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1)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1),共17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孔子作为活人,有与常人无异的行为、活动、意向和喜怒哀乐。所谓孔学,正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现实处境提出的各种意见、评论、主张和看法。它具体,并不虚玄;它普通,并无奥秘。但真要想到、做到,却又不容易。所以这些主张、意见等便具有很高的理想性和一贯性。这就是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论语》一书道理高深但语言平易,记述平易(大都是日常普通事实)。
孔学特别重视人性情感的培育,重视动物性(欲)与社会性(理)的交融统一。我以为这实际是以“情”作为人性和人生的基础、实体和本源。它即是我所谓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情理结构”。人以这种“情理结构”区别于动物和机器。中国人的“情理结构”又有其重要特征。这特征与孔子、《论语》儒学直接有关。孔子和儒学一直强调以“亲子之情”(孝)作为最后实在的伦常关系,以建立“仁”的根本,并由亲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五伦”关系,辐射交织而组成和构建各种社会性——宗教性感情,作为“本体”所在。强调培植人性情感的教育,以之作为社会根本,这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传统。
除“仁”之外,《论语》和儒学中许多重要概念、词语、范畴,如诚、义、敬、庄、信、忠、恕等,实际均具有程度不一的这种情感培育的功能或价值。例如,“敬”“庄”等概念、范畴本来自对鬼神、天地、祖先的巫术礼仪,其中,情感因素浓厚而重要。《论语》和儒学虽把它们世俗化、理性化了,却又仍然保存着宗教性传统的情感特征。
在古今中外许多注疏、解说、研究中,我欣赏的是钱穆的下述见解,他一方面认为“孔子教义”具有“道地十足不折不扣的宗教精神”,同时又突出强调“情”的特征:“宋儒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着重理知的部分。情失于正,则流而为欲。中国儒家,极看重情欲之分异。人生应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我觉得这比现代新儒家们讲得远为准确和通俗。
(摘编自李泽厚《〈论语〉今读》)
材料二:
经学固然厚重有力,但其浩瀚淹博也常常让后学望而生畏。《论语》作为传,与其他释经之传相比,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论语》中敞开了一个孔子与弟子、孔子与当时人之间活生生的场景;这是一个活跃的思想场景。曹植在写给杨修的信中曾经说:“昔尼父之文辞,与人通流。”“与人通流”即谓其言辞常常平易而可与人交流,并没有故作高深的玄妙。
钱基博的修辞性解释可以作为这种“与人通流”的另一种说明:“《论语》二十篇,其中‘子’‘乎’‘也’‘者’‘矣’‘焉’‘哉’无不具备,作者神态毕出。”司马迁在《史记》中偶尔修改《论语》的文本,有时不慎遗漏了这种现场的细腻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史记》里改为“三人行,必得我师”,顾随在点评时说,“是还是,而没味了”。
《论语》中有对话,也有许多孔子的直言,常常含有这种“味”。所谓直言,就是大多数我们无法判断历史场景的“子曰”之文。不过有意思的是,根据学者们的统计,大约二百二十则的孔子直言中,以问句设言者,有一百二十余则,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比如《八佾》首尾两章:“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对于政治秩序溃散的愤怒溢于言表。孔子之所以善于以问句设教,正是为了将听者——当时的学生,未来的历代读者——唤入思想问题的场域,激发其思考。
更典型者,当然还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子夏问孔子《诗经》中这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究竟何意呢?孔子回答非常简约:“绘事后素。”子夏很快领悟,追问说:“礼后乎?”孔子对子夏的回答极其满意,他表扬子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即谓子夏是可以启发自己的好学生。《韩诗外传》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以“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加以赞许。孔子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发或许表明,孔子让学生成为更好的学生,以子夏为代表的学生也让孔子成为更好的孔子。《论语》最吸引的人,或许正是这师生之间砥砺琢磨的精神场景。
而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孔子又常常给出不同的、切合其人的回答。《为政》中孟懿子、孟武伯、子游与子夏各自问孝,而孔子回答各不相同。康有为所言也无差异:“圣人施教,如大医施药,病既各异,药亦不同,言各有为。”因材施教当然是方便的解释,但更进一步来说,这更意味着一个基本的思想事实:人与人之间虽有可沟通之处,但每个人皆是不同的个体,其为人为学,必须找到那个切己之处才能有真正的成长,而孔子正擅长于这一点上的启发。
《论语》中的孔子弟子,经由孔子的教育和启发,最终成长为“恺悌君子”,也是这个缘故,孔子才会在颜回、子路去世之后悲痛不已。思想原初的场景的首要含义并不在于学问的精深追求,而是这些人格教育最初的丰茂情景。
(摘编自娄林《作为开端的〈论语〉与〈论语〉的开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中的主张、意见等具有很高的理想性和一贯性,其中包含的道理是平易的,但人们却不容易做到。
B.孔子和儒学强调以“亲子之情”建立“仁”的根本,以五伦关系构建作为本体所在的各种社会性——宗教性感情。
C.钱穆认为孔子教义具有宗教精神且强调“情”,其中的“情”又包含着“欲”,需要人们有所节制。
D.材料二中孔子与弟子的问答,重在体现他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善于启发、注重对学问的精深追求等教育理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论语》、儒学强调培植人性情感的教育,对中国人的“情理结构”和整个华夏文明都有重要影响。
B.《论语》和儒学将“敬”“庄”等许多重要概念世俗化、理性化,使它们更具情感特征,具有情感培育的功能或价值。
C.学者统计的孔子的直言中,以问句设言者占一半以上,孔子借问句表达情感、激发思考,以达到教育弟子的目的。
D.孔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注重发现弟子的切己之处,并且由此启发、引导弟子成长为“恺悌君子”。
3.下列选自《论语》中的句子,不能用来证明材料一中“孔子以‘情’作为人性和人生的基础、实体和本源”观点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根据材料二中对孔子之“味”的分析,下列表格中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言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5.材料一、材料二使用了哪些方法论证孔子的思想特点、形象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从天人互动的层面看,“群道”不仅具有人道的内涵,而且具有天道的意义。《荀子·王制》中说:“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这里的“万物皆得其宜”同时涉及人道与天道。如果治理合宜,那么世间万物都将各得其所。
当“群”仅仅被理解为人所以能够生存的条件时,其着眼之点主要是人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单纯地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往往可能导致对自然的过度支配与占有,这又反过来会使人的生存条件受到影响。而真正意义上的“群道”不仅旨在将社会有序地组织起来,而且意味着从更广、更长远的角度去理解、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可视为对群道原则的引申。
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衍都有自身的内在法则,对待自然(天地万物),则需要充分尊重自然本身的法则;处理社会领域中的事宜,需要合乎礼法。由此,从天道的角度来看,循道而治,可以按自然本身的内在法则而发展;从人道的角度来看,依乎礼法,则不仅可以使社会之中一般民众人心归一(“百姓一”),而且将得到有德之士的拥护(“贤良服”)。百姓和贤良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百姓一,贤良服”也相应地体现了本于群道的多样治理效应。如果说,贤能与礼法的统一在总体上表现为合群之道,那么,天人合宜、人际和谐则从不同方面展现了群道指向的内在目标。
(摘编自杨国荣《合群之道—〈荀子·王制〉中的政治哲学取向》)
材料二:
万物连续一体是荀子生态文明观的逻辑前提和根据。荀子持有生态群观,他的“群”突破了“兽三为群,人三为众”的思维,“群”不仅是兽群,还是群众,甚至超越了生物群类,是所有万物的生态群类。荀子说,“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各种群类具有连续性。“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同群类内部是连续的,水火等无机物与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虽是异群类,但也是连续性的。人是高级动物,但只是作为荀子称之为“大共名”的“物”中一种而已,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共生一体。既然共生一体,人必须善待万物。
荀子倡导君子人格,鼓励人们修养君子德性,在生态共同体中以礼义之伦理德性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做到合群、能群、善群。
如何合群?荀子的回答是“厚敦者也,合群者也”,培植君子敦厚的德性品格,人与人、人与自然能形成和合之群。荀子认为人能群是人与他物的最重要区别,“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如何能群?荀子说:“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如何“能群”关键在“分”。荀子的“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分别”,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天与人有不同的职责,人要遵守天的规律,顺应天;但是人也要发挥主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做到与天地参。二是“名分”,荀子承认人人都有欲求,因而需要名分去规范人们的行为。如果欲求没有节制或没有受伦理规范,就会“争乱”。有了礼义伦理名分,社会就会得到良善治理。“分”建立在“义”的伦理原则上,人之所以“能群”,贵在人“能义”和“能分”,进而“群居和一”。“义”的原则、“分”的秩序不是随意的,法于天地自然,因而“义”与“分”具有生态意蕴。就生态文明治理而言,“胜物”的前提是天与人的分职,“爱物”是人的本职。基于“义”和“分”,人则“能群”,“胜物”和“爱物”也就不矛盾,其中隐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
如何善群?荀子说:“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荀子还着重谈论了君道如何善群:“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能群最终要落实到善群,以礼义善于养人、治人、设人、饰人,做好这些的目的在于实现一个良善、和谐的共同体。由于荀子的整体思想是“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的生态学观,处理人类社会的养人、治人、设人、饰人也必然须符合万物之道。万物得当的群道,才能使万物生态和谐。
(摘编自蒋世强《荀子“群居和一”的生态文明意蕴》)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说的“万物皆得其宜”同时涉及人道与天道,荀子强调要让世间万物都各得其所。
B.对自然的过度支配、占有让人不能从更广、更长远的角度去理解、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C.荀子认为,人跟他物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人在生态共同体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
D.荀子说的“分”含有“分别”之义,主张人要遵守天的规律,但不能一味地顺从天。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群道”就是指“人道”和“天道”,从天道的角度来看,循道而治,可以按自然本身的内在法则而发展。
B.贤能与礼法的统一在总体上表现为合群之道,所以天人合宜、人际和谐多方面展现了群道指向的内在目标。
C.荀子持有生态群观,他的“群”是所有万物的生态群类,各种群类有连续性,但只有同群类内部才是连续的。
D.能群最终要落实到善群,以礼义善于养人、治人、设人、饰人,来实现一个良善、和谐的共同体。
8.下列关于两则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荀子·王制》中的言论,是为了告诫主政者应当“治理合宜”,使世间万物都各得其所。
B.材料一将主要着眼于人自身需要和目的的“群”与真正意义上的“群道”进行对比,论述了荀子“群道”的含义。
C.材料二大量引用荀子的言论,并对“群”“分”和“义”等概念进行了阐释,使论证更加深入而有说服力。
D.材料二先总说荀子持有生态群观,并指出荀子鼓励人们修养君子德性,做到合群、能群、善群,然后分层论述。
9.下列对材料二阐述的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10.在处理经济、社会、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上,两则材料给予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自从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古史辨运动兴起后,中国古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事迹是“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这一问题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
所谓“神话的历史化”,就是认为黄帝本为天神,而后有一个被历史化的过程。持此观点的古史辨派学者使用的关键词是“神话”和“历史”,并兼及“传说”。
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神话是否可以为古史研究采用,取决于其是否包含史实。从逻辑学角度来说,在文字记录没有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上位概念)。同时,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有些神话中有历史真实。随着文字记录的出现(文本时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历史内容开始转化为文本。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历史记录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产生,文字使用者还有可能直接创造新的神话。这时候,传说和历史、神话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历史的神话化”,就是认为黄帝传说有历史的根基,其后进入神话,这是历史与神话互渗的结果。从持此观点的学者一方来看,批评古史辨派阵营使用的关键词则是“传说”和“历史”,而兼及“神话”,代表作品是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在徐旭生著作中,与古史辨派相比,“历史”的用法无别,“神话”的用法略有区别,“传说”的用法则差别极大。就内涵而言,神话不含史实成分,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这一阵营,更多的站在西方“传说”的传统上。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如下图),试图以此证明古史辨派的观点缺乏科学性。
“传说”这一概念,折射着东西文化的碰撞。从语源来看,徐旭生使用的“传说”对应着英语的legend,在西方文献中,legend多用于讲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义与今天我们说的“传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相近。然而,汉语文献固有的“传说”一词若要译作英文,其译称则因语境差异而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用汉语“传说”来翻译legend时,也势必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这种窘况即翻译界所称的“不可通约性”。当徐氏成为史学界批评古史辨派疑古倾向的旗帜性人物时,学者们如果不能站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高度指出徐氏著作中的问题,便难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要同时解决“黄帝是人是神”的问题和神话学在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关键就在于重新确定神话、传说和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学者处理神话、传说、历史这三个概念关系的方法,同时吸纳徐旭生对传说概念的处理,以上两个问题便有望初步得到解决。总之,近代史上的这场“黄帝人神之争”,无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观点存在多少瑕疵,我们都应该向这些在黑夜中摸索的前辈致以敬意。
(摘编自郭放《黑夜中的探索:近代学术史上的“黄帝人神之争”与中西文化碰撞》)
材料二: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神像、神树以及黄金制品等,考古人员测定出六个祭祀坑的碳十四考古学年代数据均集中于距今3200—3000年间。这些考古新发现带给世人强烈的冲击。然而,如何看待三星堆考古与古史传承体系?三星堆在既往的历史文献中有无线索可寻?这首先涉及一个争议多年而至今仍存歧义的基本立场,即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古史传说及其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古史辨派提出的疑古主张,学术界有过很多讨论。有学者认为,疑古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冲破以儒家经典为“正统”的封建思想的罗网、提倡科学与民主、重建古史均起到了推动作用。自顾颉刚发起古史大讨论后,再也没有人糊里糊涂地将“盘古氏,开天地”的传说作为真实的历史。但“古史辨派”早期代表人物胡适1921年提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对此,李学勤先生早已提出过批评,认为其“怀疑过度”,如此一来,“过去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一下子缩短了一半,以上部分统统成了空白”。
以今天考古学和古文献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似乎可以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我们在重建古史过程中,应在对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古代口头或书本文献进行去伪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学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原初“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因为无论是考古实物,还是古史传说,前者虽然真实、客观,但却只是历史零散的局部、片段甚至点滴;后者虽然貌似全面、周到,却是真伪杂陈的。
事实上,自1928年安阳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甲骨文和《史记•殷本纪》所记商代帝王世系的高度契合,便已经以确切的证据印证了殷墟为商代晚期都邑,证明《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可为信史,也显示出古史传说的史料价值。和中原王朝的古史传说相比较,三星堆考古文化的主体为夏商周时期的遗存,在古史传承体系中也曾留下不少有关“古蜀”的传说和记载,有些古史传说还包含大量未经儒家经典“整束”之前不那么“雅驯”的朴素内涵,恰可与三星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因此,我们赞同当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当中所主张的观点:“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通过探索古史传说中的这些“质素”与“核心”,从传说中去寻找“史实”的线索,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从而也重新估量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考古与中国古史传承体系》)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神话的历史化”观点者认为,黄帝本来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但在他的故事中可能包含了史实。
B.持“历史的神话化”观点者认为,黄帝的传说可作为历史研究的内容,但要剔除后来神化的部分。
C.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徐旭生及其作品《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并涉及了其观点,但各自具体用意不同。
D.材料二通过探究古史辨派及其批评者争论的问题,解决了三星堆在历史文献中无线索可寻的问题。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人神之争”爆发的学术争论旷日持久,其焦点之一是神话能否被历史研究采用。
B.翻译具有“不可通约性”,若将汉语“传说”一词译作英文legend,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
C.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有关于“古蜀”内容的记载,包含未经儒家整理的史实信息,从而为三星堆出土实物提供了对应记载分析。
D.安阳殷墟考古发现和《史记》相关记载高度契合,有力地推翻了胡适“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说法。
13.下列选项能够支撑材料一中“神话含有史实成分”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三星堆考古中,出土了大量迄今为止在中原青铜文化体系中所不见的器物群,对于古蜀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B.良渚遗址中,王城废弃,神话流传下来,发掘的玉器有大量天地日月崇拜、龙凤崇拜的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
C.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这双重证据使传说中的夏朝走向历史真实。
D.《大戴礼记•帝系》:“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14.根据材料一中古史辨派的观点,下列对“文本时代”传说、神话、历史之间的关系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
A.B.C.D.
1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对“传说”与“史实”关系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古史传说及其价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受孔子和儒学的启蒙,在青年时将传道成圣立为自己的终身理想。中年时期,王艮投身王阳明门下问学,后来返回泰州自己收授门徒讲学,此一时期被认为是“泰州学派”的创立时期。在继承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基础上,王艮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以“身”作为其思想的物质性基础,突出强调“身”的本体论意义,其“安身”与“乐学”思想是儒学在晚明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现实回应。
王艮在《遗集》中指出“《大学》是经世完书,吃紧处,只在‘止于至善’”,他以“身”为中心的思想学说,正是建立在对于“格物致知”与“止于至善”的阐发上。在对王阳明学说的继承下,以格物致知为“知本”,以诚意正心为“立本”,通过“知本—立本—安身”的过程,阐释《大学》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开创了“乐学说”。
王艮将“身”置于整个系统中突出的位置(见下图):首先,身具有先于心、意、知的发端地位,“格物”先要“实实落落在我身上”,安身亦是安心。其次,道不是外在于身的,因为天地万物皆依于身而存在,身即是道的所在之处。再次,诚意、正心都是“安”的修身工夫,须以“安身”为本,不能舍本逐末,而要先本后末,才能成为“大人”,达于齐、治、平的理想。
王艮道、身、心、意、物关系图
身既是心、意、知的物质基础,具有发端的原始意义;同时身又涵育着心、意、知,即王阳明所言的良知的扩展。在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身同时具有原始的和持续的双重意义,因此身具有比心更优先的地位,但安心与安身又不能够区分进行讨论。在原始意义的层面,其学说指向了知本立本、乐学等,即以身的真实欲求作为天然自有之理的修身工夫论;在持续意义的层面,王艮思想的落点在尊身尊道、百姓日用即道等方面.主张身与天下家国为一体,即以身为大本不断扩充于天地的安身行道论。
“乐学”是王艮哲学思想的发轫,也是其思想中关学价值的根源所在。王艮将“乐”实实在在落于“身”上,使得“人心本自乐”成为了泰州学派的标志性思想。王艮在《乐学歌》中写道:
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乐”自古以来为儒学所童,《论语·雍也》记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曰也不改其乐。”这就是著名的“孔颜乐处”。真正意义上的“乐”是不断内观自身性格的澄明,王艮认为的“乐学”过程就是这样。“学”是生命存在反身向诚的自然过程,是“身”达到充满“乐”的状态。
王艮状为“乐”即是天理。心灵是“乐”的情感表现,学是“乐”的良知自觉,“乐学”既是行之发端,也同时与“当下”“日常”时刻发生着关系。“乐”为天下万物同有,圣人与愚夫愚妇同有,唯一不同的是圣人知而愚夫愚妇后知。“学”亦为天下万物同有,“学”的工夫即乐的工夫,发挥那自然而然的天理,在一片生机畅快中显现人的本体真乐。“学”自是无目的的,却在不假人为中抵达了“乐”的状态,二者融为一体。
(摘编自王静《“安身”与“乐学”:王艮的身心学说与美学意涵》)
材料二: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在儒家看来,乐乃是心之本体。快乐乃是心的本来状态,如果有烦恼出现,那就是离开了心的最初状态。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在现实生活中,苦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不乐”与“乐”如同孪生兄弟,它们往往结伴而来。在王艮看来,真正的“乐”,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而是他存在的本来状态,真正的“乐”并非是欣喜若狂或兴高采烈,而是内心宁静、无有忧愁。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当一个人私欲萌发,即刻就会被自己的良知觉察到。私欲一旦被良知觉察,自然而然地就被消除了,作为本体之真乐将会重新显露出来。所谓良知,就是本来的“知”,亦即“婴儿意识”,或者说纯净的意识。良知的功能就是知道、感知。所谓“致良知”,简单来说就是始终保持警觉,觉知当下的一切。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在王艮看来,真正的“学”就是致良知。真正的“乐”,就是通过致良知,发现自己的本体之乐。如果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乐”,那就偏离了圣贤之学的宗旨,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致良知。当然,如果不去学习和践行致良知,也难以体会到这个本体之乐。这意味着,当我们处在放松而警觉的状态,内心宁静、无有思虑,那就是在“学”;当我们处在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内心躁动、思绪纷杂,那就不是在“学”。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王艮提出,要在乐中求学,当我们的心处在宁静愉悦的状态,学习圣贤之学将会更有效率;如果心中感觉到不乐,那还不如停下来歇息。与此同时,学中也有乐,在学习圣贤之学的过程中,将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那个本体之乐。真正的“学”并不是拿起书本来读的那个状态,而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王艮感慨“天下之乐,何如此学”,世间各种欲望之乐,犹如过客一般转瞬即逝,丝毫不值得贪恋,而致良知所带来的精神之乐,是长久的乐、最大的乐。倘若读书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知识的执着,甚至带来诸多的负累和烦恼,那么就应该去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式。若是出现了偏差,只要及时加以调整,我们的心将重新回归平静与喜乐。
(摘编自谢青松《“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王艮<乐学歌>解读》)
1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艮在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将“传道成圣”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
B.王艮认为《大学》一书的紧要处是“止于至善”,他正是在对“止于至善”等的阐释过程中开创了“乐学说”。
C.“乐”自古以来就被儒学推崇,“孔颜乐处”就是不断内观自身、反身向诚,达到身心俱乐状态的体现。
D.“乐学”思想强调个体生命与天下家国的同一性,有效提升了个体生命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社会性价值。
17.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悲喜交替是人生常态,乐与不乐常结伴而来,可见要体会到真正的“乐”是不可能的。
B.快乐是心的本来状态,人们应追寻一种发自内心的欣喜若狂、不受外物干扰的“乐”。
C.即使学习很刻苦,但如果偏离圣贤之学的方向,人们也可能会感觉疲惫,成效不高。
D.乐中求学,学中有乐,真正的“学”是致良知,记住具体的知识往往能够让人更快乐。
1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学中有乐”观点的一项是(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C.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
D.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19.对文中“王艮道、身、心、意、物关系图”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关系图中,处于首要位置的是“身”,“身”即为本,是“心”“物”之源,“格物”首先要关注“身”。
B.从关系图中可以看出,王艮提倡的“格物致知”理念,无论是推究事物原理,还是获得知识,皆须从“心”。
C.通过分析关系图可知,“安身”是“正心”“诚意”的前提,身即是道的所在之处,身道一体,修身即修道。
D.通过分析关系图,可推测出想要成为齐、治、平的“大人”,应该寻求本源——“身”,反身向诚,不断扩充。
20.读完本文,你应对“乐学”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请结合材料,就“如何快乐地学习”,为正在冲刺备考的同学提几条有益建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根据材料一第一段“《论语》一书道理高深但语言平易,记述平易”的说法,“其中包含的道理是平易的”说法不当;且选项将《论语》与孔学混为一谈。C.根据“情失于正,则流而为欲。中国儒家,极看重情欲之分异”可知,“情”“欲”两者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D.材料二孔子与弟子的问答没有重在体现他“注重对学问的精深追求”,材料二也认为“思想原初的场景的首要含义并不在于学问的精深追求,而是这些人格教育最初的丰茂情景”。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使它们更具情感特征”错误,“敬”“庄”等词具有的情感特征与它们被“世俗化,理性化”没有关系。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论点、论据的能力。A项是孔子对学习、为师的观点。B项中的“信”,C项中的“义”,D项中的“孝”,均能体现“孔子以‘情’作为人性和人生的基础、实体和本源”的观点。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课文对文本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严厉的口吻”说法不当,孔子在此使用反问的语气,对子路的不知谦让进行了委婉的批评。
5.答案:①引用论证。引用钱穆的观点论证孔子突出强调“情”的特征,引用曹植的话说明孔子“与人通流”的特征。
②举例论证。列举孔子与弟子交流的场景,论述孔子言辞常常平易而可与人交流。
③道理论证。通过“情理结构”的道理,论述孔子思想中情与理的关系;以“基本的思想事实”的道理,论述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
解析: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人跟他物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人在生态共同体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合文意,原文是“荀子认为人能群是人与他物的最重要区别,‘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并梳理分析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群道’就是指‘人道’和‘天道’”分析不当,原文是“从天人互动的层面看,‘群道’不仅具有人道的内涵,而且具有天道的意义”。B项,“所以天人合宜、人际和谐多方面展现了群道指向的内在目标”强加因果,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原文是“如果说,贤能与礼法的统一在总体上表现为合群之道,那么,天人合宜、人际和谐则从不同方面展现了群道指向的内在目标”。C项,“但只有同群类内部才是连续的”不合文意,原文是“同群类内部是连续的,水火等无机物与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虽是异群类,但也是连续性的”。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是为了告诫主政者应当‘治理合宜’,使世间万物都各得其所”分析不当,应“是为了论述‘群道’不仅具有人道的内涵,而且具有天道的意义”。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是阐述“道”“君道”的,不是阐述“如何善群”的,“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才是阐述“如何善群”的。
10.答案:①自然生态有自身的规律,我们要充分尊重自然本身的法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尽量减少甚至不破坏自然生态。
②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我们应善待万物,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共赢。
③我们应“制天命而用之”,在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并分析探究相关问题的能力。首先通读材料,理解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材料具体内容,分析在处理经济、社会、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上两则材料给予我们的启示;最后概述答案,分点作答。
11.答案:D
解析:“解决了三星堆在历史文献中无线索可寻的问题”错误,原文说“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
12.答案:C
解析:“为三星堆出土实物提供了对应记载分析”错,材料二中提到记载的内容恰可与三星堆考古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
13.答案:B
解析:A项是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作用,C项是传说中有史实成分,D项是书籍记载的传说内容。
14.答案:A
解析:B项错误,C项为西方概念关系,D项为口传时代概念关系。
15.答案:(1)两位作者都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
(2)①正确理解“神话”“传说”“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②科学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注重对古代口头传说或书本文献的科学分析,寻求原初的历史信息和线索。③探索古史传说中历史方面的质素和核心,寻找史实线索,为重建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提供有力证据。
解析:第一问,围绕“传说”与“史实”的相关内容筛选概括并比较作者观点即可。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要紧密结合文章关于“古史传说及其价值”的相关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相同之处。材料一,“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在徐旭生著作中……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我们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学者处理神话、传说、历史这三个概念关系的方法,同时吸纳徐旭生对传说概念的处理”,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材料二有“我们赞同当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当中所主张的观点:‘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可见两位作者都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结合“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在文字记录没有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上位概念)”“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可知,和古史传说相关的概念“神话”“传说”“历史”人们有不同的理解,这需要正确理解“神话”“传说”“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结合“我们在重建古史过程中,应在对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古代口头或书本文献进行去伪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学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原初‘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可知,应科学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注重对古代口头传说或书本文献的科学分析,寻求原初的历史信息和线索;结合“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通过探索古史传说中的这些‘质素’与‘核心’,从传说中去寻找‘史实’的线索,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从而也重新估量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价值和意义”可知,应探索古史传说中历史方面的质素和核心,寻找史实线索,为重建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提供有力证据。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在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基础上……将传道成圣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错。原文“将“传道成圣”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是受“孔子和儒学的启蒙”。故选A。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A.“不可能的”错。依据原文“真正的‘乐’并非欣喜若狂或兴高采烈,而是内心宁静、无有忧愁”可知,真正的“乐”并非不可能。B.“欣喜若狂”错。原文的表述是“真正的‘乐’并非欣喜若狂”。D.“记住具体的知识往往能够让人更快乐”错。原文的表述是“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故选C。
1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A.是说“乐中求学”。B.为己之学”与本文观点无关;C.“良知昏迷,众欲乱行”可论证材料二第二段“良知和私欲的关系”。D.“似故人”“每相亲”都是从“书卷”中获得的快乐,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学中有乐”的观点。故选D。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图表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B.“皆须从心错。应是皆须从身”。故选B。
20.答案:①以身为先,通过反身向诚的学习过程让“身”达到充满“乐”的状态。②“学”“乐”结合,保持“乐”的状态。不被私欲蒙蔽,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喜乐。③当读书带来负累或烦恼时,要及时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身既是心、意、知的物质基础,具有发端的原始意义……在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身具有比心更优先的地位……在原始意义的层面,其学说指向了知本立本、乐学等,即以身的真实欲求作为天然自有之理的修身工夫论”,可知,“身”具有发端的原始意义;再结合“‘以格物致知为知本’,以诚意正心为‘立本’,通过‘知本—立本—安身’的过程,阐释……”可知,可以从“安身”出发,反身向“立本”知本,即以身为先,通过反身向诚的学习过程让“身”达到充满“‘乐’”的状态。“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在儒家看来,乐乃是心之本体。快乐乃是心的本来状态……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真正的‘乐’,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而是他存在的本来状态,真正的‘乐’并非是欣喜若狂或兴高采烈,而是内心宁静、无有忧愁”,“人心本自乐”,但由于被私欲束缚,被外境干扰才变得不乐,所以“快乐地学习”就要“学”“乐”结合,保持“乐”的状态,不被私欲蒙蔽,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喜乐。“倘若读书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知识的执着,甚至带来诸多的负累和烦恼,那么就应该去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式。若是出现了偏差,只要及时加以调整,我们的心将重新回归平静与喜乐”,据此可知,当读书带来负累或烦恼时,要及时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选项
孔子言语
分析
A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哉”,相当于“呢”,以问句引导,体现孔子对弟子的循循善诱。
B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乎”,相当于“呢”,孔子以平易的言语打消了曾皙发言时的顾虑。
C
吾与点也!
“也”,相当于“啊”,孔子直接表达对曾皙发言的认同与赞美。
D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以反问的形式、严厉的口吻,表达对子路的批评,对公西华的赞赏。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6):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6),共19页。
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5):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5),共19页。
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4):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4),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