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中考化学起航模拟卷 【山西专用】(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25150/0-17133647088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中考化学起航模拟卷 【山西专用】(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25150/0-17133647088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中考化学起航模拟卷 【山西专用】(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25150/0-17133647088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中考化学起航模拟卷 【山西专用】(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化学起航模拟卷 【山西专用】(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B.抗腐蚀性C.导热性D.延展性
2.我国科学家发现,有一种被称为亚硒酸钠的物质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由钠、硒、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A.B.C.D.
3.小明经常不吃早餐,出现较严重的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补充的食物是( )
A.鸡蛋B.蔬菜C.葡萄糖水D.米饭
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一滴水中含有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尘土飞扬、炊烟袅袅——分子在不断运动
5.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色画《千里江山图》比采用同样颜料的《蒙娜丽莎》早300年,下表是《千里江山图》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其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A.蓝铜矿B.朱砂C.赭石D.砗磲
6.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
B.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7.胰蛋白酶是我国自主研发新冠疫苗的原料之一,其中一种胰蛋白酶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这种胰蛋白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胰蛋白酶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胰蛋白酶完全燃烧只生成和
C.胰蛋白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
D.胰蛋白酶由6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3个磷原子构成
8.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B.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
C.“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9.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C.采用固体加热型装置与排水法制取气体时,在实验结束后,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沿导管倒吸回试管,导致试管骤冷炸裂
D.可以用如图微热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10.如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将20g加入50g水,可得溶液70g
C.将100g饱和溶液从50℃降温到20℃,析出20g晶体
D.40℃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二、填空题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做饭
①“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组成,使用方式如图所示。向发热包中加水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发热的原理之一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制成。聚丙烯塑料属于_______(填字⺟)
A.金属材料B.有机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下表为某自热米饭的营养成分表。
该自热米饭的营养物质中,为人体提供最主要能量来源的是_______;从均衡膳食的角度考虑,
该自热米饭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
(2)酿酒
①《蓬拢夜话》中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于石洼中,酝酿成汤,闻数百步”。“汤”即酒,酒精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从微观角度解释“闻数百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随压强减小而减小D.随压强减小而增大
12.我国古代文献及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天工开物》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后,“灰”遇水成“浆”,“浆”可用于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
i、“灰”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_______。
ii、上面描述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填序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描述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
i、正常雨水pH>5.6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五分钟测一次pH(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所降雨水是酸雨
B.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用pH试纸不能测得表中数据
D.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13.我们认识碱的性质后,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_色。
(2)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请举出反应②在生活、生产中的一个具体应用:____________。
(3)若反应③提供的盐为碳酸钠溶液,则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4)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则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4.电影《烈火英雄》中,消防战士们向火光而行,逆人群而进,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燃烧条件的两个实验。实验一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开始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扑灭森林火灾时,消防队员常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流程题
15.淡化海水所得的浓盐水中含大量,可制备金属镁,主要生产流程及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使用石灰乳,与使用石灰水相比优点:______。
(2)利用步骤3可制得钛等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步骤3中通入氩气的作用是______。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
(4)淡化海水可采用如图膜分离法,其原理是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而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的原理类似
B.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
C.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D.使用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四、计算题
16.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如误服了溶液,可立即服用溶液解毒。为测定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 g 溶液,不断加入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_____。
(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____。
(3)求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五、实验题
17.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发现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产生了气体,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气体是CO2
猜想二:该气体是SO2
猜想三:该气体是SO2和CO2
【查阅资料】
①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②SO2能使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SO3)。
【实验设计】
【现象与分析】
(1)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填名称)。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
【反思交流】
(3)若装置B与装置C位置互换,该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4)有同学认为,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产物中,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导电性、抗腐蚀性、导热性无关。故选D。
2.答案:C
解析:A、由于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中硒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则+1+x+(-2)×3=0,解得x=+5,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设中硒元素化合价为y,则(+1)×2+y+(-2)×2=0,解得y=+2,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设中硒元素化合价为z,则(+1)×2+z+(-2)×3=0,解得z=+4,该选项符合题意;
D、设中硒元素化合价为a,则(+1)×2+a+(-2)×4=0,解得a=+6,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C
解析:低血糖是人体缺乏葡萄糖所引起的,其症状是乏力、疲倦,甚至昏迷、休克等。因此患者应及时补充葡萄糖水。
4.答案:D
解析: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选项正确;
B、八月桂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的本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正确;
C、一滴水中含有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选项正确;
D、尘土和炊烟属于固体颗粒物,不是分子,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D。
5.答案:C
解析:A、蓝铜矿主要成分由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朱砂主要成分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赭石的主要成分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碎磲的主要成分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甲醛的化学式为,选项说法正确;
B.生成物丙()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丙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均为-2价,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答案:A
解析:A、胰蛋白酶由碳、氢、氧、磷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
B、胰蛋白酶由碳、氢、氧、磷四种元素组成,则胰蛋白酶完全燃烧后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生成磷的氧化物,故B错误;
C、胰蛋白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5):(16×12)=5:64,故C错误;
D、胰蛋白酶由胰蛋白酶分子构成,1个胰蛋白酶分子由6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3个磷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析:A.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没有涉及到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不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错误。
B.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涉及到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所以正确。
C.“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
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是生物学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A错。
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固体粉末进入导管。B错。
C、采用固体加热型装置与排水法制取气体时,在实验结束后,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沿导管倒吸回试管,导致试管骤冷炸裂。C正确。
D、由于图中长颈漏斗与空气连通,所以不能用如图微热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D错。
综上所述:选择C。
10.答案:B
解析:A、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该温度时,它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
B、40℃时,的溶解度为50g,则该温度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将20g加入50g水,全部溶解,可得溶液20g+50g=70g,故B正确;
C、50℃时,的溶解度为42g,20℃时的溶解度为22g,则将142g饱和溶液从50℃降温到20℃,析出20g晶体,故C错误;
D、40℃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减小,由于33℃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1);B;糖类;维生素
(2)或;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
解析:(1)①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B;
③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自热米饭中含有糖类、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其中糖类为人体提供最主要能量来源;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2)①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其化学式为:;酒的香味在数百步都能闻到,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②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气体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故选:C。
12.答案:(1)CaO;AB
(2);ACD
解析:(1)“烧石成灰”是将石灰石高温煅烧,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得到“灰”主要是氧化钙,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即“灰”遇水成“浆”,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浆”可用于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水蒸发后,墙上留下的为碳酸钙,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i.“灰”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aO;
ii.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选AB。
(2)i.正常雨水的pH>5.6,显弱酸性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弱酸性,使雨水呈弱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A.该雨水的pH最大值为4.95,小于5.6,所以所降雨水为酸雨,故A选项正确;
B.测定时间内雨水的pH逐渐减小,所以其酸性逐渐增强,故B选项错误;
C.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都为整数,不能测出小数,故C选项正确;
D.当空气受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时会形成酸雨,因为这些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故D选项正确;
故选ACD。
13.答案:(1)红
(2)改变土壤酸碱性,如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3)有白色沉淀生成
(4)
解析:(1)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氢氧化钙属于碱,所以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2)酸碱中和后生成盐和水,所得物质的酸碱性都会减弱,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如可用氢氧化铝来治疗胃酸过多、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用酸碱溶液来处理工厂排放的酸碱性不达标的废水等;
(3)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14.答案:(1)可燃物氧气
(2)清除可燃物
(3)AB
解析:(1)实验一中的小石头不能燃烧,小木块能够燃烧,说明燃烧首先要是可燃物;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可燃物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
(2)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因此消防队员常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3)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正确;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但是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变的,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故选:AB。
15.答案:(1)相同质量的石灰乳比石灰水中所含的氢氧化钙质量多,消耗的氯化镁的质量多,会得到更多的氢氧化镁;
(2);
(3)隔绝氧气,防止金属被氧化/作保护气;;
(4)D;
解析:(1)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该过程使用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澄清石灰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钙较少,相同质量的石灰乳比石灰水中所含的氢氧化钙质量多,消耗的氯化镁的质量多会得到更多的氢氧化镁;
(2)步聚3中镁与在高温和气存在的条件下生成和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3:氩气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不与氧气,而通入氩气的作用是隔绝氧气,防止金属被氧化,作保护气;由流程图可知,参与反应,反应又生成,因此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4)A、膜分离法的原理是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而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水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因此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膜分离法的原理可知,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而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可以分离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和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16.答案:(1)氯化镁
(2)23.3 g
(3)解:设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解得:。
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解析:(1)因为该反应为,由图示可知P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镁。
(2)由图示可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镁溶液的质量为100 g,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176.7 g,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 g+100 g-176.7 g=23.3 g。
17.答案:(1)二氧化硫;完全除去二氧化硫,防止对检验二氧化碳的干扰
(2)CO2
(3)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有氢元素,反应产物中一定有氢元素,则至少还有一种产物
解析:(1)①因为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故填:二氧化硫。
②因为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必须足量的原因是:完全除去二氧化硫,排除对二氧化碳检验的干扰,故填:完全除去二氧化硫,防止对检验二氧化碳的干扰。
(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3)由于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装置B与装置C位置互换,无法确定是否含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H、S、O元素,生成物中含S、C、O元素,则生成物中还应含氢元素,则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故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有氢元素,反应产物中一定有氢元素,则至少还有一种产物。
矿物
蓝铜矿
朱砂
赭石
砗磲
颜色
深蓝色
大红色
暗棕红色或灰黑色
暗棕红色或灰黑色
主要成分
营养物质
蛋⽩质
油脂
糖类
钠
钙
每份含量
29.6g
23.5g
104.7g
814mg
130mg
测定时刻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pH
4.95
4.94
4.93
4.88
4.86
4.8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模拟卷03(辽宁专用)-【冲刺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辽宁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3辽宁专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3辽宁专用参考答案docx、黄金卷03辽宁专用解析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模拟卷01(辽宁专用)-【冲刺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辽宁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1辽宁专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1辽宁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1辽宁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山西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山西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山西专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山西专用答案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