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人与环境提能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人与环境提能训练01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人与环境提能训练02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人与环境提能训练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人与环境提能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人与环境提能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浙江校联考三模)近期,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先后遭受了新一轮强沙尘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经过气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专家研究分析,今年这几次的沙尘天气来源正是与我国相邻的蒙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我国持续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能降低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
    B.土地荒漠化面积在不断扩大,但它并不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C.蒙古发达的畜牧业是导致蒙古沙尘天气频发的原因之一
    D.蒙古大多数土地降雨稀少,蒸发量旺盛,出现明显的荒漠化,生态环境脆弱
    解析:我国持续实施的“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故“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能降低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A正确;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B错误;蒙古发达的畜牧业,可能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地荒漠化,导致蒙古沙尘天气频发,C正确;蒙古大多数土地降雨稀少,蒸发量旺盛,土壤缺水,出现明显的荒漠化,植被减少,生态环境脆弱,D正确。故选B。
    2.(2023·辽宁统考二模)目前,辽东山区治理土壤侵蚀的生物措施包括种植人工林和封禁治理。其中退耕地的修复以人工林(落叶松、红松、油松)种植为主,有些地区对退化蚕场的修复采用了板栗及其他经济树木套种的方式。通过对辽东山区的新宾县、桓仁县和宽甸县三个试点县植被的调查,研究不同修复年限的落叶松人工林、红松人工林、退化蚕场等典型群落的恢复效果,发现随修复时间的延长,落叶松林下土壤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红松人工林的各项指标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注:生态优势度能反映各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生态优势度指数越大,说明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群落均匀度是表达群落稳定性的指标,是表达多样性的辅助指标。
    A.落叶松林下土壤有机质可为植物的生长发育修复时间提供物质和能量
    B.随修复时间延长,红松人工林的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弱
    C.退耕地的修复过程,属于群落演替中的次生演替,其演替方向和速度受人类活动影响
    D.退化蚕场的修复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解析:植物是生产者,不能吸收有机物,A错误;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红松人工林的人工树种优势度越来越高,群落均匀度越来越低,所以物种组成越来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弱,B正确;退耕地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退化蚕场的修复采用了板栗及其他经济树木套种方式,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属于整体原理,D正确。故选A。
    3.(2023·山东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随着对湿地重要性认知的提高,我国对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近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修复技术在湿地要素的运用、人工措施的强弱、维护管理的需求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近自然湿地修复过程中,只需增加原有物种的种群数量,不需要进行新物种引入
    B.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湿地进行恢复时,引入吸收N、P能力强的物种遵循了循环原理
    C.近自然湿地恢复可使湿地恢复达到自维持,人工湿地修复工程不需考虑系统自生
    D.湿地周围应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
    解析:近自然湿地修复过程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该过程中可能需要引入新物种,以形成自维持的稳定生态系统,A错误;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湿地进行恢复时,引入吸收N、P能力强的物种遵循了协调与自生原理,B错误;自生是指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人工湿地修复工程也需要考虑自生,C错误;进行生态恢复时,湿地周围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D正确。故选D。
    4.(2023·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23年2月3日,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部发生脱轨,造成氯乙烯(一种有毒气体)等大量泄漏。氯乙烯泄漏会增加人患肝癌、脑癌等的风险,且污染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有毒气体如氯乙烯的大量释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某些植物可以吸收部分有毒气体,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氯乙烯使人细胞中的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从而使人细胞发生癌变
    D.俄亥俄州的植物吸收部分有毒气体,使空气得到适当净化,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功能
    解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A错误;某些植物可以吸收部分气体,属于生态环境方面的价值,是间接价值,B正确;人体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情况都可表达,氯乙烯使人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错误;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俄亥俄州的植物吸收部分有毒气体,使空气得到适当净化,该过程中有毒气体只是从环境进入植物,并未发生循环,D错误。故选B。
    5.(2023·北京大兴校考三模)豹子每次觅食羚羊都要花上好多心思,讲究策略,本来隐藏得很好准备突击时,一阵风过来可能所有羚羊就跑了,因为豹子身上有很重的气味,而羚羊嗅觉又很灵敏。豹子为了去掉自身的气味,它会找到羚羊的尿或其他动物的屎尿在地上滚动,身上沾上尿屎后再去攻击羚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豹子很重的气味和羚羊灵敏的嗅觉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豹子在自己领地活动范围大,通过扩大生态足迹宣示主权
    C.豹子的种群数量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D.豹子身上的气味在调节种间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豹子和羚羊在相互选择中协同进化和发展,因而可推测,豹子很重的气味和羚羊灵敏的嗅觉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生态足迹用于衡量一个人生存所需的资源及吸纳其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大小的量,不是针对豹子的研究量,因此,豹子在自己领地活动范围大,宣示主权,不属于生态足迹范畴,B错误;影响生物种群数量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豹子也不例外,其种群数量也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C正确;豹子身上的气味能用于调节其与羚羊的关系,可见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B。
    6.(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模拟预测)《周颂·良耜》中记载“茶寥朽止,黍稷茂止”,就是把田间杂草沤作绿肥,使黍稷等作物生长得更为茂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杂草沤作绿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B.田间锄草调整了农田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光不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还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其生长发育
    D.田间锄草可以疏松土壤,促进农作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和矿质元素
    解析:杂草沤作绿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无机物被植物吸收利用,该过程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A正确;田间锄草降低了杂草与农作物的竞争关系,使农作物获得更多的空间资源,进而提高了产量,该过程调整了农田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B正确;光不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使植物完成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而且光还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C正确;田间锄草可以疏松土壤,促进农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过程,进而可促进植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有利于农作物增产,但吸收水分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D。
    7.(2023·广东广州统考三模)2023年4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种业发展问题,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把种业这项工作做精做好,就要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建设好中国的“种子银行”。以下叙述,哪一项可能是错误的( D )
    A.“种子”的寿命是有限的,“种子银行”每经过一段时间要检查“种子”生命力
    B.“种子银行”所贮存的“种子”是严格筛选的且经适当干燥处理的
    C.“种子银行”贮存“种子”的环境要求清洁无菌、干燥低温
    D.“种子银行”所贮存的“种子”都是种子植物的种子
    解析:“种子”的寿命是有限的,“种子银行”每经过一段时间要检查“种子”生命力,并适时进行更新,A正确;“种子银行”所贮存的“种子”是严格筛选的且经适当干燥处理的,干燥的种子自由水少,代谢弱,储存时间长,B正确;“种子银行”贮存“种子”的环境要求清洁无菌、干燥低温,防止微生物的分解,延长储存时间,C正确;“种子银行”所贮存的“种子”可以是种子植物的种子,也可以是花粉、孢子等,D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8.(2023·江苏苏州统考三模)为探讨黄鳝对稻田资源的利用特征,研究人员在某稻虾鳝共作养殖基地开展了相关研究,下图为稻虾鳝共作水体的部分食物网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克氏原螯虾食性较杂,包括一些粪便或各类动植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分析,克氏原螯虾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克氏原螯虾不仅可作为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对农药敏感,可监控农药的使用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2)黄鳝是一种穴居鱼类。在放养时,人工洞穴的间距应不低于0.5米,其目的是保障食物和空间的充足;同时在投放黄鳝时,根据水面积的大小等因素还要注意控制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当放养密度过大时会引起水质恶化,以下调控水质的措施合理的有①②③。
    ①引流换水 ②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 ③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氮磷 ④大量捕捞螺蛳
    (3)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需要向稻田施用较多的腐殖质,其原因可能是该人工生态系统中有大量物质和能量的输出。
    (4)图中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物种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黄鳝和泥鳅的生境基本相同,但其生存的空间位置不同,占用的资源和种间关系也不同,使两者的生态位有明显差异。
    解析:(1)据题意:克氏原螯虾食性较杂,包括一些粪便或各类动植物可知,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分析,克氏原螯虾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克氏原螯虾不仅可作为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克氏原螯虾还对农药敏感,可监控农药的使用量,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在放养黄鳝时,人工洞穴的间距应不低于0.5米,其目的是给黄鳝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同时在投放黄鳝时,根据水面积的大小等因素还要注意控制性别比例,因为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这考虑到了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当放养密度过大时会引起水质恶化,可通过引流换水、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等措施来调控水质。
    (3)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需要向稻田施用较多的腐殖质,腐殖质的有机物中含有能量,说明该生态系统有大量物质和能量的输出,这就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4)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物种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黄鳝和泥鳅的生境基本相同,但其生存的空间位置不同,占用的资源和种间关系也不同,使两者的生态位有明显差异。
    B组
    一、单选题
    1.(2023·湖南娄底校联考模拟预测)秦岭山脉中生长着一种板栗树,其中一些树龄较大的植株枝条上长出了另一种小型绿色簇生植物X,仔细观察发现,X与板栗树枝条有输导组织相连但容易脱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
    A.植物X应属于光能自养型的生产者
    B.板栗树与植物X一定是寄生关系
    C.植物X可能具有某种可利用的潜在价值
    D.植物X的这种生存特点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由题意可知,植物X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光能自养型的生产者,A正确;板栗树与植物X的种间关系还可能为互利共生,板栗树为植物X争取阳光提供便利,植物X与板栗树枝条有输导组织相连,有可能为板栗树提供营养,B错误;任何一种生物都有有待发现的潜在价值,C正确;植物X与板栗树枝条有输导组织相连但容易脱落,这种特性显然是长期自然选择而进化产生的,D正确。故选B。
    2.(2023·重庆南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石蕊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的地衣,是由真菌与绿藻共生而成。石蕊在医药和化学试剂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可用于提取抗菌素、石蕊试剂等,同时石蕊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十分敏感,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生物。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构成石蕊的两类生物细胞壁成分相同
    B.石蕊在生态系统中只属于生产者
    C.石蕊用于空气污染检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相比于独立生长,与真菌共生可扩大藻类的生态位
    解析:石蕊由真菌(细胞壁成分是几丁质)与绿藻(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等)共生而成,二者细胞壁成分不同,A错误;石蕊中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真菌属于分解者,B错误;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石蕊用于空气污染检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当与真菌共生时,藻类的生活范围增加,生态位扩张,D正确。故选D。
    3.(2023·河北衡水校联考二模)我国通过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长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赤水河鱼类资源量增加了近1倍,鄱阳湖刀鱼的资源量增加了数倍,多年未见的鳤鱼在长江中游再次出现。长江江豚至少上升至1 249头,已经逐步脱离濒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十年禁渔能提高长江江豚的物种多样性
    B.十年禁渔能提高刀鱼和鳤鱼的环境容纳量
    C.过渡捕捞会降低水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长江江豚捕食鱼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光能
    解析:长江江豚是一个物种,十年禁渔能提高长江江豚的环境容纳量,其种群数量增多提高了基因多样性,A错误;十年禁渔减少了人类活动的破坏,能提高刀鱼和鳤鱼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过渡捕捞会使水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从而降低水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所以长江江豚捕食鱼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光能,D正确。故选A。
    4.(2023·黑龙江统考二模)鲟鳇鱼是黑龙江的名产,包括史氏鲟和达氏鳇两种,《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二者的药用价值。鲟鳇鱼已有两亿年的繁衍史,被称为“水中活化石”。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为捕捞等原因野生鲟鳇鱼已经濒临灭绝,被列为世界珍稀濒危保护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史氏鲟和达氏鳇的种群密度
    B.减少环境污染可提高二者的环境容纳量
    C.鲟鳇鱼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保护史氏鲟和达氏鳇的最有效措施是易地保护
    解析:史氏鲟和达氏鳇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应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根据“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为捕捞等原因野生鲟鳇鱼已经濒临灭绝”可知,减少环境污染,可以提高二者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鲟鳇鱼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保护史氏鲟和达氏鳇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D错误。故选B。
    5.(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科学家在黄河流域盐碱地开展“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家禽,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莲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该生态系统需要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B.“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C.该模式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不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可以增加土壤碳储量
    D.该模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优点,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该生态系统不断有物质输出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才能保证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A正确;“上粮下藕”,鱼塘种藕,鱼塘边种植农作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盐碱地挖鱼塘养殖咸水鱼并种藕,考虑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整体原理,B正确;该模式提高能量利用率,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不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可以增加土壤碳储量,C正确;改善生态环境体现的是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D。
    6.(2023·海南华侨中学校考一模)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因持续遭受严重干旱而“瘦身”。2022年8月的鄱阳湖本应是夏季“洪水一片”,却呈现出冬季“枯水一线”的景象,其洲滩形成的广阔“草原”,成为网红打卡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鄱阳湖从“洪水一片”到呈现出“枯水一线”的过程发生了初生演替
    B.生活在鄱阳湖中的杂食性草鱼与肉食性黑鱼的环境容纳量相同
    C.研究鄱阳湖的边界和范围、物种丰富度、优势种群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
    D.鄱阳湖的间接价值包括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成为网红打卡点等
    解析: 鄱阳湖从“洪水一片”到“枯水一线”的过程中,由于演替起点生物种类数不为0,因此发生的是次生演替,A错误;由于环境给不同物种提供的资源种类或者丰富程度不同,因此即使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物种,其环境容纳量一般也是不同的,故生活在鄱阳湖中的杂食性草鱼与肉食性黑鱼的环境容纳量一般不同,B错误;群落的研究内容包括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物种组成即群落的丰富度、优势种、各个种群的生态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因此研究鄱阳湖的边界和范围、物种丰富度、优势种群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C正确;鄱阳湖“草原”成为网红打卡点,说明其可供旅游观赏,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C。
    7.(2024·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高三联考)近日的龙虎山,秋色斑斓。龙虎山动植物资源丰富,龙虎山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生态环境优越,泸溪河的清澈,独有的灵气也吸引了大批生物来此过冬。国际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今年10月20日它们如约而至,这已经是它们连续第16年到龙虎山过冬了。下列有关龙虎山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龙虎山旅游区植树造林,可以提高生物群落对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吸收,缓解温室效应
    B.鸟类回归是生态改善的标志,调查中华秋沙鸭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C.龙虎山旅游资源丰富,说明龙虎山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远大于间接价值
    D.龙虎山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其正常功能
    解析: 龙虎山旅游区植树造林,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鸟类回归说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中华秋沙鸭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调查中华秋沙鸭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标记重捕法,B正确;龙虎山旅游资源丰富,这属于直接价值,而间接价值主要是生态功能,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C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其正常功能,D正确。故选C。
    二、综合题
    8.(2024·潍坊一中高三期末)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大亚湾中心区,淡澳河入海口处,为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湿地,这里保存有一片茂盛的红树林群落(如图1)。
    (1)红树植物具有特殊的适应海水高盐环境的特征。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适应环境的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惠州诗人用“抗风消浪兼淤土,固岸延潮且护堤。”来赞美红树林,诗句中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图1中,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从低潮线到陆地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藻类→招潮蟹→夜鹭→黑耳鸢是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如果这片湿地长期受到有机汞的污染,在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机汞含量最高的是黑耳鸢(或第四营养级或三级消费者),判断理由是有机汞随着食物链的延长逐渐在生物体内积累。
    (3)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从图2中选用合适的字母、运算符号组成代数式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D1/(A1+B1+C1+D1)(或(A2+B2+C2+D2)/(A1+B1+C1+D1))。
    (4)因人口压力、经济发展等原因,红树林在过去几十年遭到严重破坏,世界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红树林进行恢复。在恢复红树林物种多样性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回答两点)。引入合适的红树品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
    解析:(1)红树植物具有特殊的适应海水高盐环境的特征。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适应环境的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诗人用“抗风消浪兼淤土,固岸延潮且护堤”来赞美红树林,诗句中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即间接价值。
    (2)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从低潮线到陆地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由于富集作用,有机汞随着食物链的延长逐渐在生物体内积累,故在食物链藻类→招潮蟹→夜鹭→黑耳鸢中,有机汞含量最高的是黑耳鸢。
    (3)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等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占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百分比,故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或(A2+B2+C2+D2)/(A1+B1+C1+D1)。
    (4)要恢复红树林物种多样性,可引入合适的红树品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项目
    近自然湿地修复
    人工湿地修复
    要素
    运用
    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
    以人工措施、设施的建设为主
    措施
    强弱
    强化、净化措施具有临时性(随生态系统恢复,这些措施将逐渐被弱化、撤除)
    强化、净化措施具有持久性
    维护
    管理
    最终发展为自维持的稳定生态系统
    需要定期维护、管理
    相关试卷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提能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6讲免疫调节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6讲免疫调节提能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5讲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5讲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提能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人与环境提能训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