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九省联考】2024新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原卷版+解析版)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10(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10(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原卷版docx、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锻炼同学的考试心理,训练学生快速进入考试状态。高考的最佳心理状态是紧张中有乐观,压力下有自信,平静中有兴奋。
3、训练同学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积累考试经验。模拟考试可以训练答题时间和速度。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水平的竞争,也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是成绩。
4、帮助同学正确评估自己。高考是一种选拨性考试,目的是排序和择优,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模拟考试以后,同学们要想法了解自己的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
2024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
(解析版)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如今,“玩梗”成为年轻人的流行文化。我们既要鼓励语言创新,尊重年轻人的创新表达方式,重视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促进,理解流行词语无可替代的表达功能,也要高度警惕消极的玩梗文化,防范玩梗背后的传播迷思和价值取向偏差。
梗文化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质,其依赖的是将逻辑推至极致带来的荒诞,并借助于这一荒诞性去完成一次笑点的制造。梗的诞生发展可以分为语音变异和词汇变异两大源头。语音变异是指将各地方言或者外来语言转化成汉语中的同音字或近音字,以达到通俗易懂和生动有趣的目的。词汇变异是指词汇的变化以某一词汇作为基础进行延伸。
梗,通过对某事或某物在不同情境的解码编码,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玩梗,作为年轻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流行离不开媒介技术、符号意义、生产风格和社交隐喻的共同作用。造梗者漫不经心地自创或者引用某些具有流行潜质的词句或场景充当梗的语料,用以表达、评论、分享,成为梗的首发角色;玩梗者受个人经历、生活经验或性格偏好的影响与造梗者的输出一拍即合,对梗进行理解、解读、定义、回应、修正、延伸和再造。
当下许多“梗”的更新速度快、包含意义多样。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指向,“梗”的能指和所指都很丰富,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都存在着流动性。大众在使用“网络流行梗”时,不会追求一个确定的意义,更多的是通过“梗”来确立自身的位置,获得群体认同和情感共鸣。
“网络流行梗”的形成一般是依靠拼贴、戏仿等手段,实际所指常常与表面意思截然相反。特别是在后真相盛行、情绪为先的社交媒体中,事实不被重视,缺乏理性的讨论逐渐导致了公共话语的贫乏。在用“网络流行梗”进行交流时,表情包和固定化的文字成为传播中介,越来越少调用其他的词汇和语句,逐渐失去自身的语言逻辑。比如用“真香”来表示开始评价很低但后来态度有巨大转变,用“yyds”来形容事物或人的出色。梗,在提升了传播效率的同时,也陷入了固定的话语体系,甚至出现“文字失语”的症状和文字本真意义的消解。
部分玩梗以低下的感情姿态,在俗气而直白的“土味情话”中暗含笑点,使梗脱离最开始的传播语境,衍生出新的意义。同时,梗文化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汉字的歪曲,如“夺笋哪”是指“多损啊”,容易影响大众对汉字的准确认知,不利于汉字的传承。对梗文化的泛滥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良价值取向。凡此种种,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网络流行梗”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影响着公众的日常交流和话语表达。网络玩梗的流行充满着必然性和偶然性,既能让人们收获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也能让人们在表达失语中走向模糊底线、缺乏原则的群体认同。所以,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网络玩梗,正确把握梗文化的认知规律,警惕万物皆可玩梗背后的传播迷思和价值取向偏差,警惕网络玩梗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表达失语”和价值观消解等现象,避免娱乐化陷阱,努力引导营造良好的公共讨论氛围。
(摘编自林爱瑶《网络玩梗背后的表达失语与价值观消解》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言网语”越来越成为青少年传递信息、宣泄情绪、缓解压力、释放感情的表达方式。但一些恶俗、粗鄙的网络“烂梗”也充斥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阻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网络“烂梗”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精神梗阻”。一方面,网络“烂梗”直接影响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表达和运用能力。网络“烂梗”束缚语言思维、削弱思考能力、固化表达方式,会导致孩子们“文字失语”,说梗、接梗、抛梗时挥洒自如,但要将心中所想付诸文字时,却不会表达、不会言语,除了用“yyds”再也找不到其他表达赞美的词语了,这样会影响孩子们成长成才。另一方面,网络“烂梗”弱化孩子们对正确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一些网络“烂梗”出自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准参差不齐的“劣质网红”,他们博眼球、赚流量,助推审丑文化,将错误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传递给理性思辨能力弱的孩子们,拉低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水准,易使孩子们美丑不分、荣辱不辨。
抵制网络“烂梗”刻不容缓,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首先,要落实家庭的基础作用。家长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家长要以身示范为孩子营造文明规范的家庭语言环境,及时制止和纠正网络“烂梗”渗入孩子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积极引导孩子认清网络“烂梗”的生成根源、严重危害及抵制方法,帮助不明真相、盲目跟风的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次,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是孩子学习知识、塑造价值、养成道德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同学的榜样引领、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培塑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价值志趣、积极的道德情感和勇毅的意志品格,引导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会用文明、通俗、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相关政府部门要当好“看护人”,出台法律政策,加强监测和监管。网络平台要当好“守门人”,做好入口的审核和把关,通过设置黑名单,采取屏蔽、关停等处置措施,将不良信息和网络“烂梗”锁在门外,为孩子们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
(摘编自李海容《切莫让网络“烂梗”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网络语言是青少年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但阻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B.“玩梗”是一种语言创新,是年轻人的一种创新表达方式,有值得鼓励的地方。
C.梗文化依赖的是将逻辑推至极致带来的荒诞,梗的诞生发展主要依靠语音变异。
D.玩梗者对梗进行理解、解读、定义、回应、修正、延伸等,成为梗的首发角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梗文化的变异是对汉字的歪曲,因此对梗文化的滥用可能会出现不良价值取向。
B.网络“烂梗”直接影响孩子们语言学习、表达等能力,会影响孩子们成长成才。
C.玩梗的流行离不开媒介技术、符号意义、生产风格和社交隐喻的共同作用。
D.大众玩梗时更多的是通过“梗”来确立自身的位置,获得群体认同和情感共鸣。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中央网信办即日起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整治重点包括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在内的不良行为。
B.“最美逆行者”这个“梗”,最初源自网友拍摄的一张照片——消防队员逆着疏散的人流冲进火场的背影,后来逐渐成为一个通用的“梗”。
C.想要拯救孩子被“梗”住的表达欲,父母可以多陪孩子聊天。在聊天过程中,父母可以多用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孩子锻炼表达能力。
D.江苏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在班会课上,鼓励孩子们做一只“有生命的蝴蝶”,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判断和应对网络“烂梗”。
4.下列关于材料一的论证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3分)
A.总体上采用“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B.先写我们既要看到玩梗的益处,也要警惕玩梗带来的危害;其次分析梗的形成过程和内涵特点等;再阐述梗会带来问题。
C.最后总结玩梗的利与弊,进一步提出应对的方法。
D.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如列举“真香”“yyds”来论述“在用‘网络流行梗’进行交流时,表情包和固定化的文字成为传播中介,越来越少调用其他的词汇和语句,逐渐失去自身的语言逻辑”。
5.两则材料都谈到了玩“梗”的危害,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B(A项,“网络语言……但阻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以偏概全,原文表述是“但一些恶俗、粗鄙的网络‘烂梗’也充斥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阻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C项,“梗的诞生发展主要依靠语无甲生
有,原文表述是“梗的诞生发展可以分为语音变异和词汇变异两大源头”。D项,“玩梗者……成为梗的首发角色”张冠李戴,原文表述是“造梗者……成为梗的首发角色”。)
2.A(“梗文化的变异是对汉字的歪曲”错,原文表述是“梗文化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汉字的歪曲”;“因此对梗文化的滥用可能会出现不良价值取向”强加因果。)
3.B(材料二最后一段主要论述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如何抵制网络“烂梗”对孩子们造成的危害。B项,阐述的是“最美逆行者”这个“梗”的来源,“最美逆行者”也不是“烂梗”。因此选择B项。)
4.B(“再阐述梗会带来问题。”改为:“阐述部分梗可能带来的问题”。
5.①材料一侧重于论述玩梗对文字、社会价值取向等带来的危害。②材料二侧重于论述网络“烂梗”对孩子们健康成长、语言学习和表达等能力、价值观塑造等造成的危害。(每点3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草木辞
杨紫烟
花香撵着季节,不几日便到了月末。四下觅香,始见不远处的青砖地上早炸裂了一地果实。急忙奔去察看,只见满地蜜汁飞溅,蜜蜂嗡嗡,蚂蚁奔劳,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抬头望天,一株老树满目翠色,绿荧荧的梢头缀满了若拇指般白亮亮的果实,几乎遮蔽了大半个天空。踮起脚尖,欢喜地去够那枝条,风狡黠地袭来,一颗透熟的果实却“啪嗒”掉落肩头,摔成一摊烂泥,湿哒哒地黏在衣衫上,忍不住用手指去蘸了那泥,送入口中,甜蜜的滋味瞬间将舌尖湮没。是的,塔里木的桑葚熟了。
塔里木向来多桑,田间、地头、阡陌之间,多有植桑,桑树易长,三五年便枝叶婆娑,虬枝如盖,农人若耕作劳累,正好坐在树下,饮上几口冷茶水,再背靠着树身小憩一会儿,消暑亦解乏。因桑音同“丧”,中国民间惯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之说,故寻常人家门前是鲜见栽桑的,然而,塔里木的当地人却不屑此说,其栽桑习俗沿袭迄今仍初心不改。在新和县的乐器之乡加依村,栽桑的习俗更是被传承到极致,村里的桑树简直稠密到“叶绿掩柴扉,户户桑葚香”,不足三里的一条小路,入眼处皆为桑,且色彩缤纷,红桑、白桑、黑桑,花样百出,滋味更各有千秋。曾有人戏谑,若是初夏时节在加依村漫游,根本无须用手去摘桑葚,只需将头仰起,张嘴,保有熟透的桑葚自投罗网。
关于桑树的起源,曾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可以断定的是,桑树确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树种之一。它的历史往前甚至可追溯到商,在河南安阳市商都城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曾发现“桑”字的象形文字。民间亦曾有黄帝元妃嫘祖为蚕桑之母的传说,足以证明华夏植桑历史之悠久,几乎可与中国五千年历史比肩。桑树更因其超强的繁衍能力与顺应自然能力,在华夏大地数千年不绝,才引嫘祖就地取材发明养蚕缫丝技术,使人类衣可蔽体,安度寒冬。
当目光穿过历史的林樾,复归三千年前,亦是一个明月皎皎的夏夜,兰花的香气如海水涌动,一位青年男子独自徘徊在一株老桑树下,等候他的爱人。阵阵晚风,吹得桑叶惊悸地婆娑,发出“沙沙”的呻吟,皎洁的月光映在青年的双眸中,他的心和风中的桑叶一般悸动。相思情浓,青年不由将满腹情丝化为诗韵,写下一首诗歌以寄相思,这便是《诗经》《国风·鄜风》里的《桑中》一文。诗中,男子以对话的方式热忱地表达了他的相思之意:“爱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一问,一答,遣词优美,寥寥数语,便将一对情侣于桑树下相悦的故事,娓娓道来,纵使千年后品读,仍觉美好如斯。而此情,此景,皆因桑为媒。
这是桑的生命力。无桑亦无罗敷女,无桑亦无诗千首,桑树可福荫,桑葚以酿酒,桑叶更伺蚕,蚕缫丝,丝成绸缎,终予人以锦衣,“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丝绸的华丽,娇艳了千百年来的每一个春天。后来,诗人白居易也写下了一首诗《缭绫》,将以蚕丝而编织的缭绫之美赞美到极致:“缭绫缭绫何以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这也是一株桑树的力量,它以身伺蚕,造就了蚕丝的辉煌时代,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丝绸史上的地位,并因此为引擎,成就了一个叫张骞的人。
张骞的一生,是与桑结缘的。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但很不幸,在穿越河西走廊时,被匈奴强行扣留。可怜的张骞,足足被匈奴软禁了十年。这十年,他夜夜梦回长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后来,这个心志高远的男人设法逃出王庭,但他并未回乡,而是再次踏上西去的征途。那时节,西域天高地远,草木稀落,白昼日光毒辣如火,夜里风沙乍起乍歇,前有漫漫长路,后有绵绵追兵,张骞一行饥渴难耐,眼看就到黄昏,还未寻到心仪的宿营地。走着走着,忽然,前方一片绿荫遥遥,张骞惊喜交加,跌跌撞撞直奔那绿荫而去——毋庸置疑,那当然是一片桑林。也恰巧,正是桑葚熟时,张骞有幸饱食了一顿蜜甜的桑葚,而后心满意足地倚在一株老桑树下,昏昏欲睡。那晚,西域的月光格外明亮,天幕黛蓝,星辰如海,夜风飒飒地吹,桑叶沙沙地私语,张骞嗅着桑葚的甘香,沉沉地睡去。那夜,他梦回长安,那条他常常走过的街巷边,几株桑树比邻而立,那洁白的桑椹,正散发出诱人的气息……后来,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时,特意来到这片桑林前,深深地拜了一拜,而后,策马扬鞭,一路向西,最终贯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张骞已远,历史已为云烟,昔日的丝路仍如纽带接续各地,而与它息息相关的桑,在张骞故去两千年后,仍在每一个初夏挺立在塔里木的乡村和城市的道路旁,依旧散发着醇厚的香气,如同当年张骞嗅过的那缕香……那些桑,披荆斩棘,前赴后继,穿越历史的尘烟,见证商的兴替,春秋的繁芜,汉的盛大,唐的绮丽,以及塔里木新城的崛起……
五千年来,一场场有关桑葚的盛事,在已远去的西域和今天的塔里木重演,从未消声。就譬如我的窗外,一株新桑正在塔里木的夏风中摇曳,桑叶绿得发黑,洁白的桑葚正垂挂在枝头,酝酿翌日的甜蜜。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交代了桑葚成熟的时间,描写了桑葚成熟的盛况,引出下文对塔里木当地人种桑习惯的介绍。
B.文章中用“叶绿掩柴扉,户户桑甚香”一句形容桑树之稠密程度,说明了新和县加依村将栽桑的习俗传承到极致。
C.文章中提及关于桑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桑树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树种之一,在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曾发现“桑”字的象形文字。
D.文章记叙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特意来到一片桑林前深深地拜了一拜,是为了表达他对桑林的感激和志得意满。
7.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说古论今,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向读者展示了桑树的生命力以及作者对历史的怀想和对未来的展望。
B.文章题为“草木辞”,表达了作者对生于天地间的草木的欣赏,同时也借草木展示丰富的精神世界。
C.文章中用雄浑的笔调描绘出戈壁苍茫的景色和恶劣的环境,也从正面表现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
D.文章结尾处描写“一株新桑正在塔里木的夏风中摇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与展望。
8.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词,有何艺术效果?请简要概括。(5分)
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6分)
【参考答案】
6.D 【解析】“为了表达他对桑林的感激和志得意满”中的“志得意满”有误。
7.C 【解析】“正面表现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有误,应为“侧面表现”。
8.①丰富文章内容,表现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命体验,表达了作者对桑树的赞美。
②增强文采,彰显文化底蕴。
9.①桑树种植的历史悠久。桑树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树种之一,如今塔里木仍保留着栽桑的习俗。
②桑树见证了朝代的兴替和社会发展。它见证了商的兴替,春秋的繁芜,汉的盛大,唐的绮丽,以及塔里木新城的崛起。
③桑树文化意义深远。从嫘祖就地取材发明养蚕缫丝技术,到古诗词中表达对桑之力量的赞美,再到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桑树始终有着独特的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材料一:
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
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竟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节选自《晋书·宣帝纪》)
材料二:
今人将曹操、司马懿并称。及观司马懿临终之语,而懿之与操则有别矣。操之事,皆懿之子为之,而懿则终其身未敢为操之事也。操之忌先主,是欲除宗室之贤者;懿之谋曹爽,是特杀宗室之不贤者。至于弑主后,害皇嗣,僭皇号,受九锡,但见之于操,而未见之于懿。故君子于懿有恕辞焉。
(节选自清·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非可以智[A]竞[B]不可[C]以力[D]争[E]虽则庆流[F]后昆[G]而身[H]终于北面矣
1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举,指兴、兴起,文中指兴兵。 “举天下之豪杰”的“举”表示全部,二者语义不同。
B. 委,指推举,与《过秦论》中“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的“委”词义不同。
C. 掩面,指遮住面孔,羞惭貌。文中晋明帝对先祖得天下的方式感到惭愧,所以掩面。
D. 被,原意是覆体的被子,文中指覆盖。与“被甲执锐”中的“被”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懿在内务和外事上颇有谋断,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战果,但是在和诸葛亮作战时却坚守不战,心生胆怯,算不得良将。
B魏文帝和魏明帝两朝都格外器重司马懿,授以重权厚望,并且临死托付重任,可是后来司马懿却辜负了皇帝的嘱托。
材料一认为贪求短期利益反而会损害长远利益,顺从天命容易成事,违背时运则难以成功,以此批评司马懿见利忘义,违背天命。
D.材料二提到曹操的事情都是由司马懿儿子操作的,而且司马懿终生都没有做弑杀皇后、迫害皇嗣等不轨行为,不应将二人并称。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4分)
(2)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4分)
14.试从文献性质的角度分析两则材料中作者对司马懿的态度不同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0.BEG。
11.B。
加点“委”的意思是委任。
12.D。
原文为“操之事,皆懿之子为之,而懿则终其身未敢为操之事也。”意思是曹操做过的种种不臣的事情,司马懿的儿子后来也做过,司马懿本人并没有做。不能理解为“曹操的功业都是司马懿的儿子的功劳”。
13.答案示例:
(1)当天子在城外的时候,他却在城内兴起了兵事,(先皇的)陵墓的封土还没有干,就急忙开始了诛杀朝臣。(内:在内部。陵土:陵墓。遽:急忙、急速。每译对一处得1分,大意1分,共4分)
(2)虽然能够在当时隐瞒过错,但是最终还是会在后世被人们嘲笑。(隐过:隐藏过错。嗤:嗤笑、嘲笑。见:表被动,每译对一处得1分,大意1分,共4分)
14.答案示例:
①《晋书》是官修史书,有借此宣扬忠君思想和维持唐王朝统治的目的,所以批判司马懿的不忠不臣;②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是文人的私人笔记,所以持论相对个人化。(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附文言文翻译:
材料一:
宣皇帝(司马懿)以自己天生卓越的才能,顺应时势的变化进行辅佐(魏国),他文能续理政事,武能威慑敌人。他把自己狡诈的本心伪装成忠臣的样子,以达到在危亡的时期可以延续自己性命的目的。我们看司马懿内在的雄才大略,和外在英明的良谋以及决策能力,可以在百日内消灭公孙渊,十天的时间就可以擒获孟达,自然是用兵如神,再没有比他的计谋更好的了。后来又率领军马到西方,与诸葛亮相对峙。司马懿深沟高垒关闭军门,不敢与对方一争高下;诸葛亮活着时他害怕其实力不敢向前,诸葛亮死了司马懿又担心消息有假撒腿跑了,作为一名优良将领,司马懿恐怕在这方面是有缺陷的啊。
魏文帝的时候,司马懿有辅佐之功位高权重,在许昌如同萧何一样的委任,崇华殿上甚于霍光一样的信任与寄托。他就应当竭尽全力的尽忠至节,可与伊尹、傅说齐名。可是到了魏明帝曹叡临终的时候,更是把他当做国家的栋梁。他先后受到两位君主的托付,辅佐三朝皇帝,虽然他曾经受到魏明帝曹叡忍住不死的托付,却没有过以死相报的想法。当天子在城外的时候,他却在城内兴起了甲兵,(曹叡)陵墓的封土还没有干,就急忙开始了相互诛杀,一个忠贞臣子的行为,难道应该是这样的吗?人生尽善的行为是什么?我因此很是迷惑。
征战讨伐的谋略,怎么能够东面有智慧而西面则愚蠢呢?辅佐君主的心志,怎么能够前面忠心而后来却又反叛呢?所以晋明帝司马绍遮掩自己的脸面,以这种欺骗伪装的行径而得到的成功为耻辱。所以后来石勒才会肆意的嘲笑晋朝以奸诈欺骗的方法得到天下。古人曾经说过:“积累了三年善行,知道的人却很少;做了一天的坏事,天下却都能够传遍。”不正是这个道理吗!虽然能够在当时隐瞒过去,但是最终还是会在后世被人们嗤笑。就好像偷钟的人捂着耳朵,以为大家都听不见了;专心的去偷盗金子,闹市中的人就看不见了吗!
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贪恋于眼前的(利益)就会去失去长远的(荣耀),沉溺在利益的人就会伤害到自己的名声;如果不想损害自己的利益给别人好处,就必定会损害到别人而让自己享福。顺应这种天理则很容易成功,违背这种时运去行动则很难成功。何况是以还未形成的晋国基业,去逼迫尚有余力的魏国国运呢?虽然你的道术能够驱动天下四方,(后来)又施加恩德于天下众生,但是上天还没有开启你的时运,想要坐上天子的宝座还是会有阻碍,这不是可以用智慧竞争而来的,也不是可以用强取豪夺来争抢的,纵然是福泽流传与后代,但是自身却始终只能向北面称臣而已。
材料二:
今人把曹操和司马懿并称。等到我看了司马懿临终的话语,发现司马懿和曹操有区别。曹操种种(不臣的)行为,都是司马懿的儿子做了的,而司马懿终其一生没敢做曹操所做的那种事情。曹操忌惮先帝(汉献帝),这是要除去宗室中贤能的人;司马懿诛杀曹爽,这只是诛杀宗室中不贤能的人。至于弑杀皇后,迫害皇储,僭越称尊号,接受九锡之礼,只见于曹操,不见于司马懿。所以君子对于司马懿有宽仁的评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春望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①,青旗沽酒趁梨花②。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柿蒂: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一八说:“杭土产绫曰柿蒂、狗脚,……皆花纹特起,色样织造不一。”②梨花:酒名。作者原注云:“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前两联聚焦望海楼、护江堤、伍元庙、苏小家等杭州典型景点,点面结合,描写独到。
B. 颔联“入”“藏”二字用语极巧妙,联想奇特,声色交织,超越时空,给人以审美愉悦。
C. 颈联描写杭州风俗特产,运用比喻和双关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杭州的风物之美。
D.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与白居易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比较接近。
16.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与本诗尾联的构思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差异。请结合本诗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参考答案:C。
颈联“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都是在写人物的活动。“红袖”使用了借代修辞,实指纺织杭绫的女子;“梨花”使用了双关修辞。
16.答案示例:
①两首诗的比喻的本体都是西湖,喻体都与婀娜多姿、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有关,这个构思与思路是相同的;②本诗尾联“裙腰”这个比喻更为绝妙,不仅写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蒨,露草芊绵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写得非常逼真生动;③本诗尾联写裙腰,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裙腰,让人宛若看到西湖如彩裙飘逸的水光波影;由裙腰,又自然使人联想到如少女般妩媚秀丽的西湖春色,让人浮想联翩。(每点2分,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述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却仍灭亡的原因是“”。赵国多次击退秦国却自毁长城,作者感叹道“______,______”。
(2)晋代潘安在《悼亡诗》中以“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两句表达对亡妻的沉痛悼念,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也有类似的意象和情感。
(3)湖南洞庭湖风景名胜区拟举办摄影大赛,小张的作品展现了湖面的浩淼无涯,他想在照片上写两句诗,张老师认为不妨直接引用唐诗,比如“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每句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俗话说“春捂秋冻”。__A__?适当让身体接受一些寒冷刺激,可以增强肌体的耐寒能力和体表的抵抗力。不过,晚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会急剧下降,此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若__B__,会适得其反。
并非人人都适宜“秋冻”。如果个人的体质本来就弱,那最好还是不要乱“冻”;患疾病者更是如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受到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存在病变的心肌缺血、缺氧程度加剧,加之“秋燥”常引起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诱发心绞疼、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①寒冷的刺激对胃肠非常敏感,②人如果不慎着凉,容易出现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有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寒冷会对呼吸道产生不良刺激,使疾病复发或加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③不但寒冷刺激会让微循环更缓慢,而且会加重患者病情,导致血管神经病变。
④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⑤从而增强肌体免疫力,⑥使耐寒能力变强,所以人们在秋季更需要做的是加强体育运动。运动一般以做到身体发热为宜,运动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⑦以防身体不着凉。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此后的十天内,大家不暇愁热,眼巴巴地只望下雨。每天一早醒来,第一件事是问天气。然而天气只管是晴,睛,睛…...一直晴了十天。第十天以后还是晴,睛,睛……晴到不计其数。有几个人绝望地说:“即使现在马上下雨,已经来不及了。”然而多数人并不绝望:农人依旧拼命踏水,连黄发垂髫都出来参加。镇上的人依旧天天仰首看天,希望它即刻下雨,或者还有万一的补救。他们所以不绝望者,为的是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它们忽散忽聚,忽小忽大,忽浮忽沉,忽明忽暗,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维持着他们的一线希望,有时它们升起来,大起来,黑起来,似乎义勇地向踏水的和看天的人说:“不要失望!我们带雨来了!”于是踏水的人增加了勇气,愈加拼命地踏,看天的人得着了希望,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落雨了!落雨了!”年老者摇着双手阻止他们:“喊不得,喊不得,要吓退的啊。”不久那些云霓果然被吓退了,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终于隐伏在地平线下。
20.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修辞和句式上有何效果?(4分)
21.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忽散忽聚,忽小忽大,忽浮忽沉,忽明忽暗”,如果改成“忽聚忽散,忽大忽小,忽沉忽浮,忽暗忽明”,逻辑事理上好不好?为什么?(4分)
22.文段中加点的句子“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没有强调意味,为了强调“渐渐地”这一状态,请你将该句改写成一句能强调这一状态的句子。可适当添加词语、标点。(2分)
【答案】
18.A秋天要“冻一冻”吗/“秋冻”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秋冻”呢(如写“春捂”的不给分)B一味强求“秋冻”(B处若答“不去增衣保暖”之类的,只得1分。每句2分,共4分)
19.第①处改为:胃肠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寒冷的刺激对胃肠来说(而言)非常敏感(犯了主客倒置错误)
第③处改为:寒冷刺激不但会让微循环更缓慢,而且会加重患者病情(犯了语序不当的毛病)
第⑦处改为:以防身体着凉(不合逻辑)(每处2分,共6分)
20.①修辞:反复的手法,突出晴热的过程,强调了盼雨不得的痛苦失望之情。②句式:都是短句,语气急促,节奏感强,突出了晴而不雨的厌恶之情。(每点2分,共4分)
21.不好。(1分)原句先散后聚、先小后大、先浮后沉、先明后暗,符合云霓欲雨的变化过程,符合事理,改句却不合逻辑事理。(3分)(答“好”者不给分)
22.示例1:渐渐地,它们在炎阳之下下去。
示例2:是渐渐地,它们在炎阳之下下去。
示例3:它们在炎阳之下下去,渐渐地。
示例4: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渐渐地下去。(2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有个俗语“春捂秋冻”,该材料首段对“秋冻”的含义作了阐释,告诉人们要磨砺意志,但又不能损伤元气。“春捂”说的是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有意捂着一点,逐渐适应气温变化,这告诉人们爱护“身体”很重要,还告诉人们外界环境变了,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遵循事物规律。
以上材料在教育或成长或其他方面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是一道比喻型、思辨类二元作文题。
一、内涵
“春捂”本指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有意捂着一点,逐渐适应气温变化。引申出爱(保护)与溺爱,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遵循事物规律,要有“度”。“秋冻”本指让身体接受一些寒冷刺激,可以增强肌体的耐寒能力和体表的抵抗力,但也不能伤害身体。引申出要磨砺人的意志,但又不能损伤元气;做事要遵循规律,要有“度”。
二、关系、思辨
1.关系:“春捂”与“秋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捂”是“冻”的保障,“冻”是“捂”升华,等。
2.思辨:要有度;“捂”与“冻”要看情况,因时因人而异。
三、角度示例
1.教育方面:春捂——要爱(呵护),又不能溺爱;秋冻——要历练,又不要受伤害;要遵循教育规律,凡事要有度
2.成长方面:要有适度的成长条件(环境),又要有成长的压力、困境,还要遵循客观规律,凡事要有度
【参考立意】爱有方,教有度;捂与冻,促成长;先应爱护,后应历练;遵循规律,促人成长,等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13(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三原卷版docx、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12(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二原卷版docx、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11(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一原卷版docx、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十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