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均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 Hg、B. NaCl、C. 、D. Fe、
2. 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保存氧气B. 验纯氢气
C. 称量氯化钠 D. 收集氢气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3个氧原子:O3
B. 硝酸铵的化学式:NH4NO3
C.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自热火锅(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发热的原理:
5. 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27个原子构成
B. 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C. 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黄酮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6.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或现象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B. 燃烧都是剧烈的发热发光的化合反应
C. 碳与氧气质量比为3:5时,燃烧产物既有CO又有CO2
D.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8.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用电热丝点燃红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C. 待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 实验中红磷的量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0.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x、y、z的值分别为2.3、4、0.6
C. 化学方程式中乙醇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
D. 该反应中氧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0∶7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11.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和天然气。
(2)使用煤时将其做成蜂窝状更易充分燃烧的原因是____ 。
(3)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而“低碳经济”是以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字母)。
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12. 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2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由图1中信息可推测X处表示_____(填元素符号)
(2)图1中元素均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图2中A、B、C粒子:
①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②氧离子结构示意图和_____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3. 学完物质燃烧的条件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教材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五氧化二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通入氧气前,燃烧匙内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通入氧气后若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与课本实验相比,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1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三组实验。(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硫反应)
(1)实验一是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燃烧结束后,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原因是______。
(2)实验二是电解水实验,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推断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实验三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结束后应采取的操作顺序是______。
15. 某同学设计的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结合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a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由此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
(3)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实验室不能用 (填字母)的方法区别 CO 和 CO2。
A. 闻气味
B.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 点燃
D.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4)由该实验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16.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为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E可供给呼吸, G 是一种有毒气体(“--”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E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
(4)写出G的一种用途____。
(5)F→G的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7.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反应条件和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B、C装置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_____,向漏斗中添加稀盐酸时,应添加至图中_____(填“a”“b”或“c”)处。
(4)图中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为______ (填字母)。
18. 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炽热的焦炭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某探究小组同学对其反应后的气体成分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混合气体中含有哪些成分?
【猜想假设】
甲同学认为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乙同学认为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丙同学认为除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外,可能还含有氮气。
(1)探究小组同学一致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小组同学做出此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查阅资料】
①焦炭中的杂质不与水反应;
②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③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吸收水
【进行实验】
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图中部分夹持仪器已经略去,假设每一步均充分反应)。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则混合气体中含有______。
(3)装置B中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5)若实验中观察到装置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
【实验结论】
(6)实验证明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
(7)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19. 锅炉内有大量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若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引起爆炸。某同学取一定量的水垢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进行反应(水垢中的其他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稀盐酸),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2)该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选项
做法或现象
解释
A
水能灭火
水吸收热量,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水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C
水在0℃结成冰
分子停止运动
D
用活性炭净化水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鉴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C
分离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
物质(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x
y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z
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