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灵璧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灵璧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安徽省灵璧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安徽省灵璧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灵璧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灵璧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B.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C.构成肌体的蛋白质每天都要过量补充
    D.油脂虽然会引起肥胖但每天都要摄入
    2.北斗导航卫星上采用铷(Rb)原子钟提供精准时间。铷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铷属于金属元素
    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该原子的中子数为37
    D.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好的自然生态,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的排放
    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D.不用空调或冰箱减少氟利昂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常见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验满B.测定溶液的pH
    C.加热液体D.蒸发食盐水
    5.工业上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与产物的质量比为14:1:16
    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转化
    D.方框内为
    6.劳动能力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项技能。下列生活中劳动项目对应的化学知识或方案,正确的是( )
    A.AB.BC.CD.D
    7.中药白芷中富含紫花前胡醇(化学式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紫花前胡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6
    B.紫花前胡醇中C、H、O元素质量比为84:7:32
    C.246g紫花前胡醇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68g
    D.紫花前胡醇由14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8.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对应的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9.碳酸钠(Na2CO3)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其水溶液呈碱性,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用途。以下关于碳酸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
    B.可溶于水,水溶液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水溶液可区分氯化钙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D.可与强酸反应产生气体
    10.某同学在探究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发现产生了气体的异常现象,且气体可以将吹起的肥皂泡飘起来。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条的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
    B.溶液由蓝色渐渐变为无色
    C.从质量守恒角度可判断肥皂泡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硫
    D.硫酸铜溶液可能呈酸性
    11.证据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列推理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微粒间都有间隔,则5mL苯和5mL冰乙酸混合,总体积超10mL可以证明此观点
    B.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C.可燃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则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D.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所示,下列据图推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t1℃时,甲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甲、乙不饱和溶液均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式变为饱和溶液
    D.t2℃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得到的两种溶液溶剂质量相等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安徽部分城市正在试点氢能源公交车。氢能源电车的关键点在于氢燃料电池,它是由外壳和供电装置组成,其中外壳由塑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造而成,呈现出了“轻便、坚固、美观”等特点。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比,轻了20%以上;材料还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耐紫外线辐射等特点。
    氢能源公交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氢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进行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在这个过程中,氢气在阳极板(负极)失去电子,而氧气则在阴极板(正极)得到电子,这个电子通过外部电路到达阴极板,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
    (1)文中提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有______。
    (2)写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一种物理性质:______。
    (3)写出氢能源公交车工作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这种公交车是将______转化为电能。
    三、填空题
    14.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用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仪器⑦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需要用到甲图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通过以上仪器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需要补充的仪器为30度玻璃弯管、单孔塞、橡胶管和______。
    (4)若收集的二氧化碳要干燥,则将气体从______(选填“左”或“右”)导管通入装有浓硫酸的乙图装置。
    15.海水是蕴含着巨大资源的宝库,从中可以提取很多重要的工业材料,下面是从海水初步提炼的卤水(主要含氯化镁、氯化钠)和贝壳为原料提纯镁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步骤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步骤④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操作”的名称是______,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写一个即可)。
    (4)“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四、实验题
    16.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所学的一个重要化学知识。小组同学以酸碱中和反应为项目开展如下研究,请你一同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1】有现象的中和反应的探究
    (1)小组同学向少量Fe(OH)3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任务2】无现象的中和反应的探究
    小组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实验探究(图一),用pH探测仪测得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图二)。
    (2)实验中胶头滴管所加入的X溶液是______,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当小组加入的x溶液质量为50g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_____色。
    【任务3】归纳酸碱中和反应的通式
    (4)结合以上分析可得,酸碱中和反应的通式为:酸+碱→______+水。
    【任务4】拓展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如图三所示,向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如图四所示。
    (5)HCl气体采用此装置通入的原因是______;根据A→B段变化,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OH-导电能力______Cl-导电能力(选填“>”、“<”或“=”);B→C段变化,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______有关。
    五、计算题
    17.锥形瓶内有100g质量分数为3.4%的过氧化氢溶液,与2g二氧化锰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
    (1)理论计算: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过氧化氢反应完理论上产生多少克氧气______?
    (2)实验分析: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电子天平称量实验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至不再产生气泡时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大于理论上生成的O2质量,原因可能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铁强化酱油可补充铁元素,正确;
    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食用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正确;
    C、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错误;
    D、虽然过量食用油脂会使人发胖,但是油脂是必需的营养素,要适量摄入,正确。
    故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A、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质子数为37,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原子的中子数为(85.47-37)>37,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D
    解析: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说法合理;
    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说法合理;
    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有利于环境保护,说法合理;
    D、不用空调或冰箱是不现实的,可以使用无氟冰箱,减少氟利昂排放,可以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说法不合理;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烧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故图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故图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图示操作错误;
    D、蒸发食盐水,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反应前已知有1个碳原子,1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方框中有4个氢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故方框内为2个氢分子,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醇,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一氧化碳:氢气:甲醇的质量比=28:4:32=7:1:8,错误;
    C.甲醇属于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变,正确;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反应前已知有1个碳原子,1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方框中有4个氢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故方框内为,正确。
    故答案为:B。
    6.答案:C
    解析:A.真假黄金颜色相同,无法区分,错误;
    B.白酒不与水垢反应,无法去除,错误;
    C.白醋能与铁锈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可用白醋除去锈,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D
    解析:A、紫花前胡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14+16×4=246,选项正确;
    B、紫花前胡醇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14):(16×4)=84:7:32,选项正确;
    C、46g紫花前胡醇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选项正确;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紫花前胡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一个紫花前胡醇分子由14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因此向氯化铵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则氯化铵溶液显酸性,但氯化铵不是酸,属于盐,错误;
    B.往固体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一定是碳酸氢钠,也可能是碳酸钙等其他碳酸盐或是活泼金属,错误;
    C.某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由黑变红,说明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可能是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不一定是氢气,错误;
    D.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生成物有水,根据元素守恒,则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C
    解析:A、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故A正确;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正确;
    C、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故C不正确;
    D、碳酸钠属于碳酸盐,碳酸盐与酸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可观察到镁条的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故A说法正确;
    B、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可观察到溶液由蓝色渐渐变为无色,故B说法正确;
    C、根据气体可以将吹起的肥皂泡飘起来,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而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判断肥皂泡中的气体一定不是二氧化硫,故C说法错误;
    D、由于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提供的氢离子与活泼金属镁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1.答案:A
    解析:A.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说明微粒间存在间隔,符合题意;
    B.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故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不一定燃烧,还需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不符合题意;
    C.可燃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汽车轮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都属于同种元素,如NH3和H2O质子数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解析: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则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没有指明溶液的状态,无法比较t1℃时,甲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乙不饱和溶液均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式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则t2℃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则t2℃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得到的两种溶液溶剂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答案:(1)塑料
    (2)高强度
    (3)
    (4)化学
    解析:(1)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氢能源公交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氢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进行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4)这种公交车是将化学转化为电能。
    14.答案:(1)水槽
    (2)①②③⑤;
    (3)试管
    (4)左
    解析:(1)仪器⑦的名称为水槽;
    (2)
    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二氧化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选择的仪器是①②③⑤;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方程式是;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用于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因此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则需要补充试管,作为加热发生仪器;
    (4)洗气装置导管长进短出,所以气体应从左边导入。
    15.答案:(1)
    (2)分解
    (3)过滤;玻璃棒
    (4)
    解析:(1)步骤②是往卤水中加入石灰乳,卤水主要含氯化镁、氯化钠,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因此步骤②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钙与氯化钠互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因此不发生反应;
    (2)步骤④为电解氯化镁得到金属镁和氯气,符合“一变多”,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操作”的名称是过滤;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4)由第(1)小问分析可知,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钠不发生反应,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成分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或氯化镁。
    16.答案:(1)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2)氢氧化钠溶液;
    (3)蓝
    (4)盐
    (5)将部分氯化氢气体留在容器中,保证反应速率相对均匀,防止倒吸;>;离子浓度
    解析:(1)向少量Fe(OH)3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2)由图可知,一开始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溶液呈酸性,因此烧杯中的溶液是稀硫酸,则胶头滴管所加入的X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由图可知,当小组加入的x溶液质量为50g时,得到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此时溶液显碱性,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因此溶液变蓝色;
    (4)结合分析可得,酸碱中和反应的通式为:酸+碱→盐+水;
    (5)HCl气体采用此装置通入的原因是将部分氯化氢气体储存在圆形容器中,从下方玻璃管一点一点出来,保证反应速率相对均匀,防止反应过快导致溶液的温度等因素变化较大影响实验结果,同时还能防止倒吸;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图可知,A→B段导电能力逐渐减小,是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数目的氢氧根离子被替换成了氯离子,导电能力下降了,说明OH-导电能力>Cl-导电能力;B→C段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继续通入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且不再发生反应,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但溶液体积不变,所以B→C段导电能力增加,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离子浓度有关。
    17.答案:(1)1.6g
    (2)过氧化氢分解放热,使水蒸发,还会使部分水蒸气随氧气逸散到空气中
    解析:(1)解:设过氧化氢反应完理论上产生氧气质量为x。
    答:过氧化氢反应完理论上产生氧气质量为1.6g。
    (2)实际实验过程中,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大于理论上生成的O2质量,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放热,使水蒸发,还会使部分水蒸气随氧气逸散到空气中。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或方案
    A
    区分真假黄金
    比较颜色,颜色深的为黄金
    B
    除去水壶底部水垢
    加入适量白酒,浸泡后洗去
    C
    除去铁锅表面的锈
    用白醋浸泡,然后用水冲洗
    D
    除去装潢材料中的异味
    用活性炭通过化学反应除去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氯化铵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
    溶液由紫变红
    氯化铵是酸
    B
    往固体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是碳酸氢盐
    C
    某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氧化铜由黑变红
    该气体是氢气
    D
    将干冷烧杯罩在燃烧气体火焰上方
    内壁有水雾
    该气体中含有氢元素
    反应前
    反应后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锥形瓶+2g二氧化锰/g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100
    202
    230.3

    相关试卷

    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S-32,下列分类、归纳方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灵璧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灵璧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