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反季节蔬菜是指在一般地区因热量条件限制而无法正常栽培的季节内,利用特殊环境资源或采取保护性设施生产的蔬菜。云南地理环境独特,被誉为冬季的“天然温室”、夏季的“天然凉棚”,是我国重要的多种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图为云南反季节蔬菜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I-Ⅲ区域( )
A. 没有明确的边界
B. 区域内部的自然特征完全一致
C. 区域内各个要素独立存在
D. 区域依据水分优势而划分
2. 云南蔬菜品种丰富,最主要得益于其( )
A. 经验丰富B. 资金雄厚C. 土壤肥沃D. 地理环境多样
3. 云南的反季节蔬菜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外调路线,其中,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区与销售季节、销售区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Ⅰ—冬季—辽宁B. Ⅱ—冬季—重庆
C. Ⅲ—冬季—甘肃D. Ⅲ—夏季—广东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一般行政区划之类的区域是有明确界线的,而自然区域边界通常具有过渡性质,没有明确边界,A正确;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但是内部自然特征不可能完全一致,区域内部也具有差异性,B错误;区域内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C错误;图中Ⅰ—Ⅲ区域是云南不同的反季节蔬菜产区,主要依据海拔、热量条件等划分,而不是水分,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云南地形崎岖,海拔差异较大,水热条件垂直差异较大,地理环境多样,能为植物提供多种生长环境,因此云南的蔬菜品种较为丰富,D正确;经验丰富与资金雄厚都不是蔬菜品种丰富的最主要原因,A、B错误;云贵高原多为红壤,土壤贫瘠,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I和II区域为高原坝地产区和高海拔山地产区,夏季气温较低,主要以夏季种植喜凉蔬菜为主,冬季热量不足,蔬菜产量小,AB错误;Ⅲ区域为河谷及盆地产区,海拔较低,受周围山地阻挡,冬季热量条件较好,适合蔬菜生长,甘肃纬度较高,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气温低,不适合种植蔬菜,故对Ⅲ区域的蔬菜需求量大,C正确;广东夏季气温高,对喜凉蔬菜的需求量大,而Ⅲ区域热量条件好,不易生产喜凉蔬菜,无法满足广东夏季对喜凉蔬菜的需求,D错误。故选C。
【点睛】蔬菜没有“天时地利”,也能种出反季节蔬菜,世界上最执着于种菜的国家非我国莫属。我国地大物博,气候类型多样,除了能利用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种植反季节蔬菜,我们还能利用各种设施种植反季节蔬菜,如地膜、小拱棚、大棚、温室等,这种利用各种设施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就是设施蔬菜,设施蔬菜主要利用的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
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并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左图为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图,右图为受上海辐射强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由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B. 空间距离C. 城市交通D. 资源配置
5. 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强于浙北的绍兴、舟山,原因是宁波( )
A. 水陆交通便利B. 产业结构相似C. 发展水平较高D. 历史文化不同
【答案】4. B 5. C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最强的是离上海最近的苏州,其次是无锡、南通、嘉兴、杭州等,从他们共同的特征看,这些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大的都是离上海较近的城市,因此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空间距离,与海陆位置、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等因素相关性相对较弱,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宁波与绍兴、舟山与上海的距离差别不大,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明显大于其他几个地区,表明除了空间距离外,影响受上海辐射强度的还有其他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绍兴、舟山相比,宁波的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受上海辐射影响较强,C符合题意;绍兴、舟山和宁波水陆路交通都很便利,历史文化也相同,排除AD;两城市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关联程度就会越低,宁波承接上海产业,应该存在优势互补,协作发展,排除B。故选C。
【点睛】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和创新扩散、产业转移和关联、信息传播和交流、资本输出和优化配置等方式,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取的氢能(氢气)称为“绿氢”,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储存和运输氢能存在泄漏和爆炸的风险。目前,我国氢能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西氢东送”管道是我国拟建的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绿氢输送管道,西起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东至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石化能源制氢相比,“绿氢”制取的突出优点是( )
A. 成本低廉B. 原料丰富C. 方便快捷D. 零碳排放
7. 目前,管道没有成为我国氢能主要运输方式的原因是( )
A. 运输成本高B. 运输技术高C. 运输距离远D. 机动灵活差
8. “西氢东送”工程将利于北京( )
A.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 缩短氢气输入距离
C. 降低氢气使用成本D. 缓解交通拥挤状况
【答案】6. D 7. B 8. C
【解析】
【6题详解】
由材料“通过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取”可知“绿氢”制取的特点是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耗时较长,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取的氢能绿色低碳,从原理、动力到产品均体现了零碳排放,因此D正确,AC错误;“绿氢”制取的原料为水,但与石化能源制氢相比,其原料不是最突出优点,B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由材料“储存和运输氢能存在泄漏和爆炸的风险”可知管道运输目前在泄露和爆炸方面存在技术风险,目前技术上达不到,而机动灵活性差不是主要原因,B正确,D错误;与公路相比,管道运输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低,A错误;运输距离的远近是由需求决定的,与运输方式无关,C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西氢东送”工程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问题,因此能源始终都是氢气,路线也未发生改变,未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未缩短氢气输入距离、未缓解交通拥挤状况,ABD错误;由材料可知目前以公路运输为主,与公路相比,管道运输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低管道建成后,运输氢气的费用会下降,C正确;故选C。
【点睛】大力支持绿氢产业发展可以使能源消费结构得以优化,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耗,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了污染气体的排放,使得大气污染减轻,减少碳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得以缓解;绿氨是由可再生能源制取的,减少了化石等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资源枯竭风险;减少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莱茵河自阿尔卑斯山,流经瑞士、法国、德国、荷兰等18个国家,沿岸工业发达。1950年流域内九个国家自发成立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之后采取裁弯取直等一系列措施,防洪效果显著。但近年来对部分河流裁直变弯,以促进流域生态修复与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成立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的最初目的是( )
A. 改善航运B. 开发水能C. 防洪减灾D. 保护水质
10. 对莱茵河裁弯取直可能使河流( )
A. 下游含沙量减少B. 生物多样性增加C. 河道摆动空间增大D. 下游防洪压力增大
11. 近年来,委员会对人工改造河流实施裁直变弯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强滞洪能力B. 提高土壤肥力C. 减少河流侵蚀D. 改善河流水质
【答案】9. D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莱茵河流经瑞士等18个国家,沿岸工业发达,容易出现水污染,所以成立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的最初目的是保护水质,D正确;改善航运、开发水能和防洪减灾都不是最初的目的,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裁弯取直后,河流流域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河流摆动空间缩小,C错误;水流汇集逸度快,下游防洪压力增大,同时河流侵蚀能力增强,挟带泥沙含量增加,使下游含沙量增大,A错误,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人工改造河流实施裁直变弯,使河道变长变弯,水流速度变慢,滞洪能力增强,A项正确;人工改造河流实施裁直变弯降低了河流侵蚀能力,但不是主要目的,对改善河流水质、提高土壤肥力效果不大,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向为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下图所示地区在公元500~1000年期间气候趋向暖湿,但区域Ⅰ风沙活动增强。完成下面小题。
12. 影响区域Ⅰ与区域Ⅱ古城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质构造B. 水热条件
C. 自然灾害D. 矿产资源
13. 公元500~1000 年期间,区域Ⅰ风沙活动增强的原因是( )
A. 气温升高导致对流增强B. 人口迁出导致土地撂荒
C. 降水增多加剧土壤侵蚀D. 农牧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Ⅱ区域地处高原,气候高寒,Ⅰ区域位于河谷盆地地势低热量较好,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影响两地古城数量的主要因素是水热条件,B正确;无法判断两地地质构造、自然灾害和矿产资源的差异,ACD错误。所以选B。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下图所示地区在公元500~1000年期间气候趋向暖湿”可知,公元500~1000年期间区域Ⅰ气候趋向暖湿,草场面积扩大,该地人口众多,农牧活动范围变大,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增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风沙活动增强,D正确;对流增强是扬沙产生的动力条件,但不是导致风沙活动增强的主要原因,A错误;人口迁出,生态环境会改善,风沙活动减弱,B错误;降水增多,风沙活动减弱,C错误。所以选D。
【点睛】风及风携带的沙(风沙流)对地表松散碎屑物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统称为风沙作用,包括风沙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区域发生关联,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北京的产业和技术大量向外转移的优势在于( )
A. 政策支持B. 科技发达C. 劳动力丰富D. 市场广阔
15. 河北张家口与北京共同举办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成为北京冬奥会联合举办城市,对其产生有利影响有( )
①吸引大量人口迁人,提高创新能力②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知名度,促进冰雪产业发展④吸引高耗能产业转移,利于经济发展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16.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下面关于京津冀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依据科技、人才优势,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B. 天津依据沿海港口优势,大力发展金融贸易创新示范区
C. 河北利用资源、劳动力优势,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
D. 河北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14. B 15. C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我国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北京为我国首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对外转移产业和技术的优势是科技发达,B正确。产业和技术大量向外转移与政策支持有一定关系,但并非主要优势,A错误;劳动力和市场因素对产业和技术大量向外转移影响相对较小,不是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发展基础较差,冬奥会的举办难以提高当地的科技创新能力,①错误;张家口位于河北西北部的燕山地区,自然风光优美,可借此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可借助冬奥会比赛场地发展冰雪产业,提高知名度,②③正确;吸引高耗能产业转移至此地,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根据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图可知,河北省向北京市提供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与农副产品,向天津市提供资源、劳动力与产品,根据材料“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可知河北应继续利用资源、劳动力优势,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C正确;北京具有科技、人才优势,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等产业;天津的港口优势应合理扩展进出口贸易,不是大力发展金融贸易的依据,AB错误;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北京科研实力强,资金雄厚,高新技术产业不属于河北省的区域优势,D错误。故选C。
【点睛】区域协调发展决策中,各个地区应当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技术、资金、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条件。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1987年创立于深圳,主要业务是生产电信设备。经过30多年发展,华为从代理产品起家到自主研发产品,员工从最初6人到目前全球共19万多人,其中科研人员占比超过40%,科学家达数千人。华为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为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85000多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完成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1)华为于1987年创立,分析厂址设在深圳的原因。
(2)说明2019年华为电信设备生产由中国深圳转移到印度的原因。
(3)华为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给我国民族企业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1)深圳位于改革开放前沿,有政策优势;临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相关产业协作好,交易/生产成本低;市场经济发展早,国内外市场广阔;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
(2)推力:深圳的产业升级,迫使加工制造业转移;劳动力成本增高;政策优势已不在。拉力:印度工资劳动力成本低;印度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印度产业协作,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3)加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效应;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重视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以获得市场主导权;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加大高附加值环节的竞争。
【解析】
【分析】 本题目以华为为背景材料,考查工业区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深圳作为我国第一批改革开放试点城市,位于改革开放前沿,有政策优势;地理位置上深圳临近港澳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从港澳地区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1987年时的深圳相关电信产业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相关产业协作好,生产成本较低;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当地市场经济发展早,国内外市场广阔;深圳水陆交通发达,相关基础设施完善。
【小问2详解】
产业转移的原因应从转出地的推力和转入地的拉力两方面进行分析,2019年的深圳经济较为发达,相关劳动力、土地成本较高;电信设备生产属于相对低端的加工制造业,由于深圳的产业升级,迫使加工制造业转移;现在政策主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的电信设备生产的政策优势已经不在;拉力是印度地区工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低;印度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印度已有的电信生产产业有一定基础,便于产业协作,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小问3详解】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说明掌握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华为品牌效应不断扩大,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效应;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85000多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科研人员占比超过40%,说明华为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重视人才的培养;在海外设立多个海外研发中心,说明华为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以获得市场主导权;华为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同时也通过提高科技创新力来加大高附加值环节的竞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焦作市地处河南西北部,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焦作市经历了经济的兴衰和转型发展,正在从一个传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逐渐迈上科技创新的转型之路。下图为河南省焦作市位置示意图。
(1)指出焦作市成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资源条件。
(2)焦作市经济曾经衰落,试简析主要原因。
(3)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说明焦作市在创新转型上可能面临的困难。
【答案】(1)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品质优。工业原料较为充足;临近黄河水资源丰富,工业用水充足;周边有铁路经过,对外交通联系便利等。
(2)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导致资源枯竭;经济结构重型化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单一;重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破坏严重等。
(3)人才储备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科研能力有限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焦作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优势、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落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焦作市拥有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大且品质优良。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为焦作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除了煤炭资源外,焦作市还可能拥有其他矿产资源或农业资源,这些资源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充足的工业原料供应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强焦作市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图可知焦作市临近黄河,水资源丰富,为焦作市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资源供应;据图可知焦作市周边有铁路经过,对外交通联系便利。便捷的交通条件对于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运输效率,从而增强焦作市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小问2详解】
焦作市过度依赖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采,长期大规模的开采使得资源储备逐渐枯竭。随着矿产资源的减少,焦作市在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运行;在经济发展初期,焦作市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经济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度较高。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推进,轻型化、高附加值的产业逐渐兴起,而焦作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持,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重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焦作市的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小问3详解】
上海和深圳等城市由于其经济实力和地理优势,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在科研、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而焦作市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相对较弱,人才储备不足,导致在创新转型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持;新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研发经费、人才引进费用、设备购置费用等。上海和深圳等城市由于其金融市场的发达和企业的雄厚实力,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相比之下,焦作市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有限等原因,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创新转型的推进。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荒漠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我国荒漠化面积广大,类型多样。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下图为西北地区荒漠化与降水量分布图。
(1)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春季风沙活动剧烈的自然原因。
(2)与乙地相比,甲地荒漠化速度更快,但在治理过程中,甲地沙漠表面植被恢复速度较乙地快。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从因地制宜的角度,为丙地绿洲地带荒漠化的防治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答案】(1)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地表植被稀疏,多沙源物质;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地表积雪融化,地表裸露,多寒潮、大风天气,风沙活动频发。
(2)甲地是重要的农业区,农业活动不合理,可能加剧荒漠化;甲地临近黄河,水源较充足,利于荒漠化治理。
(3)因地制宜,绿洲地区构建防护林体系;河流上、下游合理用水,防止下游断流;改善能源结构,保护植被;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西北地区荒漠化为背景,涉及荒漠化原因、荒漠化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多沙源物质;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地表积雪融化,地表裸露,多寒潮大风天气,卷起沙尘,风沙活动频发。
【小问2详解】
沙漠治理的主要措施是生物措施,生物措施的关键是水源,水源包括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乙位于干旱地区,降水量更少,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风力更大,蒸发强,植被不易存活;甲是重要农业区,农业规模过大、发展不合理容易发生荒漠化,甲距离黄河更近,引水便利,利于植被恢复,利于荒漠化治理。
【小问3详解】
丙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绿洲地带防治荒漠化应该河流上下游协调供水,合理用水,防止下游断流,导致绿洲消失;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砍伐植被,保护植被;节约用水,合理发展农业。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PDF版附答案),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