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
A.铁生锈B.酒精挥发C.蜡烛燃烧D.呼吸作用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冰水混合物D.二氧化锰
5.下列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
A.农业上将喷灌改为漫灌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C.口杯接水刷牙D.使用节水用具
6.我国颁布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严格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溴酸盐指标限量,过量添加溴酸钾()会致癌,其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3C.+5D.+6
7.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除我们熟知的性质之外,铝还可以与溶液发生反应:,X的化学式是( )
A.B.C.D.
8.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变化的是( )
A.原子种类B.分子种类C.元素种类D.原子的数目
9.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
A.B.C.D.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校园内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1滴水中有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分子变大
11.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25
1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14.“21金维他”中蕴含有铁、钾、钙等多种成分,这里的铁、钾、钙是指( )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1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B.食物腐败C.钢铁生锈D.火药爆炸
16.如图,将充满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17.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 )
A.和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中毒
D.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和
18.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a中再加少量二氧化锰,将药品分别加热到完全分解,则理论上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多选题
1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验纯
2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石墨具有滑腻感,因此可作电极
B.石墨灰黑色,质软,因此可用于作铅笔芯
C.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D.金刚石的硬度大,因此可用来切割玻璃
三、填空题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2)两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2个硫离子______。
(5)铝离子______。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碳素墨水书写的文字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______。
(2)自制的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请写出农业上防治水污染的措施______。
(4)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______。
23.“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和__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上述粒子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______。(用字母序号填空,下同)
②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
24.小发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是自来水厂净水时常加入的絮凝剂,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该物质净水的原理是______。
(2)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序号)______。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水。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5.已知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液体,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物质;C、E是无色气体。
(1)试推测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
(2)写出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由D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6.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______。
(3)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欲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用该方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原因可能是______。
(4)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
27.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______(填①或②)中溶液变红。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如果将等质量的品红分别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获得的结论是_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
(3)C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偏小,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
(4)D实验中酒精灯火焰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
28.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
(2)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3)通过该实验获得的结论是______。
29.如下图所示是某校学生甲、乙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甲同学采用装置A,乙同学采用装置B,请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上述装置实验其中能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同学(填“甲”或“乙”)。
(2)装置A中看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
(3)装置A中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
30.根据下图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得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图B中,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软矿泉水瓶中注入约体积的水,迅速拧紧瓶盖后,振荡,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得出结论是______。
四、计算题
31.酸奶中含有的乳酸对健康有益,乳酸的化学式为(),试计算:
(1)一个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2)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3)乳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
(4)18克乳酸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
3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2.5g鸡蛋壳放在烧杯里,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100g稀盐酸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8.1g。(假设鸡蛋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钙的质量。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铁生锈过程中,铁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B项,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项,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项,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答案:A
解析: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是由、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A
解析:A、农业上喷灌能节约用水,农业上不宜提倡将喷灌改为漫灌。A符合题意;
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能起到节水的作用,适宜提倡。B不符合题意;
C、口杯接水刷牙能起到节水的作用,适宜提倡。C不符合题意;
D、使用节水用具能起到节水的作用,适宜提倡。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6.答案:C
解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溴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设溴元素的化合价为x,故(+1)+x+(-2)×3=0,x=+5价,故选C。
7.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铝、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铝、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故选:B。
8.答案:B
解析: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所以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一定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表示1个磷酸氢根离子,故选项错误;
B、表示2个硝酸分子,故选项错误;
C、表示甲烷,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1个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由 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D、表示氯酸,氯酸由氢元素、氯元素、氧元素组成,1个氯酸分子,1个氯酸分子由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校园内桂花飘香,是因为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这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A正确;
B、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空隙中,导致总体积变小,B正确;
C、1滴水中有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正确;
D、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并不是分子体积变大,D错误。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可知,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2+8×1+6×16=176,故B正确;
C、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8):(16×6)=9:1:12,故C错误;
D、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8):(16×6)=9:1:12,故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正确。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增加了11g-2g=9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9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8g-20g=8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2g-5g=17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的质量不变,可能做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待测的数值为5;
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丁,生成物是甲和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A说法正确;
B、反应前后甲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选项B说法正确;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g:8g=9:8,该选项C说法正确;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5g,该选项D说法不正确;故选:D。
13.答案:D
解析: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此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这是防止吸入有害气体,此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所有的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此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上,是隔绝氧气,此说法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
14.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21金维他”中含有铁、钾、钙等多种成分,这里的铁、钾、钙是指元素。故选:B。
15.答案:D
解析:A、酒和醋的酿造,粮食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B、食物腐败,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C、钢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火药爆炸,是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6.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并且与水反应,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试管中水面上升故①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而试管内的液体变红。故②正确。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不能,故选项说法错误;
B、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等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不活泼,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加入氯酸钾质量相等,所以最终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等,但是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生成氧气速率大于不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因此a的斜率要大于b,但是最终气体的质量相等,两线汇成一条线,氯酸钾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氧气,二氧化锰加速分解,所以a先产生氧气,所以B正确;
故选:B。
19.答案:CD
解析:A、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时也会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故A错误;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不是离子,故B错误;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C正确;
D、点燃可燃性的气体前都要验纯,氢气和甲烷都是可燃性的气体,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点燃甲烷前也需要验纯,故D正确。
故选:CD。
20.答案:AC
解析:A、石墨具有导电性,因此可作电极,与具有滑腻感无关,说法错误;
B、石墨灰黑色,质软,因此可用于作铅笔芯,说法正确;
C、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D、金刚石的硬度大,因此可用来切割玻璃,说法正确。
故选:AC。
21.答案:(1)
(2)
(3)
(4)
(5)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
(3)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硫离子表示为:。
(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铝离子表示为。
22.答案:(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活性炭
(3)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1)使用碳素墨水书写的文字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氧气接触,也不易起变化;
(2)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可加入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农业上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有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3.答案:(1)C或H;H或C
(2)A、C;C、E
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反应物氧气的分子中只含有氧原子,则甲烷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碳原子、氢原子,其原子符号为C、H。
(2)①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上述粒子中AC属于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AC。
②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是质子数相同,CE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24.答案:(1)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
(2)ac
(3)硬;泡沫多、浮渣少
解析:(1)A物质是自来水厂净水时常加入的絮凝剂,该物质的名称是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
(2)a、操作①实现了固液分离,是过滤,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符合题意;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会导致滤液飞溅,不会导致滤液浑浊,不符合题意;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符合题意。
故选ac;
(3)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操作③是蒸馏,蒸馏水中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软水,故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现象为:泡沫多、浮渣少。
25.答案:(1);;
(2);
解析:分析:已知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液体,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物质;C、E是无色气体。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状固体,过氧化氢溶液和水是无色液体,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无色气体。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C是氧气,D是水,E是氢气。上述结论代入框图,经检验正确无误。
详解:(1)A是过氧化氢,化学式;B是二氧化锰,化学式;C是氧气,化学式
。
(2)A是过氧化氢,C是氧气,A生成C,即过氧化氢生成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D是水,C是氧气,D生成C,即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26.答案:(1)长颈漏斗
(2)A;;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3)催化;C;集气瓶没有灌满水
(4)B;方便添加液体药品,节约药品;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解析:(1)图中带有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在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在加热氢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则欲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用该方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原因可能是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
(4)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时,需要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该发生装置中有长颈漏斗,优点是便于添加液体药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27.答案:(1)②;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为1/5;红磷不足(合理即可)
(4)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解析:(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A中可以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如果将等质量的品红分别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变量为温度,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毒性,所以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进行C实验时,可观察到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为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由此可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为1/5的实验结论。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或没有冷却至室温,便打开止水夹都会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偏小。
(4)D实验中,酒精灯火焰加网罩可以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8.答案:(1)增强水的导电性
(2)1:2
(3)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析:(1)水电解实验要向水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或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2)与电源负极相连那端生成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那端生成氧气,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3)通过该实验获得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等。
29.答案:(1)甲
(2)先变大后变小
(3)引燃白磷
解析:(1)甲实验中,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且该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乙实验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填:甲;
(2)装置A中,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气球变大,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气球变小,故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3)装置A中玻璃管的作用是引燃白磷。
30.答案:(1)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密度比空气大
(2)软矿泉水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解析:(1)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大是物理性质。故填: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密度比空气大。
(2)向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矿泉水瓶中加入约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软矿泉水瓶变瘪;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故填:软矿泉水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1.答案:(1)12
(2)90
(3)6:1
(4)96g
解析:(1)由化学式可知,一个乳酸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所含原子总数为12;
(2)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90;
(3)乳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6:1;
(4)18克乳酸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32.答案:(1)4.4
(2)80%
(3)11.1g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100g-108.1g=4.4g。故答案为:4.4。
(2)设:12.5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0%。
(3)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钙的质量11.1g。
A
B
C
D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A
B
C
D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鹤岗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归纳和推理正确的是,科学研究发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55页。
黑龙江省萝北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萝北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事实与解释不相符的是,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把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