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榆林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五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32734/0-17135143531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陕西省榆林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五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32734/0-17135143531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陕西省榆林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五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32734/0-17135143531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陕西省榆林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五
展开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关于酸.碱.盐的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B.一定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都含有氢元素D.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闻气体气味
C.取用粉末状药品D.点燃酒精灯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
B.石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可用铅笔芯粉末润滑门锁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姿势迅速逃离
D.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4.自然界存在很多结构奇特的分子,如“螃蟹烯”()和“阿波罗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螃蟹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8
B.“阿波罗烷”中氧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阿波罗烷”由15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螃蟹烯”和“阿波罗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我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转化为甲烷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B.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一定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丙的化学式为,其中“4”表示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6.某化学小组为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右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
B.实验1不能验证水的组成,实验2能验证水的组成
C.实验2乙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水中含有
D.实验1、2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测水的组成
7.“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中正确的是( )
A.铝比铁活泼,则铝比铁更易被腐蚀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则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会放出氨气,则氯化铵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
D.分解反应有多种物质生成,则有多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8.小龙利用注射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只有乙注射器中的铁丝部分生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甲和丙中的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
B.对比乙和丙中的现象,说明防止铁生锈的一个方法是隔绝氧气
C.若将丙中的氮气换为空气,也不能观察到铁丝生锈
D.实验后向乙注射器中注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溶液变成黄色,且不产生气泡
9.向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溶液,当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时,再滴加稀盐酸至沉淀消失。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
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整个过程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有3种
D.d~e段有气泡产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3分)人文三秦,大美陕西,“春节”假期陕西又跻身全国旅游热门前十省份。
(1)“西岳—华山”以“奇险”著称。为方便游客,景区使用了锂电池动力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除了节约化石能源外,其主要优点是______(写一条)。
(2)“大唐不夜城”—霓虹灯五彩缤纷,仿佛一道流动的彩虹。霓虹灯内的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它是______(填“氮气”或“稀有气体”)。
(3)“草堂烟雾”—陕西八景之一。下列出现白色烟雾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干冰升华,形成白雾
②运动会发令枪(所用弹药主要是红磷)响,产生白烟
③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看到瓶口有白雾
11.(4分)造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北宋诗人曾对“敲冰纸”写下“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的赞美诗句。请回答下列问题。
(1)“楮”指树皮,树皮属于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2)“寒溪”是制得质量上佳纸张的重要原因。因为冬天气温低,水中可溶性杂质溶解度变______(填“大”或“小”)。
(3)古代造纸工艺中常加入“碱液”蒸煮,有利于脱胶和分散纤维,你认为可能加入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食盐水B.醋酸C.草木灰(主要成分为)水
(4)人们常采用喷洒溶液的方法来保护纸质文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12.(3分)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元素的含量。下图是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______。
(2)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使用了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砷化镓中As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13.(5分)某废旧金属板中含Fe、Cu、Ni(镍,银白色金属),如图是回收金属的流程。
已知:。
(1)滤液①中含有______种阳离子。
(2)由滤渣①得到溶液③的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溶液③中加入铁粉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写1个)。
(4)由上述流程可得出Cu、Fe、Ni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14.(5分)“天气瓶”是瓶内晶体随气温变化的装饰品。制作步骤为:
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樟脑的酒精溶液。
Ⅱ.配制硝酸钾.氯化铵和水的混合溶液。
Ⅲ.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装瓶,并密封。
(1)当“天气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瓶内物质的溶解度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现了明显的浑浊,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填“强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
(3)图1为和的溶解度曲线。
①℃时,分别将等质量的和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或“=”)。
②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图2中的R是______(填“”或“”)。
③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只有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要使丙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D.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丙中上层清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15.(4分)与NaOH溶液反应时无明显现象,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与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
方案一:设计如图1、图2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将针筒内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装满的锥形瓶中,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化如图3所示。
(1)对比曲线Ⅰ、Ⅱ,说明与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则曲线______(填“Ⅰ”或“Ⅱ”)表示与NaOH溶液的反应。
(2)写出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方案二:设计如图4装置进行实验。
(3)滴加试剂X后,溶液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即可证明与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则加入的试剂X是______(写一种,填化学式)。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6分)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装置F收集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4 mL
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放在细沙上的足量白磷
C.滴入水后白磷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硝酸铵固体代替生石灰,也能达到相同的实验效果
17.(7分)学习酸的性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图1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任务二】探究硫酸的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
图2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______(填“滤纸A”或“滤纸B”),由此可知硫酸的浓度不同,其性质不完全相同。
【任务三】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小组同学按图3进行实验。
(1)试管A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2)写出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后,将试管A和试管B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呈无色,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继续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除酚酞外还含有什么?
【查阅资料】溶液、溶液均呈中性。
【小组分析】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HCl、、。
【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如表。
你认为上述______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丁同学向废液中滴加过量溶液,无气泡冒出,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为红色。丁同学的实验现象证明废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______(填化学式)。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为测定某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小组取20片该钙片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时,消耗100g稀盐酸,此时烧杯中的物质总质量为115.6g。该钙片的商品标签如图所示。(假设钙片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分析并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卷(五)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A 2.C 3.D 4.D 5.B 6.B 7.C 8.B 9.A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10.(3分)(1)不污染空气(合理即可) (2)稀有气体 (3)①③
11.(4分)(1)天然 (2)小 (3)C (4)ZnO
12.(3分)(1)8 (2)得到 (3)+3
13.(5分)(1)3或三 (2)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蓝
(3)或(无“↑”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4)Fe>Ni>Cu
14.(5分)(1)变小
(2)弱于
(3)①=②③D
15.(4分)(1)Ⅱ
(2)(未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3)或或或(合理即可)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
16.(6分)(1)长颈漏斗
(2)AC (无条件、条件错误、无“↑”、未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3)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b口处,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4)C
17.(7分)【任务一】放热
【任务二】滤纸B
【任务三】(1)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无“↓”.未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讨论交流】甲
【实验验证】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1)4.4…(1分)
(2)解:设20片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或
解得:g…(1分)
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分)
答:略。
同学
实验操作及预测现象
结论
甲
向废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废液中一定含有HCl
乙
向废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废液中一定含有
丙
向废液中滴加稀,产生白色沉淀
废液中一定含有
××咀嚼片
【成分】碳酸钙.其他物质
【功能】补钙
【规格】1g/片
【食用方法】嚼食:每日两次,每次1片
2024年陕西省榆林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五: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榆林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五,共7页。
2024年陕西省铜川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四)A: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铜川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四)A,共6页。
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卷(二):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卷(二),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