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展开1.物理量中,有些描述物质的发展变化过程,有些描述物质的特定性质或状态。下列四个量中描述物质状态的是( )
A.位移B.平均速度C.机械功D.弹性势能
2.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对某物体做功:﹣2J>﹣5J
B.物体的重力势能:﹣2J>﹣5J
C.物体动能的变化量:﹣2J>﹣5J
D.物体的加速度:﹣2m/s2>﹣5m/s2
3.交中的篮球队很强。运动员起跳斜向上扔出篮球,篮球经一抛物线后进入篮筐,没有碰到篮板,则从出手到进筐的过程中( )
A.篮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B.合外力和速度方向始终不在同一直线上
C.在最高点篮球的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
D.进筐时篮球的速度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4.“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10月26日顺利发射升空,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宫空间站之旅。神舟十七号飞船经历上升、入轨交会飞行后,与已经和天舟货运船形成组合体的空间站核心舱对接,整体在距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的轨道稳定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七号”的运行周期大于24小时
B.“神舟十七号”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神舟十七号”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已知“神舟十七号”的线速度与角速度,可以求得“神舟十七号”质量
5.图甲所示的救生缓降器是一种可使人沿绳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如图乙所示,高层建筑工人在一次险情中,从离地面某高度处通过缓降器先匀加速运动后匀减速运动安全着陆,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险情处离地面的高度为90m
B.加速下滑时钢丝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420N
C.整个过程中工人重力做功为3150J
D.t=4s时钢丝绳对工人拉力的瞬时功率为11970W
6.某生态公园的人造瀑布景观如图所示,水流从高处水平流出槽道,恰好落入步道边的水池中。现制作一个为实际尺寸,模型中槽道里的水流速度应为实际的( )
A.B.C.D.
7.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为轮子A和B的共同转轴,O′为轮子C的转轴,且RA=RC=2RB,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aC等于( )
A.4:2:1B.2:1:2C.1:2:4D.4:1:4
8.有一种大型游戏器械,它是一个圆筒形的大容器,游客进入容器后身体紧靠筒壁坐着当圆筒开始转动,游客会感到自己被紧紧地压在筒壁上不能动弹。当转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板与坐椅一起向下坍落,但他们都惊奇地发现自己是安全的。此时游客( )
A.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
B.游客的向心加速度是相同的
C.游客所受向心力是由弹力提供的
D.坍落后如果转速继续增加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也会继续增加
9.(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它的左端连一弹簧,当撤去力F后,物体将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再减小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再增大
10.(4分)如图所示,地面上空有许多相交于A点的光滑硬杆,它们具有不同的倾角和方向,小环的质量各不相同.设在t=0时,各小环都由A点从静止开始分别沿这些光滑硬杆下滑(空气阻力不计)( )
A.水平面B.球面
C.抛物面D.不规则曲面
(多选)11.(4分)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则有( )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表重力加速度g
B.c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60°
C.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短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8小时
(多选)12.(4分)如图所示,用细绳相连的小球a、b可在水平光滑杆上滑动,两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a=2mb,水平杆随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两球离竖直转轴的距离不变,则( )
A.两球所需向心力的大小相等
B.a球的向心力大于b球的向心力
C.a球离转轴的距离是b球离转轴距离的一半
D.当ω增大时a球将向外滑动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3.(4分)如果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将 ;如果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4分)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向心力公式。一个体积较小,质量为m的滑块套在水平杆上(不会翻到),力传感器通过一根细绳连接滑块,最初整个装置静止,细绳刚好伸直但无张力,最后滑块随杆一起绕竖直杆做匀速圆周运动。滑块的中心固定一块挡光片,宽度为d,每经过光电门一次,通过力传感器和光电计时器就同时获得一组细绳拉力F和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的数据。
(1)某次旋转过程中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Δt,则滑块转动的线速度v= ;
(2)认为绳的张力充当向心力,如果F= (用已知量和待测量的符号表示),则向心力的表达式得到验证。
15.(4分)地质队的越野车在水平荒漠上行驶,由于风沙弥漫的原因,能见度较差,为避免翻入深沟,试问他是急刹车有利还是急转弯有利 有利。因为(写出主要计算式) 。
16.(4分)如图,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0°,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4:1.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分别与A和地面相连,当B落地前瞬间,A、B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机械能之比为 (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17.(4分)一辆机动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图中图线A表示该车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B表示车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设车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在16s末开始匀速运动.可知车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为 N,车的质量为 kg.
三.综合题(共40分,第19、20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18.(12分)“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有以下几步。
(1)用如图1所示平抛竖落仪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被释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球的体积、材料和质量可以任意选择,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两球同时落地
C.该实验装置可以验证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若增加小锤击打的力度,可以改变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该同学用图2所示的器材继续进行描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的实验。关于本实验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斜槽必须是光滑的,且每次释放小球的初位置相同
B.应该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成水平
C.以斜槽末端紧贴着槽口处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即建坐标的原点O
D.为使所描曲线与小球运动轨迹吻合,应将所有的点都用直线依次连接
(3)在已知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该同学用图2所示的器材继续进行实验,描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3所示,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该同学在轨迹上测量出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和(x3,y3)。如果坐标满足 关系,说明小球抛出后在O、A、B、C相邻两点间运动经历了相等的时间间隔,同时 关系,那么证明小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4)某同学得到部分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图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边长均为l,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三个点。那么,小球从P1运动到P3所用的时间为 ,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
19.(12分)如图,与水平面夹角θ=45°的斜面和半径R=1m的光滑圆轨道相接于A、B两点,斜面和圆周之间有小圆弧平滑连接。滑块从余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m/s释放。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
(1)求滑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vB;
(2)分析并判断滑块能否滑过C点。
20.(16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滑雪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场上大放异彩,她擅长自由式滑雪,简化为半径R=5m的光滑圆弧雪道BCD与足够长的粗糙轨道DE在D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BCD的圆心,半径OB、OD与OC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若谷爱凌及其滑雪装备总质量m=50kg(视为质点)从B点左侧高为h=0.8m处的A点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s37°=0.8。求:
(1)谷爱凌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谷爱凌在C点时所受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3)若谷爱凌平抛后不再发力,则她在DE段滑行路程为多大(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3分。其中11、12题为多选题。)
1.物理量中,有些描述物质的发展变化过程,有些描述物质的特定性质或状态。下列四个量中描述物质状态的是( )
A.位移B.平均速度C.机械功D.弹性势能
【分析】位移、平均速度、机械功都是过程量,弹性势能是状态量,结合各个量的物理意义分析。
【解答】解:选项中位移、平均速度,弹性势能描述的是状态量,ABC错误;
故选:D。
【点评】物理量分为过程量和状态量,可根据物理量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来分析。
2.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对某物体做功:﹣2J>﹣5J
B.物体的重力势能:﹣2J>﹣5J
C.物体动能的变化量:﹣2J>﹣5J
D.物体的加速度:﹣2m/s2>﹣5m/s2
【分析】功、重力势能、动能的变化量都是标量。加速度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
【解答】解:A、功是标量,不是表示大小;
B、重力势能是标量,则﹣2J>﹣5J;
C、物体的动能是标量,负号表示动能减小了,故C错误;
D、加速度是矢量,不是表示大小3<﹣5m/s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知道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但标量的正负不一定表示大小,要结合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去分析。
3.交中的篮球队很强。运动员起跳斜向上扔出篮球,篮球经一抛物线后进入篮筐,没有碰到篮板,则从出手到进筐的过程中( )
A.篮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B.合外力和速度方向始终不在同一直线上
C.在最高点篮球的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
D.进筐时篮球的速度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守恒条件进行判断;篮球离开受后做斜上抛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水平方向的速度不为零,篮球的速度不可能竖直向下。
【解答】解:A、篮球从出手到进筐的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
B、不计旋转和空气阻力,而水平方向的速度不为零,故B正确;
C、在最高点篮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故C错误;
D、由于篮球水平方向的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是斜上抛运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斜上抛运动的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同时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守恒条件。
4.“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10月26日顺利发射升空,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宫空间站之旅。神舟十七号飞船经历上升、入轨交会飞行后,与已经和天舟货运船形成组合体的空间站核心舱对接,整体在距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的轨道稳定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七号”的运行周期大于24小时
B.“神舟十七号”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神舟十七号”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已知“神舟十七号”的线速度与角速度,可以求得“神舟十七号”质量
【分析】根据“高轨低速长周期”的规律,去分析速度、周期;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最大运行速度,由此可解答各项。
【解答】解:A.“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整体在距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的轨道,地球同步卫星高度约为35786公里,故周期小于24小时;
B.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故B错误;
C.“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整体在距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的轨道,高于近地卫星轨道,故C正确;
D.已知“神舟十七号”的线速度与角速度,根据v=ωr,不能求质量。
故选:C。
【点评】本题解题规律是掌握“高轨低速长周期”的规律,是一道基础题。
5.图甲所示的救生缓降器是一种可使人沿绳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如图乙所示,高层建筑工人在一次险情中,从离地面某高度处通过缓降器先匀加速运动后匀减速运动安全着陆,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险情处离地面的高度为90m
B.加速下滑时钢丝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420N
C.整个过程中工人重力做功为3150J
D.t=4s时钢丝绳对工人拉力的瞬时功率为11970W
【分析】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来求解发生险情处离地面的高度;
根据v﹣t图像的斜率求出工人加速下滑时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钢丝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
根据W=mgh求整个过程中工人重力做功;根据v﹣t图像的斜率求出工人减速下滑时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钢丝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再由P=Fv求t=4s时钢丝绳对工人拉力的瞬时功率。
【解答】解:A、根据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
代入数据解得:F=280N,故B错误;
C、整个过程中工人重力做功为:WG=mgh=70×10×45J=31500J,故C错误;
D、在3﹣2s内工人减速下滑=m/s2=7m/s2
设减速下滑时钢丝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解得:F′=1330N
t=4s时工人速度大小为:v3=v3﹣a×Δt=18m/s﹣9×6m/s=9m/s,
则t=4s时钢丝绳对工人拉力的瞬时功率为:P=F′v=1330×6W=11970W,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知道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处理。
6.某生态公园的人造瀑布景观如图所示,水流从高处水平流出槽道,恰好落入步道边的水池中。现制作一个为实际尺寸,模型中槽道里的水流速度应为实际的( )
A.B.C.D.
【分析】(1)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匀速,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求解水流的实际速度;
(2)根据模型缩小的比例,求解模型中槽道里的水流的速度与实际流速的比例关系。
【解答】解:水流做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x=v0t
竖直方向:y=gt2
联立解得:v0==x•,
模型的x,y都变为原来的0′=x•=v0,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平抛运动规律,需要将人造瀑布抽象成平抛运动模型。
7.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为轮子A和B的共同转轴,O′为轮子C的转轴,且RA=RC=2RB,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aC等于( )
A.4:2:1B.2:1:2C.1:2:4D.4:1:4
【分析】共轴转动的点角速度相等,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求解向心加速度之比.
【解答】解:A、B两点共轴转动,根据a=rω2知,A、B的半径之比为2:7A:aB=2:1,B、C两点靠传送带传动,根据a=知,B,则向心加速度之比aB:aC=2:1,则aA:aB:aC=6:2:1.故A正确,B、C。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靠轮子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之比的关系.
8.有一种大型游戏器械,它是一个圆筒形的大容器,游客进入容器后身体紧靠筒壁坐着当圆筒开始转动,游客会感到自己被紧紧地压在筒壁上不能动弹。当转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板与坐椅一起向下坍落,但他们都惊奇地发现自己是安全的。此时游客( )
A.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
B.游客的向心加速度是相同的
C.游客所受向心力是由弹力提供的
D.坍落后如果转速继续增加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也会继续增加
【分析】圆筒地板塌落,游客发现自己没有落下去,游客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受弹力,弹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解答】解:AC、此时游客受到重力、弹力作用,故A错误;
B、每个游客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不同;
D、游客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搞清游客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抓住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合力提供向心力求解。
9.(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它的左端连一弹簧,当撤去力F后,物体将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再减小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再增大
【分析】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形变量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分析弹簧形变量的变化,从而判断弹性势能的变化。
【解答】解:当撤去F后,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再伸长,则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再增加,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要知道弹簧压缩时或伸长时都具有弹性势能,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10.(4分)如图所示,地面上空有许多相交于A点的光滑硬杆,它们具有不同的倾角和方向,小环的质量各不相同.设在t=0时,各小环都由A点从静止开始分别沿这些光滑硬杆下滑(空气阻力不计)( )
A.水平面B.球面
C.抛物面D.不规则曲面
【分析】小环沿硬杆下滑时,受到重力和杆的支持力,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速率与下滑高度之间的关系,根据高度关系,判断下滑速率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构成的形状.
【解答】解:设小环下滑的高度为h时,速率为v
mgh=
得:h=
则知,速率v相等,将这些下滑速率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应在一个水平面上,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高度与速率的关系式,即可轻松判断速率相等的点构成的形状.
(多选)11.(4分)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则有( )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表重力加速度g
B.c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60°
C.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短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8小时
【分析】当卫星绕地表做圆周运动,重力提供向心力,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是a卫星靠万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加速度不等于g;根据同步卫星的周期求出c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根据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比较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根据d的周期与同步卫星的周期关系确定d的周期可能值.
【解答】解:A、a在赤道上随地球一起做圆周运动,a的向心加速度不等于地表处的重力加速度g。
B、c为同步卫星,则在4h内转过的圆心角为60°。
C、根据v=知、d的线速度,c的线速度又大于a的线速度,则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D、根据T=知,则d的周期可能为28h。
故选:BD。
【点评】对于卫星问题,要建立物理模型,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要知道同步卫星的条件和特点.
(多选)12.(4分)如图所示,用细绳相连的小球a、b可在水平光滑杆上滑动,两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a=2mb,水平杆随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两球离竖直转轴的距离不变,则( )
A.两球所需向心力的大小相等
B.a球的向心力大于b球的向心力
C.a球离转轴的距离是b球离转轴距离的一半
D.当ω增大时a球将向外滑动
【分析】两球绕轴做圆周运动,靠拉力提供向心力,拉力相等,则向心力大小相等,抓住角速度相等求出半径的关系。
【解答】解:AB、两球做圆周运动,因为拉力相等,故A正确。
C、根据mar1ω2=mbr3ω2得,==,故C正确。
D、当ω增大时,则绳子拉力增大。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两球做圆周运动靠拉力提供向心力,以及两球角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3.(4分)如果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将 增大 ;如果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将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分析】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将增大;如果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将减小.
【解答】解:根据动能定理,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物体的重力势能将减小.
故答案为:增大;减小
【点评】该题考查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属于记忆性的知识点,要求记住即可.属于基础题目.
14.(4分)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向心力公式。一个体积较小,质量为m的滑块套在水平杆上(不会翻到),力传感器通过一根细绳连接滑块,最初整个装置静止,细绳刚好伸直但无张力,最后滑块随杆一起绕竖直杆做匀速圆周运动。滑块的中心固定一块挡光片,宽度为d,每经过光电门一次,通过力传感器和光电计时器就同时获得一组细绳拉力F和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的数据。
(1)某次旋转过程中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Δt,则滑块转动的线速度v= ;
(2)认为绳的张力充当向心力,如果F= (用已知量和待测量的符号表示),则向心力的表达式得到验证。
【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得出线速度;
(2)利用向心力公式得出F的表达式。
【解答】解:(1)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线速度大小为:v=
(2)根据F=m
代入线速度表达式,得F=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运动的相关应用,根据实验原理理解正确的实验方法,结合向心力公式即可完成分析。
15.(4分)地质队的越野车在水平荒漠上行驶,由于风沙弥漫的原因,能见度较差,为避免翻入深沟,试问他是急刹车有利还是急转弯有利 急刹车 有利。因为(写出主要计算式) ,r=,r>s 。
【分析】无论刹车还是转弯,都是为了避免事故,刹车时地面的摩擦力使车减速,转弯时摩擦力则使车改变方向。
【解答】解:刹车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a,解得a=μg
刹车距离:
转弯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则:
转弯半径为:r=
r>s,所以刹车更容易避免事故。
故答案为:急刹车;,r=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提供的加速度,求出刹车和转弯距离,二者比较即可判断。
16.(4分)如图,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0°,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4:1.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分别与A和地面相连,当B落地前瞬间,A、B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1:2 ,机械能之比为 4:1 (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分析】根据受力分析判断出AB的运动,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得各自的速度,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故机械能守恒
【解答】解:设B距地面的高度为h,剪断轻绳后,A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2gh=v2,解得v=,下落时间t=,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故v′:v=1:6,只受到重力作用,故EA:EB=4:1
故答案为:8:2;4: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的机械能守恒,利用运动学公式判断出速度
17.(4分)一辆机动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图中图线A表示该车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B表示车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设车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在16s末开始匀速运动.可知车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为 1500 N,车的质量为 562.5 kg.
【分析】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取到最大值,根据P=Fv求解阻力,根据速度﹣图象求出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根据P=Fv求出匀加速运动的牵引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机动车的质量.
【解答】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可知,机动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
最大速度 vm=12m/s,0﹣6s内的加速度为:a===2
根据图线B可以机车的额定功率为:P0=18000W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取到最大值==1500N
匀加速运动的牵引力为:F===2250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解得:m=562.5kg
故答案为:1500,562.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机车启动问题.汽车通常有两种启动方式,即恒定加速度启动和恒定功率启动.要求同学们能对两种启动方式进行动态分析,能画出动态过程的方框图,公式P=Fv,P指实际功率,F表示牵引力,v表示瞬时速度.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机车达到最大速度.
三.综合题(共40分,第19、20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18.(12分)“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有以下几步。
(1)用如图1所示平抛竖落仪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被释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两球的体积、材料和质量可以任意选择,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两球同时落地
C.该实验装置可以验证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若增加小锤击打的力度,可以改变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该同学用图2所示的器材继续进行描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的实验。关于本实验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B 。
A.斜槽必须是光滑的,且每次释放小球的初位置相同
B.应该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成水平
C.以斜槽末端紧贴着槽口处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即建坐标的原点O
D.为使所描曲线与小球运动轨迹吻合,应将所有的点都用直线依次连接
(3)在已知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该同学用图2所示的器材继续进行实验,描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3所示,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该同学在轨迹上测量出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和(x3,y3)。如果坐标满足 y1:y2:y3=1:4:9 关系,说明小球抛出后在O、A、B、C相邻两点间运动经历了相等的时间间隔,同时 x1:x2:x3=1:2:3 关系,那么证明小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4)某同学得到部分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图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边长均为l,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三个点。那么,小球从P1运动到P3所用的时间为 ,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
【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对选项的操作进行分析即可;
(2)根据实验原理确定正确的实验操作;
(3)根据平抛运动的不同方向的运动特点分析出坐标需要满足的关系;
(4)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结合相应的运动学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1)A.为了减小空气阻力影响、体积小的金属球、材料和质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BC.实验可以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由位移—时间公式:
可得小球下落的时间为:,故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故BC正确;
D.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可以改变平抛的初速度,故D错误。
故选:BC。
(2)A.只要保证每次释放小球的初位置相同,斜槽是否光滑并不影响小球做平抛运动;
B.应该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成水平,故B正确;
C.以小球在斜槽末端时,即建立坐标的原点O;
D.为使所描曲线与小球运动轨迹吻合,尽可能多的点都落在曲线上,故D错误。
故选:B;
(3)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
如果得到:
则可以说明小球抛出后在O、A、B、C相邻两点间运动经历了相等的时间间隔;
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小球在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根据位移公式可得小球水平方向的位移为:x=v0t
如果满足:x2:x2:x3=8:2:3的关系,则可以证明小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4)由:
可得:
小球从P1运动到P5所用的时间为:
由:x=12l=v0t6
故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大小为:=
故答案为:(1)BC;(2)B6:y2:y3=4:4:9;x5:x2:x3=2:2:3; (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抛运动的相关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理解平抛运动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特点即可完成分析。
19.(12分)如图,与水平面夹角θ=45°的斜面和半径R=1m的光滑圆轨道相接于A、B两点,斜面和圆周之间有小圆弧平滑连接。滑块从余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m/s释放。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
(1)求滑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vB;
(2)分析并判断滑块能否滑过C点。
【分析】(1)滑块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可解得滑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vB;
(2)滑块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C点的临界速度,从B到C,根据动能定理解得C点速度,对比可分析。
【解答】解:(1)(2)滑块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μmgcsθ×=﹣
代入数据解得:vB=8m/s
(3)滑块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从B到C,根据动能定理有:
﹣mg×2R=﹣
代入数据解得:
vC=2m/s
v'C=m/s
vC>v'C
则滑块能滑过C点。
答:(1)滑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8m/s;
(2)滑块能滑过C点。
【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定理,解题关键掌握动能定理的应用,注意滑块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20.(16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滑雪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场上大放异彩,她擅长自由式滑雪,简化为半径R=5m的光滑圆弧雪道BCD与足够长的粗糙轨道DE在D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BCD的圆心,半径OB、OD与OC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若谷爱凌及其滑雪装备总质量m=50kg(视为质点)从B点左侧高为h=0.8m处的A点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s37°=0.8。求:
(1)谷爱凌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谷爱凌在C点时所受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3)若谷爱凌平抛后不再发力,则她在DE段滑行路程为多大(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1)由运动学公式可得B点竖直方向速度,把B点速度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由几何关系可得初速度大小;
(2)由几何关系可得B点速度大小,从B点到C点由动能定理列式,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两式联立可得C点所受支持力大小;
(3)根据DE面上最大静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大小关系,可知谷爱凌速度减为零时静止,从C点到速度减为零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滑行路程。
【解答】解:(1)谷爱凌在B点竖直方向的速度
把B点速度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下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得:
(2)B点速度
从B点到C点由动能定理有:
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可得:FN=1150N,
(3)在DE段谷爱凌所受最大静摩擦力fm=μmgcs37°=0.8×50×10×0.8N=320N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mgsin37°=50×10×6.6N=300N
可知mgsin37°<fm,所以当谷爱凌速度减为零时,停止在斜面上,
从C点到速度减为零,由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可得:s=3.81m
答:(1)谷爱凌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为3m/s;
(2)谷爱凌在C点时所受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1150N;
(3)若谷爱凌平抛后不再发力,则她在DE段滑行路程为8.81m。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在DE斜面上当速度减为零时,谷爱凌是否下滑。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_2021学年上海闵行区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_2021学年上海闵行区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共8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