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积累运用(29分)
(一)
1. 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2)《观沧海》中通过浪漫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突出大海蕴含深广、吞吐万物的壮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古以来,“月”是人们寄情抒怀的对象。请将李白《峨眉山月歌》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蜀道溪云千里暮。下联:___________。
【答案】 ①. 枯藤老树昏鸦 ②. 日月之行 ③. 若出其中 ④. 星汉灿烂 ⑤. 若出其里 ⑥. 乡书何处达 ⑦. 归雁洛阳边 ⑧. 岐王宅里寻常见 ⑨. 受降城外月如霜 ⑩. 学而不思则罔 ⑪. 思而不学则殆 ⑫. 峨眉山月半轮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藤、灿烂、雁、岐、罔、殆、峨”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默写古诗时,小语发现古人很喜欢以“月”抒发自己的心情,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益的“受降城外月如霜”。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名片,分别解释这两句诗里作者以“月”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借明月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深情关切。“受降城外月如霜”渲染了萧瑟冷清的气氛。李益借如霜的明月抒发了戍边将士浓烈的相思和哀愁之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理解和情感把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出自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句意: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诗人通过想象,赋予明月生命,将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思念,情谊深挚。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出自唐代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句意: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此句描写了诗人登城时所见的边疆月下清冷之景,用“沙似雪”“月如霜”等生动的比喻,渲染了萧瑟冷清的气氛。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的秋天来得有点晚,寒露之后,才感到丝丝凉意。桂花已zhù xù( )了太多热情,金黄色的花朵伴着甜甜的香气在浓浓的绿叶中绽放,秋意就在这淡淡的芳香中yùn niàng( )。
再次迈入秋景,大自然瞬间_________,她已静悄悄地换了一身装扮,染上秋色的枫叶,温柔的秋阳,金黄色的麦浪,_________的山花,一步一景,全都_________着秋意的生机。乡村的秋天真美!群山包围的村庄,远离了rén shēng dǐng fèi( )藏着漫画般的童话。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乡村秋天,真是理想的一个境界!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zhù xù( )(2)yùn niàng( )(3)rén shēng dǐng fèi( )
4.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目一新 浪漫 进发
B. 焕然一新 烂漫 焕发
C. 耳目一新 烂漫 迸发
D. 焕然一新 浪漫 焕发
5.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乡村秋天的美丽,真是理想的一个境界!
B. 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乡村秋天,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
C. 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乡村秋天,真是理想的一个境界!
D. 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乡村秋天的美丽,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
【答案】3. ①. 贮蓄 ②. 酝酿 ③. 人声鼎沸 4. B 5. D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酝酿:yùn niàng,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用来比喻使事物达到成熟的各种准备活动。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处:耳目一新:听到的和看到的都很新鲜。形容变化大,与以往大不相同。焕然一新:形容光彩夺目,给人一种崭新感觉的新气象。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大自然给人一种崭新感觉的新气象,填“焕然一新”更合适;
第二处:浪漫:指事物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烂漫:色彩绚丽。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山花,填“烂漫”更合适;
第三处: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爆发。焕发:散发。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秋天的景物散发出生机,填“焕发”更合适;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乡村秋天”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美丽”;“真是理想的一个境界”语序不当,应将“一个”和“理想的”调换位置;
故选D。
“天宫”一词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名著里。你所在班级将开展“天宫畅想曲”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6. 初一(1)班的同学们准备就“航天主题”布置一次展览,分享学习成果,他们选择了下面一幅书法作品,请你用正楷字写出其中的内容。
7. 任务二:有位同学在阅读古诗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对广阔的宇宙充满向往,并展开了大胆的想象。他找来了下面四首古诗,想抄写下来,粘贴到展板上。但其中有一首诗与这次展览的内容无关,你建议把它删掉。这首诗是( )
A.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唐·李白
B. 《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唐·林杰
C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唐·杜牧
D.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
【答案】6. 天宫课堂 7. C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临摹。书法作品的内容为“天宫课堂”。注意“宫、课”的正确书写。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江南春》这首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这首诗没有体现作者对广阔宇宙的向往,因此与这次展览的内容无关。
故选C。
8. 阅读《朝花夕拾》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乙】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心有这样的巧事。
(1)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出自《朝花夕拾》的篇目《________》和《________》。
(2)柳亚子说:“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请结合上面文段,联系《朝花夕拾》全书,说说鲁迅先生在儿童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崇的观点。
【答案】(1) ①. 五猖会 ②. 二十四孝图
(2)重视儿童的自身体验和感受,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尊重儿童爱玩的天性;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把孩子当成孩子,不能强制教育;让孩子读合适的书籍。(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
《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二十四孝图》: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1)根据【甲】文“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可知,选文出自《五猖会》;
(2)根据【乙】文“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可知,选文出自《二十四孝图》。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联系《朝花夕拾》全书有关篇目,说出鲁迅先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观点即可。
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和在三味书屋画画、捉蝉蜕等可知,鲁迅重视儿童的自身体验和感受,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根据《五猖会》中“我”准备去看五猖会是,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可知,鲁迅提倡尊重儿童爱玩的天性;或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把孩子当成孩子,不能强制教育;
根据《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对《山海经》念念不忘,阿长给“我”买来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并记住了里面的许多内容等可知,鲁迅认为应让孩子读合适的书籍。
二、阅读(41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思。
(1)太丘舍去( )(2)相委而去( )(3)下车引之( )
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⑥家君法⑦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陈元方候袁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恣:顺从。⑤弧: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⑥卿:客气,亲热的称呼。⑦法:效法,仿效。
1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弱者抚之以仁/下车引之
B. 久而益敬/多多益善
C. 异世而出/异口同声
D. 周公不师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 用3处“/”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13. 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手法,突出元方怎样的特点?
【答案】9. ①. 离开 ②. 舍弃 ③. 拉,牵拉
10. (1)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2)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11. D
12.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3. 语言描写,突出元方机智聪敏、善于辞令的特点。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
(2)句意: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
(3)句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牵拉。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非:不是;期:约定;委:舍弃;去:离开。
(2)日中:正午;至:到;则:就。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代词,代指某人;
B.都意为“更加”;
C.都意为“不同”;
D.动词,学习/名词,老师;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袁公问曰”引出后面的提问;“贤家君在太丘”交代陈太丘的身份;“远近称之”点明陈太丘的影响力;“何所履行”提出问题,句意完整;
故断句: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人物形象。
结合【甲】“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乙】“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等内容可知,两文通过语言描写刻画出元方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个性特点。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7月10日,教育部关工委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推出“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精准有效地帮助家长了解科学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本次活动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给孩子提供有形的物质能量,还要给孩子提供无形的精神能量,如父母榜样的力量、家庭的氛围、家风家训、家族精神的传承等;明确了教育不能只注重增进孩子的知识与技能,还要积极影响孩子的思想观念。教育也不应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还需与家庭教育携手。只有家校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材料二)
(材料三)
2005年,9岁的李婧磁被父亲李铁军从学校接回家“自己教”。李铁军曾对媒体表示,要将女儿李婧磁培养成一名生物磁场方面的科学家。11年后,有媒体到李铁军家中采访时发现,因为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资源,以及课程安排随心随机,20岁的李婧磁的美术、音乐水平均一般,且其坦诚无法答出初中试卷。
1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一一家庭教育公开课”活动的目的是让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
B. 提供父母榜样的力量、家庭的氛围、家风家训、家族精神的传承等精神能量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C. 李婧磁被父亲从学校接回家“自己教”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是课程安排的随心随机。
D. 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具有系统教学理论和教学资源的学校教育携手,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15. 请用简洁的语言从材料二的两个图表中分别归纳主要信息。
16. 请结合材料谈一谈:家长该如何做,才能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答案】14. C 15. ①家庭氛围越好,学生的学业成绩优良率和行为习惯优秀率越高;②家长的陪伴是很有必要的,每天30分钟以上的陪伴会对孩子的语文成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16. 示例:①家长要了解科学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②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有形的物质能量和无形的精神能量;③家长既要注重孩子知识的增长与技能的提升,还要积极影响孩子的思想观念;④多花时间陪伴孩子;⑤与学校携手,家校同教育。
【解析】
【14题详解】
考查筛选并辨析信息。
C.根据材料三中的“有媒体到李铁军家中采访时发现,因为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资源,以及课程安排随心随机”可知,本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C。
【15题详解】
考查从表格中得出结论。
根据材料二中第一幅图可知,家庭氛围得分越高,代表着学生成绩优育率和行为习惯优良率的柱形也就越高。由此可得结论:家庭氛围越好,学生的学业成绩优良率和行为习惯优秀率越高。
根据第二幅图可知,每天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于三十分钟或根本就没有陪伴的孩子语文成绩要低于家长每天陪伴三十分钟以上的孩子的语文成绩。可得结论:家长的陪伴是很有必要的,每天30分钟以上的陪伴会对孩子的语文成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16题详解】
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材料一中的“此次活动的目的是精准有效地帮助家长了解科学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可得:家长要了解科学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
根据“不仅需要给孩子提供有形的物质能量,还要给孩子提供无形的精神能量”可得: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有形的物质能量和无形的精神能量;
根据“明确了教育不能只注重增进孩子的知识与技能,还要积极影响孩子的思想观念”可得:家长既要注重孩子知识的增长与技能的提升,还要积极影响孩子的思想观念;
根据“教育也不应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还需与家庭教育携手。只有家校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可得: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与学校携手,家校同教育。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⑤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⑥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⑦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⑧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⑨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⑩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⑪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⑫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到了脸颊。
17.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旨在表现和赞美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B. 文章以顺叙方式,以“背影”为线索,叙述了母亲凝望“我”背影的三个片段。
C. 文中母亲之所以会久久凝望“我”的背影,是留恋、牵挂和疼爱“我”的表现。
D. 本文语言优美含蓄、鲜活自然,字里行间溢满深情,处处体现着“我”对母亲的爱。
18. 按照时间顺序概括本文的三件事情,按示例用简练的语言补充另外两处空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走廊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赏析文中两处加下划线的语言。
(1)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赏析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20. 第⑥段中写到母亲“依稀又在说着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母亲会说些什么。
【答案】17. B 18. ①. 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 这个周末,母亲在家门旁路口,站着看“我”远去。
19. (1)运用比喻修辞,将母亲喻为守巢的老鸟,生动揭示了母亲因年迈不能远行的状况(或对离家孩子深情凝望的情形),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惦念牵挂之情。
(2)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对“我”被淋心疼不已、感同身受,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疼爱怜惜(及“我”对母亲的理解、感激)。
20. 示例:孩子你放心去吧,不用老惦记妈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别让妈妈担心!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B.第①到③段叙述的是这个周末离别时母亲在门口送“我”,联系第④⑤⑦段“那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一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母亲正趴在窗口,望着我,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远去”“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可知,④到⑦段回忆的是某个夏天母亲趴在窗口望“我”的事;联系第⑧⑩⑫段“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原来,母亲又在隔着窗子望着我的背影”“然后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可知,⑧到⑫回忆的是去年秋天母亲在病房走廊里的窗户里望“我”的事,运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并非“顺叙”;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第一空:根据第⑤段“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第⑥段“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可知,那个夏天,我去看望母亲;告别时,母亲送我到门外;我回头发现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望我,概括为: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望着“我”离开小区。
第二空:根据第①段“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第②段“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第③段“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可知,这个周末离开家时,母亲送我到门口;母亲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概括为:这个周末,母亲在家门旁路口,站着看“我”远去。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1)划线句“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远去”把“母亲”“我”,分别比为“老鸟”“小鸟”可知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趴”“望”“眼巴巴”是动作和神态描写,用小鸟对老鸟的依恋写出母亲对“我”离开的不舍;联系第⑤段“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可知,写我在离开时回头看到母亲从窗口看我走远时的情境,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对我离去的留恋与不舍。
(2)“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意思是说,雨天里我被淋湿了,但是更难受的是母亲;联系第⑨段“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第⑪段“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可知,母亲会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而自责,看到我淋雨感到难受,所以说“淋湿的是母亲的心”;作者用这种看似不合理的说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深。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延伸。联系第⑤段“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第⑥段“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可知,离别时,母亲在那个窗口老眼昏花地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我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深。此刻母亲的心理应是万般不舍和牵挂。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孩子你又要离开了,希望你能一切平安,好好照顾自己!不要担心我,我一切都好,我家等你。
三、作文(50分)
21. 成长岁月,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温暖了时光,打动了你我,照亮了前行的路。
请以“温暖我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情感真挚;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温暖我的瞬间
那一瞬,他的微笑,像一盏灯点亮了我的内心,给予了我无比的温暖。
那天,我放学回家。来到了家门前却发现没有带钥匙。联系妈妈后得知我必须独自等上一个小时。
已是深秋,风很大,很冷。我站在铁门外,身子微微颤抖着,只能靠搓手来获取一些温暖。可风却还是毫不留情地从衣缝里钻了进来,让本来就穿得单薄的我更加冰冷。
“小朋友,你怎么了?”一抬头,发现是小区的车棚管理员。好像从我搬到这里,他就一直在这里工作。熟了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严”。告诉他事情的经过后,老严主动邀我去车棚坐坐,避避风。
第一次近距离看他的“家”,其实也只是一间不到几平方的小房间,而其余的生活用品则都摆放在车库的一角。
他拿出了一个小板凳邀我坐下。那是一个很旧的木板凳,上面还有着许多划痕,似乎也正映现了他坎坷的生活。
待我坐下后,他又转身忙着什么。车棚里面很温暖,没有外面那猛烈的风。手指渐渐温柔起来,身体也放松下来了。我发起呆来,想着若这时能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该有多好啊!肚子也附和着咕咕叫了几声。
“给,干净的,吃吧。”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抬头,便看到一个阳光般的笑容。
这一瞬,定格在我脑海中。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手上捧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烘山芋,展现出了那大大的,阳光般的笑容。
我一时没缓过神来,断断续续地说:“谢谢爷爷。”他又转身去忙着什么,没有再回头。
我捧着手中那个热乎乎的烘山芋,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幕,幸福与感动涌上心头。
那一个瞬间,像一个小太阳,永远藏在我的心底,照亮我的希望,给予我温暖与幸福。
那一刻,便是温暖的瞬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瞬间”刹那;顷刻间。“温暖”暖和。“我”指现实中的自己,不是虚拟的自己,更不是他人。“温暖我”是使我感到温暖的意思。“瞬间”,可考虑家庭温暖的瞬间,如生病时妈妈手搭我额头的瞬间;可考虑学校温暖的瞬间,如焦虑时老师投来鼓励眼神的瞬间;可考虑社会温暖的瞬间,如疲惫时陌生人说出鼓励话语的瞬间;还可考虑自然温暖的瞬间,如看到砖缝中小草顽强生长的瞬间;等等。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写成记叙文。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明确“瞬间”的具体所指,如面对“我”的进步,爸爸鼓励的眼神;入团宣誓时激动的时刻;两老人夕阳下相互搀扶漫步的瞬间;屋檐下燕子哺乳的瞬间等等。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对“瞬间”进行渲染和描绘,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温暖”之所在以及对自己的影响或作用。
知识卡片
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其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内心思想情感中,并让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相互照应,创造出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由于作者心境不同,月亮这一意象有多种不同的意蕴,如团圆、美好、思念、孤独、凄冷等等。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02,广东省惠州大亚湾区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02,广东省惠州大亚湾区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的一项,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综合性学习活动,名著阅读,北的本意是意见相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广东省惠州大亚湾区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01,广东省惠州大亚湾区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的一项,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综合性学习活动,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甚,很,C 详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