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K—39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符合题意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以下属于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开展的实践活动是
A. 用铅笔芯做导线B. 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
C. 用白醋除去水壶底部的水垢D. 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2. 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 炉具清洁剂B. 食盐水
C. 柠檬汁D. 厕所清洁剂
3.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 稀盐酸B. 硫酸铜溶液C. 蔗糖溶液D. 碘的酒精溶液
4. 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的饵块是云南人喜爱的主食之一。饵块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A. 油脂B. 糖类C. 蛋白质D. 维生素
5. 合理施用化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市售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 B. C. D.
6. 贫血患者应适量摄入的元素是
A. 钙B. 铁C. 锌D. 硒
7. 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吉祥物是一对东北虎“滨滨”和“妮妮”(如图),冰雪运动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材料的加持,下列所用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滑冰鞋冰刀材料——钢B. 滑雪板用到的材料——聚乙烯
C 滑雪镜镜片材料——聚碳酸酯D. 手套材料——腈纶
8. 同学们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
A. 研磨紫甘蓝 B. 浸取色素
C. 取用氢氧化钠溶液 D. 滴入自制指示剂
9.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10.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过程
C.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D. 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11.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物质,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下列观点或做法错误的是
A.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 种植沃柑时,采用滴灌的方式可以节约用水
C.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12. 锂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图示是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锂属于金属元素B. 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D. 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13.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即可燃烧
B. 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 图书、档案等物品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 烧火时将木柴架空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4. 奥司他韦()是一种治疗流感的药物,能有效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下列有关奥司他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奥司他韦由四种元素组成B. 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
C. 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 奥司他韦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15. 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B.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16. 图示是和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大
B. 20℃时,在50g水中加20 g形成饱和
C 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D. 4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7.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8. 某实验小组测得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 4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稀NaOH溶液
D. 60s时,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19. 化学实验中的任意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异常。下列对实验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测量结果偏小——红磷过量
B. 配制2%的氯化钠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洒出
C. 多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滤纸破损
D. 将铝片放入稀盐酸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未打磨铝片
20. 铜及其化合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一”表示一种物质会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uO→Cu发生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 Cu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
C. 可以产生白色沉淀或者蓝色沉淀D. X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固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2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华阳国志》:“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是指将盐井水通过______得到盐。
(2)《天工开物》:“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是指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3)马致远在《正月》中写到:“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描述了春节放烟花时的热闹场景,烟花中常添加高氯酸钾()作氧化剂,标出中Cl元素的化合价: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大量燃放烟花产生的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4)《三国志》:“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
22. 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有规划地开发和使用氢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我国氢能源的发展规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具体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灰氢”和“蓝氢”中用到煤炭和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还包括______。
(2)通过反应制备的氢气为“蓝氢”,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如图是“绿氢”的“制氢、储氢、释氢、用氢”的示意图。
Ⅰ.“制氢”:通过光伏发电和催化剂的作用,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①该反应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Ⅱ.“储氢”:用化学方法将氢气转化为甲醇(常温常压下液体)。
②转化Ⅱ中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理论上反应Ⅰ消耗的中氢元素质量______(填“>”“=”或“<”)反应
Ⅱ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
Ⅲ.“释氢”:将甲醇转化为氢气,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1:
方案2:
④对比上述两种方案,方案1的优点是______(填一条即可)。
Ⅳ.“用氢”: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产物是水清洁环保。
⑤氢氧燃料电池在工作时,能量转化的方式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
23.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现有①稀硫酸;②氯化钠;③硫酸铜。选择适当的物质序号填空: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
(2)常服用的抗酸药的药物有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等,其中属于碱的是______。
(3)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再将浓盐酸滴入试管b中,一段时间后,a中溶液______(填现象),说明与HCl发生了反应。该实验还说明浓盐酸的性质有酸性和______。
(4)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备叶脉书签,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
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需称量NaOH固体______g。
②氢氧化钠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在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______(填序号)溶液。
A.硫酸 B.纯碱 C.硼酸 D.氯化钠
24. 金属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1)从公元1世纪开始,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
①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铜制品远比铁制品多。从物质性质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
②下列铁制品中,利用了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A.铁制回形针 B.铸铁井盖 C.不锈钢煮锅
(2)工业上冶炼钢铁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①工业炼铁在生产过程中需将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粉碎,其目是_______,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炼钢炉中通入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生铁中______元素的含量(填元素符号)。
(3)将铁粉逐步加入盛有和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某同学通过分析,绘制出了得到的铜的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在M点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B. 在N点时,烧杯里的固体只有Ag
C. NP段发生的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小
D. 在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5.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4)实验创新是化学素养之一,图示是某初三同学设计的有关盐的性质的创新实验装置(该装置气密性完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打开,加入稀盐酸后,甲中出现______的现象。
②关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乙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打开,乙中的液体流入丙中,可观察到丙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丙中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26. 汽水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小明学习了化学后对制汽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以“自制汽水的相关探究”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配方成分
(1)汽水的配方如上图,小苏打的化学式为______。
【任务二】配制汽水
(2)准备500mL的塑料瓶,按图示步骤配制汽水。
①制汽水时,加入小苏打溶液后,旋紧瓶盖后摇匀,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②小明倒出自制的汽水,喝了一杯后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任务三】探究小苏打的热稳定性
(3)小明按如图充分加热一定量小苏打,观察到试管口有水雾,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小苏打热稳定性差,那它受热后生成固体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固体产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方案】
【反思评价】操作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7. 将适量二氧化硫通入100g氢氧化钾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106.4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______g;
(2)所用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
金属很难被压缩
金属原子间没有间隔
C
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它们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D
CO有毒而无毒
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尿素固体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分离碳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C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观察现象
D
除去盐酸中混有的硫酸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自制汽水配方:
食品级小苏打1.5g、食品级柠檬酸1.5g、白糖7g、果汁适量、500mL凉开水。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
______
产物中含有碳酸钠。
②
再取操作①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明显现象
产物中______(填“含”或“不含”)氢氧化钠。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共4页。
2023年云南省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