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审核:高三地理集备组
试卷说明:
(1)本卷共两大题,19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跨城通勤是指就业人口往返于居住城市和工作城市之间的过程,是国外大都市地区的普遍现象,体现了大都市地区内部功能一体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城一体化的推进,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等超大城市周边地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跨城通勤现象,其中苏(苏州)沪(上海)跨城通勤人数有所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实现跨城通勤的前提条件是( )
A. 完善的生活设施B. 便利的交通条件C. 较少的人口数量D. 优美的工作环境
2. 推测近年来苏沪跨城通勤人数减少的原因是( )
A. 通勤成本极高B. 产业结构升级C. 户籍制度变化D. 城市职能增加
【答案】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实现跨城通勤前提条件是便利的交通条件,交通不便实现跨城通勤,B正确;完善的生活设施、较少的人口数量、 优美的工作环境不是实现跨城通勤的前提条件,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跨城通勤主要是工作需求引起的,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薪资水平提升,去大城市工作性价比减弱,使得苏沪跨城通勤人数减少,B正确,苏沪之间交通便利,成本不是极高,A错误;户籍制度变化、城市职能增加对通勤人数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
【点睛】通勤是指从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通勤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现象,许多大城市都有所谓的通勤带,人们在通勤城市内居住,然后到城市中心上班。
胡同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开放型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下图示意北京某胡同空间布局,道路转折距离一般不超过30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与现代城市多数新型居住社区相比,胡同社区
A. 土地利用率较低B. 基础设施更完善
C. 绿地面积比重大D. 公共活动空间小
4. 胡同虽开放但能保持较为安静的居住氛围,其主要原因是
A. 邻里隔离B. 道路分级C. 人口较少D. 居住分散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与现代城市多数新型居住社区相比,胡同社区以平房为主,土地利用率较低,A对;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绿地面积比重小,公共活动空间较大,故B、C、D错。
【4题详解】
从图文信息可知,胡同以居住功能为主,故人口较密集;道路转折距离一般不超过30米,说明居住比较集中,邻里之间来往方便,没有隔离,故ACD错。道路等级分为机动车道、步行道、次一级步行道,道路分级明显,故B对。
潜山站位于安徽潜水,属于皖河水系。研究发现,近50年来,经潜山站测得潜水的水文水系特征发生较大变化,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极大。下图为1960—2010年潜山站河床河底多年平均高程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潜水河床变化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河床侵蚀、淤积交替,以侵蚀为主
B.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河床侵蚀、淤积交替,以淤积为主
C.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河床基本进入以侵蚀为主的阶段
D.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河床基本进入以侵蚀为主的阶段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床总体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下游修建水库蓄水B. 采砂活动破坏水沙平衡
C. 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D. 沿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从图中河底高程变化趋势可知,20世纪90年代中期河底高程到达多年平均值,为冲淤变化的临界值,在此之前,河床侵蚀、淤积交替,以淤积为主,之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河底高程下降较多,以侵蚀为主,A、B错误。河底高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呈波动下降趋势,C正确,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该河河床整体呈现河床加深趋势。下游水库蓄水,会导致潜水站河段局部侵蚀基准面升高,河流下蚀作用减弱,A错误;采砂活动本身就会使河床下降,与此同时,河水加深,流速加快,侵蚀力加强,使河床总体呈下切趋势,B正确;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可能导致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提高,河床淤积抬升,C错误;沿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下切趋势减弱,D错误。故选B。
【点睛】河床在自然条件下或受人工建筑物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及其过程。河道的平面态势,包括主流线、水边线及其所构成的平面形态(如汊道、弯道,边滩、江心洲)以及水面现象等有关形态要素的总称。河床的演变由于输沙不平衡引起的变形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朝着使变形停止的方向发展。
地质时期,新疆喀什河中游发育了4级阶地(如图T1、T2、T3、T4),呈两侧不对称分布。2015年在河谷T3阶地上发现的古人类聚落遗址中含有大量羊距骨、马肋骨等。下图为喀什河谷断面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7. 从T4时期至今,河流下切速度( )
A. 总体加快B. 逐渐减慢C. 先变快后减慢D. 一直不变
8. 推测T3时期,古人类选择在该遗址生存主要是由于( )
A. 沿河而居,便于捕鱼B. 水草丰茂,宜于放牧
C. 土壤肥沃,利于农耕D. 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9. 喀什河谷两侧阶地的不对称发育,反映本区经历了( )
A. 大规模的岩浆活动B. 基岩差异性风化
C. 人类翻耕表层土地D. 地壳差异性升降
【答案】7. A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知,T4时期之后,T2到T1时期下切速度较快,T1至今下切速度是最快的,CDB错误,总体是加快的,A正确,所以选A。
【8题详解】
根据材料,此河谷为新疆喀什河中游,新疆地区,为中纬度地区,气候凉爽不是古人类选择住地主要考虑的问题,D错误;新疆地区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地处河流阶地,水草丰茂,宜于放牧,B正确,C错误;喀什河,水温低,鱼类生长慢,鱼类资源不丰富,且6万年前,捕鱼技术落后,所以不是当时古人类选择该遗址的原因,A错误。所以选B。
【9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河流的左岸没有T1阶地,右岸有T1阶地,说明两岸地壳差异性升降,D正确;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基岩差异性风化、人类翻耕表层土地都不是导致左岸没有T1阶地,右岸有T1阶地的原因,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湖北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遮阳板收起,该教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 全球昼夜平分B. 南半球为夏季C. 太阳直射23°26′ND. 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11. 湖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和题目叙述可知,遮阳板收起是为了采光,应为冬季。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表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C错误;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错误;北半球昼短夜长,不是全球昼夜平分,A错误;为南半球的夏季,B正确。故选B。
【11题详解】
湖南较湖北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小,所以安装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缩短遮阳板,起到遮阳作用;或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升高安装的高度,也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与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之间呈反比关系。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降低。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 气温高B. 蒸发(腾)强C. 降水量大D. 绿地面积大
13. 该城市可能是( )
A. 乌鲁木齐B. 北京C. 上海D. 广州
【答案】12. A 13. B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城区为大城市,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气温高于郊区,气温越高,越不易达到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越小,A正确;郊区绿地面积更大,蒸腾更强,BD错误;若降水量大,则导致相对湿度大,而城区相对湿度小于郊区,C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城区与郊区7-8月相对湿度大,可推测该地7-8月降水多,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7-8月降水多,B正确;乌鲁木齐地处西北内陆,全年降水稀少,A错误;上海、广州,地处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7-8月上海容易出现伏旱天气,C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而且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
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下表),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学习小组对L谷地的研学结果合理的是( )
A. 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B. 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
C. 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D. 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15. 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积雪深度B. 风力大小C. 冬季气温D. 太阳辐射
16. 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 )
A. 太行山脉B. 长白山脉C. 横断山脉D. 天山山脉
【答案】14. C 15. A 16. D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从表中资料可看出五个站点中,站点⑤海拔1854米,降水最多,只能说明是五个站点中降水最多,并不能说是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A错误;表格中五个站点的年降水量与7月平均气温成正相关,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温对降水的影响是不大的,B错误;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山脉L谷地季节性冻土广布,说明该山脉纬度较高,且冻土只能在气温低时存在,C正确;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提前,D错误。所以选C。
【15题详解】
从表中资料可看出⑤站点的降水比④站点多了200mm左右,降水多,冬季积雪可能大,积雪的深度就大,积雪深度有效地保持地温,因此土壤冻结最大深度比④站点小,A正确;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⑤站点的冬季气温比④站点低,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应该更大,但表中土壤冻结最大深度⑤站点比④站点小,C错误; ⑤站点海拔比④站点高,太阳辐射⑤站点可能更强,但⑤降水多,阴雨天多,太阳辐射不一定更强,D错误;风力大小对地温的影响不大,且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风力大小差异不大, 不能成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所以选A。
【16题详解】
太行山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不可能在600多米的海拔就出现40cm的季节性冻土,A错误;长白山、横断山区年降水量较大,从表格中①②站点的降水量也可以排除长白山脉、横断山脉,BC错误;天山山脉地处内陆,纬度相对较高,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从表格中①②站点的降水量,天山也比较符合,D正确。所以选D。
【点睛】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的影响因素有:气温、地下水水位、土质和含水量、积雪覆盖厚度。
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4日,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团的共同影响,江西省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8:00南昌市受锋面影响出现雷暴天气。下图为4日8:00江西省及其周边地区风向及风力示意图。
(1)用锋面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锋面,并解释该锋面形成的原因。
(2)雷暴是指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强烈的气流抬升会带来短时间的强降水。分析锋面在此次雷暴天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1)(注意:南昌市位于锋线上或靠近锋线的锋后,锋面是冷锋,向南运动)北方干冷空气南下,风力大,势力强;与西南暖湿气团相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形成冷锋。
(2)锋面过境时,大气层不稳定;冷暖气团交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进一步抬升空气,促进强对流的形成,引发雷暴天气。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江西省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锋面、雷暴天气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4月4日,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团的共同影响,江西省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分析,锋面自北向南运动,应该是冷锋过境,8:00南昌市受锋面影响出现雷暴天气应该是冷锋过境时。结合图中偏北风、偏南风(西南暖湿气团)画出锋面位置如下:
锋面形成的原因是4月北方干冷空气南下,冷空气风力大,势力较强;南下时与西南暖湿气团相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形成冷锋。
【小问2详解】
据“雷暴是指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强烈的气流抬升会带来短时间的强降水”判断,雷暴形成需要不稳定的大气环境,且伴随强烈的上升气流。锋面过境时,锋面附近温差较大,气压差大,大气层不稳定;冷暖气团交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可以形成上升气流;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空气受热进一步抬升空气,促进强对流的形成,引发雷暴天气。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素有利用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酸茶的习俗。酸茶以食用为主,也可泡饮,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1914年,茶房村(位置见下图)发现大片野生大叶种茶树,从而成为泰北重要的酸茶生产地。之后,茶房村引入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并与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建立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通和电力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房村建立了几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使茶叶加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目前,茶房村围绕茶叶的旅游活动也悄然兴起。
(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习俗的形成原因。
(2)分析茶房村生产的酸茶和红碎茶主要销售范围。
(3)分析生产集中化对茶房村茶叶加工企业采购和销售的有利影响。
【答案】(1)泰北山地地势起伏大,适合大叶种茶树的生长;泰北山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气候炎热。酸茶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
(2)酸茶主要销往泰北山区,红碎茶主要销往曼谷及周边地区。原因:泰北山地民族有吃酸茶习俗,因此酸茶主要销往泰北山区;曼谷经济相对较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红碎茶主要销往曼谷及周边地区。
(3)可以促进茶叶的种植生产规范化,保证茶叶原料的质量;有利于茶产品的生产的规范性,从而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有利于降低采购和销售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解析】
【分析】本题以茶房村生产的酸茶和红碎茶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泰国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农业区位、工业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可从茶叶原料丰富和酸茶功能等角度展开分析。读图中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多在500米以上可知,泰国北部山地地势起伏大,适合大叶种茶树的生长,为腌制酸茶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由图中纬度可知,泰国北部山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而酸茶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从而泰北山地民族有吃酸茶习俗。
【小问2详解】
主要根据两种茶叶的口味、功能及市场等角度展开分析。泰北山地民族有吃酸茶的习俗,对酸茶的需求量大,所以酸茶主要销往泰北地区。红碎茶是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的茶叶,价格较高,并与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建立紧密联系,再加上曼谷在泰国经济相对较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消费能力较高,因此红碎茶主要销往曼谷及周边地区。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集中化使种植茶叶的茶农更趋于发展大订单,批量化的趋势,可以促进茶叶的种植生产规范化,保证茶叶原料的质量;生产集中化可以统一茶叶质量,统一茶叶口感,有利于茶产品的生产的规范性,从而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生产集中化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有利于降低采购和销售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火灾发生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微气候、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植物群落结构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对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年份火烧迹地进行了研究。图1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阳坡冻土区土壤碳储量比较,图2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阴坡冻土区土壤碳储量比较,对照区为非过火区域。土壤碳包括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土壤有机碳(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主要分布于土壤上层。
(1)简述森林火灾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2)比较3年火烧迹地和对照区0-20cm土层和20-4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推测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较好的坡向及原因。
(4)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乔木、灌木中,选择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初期林下植被优势物种,并说明理由。
【答案】(1)有利影响:土壤养分增加;土壤中的害虫等减少。不利影响:土壤孔隙度下降;土壤含水量下降;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减少。
(2)差异:与对照区相比,3年火烧迹地0-2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少,20-4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多。原因:火烧破坏了地表植被,地表裸露,减少了表层(0-20cm)土壤的碳供给,同时裸露的土壤受到风、雨等的侵蚀,造成其碳储量显著流失,从而使得3年火烧迹地0-2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减少;但火烧造成了含有较多有机碳的植物残骸在短时间内成为下层(20-40cm)土壤碳的来源,使下层土壤碳储量增加,从而使得3年火烧地20-4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增多。
(3)阴坡。原因:与阳坡相比,阴坡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多;阴坡光照较弱,气温较低,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有利于植被恢复。
(4)灌木。理由: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受森林火灾的影响较小,火烧后可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与乔木相比,灌木生长所需的养分较少,在高强度火烧恢复初期更容易成为优势物种。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火烧年份阳坡、阴坡冻土区土壤碳储量比较为情景,考查土壤的形成、影响植被的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应辩证地分析森林火灾对森林土壤的影响,主要从火灾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等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有利影响包括:大量植被燃烧后会转换成草木灰进入土壤,土壤养分增加;高温及燃烧环境下,土壤中的害虫等减少。不利影响包括:森林火灾烧毁地表植被的同时,破坏了土壤的凋落物层和腐殖质层,使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减少,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下降,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降低;高温及燃烧环境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
【小问2详解】
读图中信息即可得出3年火烧迹地和对照区0-20cm土层和20-4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差异,与对照区相比,3年火烧迹地0-2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减少,20-4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增多。原因应从表层土壤碳供给、外力侵蚀作用、下渗作用对下层土壤储碳量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火烧破坏了地表植被,地表裸露、植被稀少,表层(0-20cm)土壤的碳供给减少,同时裸露的土壤相比20-40cm土层更易受到风、雨等外力的侵蚀,造成其碳储量显著流失,从而使得3年火烧迹地0-2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减少;但火烧造成了含有较多有机碳的植物残骸(如根系)在短时间内成为下层(20-40cm)土壤碳的来源,使下层土壤碳储量增加,从而使得3年火烧地20-4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增多。
【小问3详解】
火烧后,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阴坡光照较弱,气温较低,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有利于植被恢复;阳坡光照充足,蒸发作用强,土壤含水量较少,不利于植被恢复。所以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 复较好的坡向是阴坡。
【小问4详解】
本题一方面分析林火发生后四类植被所受影响的大小,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受森林火灾的影响较小,火烧后残余部分可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另一方面从生物竞争的角度,分析哪一类植被更能适应林火发生后的环境。与乔木相比,灌木生长所需的养分较少,在高强度火烧恢复初期更容易成为优势物种。站点
海拔(m)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土壤冻结天数(天)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
①
663
22.8
276
97
41
②
776
21.2
352
103
56
③
1106
19.6
554
120
64
④
1210
19.2
599
126
103
⑤
1854
16.5
802
144
85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门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地理试题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