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泽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鸡泽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与氮的固定无关的是( )
A.工业上合成氨
B.工业上将氨转化成硝酸和其他氮的氧化物
C.豆科类植物的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气使之转化成植物蛋白质
D.电闪雷鸣的雨天,与会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2.在密闭的锥形瓶里发生下列变化:①硝酸铵溶于水,②酸碱溶液混合,③铝粉加入稀硫酸溶液中,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生石灰溶于水;其中能使如下图所示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左低右高,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⑤D. ①③⑤
3.在一定条件下,将3 ml A和1 ml B投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 min末测得此时容器中C和D的浓度分别为0.2和0.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2 min时,B的浓度为0.4
C.0-2 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0.2
D.2 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8 ml
4.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则反应的为( )
A.B.
C.D.
5.电池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某同学为了研究原电池工作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不用导线连接时,铜棒上会有银析出
B.X、Y用导线连接时,银棒上的电极反应为
C.X、Y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由银经导线移向铜
D.无论X和Y是否用导线连接,铜棒均会溶解
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均可用铝槽贮存,说明铝既不与浓硝酸反应也不与浓硫酸反应
B.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证明该溶液中不含
C.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且见光容易分解
D.Fe与稀、稀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7.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完全燃烧生成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①时,上部汇集了固体,此现象与碘升华实验原理相似
B.加热时,②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
C.加热③时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又变红色,体现的漂白性
D.②③中都包括溶液褪色的过程,其褪色原理不同
9.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能,放电时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当电路有电子通过时,有氧气参与反应
D.将锂电极区有机电解质换成水溶液作电解质,可提高电池工作效率
10.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10℃的X溶液B.20℃的X溶液
C.20℃的X溶液D.10℃的X溶液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水是电解质,液氨是非电解质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将含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有白雾产生
D.,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其中、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0.3、0.2,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B.
C.D.
13.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稀硝酸被还原为
B.能和NaOH反应,因此是酸性氧化物
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D.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将12.8 g铜与80 mL 10 ml/L的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0.1 ml,由此可知( )
A.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氮
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l
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3 ml
D.反应后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为0.4 ml
二、填空题
15.(1)如图1所示是与CO反应生成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与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2)在2L的密闭绝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气体,随时间的变化如上表图2:
①反应开始至第2s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②在第5s时,的转化率为_____。
③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
a.单位时间内,每生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O,同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生成
b.气体混合物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气体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容器内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e.密闭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f.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3)将等物质的量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l/L,,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①经5min后A的浓度为_______。
②反应开始前充入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③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④x的值为_______。
16.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D.
(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有关反应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图Ⅰ和图Ⅱ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B.图Ⅰ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Ⅱ的示数
C.图Ⅰ和图Ⅱ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D.图Ⅱ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Ⅰ慢
(3)电动汽车上用的铅蓄电池是以一组海绵状铅板和另一组结构相似的充满二氧化铅的铅板组成,用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总反应为。
①写出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②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外电路上有1ml电子通过时,溶液中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某种燃料电池由甲醇、空气(氧气)、KOH溶液(电解质溶液)构成。其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电池放电时通入空气的电极为负极
②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③电池放电时每消耗6.4 g转移1.2 ml电子
三、实验题
17.亚硝酸钠()被称为工业盐,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制备。
已知:
①室温下,
②酸性条件下,和与反应生成和;
③C中铜过量。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侧管的作用是______。
(2)写出B装置中的三颈烧瓶内化学方程式:______,C装置的作用为______,C装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______(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3)检验D中产物是否有亚硝酸钠的方法是________、F装置的作用为______。
(4)预测D中反应开始阶段,固体产物除外,还含副产物和,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C、D装置间增加装置G,则G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
(5)测定的纯度:准确称取反应后的固体3.00g于烧杯中,加入煮沸并冷却的蒸水溶解,配成250mL的溶液;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刚好反应完全,用去16.00mL的酸性溶液。则测得固体中的纯度为______。
18.用酸性和(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离子方程式为:。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溶液已酸化):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的体积大小关系是①_______②(填“>”、“C>D,而温度:B=C>A=D,故B的反应速率最快。
11.答案:B
解析:
A.液氨属于非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A不正确;
B.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B正确;
C.将含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与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化合生成氯化铵固体,有白烟产生,C不正确;
D.与水反应生成等,与反应只能生成NO,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D不正确;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若反应正向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
若反应逆向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综上分析只有B项正确。
13.答案:D
解析: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的是NO,NO上升至管口遇空气,才氧化成,A错误;
与NaOH反应生成,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
②中铜片剩余,说明②中溶液中溶质为,滴加稀硫酸后,和继续将剩余的铜氧化,不能说明稀硫酸能与铜反应,C错误;
③中滴加稀硫酸后增强了的氧化性,从而将剩余的铜氧化,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1)
(2)0.003;40%;abcde
(3)0.75;3ml;0.05;2
解析:
16.答案:(1)B
(2)B
(3);增大;1ml
(4);②③
解析:
17.答案:(1)平衡压强,使液体(浓硝酸)顺利滴下
(2)①
②除去,产生NO
③[或]
(3)①取D中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盐酸,若产生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无色气体,则证明D中产物含有亚硝酸钠
②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4)碱石灰
(5)92%
解析:
(1)仪器A中侧管连接三口烧瓶和分液漏斗上口,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液体(浓硝酸)顺利滴下;
(2)B装置中的三颈烧瓶内木炭和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中水吸收B挥发出的硝酸,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水,C的作用为除去,产生NO,C装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或者。
(3)根据,检验D中产物是否有亚硝酸钠的方法是:取D中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盐酸,若产生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无色气体,则证明D中产物含有亚硝酸钠。酸性条件下,NO与反应生成和,F装置的作用为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4)预测D中反应开始阶段,固体产物除外,还含副产物和NaOH,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C、D装置间增加装置G,除去NO中的水蒸气和,则G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碱石灰(5)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生成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刚好反应完全,用去l6.00mL的酸性溶液,,则测得固体中的纯度为。
18.答案:(1)浓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夏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共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