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专题09:散文阅读(考点清单).zip
展开散文一直以来是各类语文测试考查的重点。近年来全国各地考试中对散文的考查通常有3-5个小题。每小题3-4分,一般为12-20分。题型为简答题,题目灵活,难度较大,重视思维和阅读感悟能力,阅卷还看重语言的清晰和准确。
从选材看:文本内容基本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命题导向重视文本 细读,关注细节,深挖主题。
2022版课标中对于记叙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几点。
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5.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
6.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
散文是常见的文学体裁之一,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它的特点有: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融为一体;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④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散文阅读在近年来的初中现代文阅读中,是一个亮点和热点,有一定的难度。
综合分析全国各地市散文阅读题,就会发现一些特点和趋势:
①选文上,进一步突出人文性。课外选文与课内文章的特点相关联,较为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比较注重其内容所蕴含的教育意义,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
②比重上,占据了“半壁江山”。散文阅读在现代文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以说,抓住散文阅读就抓住了阅读的“半壁江山”。
③题型上,主观性试题份额较大。根据阅卷实践可知,主观性试题所占的份额较大,有逐步取代客观性试题的趋势,尤其是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散文的概念】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 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 [1]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约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点】
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从根本上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4.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分类】
1、记叙性的散文——写人叙事类。
①写人的散文:描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 ,对人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②叙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或赞美,或否定。
2、描写性的散文—— 写景状物类,即抒情性散文。
①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借景抒情 ):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②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以物喻人):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3、议论性的散文——以议论为主的哲理性散文。
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说理,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
考点一:散文词语赏析及表达效果
【题型问法】
1.请赏析句子中的加点词。
2.段中写“××”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3.加点词语能否换成“××”?为什么?
4.画线语句中加点的词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5.把句子中的“××”改成“××”好不好?为什么?
【题型分析】
加点词的赏析分为“有明显手法(用词用语特征)”和“完全没有手法”两种形式。“有手法”的加点词赏析,手法往往集中在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达技巧三个方面,答题时注意判别各个手法之间的区别,避免丢分。
“没有手法”的赏析考查学生语言的敏感度。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带入”文章,体味作者所处场景的感受或表达的意蕴。在用语言提炼关键词、概括化答题上,这个考点的能力等级要求有所提升。
【题型答法】
①点出词的修辞手法、词语特征等;②写了什么;③手法效果;④情感态度。
词语的表达效果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回答此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应注意“四联系”,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
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找出之后,一定要代入原文中进行检验。
考点二: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一、答题角度
(一)遣词角度:
1.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表程度或范围的副词、虚词等。
2.词类活用。
3.叠词、连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仿佛、伶俐)、拟声词等。
4.感情色彩,褒词贬用,贬词褒用。
5.语体色彩:口语和书面语。
(二)句式及标点角度:
1.常式句和变式句。变式句,即倒装句,是为了突出强调被移动的成分。
2.长句和短句。
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周详、细致、严密,一般用于精确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说理论证。
短句词语少,结构简单,表意简洁、明快、有力,一般用于表达欢快、激动、愤怒的感情,渲染紧张、激烈、恐怖的气氛,或画龙点睛地下结论。
3.整句和散句。
整句形式整齐匀称,读来朗朗上口,句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灵活多变,生动活泼。
整散结合使语言表达错落有致、婀娜多姿。
4.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口语句式结构松散,短句较多,用语多为通俗口语。口语句式灵活多变,通俗流畅,关联词用得较少。
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增加文章的生活气息,拉进和读者之间的距离。符合人物身份和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书面语句式结构严谨,长句较多。书面语句因为严密的逻辑性,关联语句用得较多。比较注意加工润色,讲究句子的锤炼,有时沿用一些文言句式。
语言书面化,端庄典雅,更加正式。
5. 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6. 句子语气: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7. 特殊标点运用。
(三)整体语言风格角度
文章的语言风格具有多样性,常见的语言风格有:
庄重严肃、幽默风趣(诙谐、讽刺)、形象生动、华丽绚烂、质朴平实、繁复铺陈、简洁明快、含蓄深沉、雄浑豪放、严谨细腻、尖锐犀利、柔和温婉、委婉缠绵、优美抒情等。
我们可以对这些词进行粗略分类:
豪放类:感情奔放、笔恣纵横、气势磅礴、豪放粗犷、豪放旷达等。
柔婉类:柔和温婉、委婉缠绵、凝练含蓄等。
质朴类:质朴平实、明白晓畅、简洁明快等。
绚丽类:绚丽华美、旖旎华丽等。
庄重类:庄重严肃、严谨细腻、典雅凝重等。
诙谐类:幽默风趣、诙谐幽默等。
其他:亦庄亦谐、批判讽刺、沉郁悲慨、隐讳曲折等。
(四)修辞手法角度:
比喻、比拟、夸张、引用、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语、反复、对比、借代、通感、双关、互文、顶真等。
(五)表现手法角度:
借物寓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伏笔、铺垫、悬念、蓄势、渲染、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点面结合等。
(六)作家特定风格角度
对于教材中或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应晓其语言风格。
老舍: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汪曾祺:淡而有味、平易近人、明白如话、雅俗杂糅
(七)不同文体的语体风格角度
散文语言:抒情性强,一般富有哲理。自由灵活、活泼多样。用词精彩纷呈,句式变化多端,篇章千姿百态,辞格运用广泛。
小说戏剧:贴切人物身份、思想、感情、精神,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科学小品:准确性、严密性与逻辑性。限制性词语限制,语序安排合理,关联词语使用得当。有时还有一定的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
(八)其他
语言节奏:舒缓、轻快,高亢、低沉,紧张、浓重
考点三:段落的作用
理解文中重要句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也是一个常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段的把握。
【常考题型】
1.某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XXX?
3.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文中某段能否删掉,请说明原因?
一、段落作用
(一)记叙文开头的作用
内容上:(1)开篇点题;(2)点明中心;(3)与下文……形成对比(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构上:(1)总领全文(全段、全层)(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内容作铺垫;(3)与后文……相照应;
(二)记叙文中间语段的作用
⑴(结构)①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或只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和下文形成对比。 ②照应标题/开头/上文;
⑵内容上:①推动情节发展②暗示中心;
(3)答题格式:该段本身表达了(有手法结合手法)……⑴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⑵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⑶文章由……转为……
(三)记叙文结尾语段的作用
内容上:⑴篇末点题; ⑵点明(深化、升华)中心:…… ⑶抒发了……感情;(4)突出……品质;(5)告诉了……道理。
结构上:(1)总结全文;(2)首尾呼应(呼应开头或标题);(3)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思考;(4)结构严谨。
小结:无论分析文章哪一个段落的作用,都不能孤立的去理解,必须结合全文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主题进行分析。多读多做,培养语感,掌握答题技巧,阅读就不是难题了!
二、答题技巧:内容+结构
(一)从内容角度答题时:
①写这句话(段落、情节、内容)都写了些什么;
②体现了什么人物的什么情感;
③需要再扣住本文的中心去点明它与中心的关系。
(二)从结构角度答题时:
①总领全文;②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③引出了下文;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⑥与上下文相呼(照)应;⑦总结上文;⑧篇末点题等角度考虑。
考点四: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因此,正确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中考时,从标题上出题常常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1.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
①表层含义即标题的本义、字面义、(语境义)文中义
②深层含义即文章的主旨,从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考虑。
注:考虑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
2.标题的作用
①(内容上)表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写作缘由,点明故事的背景。
②(结构上)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写景状物类散文多是如此)
③(写法上)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双关、象征等表现手法,突出主题;起到双关和象征的作用。
④(情感上)表达作者情感;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⑤(主旨上)文章的文眼,暗示(点明、凸显)文章主旨,含蓄地或形象地揭示了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突出主题,点明主旨;暗示文章中心;对主题的体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⑥(形式上)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以上,推荐记住一个口诀:即,“心悬一线,情感双关”。
3.常考题型
(1)本文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
答题模板:表层指……,深层指……。
(2)本文标题的作用是什么/标题有什么妙处/标题有什么好处?或者:文章为什么以“xxx”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题模板:
①说出标题含义: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
②分析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概况主要内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双关和象征的作用、表达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旨等。(有哪个就写哪个,拿不准可以多写)
③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本文标题的含义是……+作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点明写作对象(或者概括主要内容、或者是行文线索、或者是点明主旨)+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3)给文章换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板:
①表明立场(一般是否定,不能换)
②分析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概况主要内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双关和象征的作用、表达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旨等。(有哪个就写哪个,拿不准可以多写)
③改换后,新标题没有这种效果,所以不能换。
(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三句是套话)
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是全文的线索,为塑造和突出×××等人物形象服务,暗示×××情节的发展(呼应×××情节),对×××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了×××主旨,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考点五: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种语句组织方式,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常见的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铺垫、象征、对比、衬托(烘托)、抑扬(欲扬先抑)、照应、渲染、正侧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借景抒情(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开门见山、点面结合、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用典、白描、讽刺等。
下面具体表述:
1. 从结构上分:开门见山 承上启下 卒章显志 点面结合 悬念 伏笔 呼应
(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切入点独特,视角新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交代要素,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2)承上启下:用词语,句子或段落衔接过渡。表达效果: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3)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亦作“卒章见志”,很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一般地说,几乎在所有文体中均有应用,在散文中使用较多,卒章显志是立意手法之一。
(4)伏笔、照应:
a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b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
2.从手法上看:联想、象征、铺垫、渲染、抑扬、对比、衬托、烘托、托物言志 、以小见大、虚实结合
(1)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2)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4)烘托:烘托是用别的事物,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而不是相似或相反的事物来突出,它其实是一种侧面描写。
(5)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6)衬托:是指用事物剑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作为陪衬突出主体事物。“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a正衬是指用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和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
b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以“蝉噪”“鸟鸣”反衬山林的静谧。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主次分明。
(7)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a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b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8)抑扬:“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抑扬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想要达到对所描写对象的褒扬,先指出其缺点或不足,从而使所描写对象的长处显得尤为突出。也可以相反来做。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之分。用“抑扬”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9)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10)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主题,亲切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11)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12)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写作中,抒情而不直写情,绘景而不止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12分)(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针一线,绣出人生的纯粹
①一架绣绷,十指春风,绣娘轻挑慢捻,一缕缕五彩斑斓的丝线在指间翩翩起舞,排列组合成灵动立体的画卷,这就是"常州三宝"之一的乱针绣。2007年3月,乱针绣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6月又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
②怎样才能练就一手神手其神的绣技?近日,记者怀着好奇与期待,走进狄静乱针绣工作室,也做了一回绣娘。
③记者走进工作室时,国家级非遗乱针绣青年传承人、狄静乱针绣工作室设计总监、33岁的工艺美术师狄维已等候多时。《花落知多少》《可爱的小鸟》《猛虎回眸》……狄维如数家珍,向记者一一介绍狄静的众多获奖作品。绣品形象逼真,绣肖像,如见其人;绣场面,如闻其声;娇老虎,神态呼之微出,令人叹为观止。
④“在绣棚上要学会坚交叉、小乱针、倒转针、打籽绣等多种乱针绣基础针法,像你这样的初学者,还是先绣一幅荷花扇面吧,只需要用到斜交叉这一种针法,比较简单。”狄维拿出扇面,手把手耐心地教记者:“穿针引线,这是一个技术活。线穿进针孔后要在手指上绕一圈,再将针穿过手指的线圈,这样就能在线上打一个小结,线就不会跑出针孔。下针时,针脚要按45度角行进。”狄维循循善诱,记者一一照做。两个小时后,一幅扇面绣好了,虽然近看瑕疵颇多,远看倒也有模有样,记者心里有一种自豪感。
⑤“你可别把乱针绣想得太简单啊。”狄维仿佛看出了记者的心思,将她的学绣经历娓娓道来。狄静曾是常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1999年毅然辞去铁饭碗,在我市开了第一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乱针绣工作室。狄维是她的侄女,当时正念小学,放学后就到姑姑的工作室,做完作业就跟着大人穿针引线,学习刺绣。从2004年起,为了乱针绣的传承和传播,狄静在刘海粟美术馆开设了培训班。正念初三的狄维也参加了。从那时起一直到大学,她每年暑假都在绣绷前刺绣。大学毕业后,狄维又系统学习了一年多,前后学习了十多年,才绣出能对外销售的成熟绣品。
⑥记者注意到,工作室里有一幅年轻姑娘的娇像。姑娘眉目如画,神态温婉,单单看着就让人觉得岁月静好。狄维告诉记者,这副绣像尺寸为30cmx40cm,是一位母亲为即将出嫁的女儿订制的。它需要一位至少功底10年以上的绣娘,每天刺绣8小时,工作6个月方能完成。
⑦看着尺寸并不大,为什么要诱这么久呢?狄维回答了记者的疑问。一件乱针绣作品,从临摹、铺底、上色、调色,直至完工,有许多道工序,其中仅铺底就要铺十多层,用的绣花针从粗到细,所用丝线也越来越细。绣到人物的眉毛毛发时,只能用六十四分之一的丝线,才能做到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一根丝线被劈成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甚至六十四份,这个过程就叫劈丝。狄维伸出双手,几根手指并用,不到1分钟就将一根丝线"劈"成几条不同规格的线。记者也想将一根丝线"劈"成两半,然而线很快就皱成一团,不能用了。后来又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只能放弃。
⑧狄维对记者说,完成一幅乱针绣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与眼下的快节奏、高效率相比,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这是手工艺人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不仅艺术水准有高低之分,其间更有一种认真而纯粹的心意。这些年来,工作室接到的市民订单越来越多。给长辈祝寿,庆贺朋友结婚、生子……市民总会来订一幅她在一针一线间,也将自己的美好祝愿,一一缝了进去。
(选自《常州晚报》2022.8)
1.(4分)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怎样才能练就一手神乎其神的绣技?
2.(4分)概括文章第⑤段主要内容,并说说写这一段的作用。
3.(4分)用简要的语言赏析文章第③段划线句。
【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专题11:诗歌鉴赏(考点清单).zip: 这是一份【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专题11:诗歌鉴赏(考点清单).zip,文件包含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11诗歌鉴赏考点清单原卷版docx、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11诗歌鉴赏考点清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专题10: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zip: 这是一份【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专题10: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zip,文件包含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10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原卷版docx、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10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专题09:散文阅读(考点专练).zip: 这是一份【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专题09:散文阅读(考点专练).zip,文件包含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09散文阅读考点专练原卷版docx、期中讲练测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09散文阅读考点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