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一地球运动主题1昼夜长短课件PPT
展开(1)昼夜长短分布——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的规律
对称规律: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其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数的夜长相等,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
(2)昼夜长短变化——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具体如下:①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相反。②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北半球相反。
(3)极昼极夜范围——看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
(1)根据昼夜长短差值,判断纬度高低昼夜长短差值越大,纬度越高;赤道地区昼夜长短差值等于0。
(2)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的关系①依据: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12时对称;夜间,日出、日落时间关于0时对称;上午时长=下午时长;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如图所示:
②有关计算:日出时间=12时-1/2昼长=0时+1/2夜长;日落时间=12时+1/2昼长=24-1/2夜长;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4时-夜长。
(2023·海南地理)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下面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题。
1.观测当日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读图可知,该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说明太阳没有直射甲地。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甲地位于乙地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该日是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时太阳均位于甲、乙两地的南方,说明甲、乙两地均位于北半球。正午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则甲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乙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0°,故甲地位于乙地南方。甲地该日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5:40,地方时为6:00,求得甲地经度为125°E;乙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12:20,求得乙地经度为115°E,故甲地位于乙地东方。综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东南方向,选A。
(2022·6月浙江选考)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3~4题。3.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A.甲至乙 B.乙至丙C.丙至丁 D.丁至戊
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对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光线来自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则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据图示信息判断,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符合北半球“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在向南移动”,即秋分日到冬至日,是图中的丁至戊,选D。
4.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有三个角度,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是当地的地理纬度,正午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代表正午太阳高度,因丙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可以逐个选项计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0°N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6.5°,①错误;②图中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58°,我国最北端纬度位置约为53°N,②错误;③图位于36°N,正午太阳高度是77.5°,③正确;3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83.5°,④错误。故选C。
(2020·山东地理)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 200 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右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5~6题。5.图中“魔鬼营地”是A.甲 B.乙 C.丙 D.丁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A对,B、C、D错。
6.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A.7:20以前 B.7:20~7:39C.7:40~8:00 D.8:00以后
已知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可推知温州日出时刻为地方时5:08,则同纬度且同海拔的各地日出地方时都是5:08。如果海拔升高,则日出提前,日落推迟,所以珠峰峰顶日出地方时应该是5:08之前。珠峰顶部地方时5:08对应的120°E地方时为7:20,故珠峰顶部日出的北京时间应在7:20之前,选A。
(2023·辽宁名校联盟联考)下表示意2022年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长。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甲、乙、丙、丁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丁地昼长大于12小时,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甲、乙、丙三地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位于北半球,并且甲昼长最短,说明其纬度最高,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最远,正午太阳高度最小。选A。
2.北半球夏至日,四地的白昼时长分别为A.甲-9小时03分 B.乙-14小时51分C.丙-8小时04分 D.丁-12小时25分
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个地区夏至日昼长等于该地区冬至日的夜长,且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据此进行分析,甲地夏至日白昼时长为18小时30分,乙地白昼时长为14小时51分,丙地白昼时长为12小时35分,丁地白昼时长为10小时04分,故选B。
(2023·北京西城区模拟)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根据植物开花时间不同,在其居住的城市(约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钟”(如图)。据图文资料完成3~4题。3.北京的“午时花”刚盛开时(夏季正午开花),“林奈花钟”上正在开花的是A.鹅肠菜 B.野蔷薇C.芍药花 D.半枝莲
根据图文信息,当北京夏季正午的“午时花”刚盛开时,林奈所在的城市地方时约为5时,依据“林奈花钟”上的显示,可得知此时“林奈花钟”上正在开花的是野蔷薇,B正确。
(2023·北京西城区模拟)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根据植物开花时间不同,在其居住的城市(约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钟”(如图)。据图文资料完成3~4题。4.甜万寿菊是一种短日照花卉,花期最为适宜的日照时长是每天低于10.5小时,适宜温度是18~20 ℃。如北京引种该花卉,自然状态下,下列节气中最可能欣赏到花开的是A.立春 B.芒种 C.立秋 D.寒露
根据题干可知,甜万寿菊花期最为适宜的日照时长是每天低于10.5小时,适宜温度是18~20 ℃。立春为2月4日前后,处于冬季,温度不合适,排除A;芒种为6月6日前后,立秋为8月8日前后,这两个节气我国昼长均大于12小时,排除B、C;
寒露为10月8日前后,昼长较短,气温较为合适,故选D。
(2023·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为“某邮轮航行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示航线A.东西跨度大于2万千米B.位于太平洋,跨越两大洲C.北半球航段航行方向与洋 流流向相反D.南半球航段受信风的影响, 顺风而行
依据图示可知,该航线东西跨经度大约为90°,根据赤道经度差计算,图示航线东西跨度的距离约为90×111=9 990,为1万千米左右,A错;整个航线均位于太平洋,跨越亚洲和大洋洲,B正确;返程航段航向大部分与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流向相同,排除C;南半球航段的去程与东南信风风向相反,逆风航行,排除D。
(2023·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为“某邮轮航行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6.12月23日后,船员可能观察 到的地理现象是A.昼变短,夜变长B.日落西北方向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正午日影由朝北变为朝南
12月23日后,南半球开始昼渐短,夜渐长,A正确;12月23日后到3月21日之前,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除极昼区外均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排除B;由于邮轮航行速度大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速度,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小,排除C;由于船员在太阳直射点北方,正午日影依旧朝北,排除D。故选A。
(2023·福建厦门模拟)能够看到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就是版图边界与晨线最早相切的地方。对于“在哪里能看到中国2023年第一缕阳光”这个有趣的问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右图是小组搜集到的“中国最早日出县级行政区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个县级行政区对应的序号分别是A.④③②① 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日出时间越早,日落时间越晚;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日出时间越晚。因此纬度位置越高,夏至日日出时间和冬至日日出时间差距越大。读图可知,图中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地中,
日出时间变化最大的是曲线①,其次是曲线②,曲线④日出时间变化最小。图中抚远纬度位置最高,其次是虎林,台东的纬度位置最低。故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个县级行政区对应的序号分别是①②③④。C正确。
8.与温岭相比,抚远每天都先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段是A.秋分到春分 B.春分到秋分C.夏至到冬至 D.冬至到夏至
读图可知,抚远纬度比温岭高,而且经度位置偏东。春分、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抚远的日出时间都比温岭早;从春分至秋分时间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与温岭相比,抚远的日出时间都比温岭早,B正确。
9.对能否最早看到“中国2023年第一缕阳光”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天气状况 B.纬度位置C.经度位置 D.海拔高低
阴雨天气,云层厚,会遮挡太阳,A不符合题意;纬度位置是影响昼夜长短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第一缕阳光出现的重要因素,B不符合题意;太阳东升西落,经度位置是影响日出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C不符合题意;
海拔高低虽然也影响日出时间,但是四地海拔差异较小,对能否最早看到“中国2023年第一缕阳光”影响最小,D符合题意。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三位航天员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并进行相关科学实验。完成10~11题。10.一年中,贵阳与此日昼长大约相同的日期还可能出现在A.10月29日 B.1月14日C.9月2日 D.12月22日
由所学知识可知,贵阳再次出现与此日昼长相同的日期,应该是该日关于冬至日对称的日期,即与冬至日间隔的时间相同,与11月29日关于冬至日(2月22日前后)对称的日期是1月14日,故选B。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三位航天员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并进行相关科学实验。完成10~11题。11.该日之后一个月内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北京正午影子先变短后变长C.贵州白昼先变短后变长D.全球的日落方位先西南后西北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球运动主题2 太阳方位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球运动主题2 太阳方位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阳方位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 考点2 昼夜长短(含解析)-2024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这是一份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 考点2 昼夜长短(含解析)-2024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测当日,甲地位于乙地,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抚远一年中昼长最短大约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附解析),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