞壁厚、叶绿体颗粒小,适合弱光生存
D. 湿地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的生物有不同的特征。荒漠中的生物有耐旱的特征。植物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它们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放。骆驼刺植株才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m。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草原耐寒旱生的多年草本植物占优势,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抵抗干旱;动物大多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森林中树栖和攀援的动物种类多,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植物生活在林下,有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的特点,以适应林下的弱光环境。
【详解】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是白天高温环境下气孔关闭,到了夜间才打开进行气体交换,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了水分的蒸发,A正确;
B、春季多风,风媒花繁殖效果好,许多植物的果实长有翅膀,B正确;
C、森林中的阴生植物叶绿体体积大,有较大的基粒,基粒片层数目也较多,叶绿素含量高,因此能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充分地吸收光线,适合弱光生存,C错误;
D、湿地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同时还是很多候鸟的栖息地,D正确。
故选C。
4.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活依赖于土壤环境,并在土壤理化性质、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中的所有动植物构成一个群落
B. 用土壤取样器插入距地表0-25cm的表层土壤取出土样
C. 土壤动物粪便和尸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可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
D. 可以利用土壤小动物趋光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后进行类别鉴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计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详解】A、土壤中的所有动植物并不包括所有是生物,所以不能表示群落,A错误;
B、根据取样地的特点去除表层土壤,用土壤取样器插入距地表0-25cm的表层土壤取出土样,B正确;
C、土壤动物的粪便和尸体残骸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后可为植物生长提供CO2和无机盐,C错误;
D、可以利用土壤小动物避光、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后进行类别鉴定,D错误。
故选B。
5.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食草动物进入该草原是控制植物数量的唯一因素
C. 图中甲是食草动物,乙是植物,它们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D. 食草动物进入草原的早期阶段,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答案】D
【解析】
【分析】1、“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
2、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S”型。这种类型的种群增长称为“S”型增长。
3、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 纳量,又称K值。
【详解】A、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情况下,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虽然a确实是最大数量,但是环境不能维持这个数量,所以a不是环境容纳量,A错误;
B、食草动物进入该草原不是控制植物数量的唯一因素,如气候等也是控制植物数量的因素,B错误;
C、食草动物吃草,食草动物增加,草减少。根据曲线走势可知,图中甲是植物,乙是食草动物,C错误;
D、食草动物进入草原的早期阶段,缺乏天敌且生存压力小,其种群数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D正确。
故选D。
6.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需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由于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甲所示的a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该种群的天敌
B. 若图乙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无氧呼吸消耗养料少
C. 图丙所示的c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的环境剧烈变化而不适合该种群生存
D. 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每个中方格有25个小方格,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2.4×108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1、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会随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可能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可能会上升。在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
2、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酵母菌在计数时,计数原则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计数相邻两边。
【详解】A、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分析图甲可知,a点后种群数量减少,可能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该种群的天敌,增加了环境阻力,A正确;
B、若图乙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则b点后,K值增加,该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添加了一定量的营养,B错误;
C、图丙所示的c点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的环境剧烈变化而不适合该种群生存,C正确;
D、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5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15÷25×400×104×100=2.4×108个,D正确。
故选B。
7. 相对多度是群落野外调查的一种估测指标,是指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特点是演替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B. 调查甲、丙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都是样方法,但样方面积可能不同
C. 植物物种甲、乙和丙中最可能为乔木的是丙
D. 图二中的cd段对应图一第30年至第50年,因为乙增长速率在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详解】A、在退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是在原有的植被虽然已不存在,但是原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A正确;
B、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甲可能是草本,丙可能是乔木,调查乔木种群密度的样方面积一般大于调查草本种群密度的样方面积,B正确;
C、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丙是最晚出现的,最有可能是乔木,C正确;
D、图一中纵坐标为相对多度,是该种植物个体数所占百分比,而不是具体的数目,其变化无法直接反映种群密度的变化,30-50年,虽然乙植物占比(相对多度)在减小,但无法确定其具体的种群密度在减小,D错误。
故选D。
8. 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生态学的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空间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分解者可以将能量传递给生产者
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该诗句中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3、生物群落:
【详解】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属于同一个种群,其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结构,A错误;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由于地势高,山中的温度一般比平原低,所以山中的桃花开得比外面晚,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B正确;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生物是分解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再供给生产者利用,此过程没有能量的传递,C错误;
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该诗句中包含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等成分,不含分解者,D错误。
【点睛】注意: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形成无机物,植物吸收无机物只是作为营养物质,不能为其生长发育作为能源物质。
9. 有两条食物链: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 若①和②中玉米的数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都为10%,当①能养活10000人时,②最多能养活1000人
C.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减少
D. 若土壤中含有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体内比①中的人体内积累的重金属离子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1、图中是两条长度不同的食物链,而食物链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详解】A、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如果①和②中玉米所固定的能量相同,则理论上吃玉米的人(处于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处于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多。但是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关键看他们各自摄取的食物的多少以及食物中所含有的能量的多少,也有可能后者比前者获得的能量多或二者获得的能量一样多,A错误;
B、若①和②中玉米的数量相同,①能养活10000人,则②最多能养活10000÷10%×10%×10%=1000(人),B正确;
C、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的传递效率不会随营养级升高而改变,C错误;
D、重金属离子会沿着食物链(网)逐渐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重金属离子积累越多,D错误。
故选B。
10. 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图是某仅养殖了罗非鱼的人工池塘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单位:×103kJ/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年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约为1.0332×107kJ
B. 人工补充饵料是因为罗非鱼所处的营养级高
C. 罗非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罗非鱼同化的能量
D. 该人工鱼塘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营养结构复杂的自然池塘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物种种类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详解】A、鱼塘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流入其中的总能量应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补充有机物中的能量,A错误;
B、由于人工鱼塘输出产品多,所以需人工补充饵料,B错误;
C、罗非鱼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罗非鱼同化的能量,C错误;
D、该人工鱼塘的物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较强, D正确。
故选D
11. 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 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或线粒体
C. 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 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1、A过程为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糖类,即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B过程为分解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即生物体呼吸作用(包括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里所谓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详解】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A正确;
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既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因此该生物为生产者,有些原核生物也可以是生产者,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以完成该循环,如蓝藻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图示可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具有全球性,C正确;
D、A过程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能进行A过程的生物为生产者,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D正确。
故选B。
1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B. 蝙蝠“回声定位”和狗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分别体现了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 牧草生长旺盛,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 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也能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传递,A错误;
B、蝙蝠“回声定位”和狗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分别体现了物理信息、化学信息,B错误;
C、牧草生长旺盛,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错误;
D、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能量,而物质则是自给自足、循环往复的
B. 生物富集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被富集的物质不参与物质循环
C. 作物种植管理中,除草、杀虫等措施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实现粮食高产
D. 秸秆养牛和利用粪便等废弃物生产沼气都可以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②逐级递减。
3、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详解】A、能量流动过程中,所有生态系统都会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或未利用,故都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能量,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在生物圈中是自给自足、循环往复的,小生态系统则不能(如农田生态系统,物质会随农产品的输出而减少,所以需要通过浇水、施肥等进行补充,以维持循环),A错误;
B、生物富集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被富集的物质不容易被分解,因而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出现富集,但依然参与物质循环,B错误;
C、作物种植管理中的除草、杀虫等措施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其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不改变相邻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
D、秸秆养牛、利用粪便等废弃物生产沼气可以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转化成人类可利用的能量,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正确。
故选D。
14.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
B. 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C. 冻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强
D.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影响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冻原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受此限制,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A正确;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弱,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B正确;冻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所以恢复力稳定性低,C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
1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工种植的杨树林比自然杨树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 过度的人为干扰可导致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
D. 名胜景区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②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例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有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③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详解】A、人工种植的杨树林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比自然杨树林简单,故人工种植的杨树林比自然杨树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生态系统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错误;
C、过度的人为干扰可导致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C正确;
D、名胜景区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C。
【点睛】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识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抵抗力稳定性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生态学的相关原理,进行了四个“探究·实践”活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活动中,排除微生物的土壤组为实验组
B.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活动中,生态缸应敞口实现与外界的物质循环
C.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活动中,常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调查小动物
D. “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活动中,不需要设置对照但需要做重复实验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记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详解】A、施加实验自变量处理的组为实验组,“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活动中,排除微生物的土壤组为实验组,A正确;
B、生态缸需要封盖,B错误;
C、许多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调查小动物,C正确;
D、“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为自身对照,为了避免偶然性误差,需要做重复实验,D正确。
故选B。
17. 下列有关人与环境说法合理的是( )
A. 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土地及水域面积
B.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依靠生态工程建设,我们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D. 生命系统的结构特征是开放性、复杂性、有序性、动态性、整体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
【详解】A、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收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A错误;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错误;
C、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有了生态工程,也不能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C错误;
D、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复杂性、有序性、动态性、整体性,D正确。
故选D。
18. 科学家在黄河流域盐碱地开展“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家禽,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莲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需要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B. “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C. 该模式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不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可以增加土壤碳储量
D. 该模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详解】A、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协调,A正确;
B、“上粮下藕”,鱼塘种藕,旁边种植农作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盐碱地挖鱼塘养鱼,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生物与环境为整体,能提高经济效益,B正确;
C、该模式增加了盐碱地种生物种类与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不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可以增加土壤碳储量,C正确;
D、改善生态环境体现的是间接价值,D错误。
故选D。
19. 图1表示一个种群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图2是该种群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①代表流入该种群的能量,③代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B. 图1中,⑥和⑦的能量代表该种群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散失的能量
C. 图2中,d点相对于c点种群密度上升,e点种群密度一定大于c点
D. 图2中,a点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c点和d点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而不是增长速率。(1)λ>1时,种群密度增大;(2)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3)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详解】A、图1中,①代表该种群摄入的能量,②代表流入该种群的能量,A错误;
B、图1中,⑦代表该种群粪便中的能量,该种群的粪便为上一营养级的遗体,B错误;
C、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e点种群密度不一定大于c点,C错误;
D、图2中,a点λ大于1,说明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c点和d点λ小于1,说明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D正确。
故选D。
20. 如图为某地的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最大优点是遵循循环原理,同时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B. 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 该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开发了可以更新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D. 该生态工程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体现了协调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1、自生原理: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其基础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循环原理: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详解】A、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人、畜、禽的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田、果园、苗圃、鱼塘,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
B、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可见,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B正确;
C、该生态工程开发的沼气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减少了环境污染,C正确;
D、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考虑农民的生活、经济问题,体现了整体原理,D错误。
故选D。
21. 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单位为103kJ/m2·y)流动过程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图乙表示该区域发生大规模火灾后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B、C、D组成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渠道
B. 图甲中所含食物链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自身同化能量的比值为16.7%
C. 图乙A~B段决定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食物短缺造成出生率降低
D. 据图乙分析,火灾后,工作人员马上采取了就地保护措施,为图乙所示生物提供了生存机会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图甲中,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D为次级消费者、C为分解者;分析乙图: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AB段种群数量下降,BC段种群数量逐渐升高,CD段种群数量逐渐趋于稳定。
【详解】A、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B和D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食物链(网)中一般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
B、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6+2=18×103kJ/m2·y,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18×100%=16.7%,B正确;
C、AB段表示火灾后该动物数量骤减,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死亡率和迁出率,C错误;
D、据图乙“原地野外回放”可知,对该生物采取了易地保护,D错误。
故选B。
22. 生态农业园需要人工投入较多的物质和能量,研究者对某个生态农业园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能量值[单位:×103kJ/(m2·a)]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为正置的金字塔
B. 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的数值为58
C.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7%
D. 每个营养级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能量流动过程中,除最高营养级外,各营养级同化能量的去路有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分解利用和未利用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详解】A、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能量金字塔是正置的,A正确;
B、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包括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分解利用和未利用的能,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A=434+96-126-44-282=78,B=78+34-32-13-9=58,B正确;
C、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78/(434+96)×100%=14.7%,C正确;
D、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合成ATP,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56分)
2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明崇祯十三年《河南通志》就有对蝗灾的记录:“开封大蝗,秋禾尽伤,人相食。汝宁蝗蝻生,人相食。洛阳蝗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死亡载道。”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治结合,我国控制了大规模的蝗灾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调查螳螂的种群密度可以用______法,原因是:______。
(2)由于黄河断流时间是在夏秋季和春夏季,正是东亚飞蝗的发育和繁殖期。在河南省黄河的20个断流年份中,有15年出现了1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蝗情。推测______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该因素属于______(填写“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3)某地区治理蝗灾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农药降低蝗虫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快速、高效,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导致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等问题。“蝗灾暴发—草场退化—投放药物—蝗灾加剧”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该过程属于______调节。
(4)玛纳斯县治蝗人员在蝗区修筑人工鸟巢和乱石堆,创造鸟类栖息产卵的场所,招引粉红椋鸟栖息育雏,这属于______防治。粉红椋鸟和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5)蝗虫在数量少时散居,数量多时散发外激素,吸引散居的蝗虫聚集进行群居。群居的蝗虫会挥发刺激性的苯乙腈并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群居的蝗虫挥发的刺激性物质属于______信息,这种信息能够______。
【答案】(1) ①. 标记重捕法 ②. 螳螂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2) ①. 干旱 ②. 非密度制约因素
(3) ①. 环境污染、天敌数量减少、蝗虫产生抗药性、药物效果减弱、防治成本增加等 ②. 正反馈
(4) ①. 生物 ②. 捕食
(5) ①. 化学 ②.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分析】1、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样方法、标记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抽样检测、取样器取样法、逐个计数。
2、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水分、温度;生物因素如种内竞争、种间竞争、捕食、寄生等。这些影响因素中有些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称为密度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而有些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成为非密度制约因素,如温度、干旱等。
3、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主要有生物防治(如引入天敌)、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机械防治。
4、生态系统信息有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其作用表现为:生物个体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种群的繁衍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小问1详解】
螳螂的活动能力非常强,活动范围较广,调查其种群密度适合用标记重捕法。
【小问2详解】
分析可知高密度蝗情出现在黄河断流夏秋季和春夏季,推测干旱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该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小问3详解】
某地区治理蝗灾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农药降低蝗虫种群密度。这种化学防治方法快速、高效,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天敌数量减少、蝗虫产生抗药性、药物效果减弱、防治成本增加等问题。“蝗灾暴发—草场退化—投放药物—蝗灾加剧”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这种调节使生态偏离稳态,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而负反馈调节是调节过程,回归稳态。
【小问4详解】
玛纳斯县治蝗人员在蝗区修筑人工鸟巢和乱石堆,创造鸟类栖息产卵的场所,招引粉红椋鸟栖息育雏,即引入蝗虫的天敌,这属于生物防治,粉红椋鸟和蝗虫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小问5详解】
蝗虫在数量少时散居,数量多时散发外激素,吸引散居的蝗虫聚集进行群居。群居的蝗虫会挥发刺激性的苯乙腈并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群居的蝗虫挥发的刺激性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这种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4.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渐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图中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图乙是碳循环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鸟的食物60%来自草,则鸟增重100g,最多需要草__________g。
(2)图甲中,由于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则在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5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答案】 ①. 捕食与竞争 ②. 4600 ③. 先增加后减 ④. 化石燃料的燃烧或者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⑤.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⑥. 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分析】考点是生态系统,涉及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综合考查对该部分知识系统掌握情况和相关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详解】(1)鹰捕食蛇,并且它们都捕食鸟,所以关系是捕食和竞争。鸟增重100g,最多需要从蝗虫和草获取100÷10%=1000g,其中60%即600g来自草,400g来自于蝗虫,而蝗虫增重400g最多需要400÷10%=4000g草,所以最多需要草4600g。
(2)蛙的数量急减少,则被蛙捕食的蝗虫数量减少,而后受捕食者鸟类的限制,数量变化不会一直增加,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3)据图判断AB之间是双箭头,且A大都是箭头指向它,因此A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DE无法确定,可以表示分解者或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残骸变成的化石燃料,所以5过程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或者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每一营养级都有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而食物链中捕食关系不可逆,因此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睛】能量流动计算时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计算, “至少”按10%计算,最多按 “20%”计算;
生态系统的有三个主要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5.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______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水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_____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_____法。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______(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①好氧 ②光合放氧 ③厌氧 ④兼性厌氧
(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
【答案】(1)蛋白质 (2)N、P
(3)五点取样 (4)①③④
(5)水稻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为C、H、O、N,少部分含有S。水体发生无机污染时,常常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可能引起水华或赤潮等现象。一般治理水华时常常引入竞争性植物或植食性动物等,来减少藻类的数量。
【小问1详解】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有些含有S和P,S是蛋白质的标志元素,硫化物是蛋白质分解产生的。
【小问2详解】
富营养化是水体中N、P含量过高造成的.故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元素营养。
【小问3详解】
该稻田呈正方形,可采用五点取样调查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小问4详解】
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而进行光合放氧的微生物是生产者,不分解有机物。
【小问5详解】
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同时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因素导致藻类数量减少。
26. 下图是生态工程化水产养殖的模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由于人为开发,潜流湿地群落演替的_______不同于原有的自然池塘。
(2)生态塘、潜流湿地中的所有茭白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研究2号池塘发现,鱼、虾等产出的能量远大于本池塘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对于杂食性的—些鱼而言,在不同季节生活的水层可能不同,由此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池塘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
(3)利用此模式可处理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N、P等主要污染物,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_________,这也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答案】 ①. 营养结构 ②. 速度和方向 ③. (茭白)种群 ④. 通过有机物从外界输入能量 ⑤. 垂直 ⑥. 能量的利用率 ⑦. 间接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人工投入的饲料中的能量。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人为控制某一生态系统,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生态系统中的同一种生物的集合称为种群。人工鱼池中能量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二是人工投喂的饲料中含有的能量,当投喂的饲料量较多时,鱼等产出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量。不同季节,温度影响植物等生长,从而影响鱼的取食水层,因此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
(3)鱼塘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等,常常引起水华,利用该生态系统处理污水,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多层次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这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营养方式
自养
异养
异养
主要生物
绿色植物
动物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地位
生态系统的基石
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作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能量类型能量值营养级
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未被利用能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第一营养级
605
128
1466
434
-
第二营养级
126
44
282
A
96
第三营养级
32
13
B
9
3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