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628649/0-17134333370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628649/0-17134333371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628649/0-1713433337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文言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16分)
(一)(8分)
1. 默写
(1)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宿建德江》)
(2)九曲黄河万里沙, ________________。(《浪淘沙》)
(3)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答案】 ①. 日暮客愁新 ②. 浪淘风簸自天涯 ③. 黑云翻墨未遮山 ④. 旧时茅店社林边 ⑤. 千里莺啼绿映红
【解析】
【详解】默写答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暮、簸、翻墨、茅店、莺啼”等词语容易写错。
(二)语音运用(10分,每题2分)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云崖 汇集 排山倒海 弄巧成绌
B. 日寇 检阅 千军一发 别出心裁
C. 典礼 猜测 仰首挺胸 叱咤风云
D. 瞻仰 枯萎 气壮山河 前功尽弃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弄巧成绌——弄巧成拙;
B.千军一发——千钧一发;
C.仰首挺胸——昂首挺胸;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 盛夏又至,万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苗已然开花抽穗。
C. 喜剧演员贾玲言语幽默,动作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D. 古人讲究称呼的使用,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用尊称,两种称呼不能混为一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本句用来形容医务人员能称得上英雄,运用恰当;
B.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本题形容秧苗开花抽穗,对象误用,运用不恰当;
C.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本句用来形容喜剧演员贾玲的表演效果,运用恰当;
D.混为一谈: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本句用来形容不能把谦称与尊称相混淆,运用恰当;
故选B。
4.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绿茵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比喻)
B. 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声音,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D. 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本句未使用修辞手法。“仿佛”是似乎的意思,句子没有本体和喻体,因此不是比喻句;
故选A。
5.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顺着霞光往南望去,看傲然挺立的高山的山壁上,也洒上了一层霞光。
②当我再次抬起头仰望天空时,竟然有几颗忽隐忽现的小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了。
③我向西边望去,只见天边有一片红霞。霞光照在山顶上,树染红了,望雨亭也染红了。
④我望着那如绸的霞,听着大院里的树叶“沙沙”的响声,已如醉如痴。
⑤我坐在阳台上看书。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公公已悄悄地躲在山后了。
A. ⑤③①④②B. ⑤①③④②C. ⑤①③②④D. ⑤③④①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本文段围绕“我”的所见展开;⑤句“我坐在阳台上看书”点明“我”所在的位置,“太阳公公已悄悄地躲在山后了”说明太阳即将从西边落下,⑤句应为首句;③句“我向西边望去,只见天边有一片红霞。霞光照在山顶上”紧承⑤句中“太阳公公已悄悄地躲在山后了”中太阳与山的位置(西边),③句为第二句;①句“我顺着霞光往南望去”承接③句中的“霞光”,①句为第三句;④句“我望着那如绸的霞,听着大院里的树叶‘沙沙’的响声,已如醉如痴”强调“我”望霞听声后的感受,④句为第四句;②句“当我再次抬起头仰望天空时,竟然有几颗忽隐忽现的小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了”,写天空上已有星星,体现时间的变化,②句为最后一句;故排序为:⑤③①④②;故选A。
6. 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A.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B.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
D.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双重否定,表现肯定语气,强调了应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B.运用反问语气,语气更为强烈,更突出应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的意思;
C.陈述语气,表达出应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之意;
D.祈使语气,“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意在与人商量,语气委婉;
故选D。
二、文言诗文阅读(12分)
(一)(3分)
课内古诗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7.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____(人名)。
8. 对这首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两句,表现了湖阴先生朴实勤劳、热爱生活的形象
B.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湖阴先生热爱山水、寄情山水的情趣。
C.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庭院干净、花木丰美、劳作忙碌之景
D. 诗的后两句,描绘了河流、农田、青山的特点,富有动感。
【答案】7. 王安石 8. C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8题详解】
C.“劳作忙碌之景”表述错误。诗中的“花木成畦手自栽”意思是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
故选C。
(二)(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鲍之交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9. 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仲)经常欺骗鲍叔,但鲍叔最终还是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有怨言。
B. (管仲)经常欺负鲍叔,但鲍叔最终还是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有怨言。
C. (管仲)经常欺诈鲍叔,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这些事有任何怨言。
D. (管仲)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有怨言。
10.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鲍叔是怎样的人?
【答案】9. D 10. 慧眼识人;宽以待人、甘愿吃亏;不计较个人私利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欺(占便宜),终(始终),遇(对待),言(怨言)”的翻译,正确翻译为:(管仲)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有怨言。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中人物形象。由“鲍叔知其贤”可知鲍叔慧眼识人;由“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可知鲍叔宽厚待人,甘愿自己吃亏也无怨言;由“鲍叔遂进管仲”可知鲍叔知道管仲的才能,极力推荐,能慧眼识人,不计较个人私利。
【点睛】参考译文:
(管仲)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三)(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望梅止渴
魏武①行役②,失汲③道,军皆渴,及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④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世说新语》)
【注释】①魏武:曹操。②役:打仗。③汲:水源。④饶:富足,多
11. 解释文中加点词
(1)口皆出水____________
(2)乘此得及前源____________
12. “三军皆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话回答)“望梅止渴”在这里指因为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现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①. 都 ②. 到,到达
12. ①. 失汲道 ②. 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嘴里都流出了口水。皆:都;
(2)句意:用这个办法(让部队)到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及:到,到达。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意思是:魏武帝曹操行军时失去水源,全军都很渴。可知“三军皆渴”的原因是行军时失去水源,用原文回答应是“失汲道”;“望梅止渴”现在指无法实现愿望时,用不切实际的空想中来宽慰自己。
【点睛】参考译文:
魏武帝曹操行军时失去水源,全军都很渴,于是下令说:“前面有一大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梅可以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用这个办法(让部队)到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4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草原
老舍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了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③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④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⑤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还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3. 第①段中“这种境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初到草原——__________________ ——热情相见__________________——愉快联欢
15. 第③段画线句,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出了彼此热情友好。B. 写出了彼此语言不通。
C. 写出了听不懂蒙古话D. 表现了热闹欢乐场景。
16. 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4. ①. 受到欢迎; ②. 盛情款待 15. C
16. ①. 写出了草原美景(写出了草原景色特点); ②. 表达了我们一行人愉快的心情;莫定了全文情感基调。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与理解。“这种境界”位于第①段,具体指的就是“我”到草原上后看到的景象“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本段话中心句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所以“这种境界”指的就是“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加以概括。
由第②段“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可概括为受到欢迎;
由第④段“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可概括为盛情款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由“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写出了彼此间的热情友好;由“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可得出彼此语言不通;由“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可知此时气氛热闹快乐;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首段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
内容上:由“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可知,文章首段写出了草原美景。
结构上:“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表达了我们一行人沉溺于草原美景中,写出我们愉快的心情;同时也为下文描写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抒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奠定了感情基调。
(二)(1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女儿的礼物
①暑假期间,一位昔日好友由伦敦回来。我们约在信义路金石堂五楼的咖啡屋中见面。
②夏日的午后,我拉着女儿的手,走在人潮滚滚的街道上。女儿问我即将和什么人见面,我说:“是妈妈大学毕业后留在学校当助教时的同事,由很远的英国回来。”
③女儿侧着头天真地问:“是不是从很远的地方回来的人,都要约着见面,请他们喝咖啡?”
④“那倒不一定啦!妈妈那时同她感情最好,一起做助教时,她很照顾妈妈。”
⑤女儿锲而不舍地接着问:“大人也还要人家照顾吗?她怎么照顾你?是不是像蔡和纯照顾我一样?教你做功课?”
⑥蔡和纯是她的同班同学。我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说:“大概差不多吧!人再大,也需要别人照顾呀!对不对?像爷爷生病了,也要我们照顾嘛!对不对……”
⑦“那你生病了吗?那时候?”
⑧“生病倒没有。不过,那年,有一段时间,妈妈的心情很不好,觉得自己很讨人嫌,人缘很差。就在那年圣诞节前几天,我发现王阿姨偷偷地在我办公桌上放了张她自己做的贺卡,上面写着:‘我不知道怎样形容我有多么喜欢你,祝你佳节愉快。’妈妈看了好感动。这张卡片改变了当时妈妈恶劣的心情。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觉得自己并不那么讨厌!”
⑨女儿听了,若有所思,低头不语。
⑩我和朋友见了面,开心地谈着往事、彼此探问着现况,女儿一旁安静地听着,不像往常般吱吱喳喳抢着说,我们几乎忘了她的存在。
⑪一会儿工夫后,女儿要求到三楼文具部去看看。十分钟后,女儿红着脸,气喘吁吁地上楼来,朝我悄悄地说:“先借给我一百元好吗?我想买一个东西,回去再从储蓄罐取钱还你。”
⑫我和同学谈得高兴,不暇细想,知她不会乱花,便拿钱打发她。过没多久,她又上来了。面对朋友,恭敬地立正,双手捧上一盒包装精美的礼物,一派正经地说:“王阿姨!送你一个小礼物,你从那么远的地方回来。”
⑬思了。……我还是大人,你是小孩儿……”
⑭女儿很认真地并拢脚跟,无限深情地说:“我妈妈说你是她最好的朋友,谢谢你以前那么照顾我妈。”
⑮一股热气往脑门儿直冲了上去,我喉咙蓦地哽咽了起来,眼睛霎时又湿又热,我束手无策,万万没想到女儿竟会如此做。朋友的眼睛也陡地红了起来,嘴唇微颤,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紧紧搂过女儿,嘴中喃喃地说道:“谢谢你!谢谢……”
⑯这回轮到女儿觉得不好意思了。她伏在朋友的肩上,尴尬地提醒朋友:“你想不想看你得到什么礼物啊?”
⑰朋友拆开礼物,是挂了个毛绒绒小白兔的钥匙圈。女儿老气横秋地说:“会照顾人的人一定会很温柔的,所以,我选了小白兔,白白软软的,你喜欢吗?”
⑱朋友感动地说:“当然喜欢了,好可爱的礼物。我回英国去,就把所有的钥匙都挂上,每打开一扇门,就想一次你。……真谢谢啊!”
⑲女儿高兴得又蹦又跳地下楼去了。而两个女人在飘着咖啡香的屋里,领受着比咖啡还要浓郁的香醇。
17. 第⑰段“老气横秋”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根据第⑩—⑱段内容,完成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儿送礼物给好友,我们很吃惊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朋友拆开礼物,再次感谢女儿
19. 联系上下文,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20. 联系全文,对第⑲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都被女儿的真诚感染,心情愉悦
B. 我和朋友都沉浸在往昔美好的回忆中。
C. 我和朋友因女儿行为而倍感温馨愉悦。
D. 含蓄地赞美了女儿知感恩的真诚情意。
【答案】17. 学着大人的样子,更好地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和真诚。
18. ①. 女儿借钱买东西 ②. 得知女儿送礼物原因,我们很感动
19. 写出了王阿姨曾经关怀“我”的往事,补充交代了王阿姨与“我”感情好的原因,为下文女儿买礼物感谢王阿姨埋下伏笔(做铺垫)。 20. B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作用。可从字的本意、含义及体现的情感与主题三方面来理解分析。
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在常形容青年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或老年人自高自大,摆老资格。“女儿老气横秋地说”则用“老气横秋”来形容女儿说话时的状态。小孩子学大人的样子,由此可见她的天真可爱,结合第⑮段“一股热气往脑门儿直冲了上去,我喉咙蓦地哽咽了起来,眼睛霎时又湿又热,我束手无策,万万没想到女儿竟会如此做”和第⑲段“女儿高兴得又蹦又跳地下楼去了”可知,表达出作者对女儿的喜爱之情。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
第⑩—⑱段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⑩—⑪段为第一方面内容,从⑪段“先借给我一百元好吗?我想买一个东西,回去再从储蓄罐取钱还你”可知,这部分主要写女儿借钱买东西。
第⑫—⑱段这第二方面内容,从第⑮段“一股热气往脑门儿直冲了上去,我喉咙蓦地哽咽了起来,眼睛霎时又湿又热,我束手无策,万万没想到女儿竟会如此做。朋友的眼睛也陡地红了起来,嘴唇微颤,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紧紧搂过女儿,嘴中喃喃地说道”可知,这是写在得知女儿送礼物原因,我和朋友很感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键句段的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思考。
内容上,从第⑧段“那年……我发现王阿姨偷偷地在我办公桌上放了张她自己做的贺卡,上面写着:‘我不知道怎样形容我有多么喜欢你,祝你佳节愉快。’妈妈看了好感动”可知,这写出了王阿姨曾经关怀“我”的往事,而“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觉得自己并不那么讨厌”则补充交代了王阿姨与“我”感情好的原因;
从结构上看,联系第⑭段“女儿很认真地并拢脚跟,无限深情地说……”和“我妈妈说你是她最好的朋友,谢谢你以前那么照顾我妈”可知,这为下文女儿买礼物感谢王阿姨埋下伏笔,做了铺垫。
【20题详解】
B.“我和朋友都沉浸在往昔美好的回忆中”表述不正确。“而两个女人在飘着咖啡香的屋里,领受着比咖啡还要浓郁的香醇”表现的是“我”和朋友的陶醉,联系上文“女儿高兴得又蹦又跳地下楼去了”可知,她们是被女儿给朋友买东西的真诚的行为所感动,为女儿替妈妈报恩的情意所感染。并不是回忆往昔的美好。
故选B。
四、写作(40分,其中写字2分)
21. 按要求作文
进入了新的校园,看到了新的老师和同学,一切都是新的。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都是新的,你一定也有很多新的发现、新的故事。
请以“一个新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书写工整,500字以上。
【答案】例文:
一个新的故事
“啊!有小鸟!大家快看!”随着一位同学的喊声,刚刚还鸦雀无声的教室一下子沸腾起来了。
那天早上,我们正在朗读课文,一只可爱的小鸟跌跌撞撞地飞进了我们的教室。我想,这只可爱的小鸟应该是被我们动听的书声吸引进来的。只见这只小鸟十分可爱,眼睛圆溜溜的,黑得发亮,像一颗大大的巧克力球一样;它的羽毛软软的,身体好像一个蓬松的绒球,它飞了半圈,就在窗台上休息了。
同学们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一个个变得兴奋起来,有的大喊,还有的在惊叫,连平时安分守己的女同学也欣喜若狂。我们的心情又是惊,又是喜,看着小鸟不知干什么好。班里的调皮鬼狡猾地说:“要不,我们把它抓下来吧!"其他男孩子也一呼百应,争着抢着 说好。就这样,一场”人鸟大战"就开始了,简直把语文老师当隐形人了。
老师终于忍不住了,她拿起尺子在讲台上敲了三下,班里才安静下来。老师说:“这只小鸟应该是染上了禽流感,如果我们用手直接会碰它的话,我们也会得这种病的。我们别管它了,看着它会不会自己飞出去。”说完,李老师就开始上课了。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小鸟歇够了,恢复了体力,扇动翅膀,在教室里盘旋了一圈,好像是在和我们告别。紧接着,可爱的小家伙就飞出了窗口,冲向了蓝天,越飞越远,最后消失在空中。
“小鸟,再见!”我在心中默默念道,教室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又从我们的教室传了出来。瞧,这就是我们班的新鲜事,有趣吧?
【解析】
【详解】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
一、审题。本题目不设审题障碍,要求学生以自己刚开始的初一新生活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讲述一件生活中刚刚发生的或与以往所见不同的新发现,新感悟。也可以讲述自己的内心变化,从生活中选取真实事件,表现出自己积极向上的情感,以真情打动读者。本题目核心词“新的故事”,关键在“新”,不同于以往的所见所闻,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也可以是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文题限定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校园。
二、立意。歌颂友情;赞美老师;歌颂爱心;记述新学期的学习体验、学习方式;自己新学期的新面貌新追求等。
三、选材。可以选同学间的故事,还可以写师生间的故事、可以校园里开展的新的活动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年上海市奉贤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