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3讲氮及其氧化物氨和铵盐提能训练
展开1.(2024·北京怀柔区模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谷雨节气。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 C )
A.K B.P
C.N D.O
[解析] “雷雨肥田”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产生NO,NO与O2反应产生NO2,NO2与水反应产生HNO3,进入土壤,N元素是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因此有“雷雨肥田”之说,故合理选项是C。
2.二氧化氮(NO2)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科学家正寻求合适的化合物G和适当的条件以进行反应NO2+G―→N2+H2O+nY(反应未配平),从而将二氧化氮转化为无毒的N2。上式中的n为系数,但也可以为0,而Y必须为无毒的物质。从反应机理分析,上述反应式中的G肯定不可以是( B )
A.NH3 B.CO2
C.CH3CH2OH D.H2O2
[解析] 根据反应NO2+G―→N2+H2O+nY,从原子守恒的角度分析,反应后生成H2O,则G中一定含氢元素,对比四个选项,只有CO2不含氢元素,故选B。
3.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装置如图1所示,利用排空气法收集NH3,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三颈烧瓶中,完成喷泉实验。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三颈烧瓶内可以看到蓝色喷泉
B.由图2可知D点时喷泉最剧烈
C.实验结束后,水不能充满整个三颈烧瓶
D.图2中A—B段,是因为挤入三颈烧瓶的水吸收了NH3
[解析] 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石蕊溶液显蓝色,所以三颈烧瓶内可以看到蓝色喷泉,故A正确;C点时压强最小,此时气体的溶解最快,C点时喷泉最剧烈,故B错误;收集的氨气不纯,含有少量杂质气体,因此实验结束后,水不能充满整个三颈烧瓶,故C正确;图2中A—B段压强减小,说明氨气溶解,是因为挤入三颈烧瓶的水吸收了NH3,故D正确。
4.(2024·广东揭阳月考)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P和Z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将N2转化为Q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C.可用氧化钙固体和浓氨水不加热来制取X
D.3.2 g Cu与一定体积10 ml/L Y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2 L(标准状况)NO、NO2混合气体,则Y溶液的体积为15 mL
[解析] 由题图可知,X为NH3,Q为NO,Z为NO2,P为N2O5,Y为HNO3,W为NH3·H2O。N2O5为酸性氧化物,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氮的固定指的是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则将N2转化为NO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故B正确;X为氨气,可用氧化钙固体和浓氨水制取氨,该反应不加热也能实现,故C正确;3.2 g Cu的物质的量为eq \f(3.2 g,64 g/ml)=0.05 ml,1.12 L NO、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eq \f(1.12 L,22.4 L/ml)=0.05 ml,由原子守恒可知n(HNO3)=2n[Cu(NO3)2]+n(气体)=2×0.05 ml+0.05 ml=0.15 ml,V(HNO3溶液)=eq \f(0.15 ml,10 ml/L)=0.015 L=15 mL,故D正确。
5.(2023·河北邯郸一模)水体中的局部氮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N2→NHeq \\al(+,4)属于氮的固定
B.图示转化过程中N元素表现出7种价态
C.硝化过程中含N物质被氧化,反硝化过程中含N物质被还原
D.在NHeq \\al(+,4)、NH2OH、NOeq \\al(-,2)和NOeq \\al(-,3)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完全相同
[解析] N2→NHeq \\al(+,4)为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属于氮的固定,A项正确;N2、NHeq \\al(+,4)、NH2OH、NOeq \\al(-,2)、NOeq \\al(-,3)、NO、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3、-1、+3、+5、+2、+1,表现出7种化合价,B项正确;硝化过程中N2→NHeq \\al(+,4),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项错误;在NHeq \\al(+,4)、NH2OH中N原子采取sp3杂化,NOeq \\al(-,2)和NOeq \\al(-,3)中N原子采取sp2杂化,N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完全相同,D项正确。
6.(2023·山西吕梁二模)下列涉及NO的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C )
[解析] NO与O2反应,不能选图中排空气法收集,故C选项错误。
7.(2024·广东佛山模拟)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NH3能还原CuO,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试剂X可能是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
B.戊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碱石灰,目的是干燥氨气
C.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为e→a→b→f→g→h→i→c
D.证明NH3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是甲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丁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解析] 用装置丙制取氨气,再经过装置戊干燥氨气,通入装置甲与CuO反应,可用装置丁检验产物中含有水,最后用装置乙吸收多余的氨气,且能起到防倒吸作用。
8.已知:①NO可与过氧化钠粉末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NO2,②NO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NOeq \\al(-,3)。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NaN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装置A无需加热,滴入浓硝酸就能发生反应
B.装置B中铜的作用是提高NO的生成率
C.装置C中装的药品可以是氢氧化钠固体
D.装置E中的酸性KMnO4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O
[解析] 浓硝酸和活性炭常温下不反应,A错误;装置A中产生的二氧化氮,在装置B中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其中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这样可以提高NO的生成率,B正确;从装置B中出来的一氧化氮中混入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些都会和过氧化钠反应,需要除去,而一氧化氮不和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以被氢氧化钠固体吸收,C正确;含有一氧化氮的尾气对环境有害,由题意可知一氧化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D正确。
9.部分含N及Cl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B )
A.可以通过a的催化氧化反应制备c
B.工业上通过a→b→c→d→e来制备HNO3
C.浓的a′溶液和浓的c′溶液反应可以得到b′
D.加热d′的固态钾盐可以产生O2
[解析] 由图可得a为NH3,b为N2,c为NO,d为NO2,e为HNO3或硝酸盐,a′为HCl,b′为Cl2,c′为HClO或次氯酸盐,d′为HClO3或氯酸盐,e′为HClO4或高氯酸盐。氨气和氧气可以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NO,A正确;工业上通过4NH3+5O2eq \(=====,\s\up9(催化剂),\s\d8(△))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即a→c→d→e来制备HNO3,B错误;可通过反应2HCl(浓)+NaClO===Cl2↑+H2O+NaCl得到氯气,C正确;氯酸钾受热分解2KClO3eq \(=====,\s\up9(MnO2),\s\d8(△))2KCl+3O2↑,可以产生O2,D正确。
10.(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吸收塔中通入过量A目的是提高硝酸产率
B.氧化炉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C.工业生产中可选择铝作为罐体材料盛装大量浓硝酸
D.可用Na2CO3溶液吸收硝酸生产中的尾气
[解析] N2、H2在合成塔内反应生成NH3,经氨分离器分离得到较纯净的NH3,通过氧化炉氧化得到NO,反应为4NH3+5O2eq \(=====,\s\up9(催化剂),\s\d8(△))4NO+6H2O,在吸收塔内发生反应:2NO+O2===2NO2、3NO2+H2O===2HNO3+NO。吸收塔中通入过量A(O2)的目的是不断氧化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进而提高硝酸的产率,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氧化炉中氧化剂(O2)与还原剂(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B错误;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工业生产中可选择铝作为罐体材料盛装大量浓硝酸,C正确;硝酸生产中的尾气含有HNO3、NO2、NO,可用Na2CO3溶液吸收,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11.(2024·广东汕头模拟)为了有效实现NO与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烧瓶NO气体。
(1)打开弹簧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烧瓶。关上弹簧夹,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 烧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产生此现象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O2===2NO2 。
(2)轻轻摇动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① 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 ;
② 烧杯中水倒吸到烧瓶中(或烧瓶中液面上升) 。
产生此现象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
[解析] (1)无色的NO能与O2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2,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2)轻轻摇动烧瓶,使得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烧瓶中液面上升。
12.氨气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装置A中圆底烧瓶内试剂可选用 ac (填字母),装置B的作用是 干燥氨气 。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烧碱溶液
(2)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然后应先 Ⅰ (填“Ⅰ”或“Ⅱ”)。
Ⅰ.打开旋塞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浓氨水
Ⅱ.加热装置C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O+2NH3eq \(=====,\s\up9(△))3Cu+N2+3H2O ,该反应证明氨气具有 还原 性;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装置D中 无水硫酸铜变蓝 。
(4)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图二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 Ⅱ、Ⅲ (填序号)。
(5)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氨气溶于水配成0.5 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 ml·L-1。
[解析] (1)装置A用于制备氨气,利用浓氨水受热易挥发的特点,圆底烧瓶中可盛放碱石灰或生石灰;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
(2)先通一段时间的氨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酒精灯。
(3)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eq \(=====,\s\up9(△))3Cu+N2+3H2O,氨气中N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4)氨气极易溶于水,要防止倒吸,因此选用的装置是Ⅱ、Ⅲ。
(5)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eq \f(0.1 ml,0.5 L)=0.2 ml·L-1。
13.(2023·黑龙江哈师大附中四模)实验室模拟拉希法用氨和次氯酸钠反应制备肼(N2H4),并探究肼的性质。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硫酸肼(N2H4·H2SO4)为无色无味鳞状结晶或斜方结晶,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试管中的试剂为 Ca(OH)2和NH4Cl ,仪器a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
(2)装置B中制备肼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NaClO+2NH3===N2H4+NaCl+H2O 。
(3)装置C中仪器b的名称是 恒压滴液漏斗 ,该仪器中导管的作用为 平衡气压,使浓盐酸顺利滴下 。
(4)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肼的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 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
(5)①探究性质。取装置B中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振荡,置于冰水浴冷却,试管底部得到结晶。写出生成结晶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2H4+2H++SOeq \\al(2-,4)===N2H6SO4↓ 。
②测定B中溶液肼的质量分数。称取装置B中溶液m 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100 mL溶液,移取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指示剂,用c ml/L的标准碘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N2H4+2I2===N2+4HI。指示剂可选用 淀粉溶液 ,滴定终点平均消耗标准碘溶液V mL,产品中肼的质量分数为 eq \f(6.4cV,m)% 。
[解析] (1)加热固体制NH3,故装置A中试剂为Ca(OH)2和NH4Cl;因NH3极易溶于水,装置a可以防倒吸。
(2)根据题干信息,装置B中Cl2和NaOH反应生成NaClO,然后NaClO和NH3反应产生肼。
(3)仪器b为恒压滴液漏斗,导管的作用为平衡气压,使浓盐酸顺利滴下。
(4)由题图知,Cl2中混有的HCl未除去,HCl会消耗NaOH,从而导致产品产率降低;可在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将HCl除去。
(5)①根据提示信息,硫酸肼为无色无味鳞状结晶或斜方结晶,微溶于冷水,可知试管底部得到的结晶为硫酸肼,肼与NH3类似,类比可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2H++SOeq \\al(2-,4)===N2H6SO4↓。②淀粉遇碘变蓝,应使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根据反应N2H4+2I2===N2+4HI,n(N2H4)∶n(I2)=1∶2,m g溶液中含肼的物质的量n(N2H4)=eq \f(cV×10-3,2) ml×eq \f(100,25.00)=2cV×10-3 ml,故样品中肼的质量分数为eq \f(2cV×10-3 ml×32 g/ml,m g)×100%=eq \f(6.4cV,m)%。
14.(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氮化钙(Ca3N2)是一种重要试剂,常温下为棕色固体,在空气中会被氧化,遇水强烈水解,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实验室设计如图装置用Ca与N2反应制备Ca3N2,并对Ca3N2纯度进行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Ⅰ.Ca3N2的制备
(1)仪器a的名称为 蒸馏烧瓶 ,E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液封(或隔绝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硬质玻璃管与Ca和Ca3N2反应) 。
(2)实验开始时应首先点燃 A (填“A”或“C”)处酒精灯,当观察到 E装置中有均匀的气泡产生 时点燃另一处酒精灯。
Ⅱ.Ca3N2纯度的测定(已知所含的杂质不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3)方案一:①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试剂;②测定虚线框内装置及试剂的质量m1;③关闭 K1 (填“K1”或“K2”,下同),打开 K2 ,用分液漏斗加入足量水,至不再产生气体;④ 打开K1,通一段时间的N2 ;⑤再次测定虚线框内装置及试剂的质量m2。则产品中Ca3N2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eq \f(37m2-m1,51)×100% 。
(4)方案二:按图2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试剂。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蒸馏水,打开K持续通入水蒸气,将产生的氨全部蒸出,并用100 mL 1.00 ml·L-1的稀硫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从烧杯中量取10.00 mL的吸收液注入锥形瓶中,用1.00 m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稀硫酸,到终点时消耗12.60 mL NaOH溶液。则产品中Ca3N2的质量分数为 91.3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Ca3N2的制备实验中,A装置中饱和NH4Cl溶液和NaNO2溶液共热发生反应制备N2,B装置中碱石灰用于干燥N2,C装置中Ca与N2加热反应制备Ca3N2,D装置中的碱石灰防止E中水蒸气进入C中与Ca和Ca3N2反应,E装置的作用是液封、隔绝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硬质玻璃管与Ca和Ca3N2反应。
(3)根据图1装置知,方案一的原理是Ca3N2与H2O反应产生NH3,U形管中碱石灰除去NH3中的H2O(g),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NH3的质量,由NH3的质量结合N守恒测定Ca3N2的纯度。
(4)方案二的原理是Ca3N2与H2O反应产生NH3,NH3完全被稀硫酸标准溶液吸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硫酸,则与NH3反应的硫酸=硫酸的总量-与NaOH反应的硫酸,根据方程式、结合原子守恒测定Ca3N2的纯度。
备战2025届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分层练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0讲氨和铵盐(附解析):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分层练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0讲氨和铵盐(附解析),共5页。
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6讲氮及其氧化物氢化物和铵盐: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6讲氮及其氧化物氢化物和铵盐,共1页。
2024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氧化物氨和铵盐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氧化物氨和铵盐作业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