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上海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展开考生须知:
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
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
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古诗文(20分)
(一)默写(5分)
霜落熊升树, 。《鲁山山行》
,山青花欲燃。《绝句(其二)》
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千山高复低。《鲁山山行》
,满川风雨看潮生。《淮中晚泊渡头》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氏春秋》)
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
其 所 以 不 得 之 乃 狗 劣 也 欲 得 良 狗 则 家 贫 无 以。
7.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8分)
(1)君宜致力于耕作 ( ) (2)人不对 ( )
(3)非独猎也 ( ) (4)百事也尽然 ( )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9.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现代文(35分)
(一)阅读文章,完成题目。(17分)
(一)塑料袋:“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①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不可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③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塑料袋?消费者又使用多少塑料袋?这无疑是个很难统计的天文数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
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即和 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⑥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0.文中说塑料袋塑料袋的发明是“最糟糕的发明”,原因是现在用来生产塑料袋的材料大都具有 的特点。(3分)
11.第三段画横线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分)
12. 第四自然段的两个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即采用 和 相结合的方法去解决。(4分)
13.第五段的划线句“大约”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分)
14.请你就减少使用塑料袋来减少环境污染这一问题提出一个建议。(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8分)
在冬夜里唱歌的鱼
査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xiā sè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根据拼音书写正确的汉字(2分)
xiā sè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题目中,“歌唱”指“我们”内心在歌唱,“鱼”比喻“我们”的几个孩子。
B.文章以“鱼”为线索,等鱼、剖鱼、煮鱼、岀鱼、送鱼给瞎爷爷吃等材料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C.文章人物虽多,但几乎没语言与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事情与行动描写来表现的
D.结尾“黄昏我没问你不再去那个山冈”与开头“我们”在山岗等父亲的情景首尾呼应。
第三段中写道:“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属于什么描写?请分析它的作用。(3分)
18.第四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心理活动。(3分)
大姐:
二姐:
我和妹妹:
19.第六段“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之中,“贪婪”运用了 修辞,作用是
。(3分)
20.结尾写道:“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综合运用(5分)
近期,八年级开展了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求完成下列任务。
21.[猜一猜]阅读谜语,写出谜底。(猜一种常见食品) (2分)
谜面: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谜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说一说] 围绕此次活动,八年级某班开展了 一次“说说家乡美食”的活动,作为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3.请以“最美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中不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2.500字以上,书写工整、美观,不得使用修正带、涂改液。
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23分)
一、默写(5分)
【答案】
林空鹿饮溪
江碧鸟逾白
风雪夜归人
适与野情惬
5.晚泊孤舟古祠下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比如“逾”、“惬”、“祠”。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答案】
6.其 所 以 不 得 之/ 乃 狗 劣 也 /欲 得 良 狗 /则 家 贫 无 以。
7.(1)应该 (2) 回答 (3)仅仅 (4)这样
8.莫不是想让我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了吗?
9.有了问题,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有效地解决。(或“凡事要努力,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解析】
6.考查学生对于文言文断句的基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第二要关注连词,比如“乃”、 “则”。
7.考查实词的意思,学生要积累一定的实词,根据语境具体理解。最新版的考纲要求初中学生掌握145个文言实词。
8.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注意“得无……乎?”的是个表示反问的句式。注意“致力于耕作有获”、“市”的意思。句子比较长,最好切分之后再翻译。
9.对于文章的启示道理题,也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联系生活的思考能力。
现代文(35分)
(一)阅读文章,完成题目。(17分)
【答案】
10.不可降解和再生
11.打比方 形象的写出了废弃塑料袋数量之多。
12.回收利用 降解
13.不能。大约表示大概,便是自从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大概降低了90%,如果删去,则表示精确到90%,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14.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减少垃圾袋的使用。
【解析】
10.考查学生对于文本的掌握与概括。这是学生难点也是重点。一定要对文本有清晰地认识。根据第二段第一句话,不难找到答案。
11.对说明方法的考查。属于常规题。虽然打比方不是中考常考的说明方法,但是仍然有掌握的必要。其答题方法和修辞中的“比喻”类似,要注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12.考查学生对于文本的掌握与概括。这是学生难点也是重点。一定要对文本有清晰地认识。
13.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是说明文的常考题型。注意“四步走”的答题方法。
14.考查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这是一个拓展题,但是环保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是我们常接触的。提一个环保建议,难度不大。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8分)
【答案】
15.萧瑟
A
17.环境描写。和温暖做对比,渲染屋内温暖、欢乐的氛围,烘托我们一家人将要吃鱼的期待、激动的心情。
18.(1)不忘做弟妹的表率(2)迫不及待,却假借梳头来掩饰(3)因为快吃鱼而欢快难抑
19拟人 把筷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迫不及待夹鱼的样子,表达了我们对吃鱼的渴望。
人们遭受那样的灾难与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与支持,他们深切感受到获取别人帮助的幸福,并主动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人们。
【解析】
15.考查学生对于3500个汉字的掌握。注意不要写成“箫”。
16.考查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分析。A选项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冬夜里唱歌的鱼”,表面指的是妈妈做的鱼在锅中沸腾的样子,烘托出我们几个孩子等吃鱼的愉悦心情,深层次写出了艰难时刻,一家人互相守望的幸福氛围。比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17.考查对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赏析。主要关注屋内和屋外环境的对比,明确对比的突出了什么,是对文章主旨的揭示。
18.考查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概括能力,特别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我们要找到文章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再转换成心理。
19.考查学生对于修辞的掌握。难度中等,属于常规题。要注意答题的周严。
20.考查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与感知能力。句子含义的理解,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关键是结合全文主旨中心去理解品味。
三、综合运用(5分)
【答案】
21.面条
22.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更在这个遍地“吃货”的时代,美食更是每个人必不可缺的,让我们来聊聊家乡的美食吧!
【解析】
24.本题考查的是常识,需要平日做一些积累。
26.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做此道题时需在意象和分行上相对合理,能写出对童年的思考或感情,都可以得到满分。如果意象选择和表达的情感或思考之间不能构成紧密的关联,或者分行不够合理,酌情扣分。
四、写作(40分)
23.【答案】
最美的风景
许多人,一生都在苦苦寻找最美的风景。其实,世上最美的风景一直就在我们的眼前。有的人,为了寻找心中那个最美的风景,一生漂泊,四处奔波,始终无法将自己那颗躁动的心安放。直到两鬓斑白满身疲惫,再也经不起到处流浪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穷尽一生苦苦寻找的最美的风景其实就是自己的家。
我也是如此,虽然说不上是居无定所,也是屡次搬迁。从农村搬到城里,从这个城市搬到那个城市。从最初的平房搬进楼房,从低层住进高层,条件越来越好,眼里的风景越来越开阔,越优美。可总觉得自己始终是一个旅人,一个旁观者,居住在别人的城市里,眼前的风景再美,也无法移植到心底。每次谈论起最美的风景,心中就会现出自己的家乡,那个最初居住的平房,那个小小的庭院,小小庭院里的风景。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心中,那小小庭院里的风景,才是世上的最美,那是典型的北方的院落,四间平房,坐北朝南。房前有一个长长的月台,月台的前面垒一条通透的花墙,沿花墙是一排杨树。花墙的北面栽花,南面种蔬菜。一年四季,这个小小的院落都会呈现不同的风景,牵绊着我们眷恋的目光,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人们,无论走多远的路,无论身居何处,无论见到多么旖旎的风景,都无法淡去心中那个小小的院落,院落里那无法褪色的风景。院落虽然小,但绝少不了花朵的身影。在我们这里,芍药是开放比较早的一种花。这花是蓄根的,一经种下,年年萌发,岁岁绽放。在大地刚刚从寒冷中苏醒的时候,它就迫不及待地从土里钻出来,尖尖的、粉红色的嫩芽,像一个个初春的惊喜,不断破土而出;又如一个个新鲜的眼眸,在冷风里给予我们温暖的微笑。别的花儿尚未蓓蕾,它就嫣然绽放了,给经历了一个寒冬的大地以春的消息。它的花朵硕大,花瓣繁密,鲜艳而典雅。似牡丹,但没有牡丹那么娇贵;像蔷薇,却没有刺,更加平易近人。一朵一朵的花,一缕一缕的花香,让这个北方塞外的小院落,早早荡漾在花香里。随着季节的慢慢推进,各种各样的花儿都赶来参加一场花朵的盛会。那一丛一丛的虎皮莲,绽开美丽的花瓣,像团团跳动的火焰,用斑斓的色彩幻化出如梦的花影。紫丁香、石柱子等竞相开放了,小院就弥漫出幽幽花香。无论是谁,从花间走过,都会裹一身花香、着一缕芳魂、被这个小院里优美的风景所陶醉。花墙的北面是花朵的世界,花墙的南面就是真正的田园风光了。种几畦豆角,栽几畦西红柿,就将大自然的田园风光栽种在院子里。从树上砍一捆树枝,架起一垄一垄的豆角,就架起了一院子的快乐,架起了一年的幸福时光。一串串的豆角就是一串串的日子,在绿叶的呵护下,洒满明媚的阳光,摇曳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将日子缀满岁月的支架上,看它由细小到丰满,从希望到成熟,伸出手就可以摘下,踹进兜里,仿佛把美好的日子装进心里,踏实而满足。那几架西红柿成了一团团火种,点燃着一个个快乐的日子。尽管有最初的青涩,但在岁月的孕育下,终于一个一个地圆满起来,红火起来,蓄满了甜美的滋味。每到周末或假期,流连其间,东边采豆,西边摘果,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置身于此,岂能不欣欣然,陶陶然?
到了冬天,一场大雪将小小院落严严实实地覆盖起来,这个院子包括院子里的树木,房屋,都成了一幅精致的铅笔素描,素雅、洁净、美丽。那些麻雀无处觅食,就会从阡陌飞来,落在院子里的杨树上,将一树的积雪弹落,飘飘洒洒,在阳光下飞扬,真有点琼花飞舞的意味。麻雀们在树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就会引出那些孩子们,在雪地上撒上一把小米,黄灿灿的,在雪地里闪着光亮。麻雀就如从树上坠落的花朵,将那片雪地覆盖。
树上,房檐上,院子里向阳的地方的积雪慢慢融化,斑斑点点的,又像极了一幅水墨画。晕晕染染林淋漓漓,那可能是北方冬季最美的风景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游历了不少的名山大川,亦见识了那些闻名遐迩的风景胜地,可每到一地,总会被那些掩映在苍苍古树下的院落,或者深藏在群山之中的平房所打动,觉得那个小小院落里会有无限令人眷恋的风景,那种雅致的,宁静的,最为自然的风景,才是心之所属,才是可以将心灵栖息的地方。
住在楼群里,站在高高的阳台上,看着小区里的假山池沼,绿地高树,应该是满眼风光,可总是找不到家的感觉。有时候自己暗自感叹,自己的确是老了,总是无来由地怀念过去的时光,怀念那个小小院落的岁月,怀念那里的风景。在我们民族固有的意识里,“叶落归根”是一段难了的情结。这“根”到底在那里,这“叶”究竟该落在何处呢?
有落叶飘,有根扎的地方,应该是风景最美的地方。
【解析】
先审题,给定题目,是个命题作文,不可再自己拟题目,看清要求和给的提示语。题目为“最美的风景”,一定要能显示“最美”。接着根据题目,可以写自我成长类、亲情类、校园生活类。最后结合符合要求的素材,最后构思作文的思路和结构。
2021-2022年上海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年上海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6: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6,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4: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积累与运用,阅读回答,习作乐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