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638585/0-17136975462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638585/0-17136975463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638585/0-1713697546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638585/1-17136975477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638585/1-17136975477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638585/1-17136975478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精品课时作业
展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骑( ) 锦瑟( ) 弦( ) 惘( )然 虞( )美人
雕栏玉砌( ) 碧苔( ) 黄鹂( ) 采桑( ) 径( )
黯( )乡魂 独倚( )
【答案】: jì sè xián wǎng yú qì tái lí sāng jìng àn yǐ
2.下列选项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娟。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C.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D.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答案】:A
【解析】:A 项,“娟”应为“鹃”。
3.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次序)
B.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指柱状之物)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饰华美的栏杆与用玉石砌成的台阶,指宫殿建筑)
D.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怀疑、责怪)
【答案】:C
【解析】:A 项,次第:依次。B 项,柱:瑟上系弦的短木。D 项,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4.下列选项中,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第三、四句说明了唐代的驿路是专门为皇家饮食服务的。
B.《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第二句中的"往事"指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以及有自由和尊严的生活。
C.《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的第一、二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行文轻快,蕴含喜悦的情意。
D.《苏幕遮》(碧云天)的上阕通过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等景物,勾勒出一幅辽阔苍茫的秋景图。
【答案】:A
【解析】:A 项,无法判定“专门为皇家饮食服务”。
5.下列选项中,对古诗词表现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第三、四句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讽刺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B.《锦瑟》的前两句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借助对形象的联想来显现作者内心深处难于直抒的情怀,以及所有不能明言的内心活动,并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这种写法是对传统比兴手法的创造性发展。
C.《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的下阕运用白描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少女们采桑斗草的趣事。
D.《苏幕遮》(碧云天)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D
【解析】:D 项,应为“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6.下列选项中,对古诗词主题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批判了唐明皇为讨宠妃欢心而无所不为的荒唐行为,全诗无一难字,不事雕琢,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B.《锦瑟》是一首咏物诗,表达了作者对瑟的喜爱之情。
C.《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和思乡之苦。
D.《苏幕遮》(碧云天)是一首思乡词,抒写了作者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愁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答案】:B
【解析】:《锦瑟》诗题虽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借锦瑟隐题的一首无题诗。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感慨自己的不幸遭遇,表达了悲伤、愤懑的情感。
7.在下列括号中填入加点字词的释义。
①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 )次第开。
②锦瑟无端( )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③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④疑怪昨宵春梦好,元( )是今朝斗草( )赢。
⑤黯乡魂( ),追旅思( )。
【答案】:
① 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② 无端,无缘由。
③ 朱颜改,红润的容颜改变了,指人已憔悴。
④ 元,同“原”,原来。斗草,古代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⑤ 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销魂。追旅思,羁旅的愁思缠绕不休。
8.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句子。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 。
② ,只是当时已惘然。
③ ,采桑径里逢迎。
④ 。芳草无情, 。
【答案】:
①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此情可待成追忆
③巧笑东邻女伴 ④山映斜阳天接水 更在斜阳外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
②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译文: 。
③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译文:
译文: 。
【答案】:
①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② 燕子飞来时正赶上春社,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
③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10.根据诗词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句子。
①《锦瑟》中,化用沧海珠泪和良玉生烟的典故,形象地表现思成泪、往事迷茫的句子是“ , 。”
②《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描写作者望着明月,感受春风拂面,回首灭亡的故国而感到痛苦不堪的句子是“ , 。”
③《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中,用工整的对偶句,从视觉和听觉、静态和动态几方面描写春意盎然的句子是“ , 。”
④《苏幕遮》(碧云天)中,写出作者因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反而更增思乡之苦的句子是“ , 。”
【答案】:
①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④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11.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①《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的作者是 朝 ,字 ,号 ,他与《锦瑟》的作者 合称“ ”。
②《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作者是 ,他是 最后一位君主,史称“ ”。他虽不精于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在书法、绘画、音律、诗文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 ”。
③《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的作者是 朝 ,他是著名的 派词人。
④《苏幕遮》(碧云天)的作者是 朝 ,谥号“ ”,世称“ ”。
⑤“虞美人”“破阵子”“苏幕遮”都是 。
【答案】:
① 唐 杜牧 牧之 樊川居士 李商隐 小李杜
② 李煜 南唐 李后主 千古词帝
③ 宋 晏殊 婉约
④ 宋 范仲淹 文正 范文正公
⑤ 词牌名
12.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下列句子所展现的画面。①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答: 。
②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答: 。
二、阅读训练。
(一)请阅读《锦瑟》,完成第1-5题。
1.第一句中的“无端”用得巧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 。
2.请解释第三、四句的含义,并说明其中的"迷""托"二字描写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答: 。
3.第三、第四句化用了哪些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
4.第五句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答: 。
5.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
【答案】:
1.“无端”指没有缘由,无缘无故,生来如此。这里作者写自己的瑟“无端”有这么多弦,是为抒发繁复的情感,形象地突出自己内心无限的悲凉之意和哀伤之感。
2.第三、第四句的含义是“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其中的“迷”“托”二字描写了作者无端陷入困境,又无力自拔、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
3.第三、第四句化用了“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化身为蝴蝶,梦醒后,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作者借此典故中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情境,抒发晓梦醒来,转眼成空的感慨。第二个典故说的是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作者在此借冤禽托写恨怀,表达难以言说的怅惘之情。
4.第五句中共有海、月、珠、泪四个意象,作者凭借联想将它们交融在一起,营造出可望而不可即的哀婉意境。
5.最后两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所述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感受,联系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惘然之情现在更甚。
(二)请阅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完成第1-5题。
1.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请分析其特殊含义。
答: 。
2.第三句中的"又"字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3.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这六句中哪些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写人生的短暂无常?
答: 。
4.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最后两句。
答: 。
5.这首词笔法起伏跌宕,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将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的。答: 。
【答案】
1.词中两次提到的“月”指的都是秋天的月,春花与秋月本应是人间的良辰美景,然而作者的一声叹息, 让所有的思绪都跌入了无尽的悲伤中。故国已经不再,江山易主,作者望月的心情已经变了,巨大的悲痛通过一声“何时了”表达出来。词中的月表现了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怀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悲伤。
2.“又”点明作者经历亡国之难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破灭。
3.前六句中,“改”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写出了宇宙的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写出了人生的短暂无常。
4.最后两句运用设问和比喻的表现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表达出作者的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长流不断。
5.作者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上阕“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这是实写;接着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作者已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这是虚写;“小楼昨夜又东风”,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于是作者登楼遥望,又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下阕一开始是想象中的“故国”图景,作者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水到渠成,把一切情感都集中到“愁”字上。
中职*项脊轩志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中职<a href="/yw/tb_c40372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项脊轩志优秀测试题</a>,文件包含《项脊轩志》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项脊轩志》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画里阴晴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20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画里阴晴精品课后复习题</a>,文件包含第54课《画里阴晴》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第54课《画里阴晴》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一 祝福精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8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一 祝福精品同步训练题</a>,文件包含第31课《祝福》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第31课《祝福》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