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上海民办位育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上海民办位育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上海民办位育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模拟考试原卷版docx、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上海民办位育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模拟考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体积B. 质量C. 密度D. 重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体积、质量、重力都会发生变化,密度不变,故选C。
2. “电压”单位的命名是为了纪念( )
A. 托里拆利B. 伏特C. 帕斯卡D. 牛顿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压”单位是为了纪念科学家伏特,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故选B。
3.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载重卡车装有很多宽大的轮胎
B. 体检抽血用尖的针头
C. 菜的刀刃磨得很薄
D. 修剪树枝的锯条磨得尖一些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压强公式,载重卡车装宽大的轮胎,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体检抽血时用尖的针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菜的刀刃磨得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修剪树枝的锯条磨得尖一些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如图所示,将一根铜丝拉长,一定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质量B. 体积C. 密度D. 电阻
【答案】D
【解析】
【详解】质量是物体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将一根铜丝拉长,铜丝的质量和密度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铜丝的体积也没有发生改变。而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与长度有关,将铜丝拉长,铜丝的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小,所以铜丝的电阻变大。
故选D。
5. 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 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影响浮力大小的有液体密度和排开的体积;还要留意物体的状态等因素;抓住题目中的相等量和变化的量,慎重思考解答.
【详解】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见浮力与ρ液和V排都有关;还与物体的状态有关,如木块漂浮在水中和盐水中时,尽管液体密度变大,但木块所受浮力却相等,都等于木块的重力;A错误.
BC、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大小无关,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B错误,C正确.
D、不论物体漂浮在水面,还是沉在水底,浮力大小总与ρ液和V排有关,与漂浮和沉底无关,如漂在水面的小木块所受浮力比沉入水底的大石块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在判断浮力大小时,要考虑液体密度和排开的体积,还要考虑物体所处的状态等.综合以上统筹考虑方可解答正确.
6. 对人体最适宜的大气压强接近于( )
A. 帕B. 帕C. 帕D. 帕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人体最适宜的大气压强是1标准大气压1.01×105Pa,接近于105Pa。
故选D。
7. 下列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 医用注射器B. 锅炉液位计C. 密度计D. 吸尘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医用注射器是大气压强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
B.锅炉液位计属于连通器的应用,故B符合题意;
C.密度计属于浮力知识的应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吸尘器属于流体压强的应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由R=可知,导体电阻大小决定于( )
A. 电压B. 电流C. 电压和电流D. 导体本身
【答案】D
【解析】
【详解】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与电流、电压无关,由R=可知导体阻值仅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故选D。
9. 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乘积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C. 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乘积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因电源电压不变,因此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错误;
BCD.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也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由P=I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减小,则灯泡变暗;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电流减小,由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由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乘积数值上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相等,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0. 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待其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如果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无液体溢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甲和Δp乙。则关于Δp甲和Δ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Δp甲一定大于Δp乙B. Δp甲可能小于Δp乙
C. Δp甲一定小于Δp乙D. Δp甲一定等于Δp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甲乙容器内的不同液体体积均为V,小球的体积为V0;则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后(浸没),甲容器里液体的深度
h甲=,
乙容器里液体的深度
h乙=,
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后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相等。即:
p甲=p乙,
ρ甲gh甲=ρ乙gh乙,
ρ甲g×=ρ乙g×,
整理可得:
,
由图可知:
h甲<h乙,
则根据
ρ甲gh甲=ρ乙gh乙
可得:
ρ甲>ρ乙;
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后(浸没)下沉,则浮沉条件可知:
ρ球>ρ甲,
ρ球>ρ乙,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将小球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会沉在底部;由于容器是柱状的,则
Δp甲=ρ甲gΔh甲=ρ甲g×,
Δp乙=ρ乙gΔh乙=ρ乙g×,
,
Δp甲<Δp乙,
故选C。
二、填空题(17题每空2分,18(3)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1. 潜水员测得所戴潜水镜某点处水的压强为帕,它表示该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______为牛,该点的深度为______米;若继续下潜,则该点水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①. 压力 ②. 10 ③. 变大
【解析】
【详解】[1]压强是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某点处水的压强为帕,则该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为牛。
[2]该点的深度
[3]若继续下潜,水的深度增加,水对该点的压强变大。
12. 已知某物质的密度为3.6×103千克/米3,它的含义是每立方米该物质的______为3.6×103千克。重力为15牛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10.1牛,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牛,方向为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米3。
【答案】 ①. 质量 ②. 4.9 ③. 竖直向上 ④.
【解析】
【详解】[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物质的密度为3.6×103千克/米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该物质的质量为3.6×103千克。
[2][3][4]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的共同作用;根据可知,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知,金属球的体积为
13. 电源是为电路中的导体提供持续______的装置;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伏,教室里的日光灯与电脑之间是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连接的。
【答案】 ①. 电压 ②. 1.5 ③. 并联
【解析】
【详解】[1]电源是为电路提供电压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3]教室里的日光灯与电脑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是采用并联方式连接的。
14. 著名的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_____。
【答案】 ①. 马德堡半球 ②. 托里拆利 ③. 小
【解析】
【详解】[1]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市市长在马德堡市完成了马德堡半球实验。
[2]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倒放入水银槽中的实验精确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3]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
15. 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利用______知识可以鉴别物质;生活中,斧头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______,易于劈开物体;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则是因为水的深度越大,水对大坝的______越大。
【答案】 ①. 密度 ②. 压强 ③. 压强
【解析】
【详解】[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2]由可知,生活中,斧头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由可知,因为水的深度越大,水对大坝的压强越大。
16. 若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4库,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______安;若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伏,则该导体的电阻______欧;若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①. 0.4 ②. 10 ③. 不变
【解析】
【详解】[1]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2]该导体的电阻为
[3]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属性,与电流、电压无关,若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不变。
1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由于电阻R1或R2可能出现了故障(其余元件均完好),电键S闭合前后,两个电表指针所指的位置保持不变。
(1)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 ______ ;
(2)为了进一步确定故障的具体情况,小明认为:只要观察电流表是否有示数即可;小华认为:只要观察电压表是否有示数即可,你认为 ______ (选填“只有小明正确”、“只有小华正确”或“俩人都正确”)。
【答案】 ①. R1短路或R2开路 ②. 只有小华正确
【解析】
【详解】(1)[1]电键S闭合前后,两个电表指针所指的位置保持不变,说明电路中电阻没有发生变化,故障可能是R1短路或R2开路。
(2)[2]R1短路或R2开路时,开关闭合前后,电流表示数不会变化,电压示数会发生变化,只要观察电压表是否有示数即可,故只有小华正确。
18. 如图所示的“负压病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负压病房”是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既能保证向室内提供新鲜空气,还能在特殊装置下,实现将病房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专门通道排放到固定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医护人员交互感染,为防控提供了最“硬核”的支撑.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从空气流通的角度分析,“负压病房”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到室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所以室外新鲜空气可以流入室内,而室内被污染的空气不会流到室外;
(2)图中的该“负压设备”装置其内部具有一个复杂的电路结构,但它也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元件通过______、_______等基本方式连接而成的;
(3)下列实例中处于“负压”状态的有_________.
A.正常工作时的吸尘器 B.正在漏气的气球
C.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D.高空飞行中漏气的飞机机舱
【答案】 ①. 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 ②. 串联 ③. 并联 ④. AC
【解析】
【详解】(1)[1]由于室内气压小于室外大气压,室外空气向室内流动,室内空气不向室外流动,这样可防止室内空气中的病毒扩散到室外。
(2)[2][3]电路最基本的结构是串联和并联。
(3)[4]A.正常工作时的吸尘器,吸尘器扇叶周围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处于“负压”状态,故A正确;
B.漏气的气球内的气压大于大气压,不处于“负压”状态,故B错误;
C.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当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处于“负压”状态,故C正确;
D.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外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小于机舱内的气压,不处于“负压”状态,故D错误。
故选AC。
三、作图题(共6分)
19. 在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10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答案】
【解析】
【详解】压力垂直作用在斜面表面,方向与斜面垂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20. 在图所示电路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答案】
【解析】
【详解】与电源并联的应填电压表,在干路上应填电流表,与L2串联应填电流表,如下图所示:
四、综合题(共46分)
21. 体积1×10-3m3的铁球浸没在水中,求铁球受到的浮力F浮。
【答案】9.8N
【解析】
【详解】解:因为铁球浸没在水中,所以铁球排开水的体积
则铁球受到浮力
答:铁球受到的浮力为9.8N。
22. 某实心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质量为20千克、体积为、底面积为。
(1)求圆柱体的密度ρ;
(2)求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3)水平面上还有A、B两个圆柱体(相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将其中_______(选填“A”或“B”)圆柱体竖直叠放在另一个圆柱体的上部中央,使上圆柱体对下圆柱体的压强最大。求出此最大压强。
【答案】(1);(2);(3)A,
【解析】
【详解】解:(1)圆柱体的密度
(2)因为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强
(3)根据A、B两个圆柱体的表中数据可知
由影响压强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可知将A圆柱体竖直叠放在B圆柱体的上部中央,使上圆柱体对下圆柱体的压强最大,则
答:(1)圆柱体的密度是;;
(2)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A圆柱体竖直叠放在另一个圆柱体的上部中央,使上圆柱体对下圆柱体的压强最大,最大压强是。
2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伏保持不变,定值电阻为5欧姆,为标有“”字样的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S,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求:
(1)通过的电流;
(2)此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3)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时,三个电表在量程不变的情况下,示数能否达到满量程?若可行,请计算出所对应的值;若不行,请说明理由。
【答案】(1)0.8A;(2)0.2A;(3)见解析
【解析】
【详解】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2支路的电流。
(1)通过的电流为
(2)闭合电键S,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2,干路电流为5I2由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
5I2=I2+0.8A
解得I2=0.2A。
(3)电源电压为4V保持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能改变电压表的示数,即电压表的示数不能达到满量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移动滑片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当调节滑片使电流表A1的示数达到满量程时即I2′=0.6A,干路电流表A的示数为
I′=I1+I2′=0.8A+0.6A=1.4A
故电流表A1可以达到满量程,电流表A不能达到满量程,R2电阻为
答:(1)通过的电流为0.8A;
(2)此时通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为0.2A;
(3)电压表V不行:电压表V测的是电源电压,而电源电压是4V;电流表A1可以,对应的R2值约为6.7Ω;电流表A不行:当电流表A1满刻度时,电流表A1最大值为0.6A,则电流表A为1.4A。
24. 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4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欧 1安”字样。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求: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2)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同时将一电压表接入电路中,且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选用0-3V量程,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使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指针均能到达如图(b)、(c)所示位置,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①若电压表接在ab两点之间,求替换电阻R0的阻值范围。
②若电压表接在bc两点之间,求替换电阻R0的阻值范围。
【答案】(1)12伏;(2)①3.3欧≤R0≤7.5欧 ;②37.5欧≤R0≤45欧。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是0.5A;
(1)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IR1=0.5A×24Ω=12V;
(2)图(b)(c)中,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
I′=0.4A;
电压表选用0-3V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示数为
U′=2V;
①若电压表接在ab两点之间,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压表选用0-3V量程,所以R0的最大电压
U0大=3V;
当电路中通过最小电流
I0小=0.4A
时,R0有最大值,
R0大==7.5Ω;
当R0取最小电压
U0小=2V;
因电流表选用0-0.6A,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I0大=0.6A
时,替换电阻R0的阻值最小,
R0小==3.3Ω,
故若电压表接在ab两点之间,替换电阻R0的阻值范围
3.3Ω≤R0≤7.5Ω;
②若电压表接在bc两点之间,电压表测变阻器R2的两端的电压,因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使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指针均能到达图(b)(c)所示位置,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R′滑==5Ω,
电压表选用0-3V量程,所以R2的最大电压
U2大=3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R0的最小电压为
U0小=18V-3V=15V,
若取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6A,而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R滑==5Ω;
与题干中“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使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指针均能到达图(b)(c)所示位置”相矛盾。所以,通过电路的电流只能取为
I0小=0.4A,
替换电阻R0的阻值最大,此时替换电阻R0的最小电阻
R0小==37.5Ω;
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0,R0的最大电压为电源电压
U=18V,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I0=0.4A,
此时替换电阻R0的最大阻值
R0大==45Ω;
所以替换电阻R0的取值范围为
37.5Ω≤R0≤45Ω。
答:(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12V;
(2)①若电压表接在ab两点之间,替换电阻R0的阻值范围
3.3Ω≤R0≤7.5Ω;
②若电压表接在bc两点之间,替换电阻R0的阻值范围
37.5Ω≤R0≤45Ω。
25. 为了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 ______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 ______ (选填“a”或“b”)端;
(2)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阻的测量值______。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______ 。
A.保护电路B.分压作用
C.便于寻找普遍规律D.便于多次测量
【答案】 ①. 断开 ②. b ③. 9 ④. ACD
【解析】
【详解】(1)[1]在电路连接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
[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要调节到最大阻值处,由电路图可知,滑片要置于b端。
(2)[3]根据图中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7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根据欧姆定律定值电阻的测量值为
(3)[4]滑动变阻器在闭合电路时要调到最大值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便于多次测量获得多组实验数据,从而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规律。
故选ACD。
26. 小徐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10~0.28安,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4.0伏,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 )
【答案】
【解析】
【详解】电源电压不变,移动滑片,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
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增大,由题意知,“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10~0.28安,电压表示数相应的变化范围为0~4伏;因此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由题意知,电路最小电流
I1=0.1A,
此时滑动变阻器电压最大,电压表示数最大,
U滑=4V,
由题意知,此时待测电阻两端电压
,
由欧姆定律得:
;
由题意知,电源电压为6伏,因此图b电压表量程为0~3V,由图知,电压表最小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
U滑′=2.9V,
此时待测电阻两端电压
,
由表中数据
I3=0.28A
可知,图a中电流表量程是0.6A,由图知,电流表最小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
I2=0.14A,
电阻
;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阻
;
电阻Rx的平均值
。
表格如下:
27. 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所示:(图(a)、(b)、(c)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
(1)比较图(a)、(b)可直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 ______ 无关;
(2)分析比较图(a)、(b)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深度相同时, ______ ;
(3)分析比较图(b)、(c)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答案】 ①. 容器形状 ②. 压强相同 ③.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图(a)和(b)中装的是同种液体,液体的深度也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容器的形状,由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和容器形状无关。
(2)[2]图(a)和(b)中装的是同种液体,液体的深度也是相同的,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相同,压强相同。
(3)[3]不液体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8. 小红做“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她选取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径,且水不溢出),如图所示,测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试完成下列问题:
(1)水的密度大小是______kg/m3;
(2)分析实验序号1、2、3中的数据,可知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小球处于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
(3)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当与的大小满足关系时,与无关;
(4)分析比较表中与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的小球,当小球体积相同时,______;
(5)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2、3、4中与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______。
【答案】 ①. 1×103 ②. 漂浮 ③. 4、5 ④. 与成正比 ⑤. 当时,
【解析】
【详解】(1)[1]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合1g/cm3。
(2)[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1、2、3次实验中ρ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天山中学玉屏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天山中学玉屏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原卷版docx、上海市天山中学玉屏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