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56分)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机械增长指由于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增长)读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 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 2012年B. 2010年
C. 2008年D. 2004年
2. 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 基本稳定B. 先增后减
C. 整体趋减D. 逐年增加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读图中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通过计算,图中2008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故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应为2008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上海市的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有升有降,但始终是机械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且两者之和大于0,即为正增长,故其人口总量逐年增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它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
下图为2007~2033年我国总人口及年龄结构组成变化图(含预测),预计2021年我国总人口达到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时间段,我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年份是 ( )
A. 2007年B. 2017年C. 2021年D. 2032年
4. 从2013年起,我国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到目前为止,下列人口数量变动受其影响的是 ( )
①总人口 ②老年人口 ③劳动人口 ④少儿人口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5. 与其他年份相比,2021年我国人口特点表现为 ( )
A. 劳动人口多,就业压力大B. 总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C. 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较接近D. 老年人口数量与少儿人口数量最接近
【答案】3 A 4. D 5. C
【解析】
【3题详解】
据图可知,15—64岁人口总数变化不大,但是总人口数2007年最少,因此该年我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故选A。
【4题详解】
从2013年起,我国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上升,少儿人口增多,总人口增加,①④正确;短时期对老年人口、劳动人口数量影响较小,故选D。
【5题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与其他年份相比,2021年总人口数最大,说明人口增长率接近零,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较约相等,而15—64岁人口总数变化不大,因此劳动人口多不多,不存在就业压力大问题,AB错误,C正确;据图可知老年人口数量与少儿人口数量最接近的年份是2025年左右,D错误。故选C。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
A. 20%~30%B. 30%~40%
C. 40%~50%D. 60%~70%
7. 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
A. 工业化程度提高B. 人口增长率增大
C. 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6. B 7. A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
【6题详解】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图中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城市化率最高的国家的城市化率约为60%-70%,则此时该国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约为30%-40%。故选B。
7题详解】
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城市化率最低,但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说明该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可能为我国。此时,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是城市化率提升的主要动力;我国人口增长已步入现代型模式,人口增长率较小;逆城市化主要出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此时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和其他三国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故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涵盖城市化率(乡村人口比重)计算、城市化的动力等。
人口分布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空间过程,其发展演变受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年均增长量以负值为主。下图分别为2014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2009—2014年东北地区年均人口密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 )
A. 南部人口多北部人口少B. 人口密度差异东西方向大于南北
C. 人口密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D. 人口密度高值区数量多、面积广
9. 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B. 自然条件C. 政策因素D. 历史因素
10. 推测引起南部地区人口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国家政策驱动B. 传统产业发展C. 城市化的发展D. 产业布局集中
【答案】8. A 9. B 10. C
【解析】
【8题详解】
结合图示材料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呈南密北疏、中部高东西低分布态势,地区差异明显,南部人口多北部人口少,A正确,C错误;人口密度差异东西方向小于南北方向,B错误;人口密度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人口密度高值区数量少、面积小,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由图可知,东北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适宜人居,有利于发展经济,人口和城市比较密集,B正确;经济、政策、及历史因素是建立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根本因素,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材料中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量以负值为主,南部除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正增长外都为负增长,判定两市为区域中心,是城市化拉力最显著地区,C正确;东北地区为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遭遇巨大困难,传统产业受到极大影响,无法拉动人口的规模化改变,B错误;产业集中会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政府间不会鼓励产业集中到某些城市,D错误;同理,人口过度集中于城市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一系列生态问题,也不是政策的驱动,A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但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下图示意新疆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相比于塔里木盆地,指出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及原因( )
A. 较小,矿产资源短缺B. 较大,对外开放程度高
C. 较小,生态环境脆弱D. 较大,人均消费水平高
12. 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新疆应( )
①大量开垦荒地②加大科技投入③鼓励人口迁入④加强环境保护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答案】11. B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错误;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较好,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B正确;人口承载力由两大类因素决定,一是所拥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基础,二是人们对上述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利用水平,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虽然生态环境脆弱,但是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环境承载力较大,C错误;人均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成负相关,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大量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减小人口合理容量,①错误;禁止人口迁入与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无关,③错误;要想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该地区应治理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地区资源利用率,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读“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甲、乙、丙、丁四功能区中,属于工业区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14. 若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盛行风向最有可能是
A. 西南风B. 东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
15.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ab间地租变化状况的曲线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3. C 14. D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工业区应布局于河流下游。结合长江的分布和流向可知,丙位于长江下游,故C正确。
【14题详解】
住宅区在城市用地中占地面积最广,故可判断乙为住宅区,应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丙为工业区,在城市的东北、东南和西南方向都有分布。因此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故D正确。
【15题详解】
甲占地面积最小,位于城市中心附近,应为商业区。从a到b之间,中间经过三次商业区。商业区地价较高,其中中间的商业区规模最大,且在长江沿岸附近,地价最高;经过铁路的地段,噪音较大,环境较差,地价较低。故B正确。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把握城市各功能区的特点。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 2千米附近B. 4千米附近C. 8千米附近D. 10千米附近
17. 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 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 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答案】16. D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人口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就越多。读图,根据不同距离处两条曲线的差值判断,2010年比1990年人口密度大,且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部分在10千米附近,D对。2千米附近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是减小的,A、B错。8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增加,但不是增加最多的区域,C错。故选D。
【17题详解】
图中人口密度在市中心附近明显呈下降趋势,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后,城市功能区出现明确划分,中心区由于地价上涨,由原来的住宅区转变成为商业区,住宅区向外迁移。B错。10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呈明显上升的状况,说明城市规模扩大,10千米附近发展成城市住宅区。体现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D对。但不能表示城市等级提高,C错。城市面积扩大,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标志,A错。故选D。
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优化,最终达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标准。下图为我国某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前,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
A. 产业结构简单,居住区规模最大B. 农业生产区规模最大,居住区点缀其间
C. 各功能区分化明显,界线明确D. 以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为主
19. 该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调整后( )
①自然村落数量增加②土地利用率提高③空间布局得到优化④城乡差距扩大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答案】18. B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乡村村落空间结构变化前,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简单,农业生产区规模最大,居住区点缀其间,B正确,A错误;乡村内部功能区分化不明显,界限模糊,C错误;乡村村落空间结构变化前,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简单,无明显的商业区、行政区,D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调整后,自然村落数量减少,村落规模扩大,乡村聚落空间结构从分散向集中变化,有利于整合利用土地资源、集中建设和利用基础设施,提高了该区域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优化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异,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C。
【点睛】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样,是人们生产、生活、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但乡村聚落规模较城市小,功能较简单。乡村的人口密度较城市小,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乡村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乡村景观以田野和分散的居民点为主。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 10-15千米B. 15-20千米C. 20-25千米D. 25-30千米
21. 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①地下水位下降②地表气温下降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地表径流减少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答案】20. B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 20千米,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①正确;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垫面性质,地表气温增加,②错误;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面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正确;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 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下垫面、人工热源、水气影响、空气污染、绿地减少、人口迁徙等多方面的因素。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上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 旅游和物流B. 工业和教育C. 仓储和行政D. 商业和住宅
23. 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B. 交通C. 气候D. 人均消费水平
【答案】22. D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虚线圈内交通设施和金融设施的密度较大,交通便利,金融服务设施完善,最可能为商业区和住宅区,旅游物流区的可能性小,D正确,A错误;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密度(即是表明该图整个区域均为该城市中心城区),工业区和仓储物流区占地面积较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可能性较小,B、C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形态大致呈条带状,最可能受地形因素的制约,A正确;根据交通设施的分布密度图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交通密度较低,说明其形态受交通的影响不是很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根据图中比例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大,其气候差异不大,C错误;人均消费水平对中心城区形态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分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商业区占地面积小,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住宅区是城市最主要的用地类型;工业区则位于城市外围。城区形态主要受地形、河流、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外部形态。
人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其空间迁移会对城镇化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甘肃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下图示意甘肃省人口流动趋势演变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甘肃省人口流动反映的典型现象是( )
A. 城市化B. 郊区城市化
C. 逆城市化D. 再城市化
25. 目前,应对甘肃省人口流动问题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 引进高素质人才B. 优惠落户政策
C. 优化产业结构D. 扩大城市规模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图示三个阶段,甘肃省一直存在着从乡村到城镇、县城和中心城区的人口流动,因此甘肃省人口流动反映的典型现象是人口由乡村流入城市,即城市化,A正确;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都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出现的现象,结合材料中提到的甘肃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可判断此时甘肃省城市化发展还未进入这三个阶段,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目前,甘肃省人口大量流入到区域外,这与甘肃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就业机会少有关。因此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第二、三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是应对目前甘肃省人口外流问题的合理措施,C正确;甘肃省目前产业结构较差,高新技术产业较少,缺少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条件,A错误;经济往往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想要“留住人”就要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与良好的发展环境等,只靠优惠的落户政策和单纯扩大城市规模,而没有相应的产业作为发展支撑,并不能减少人口外流,B、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化表现一般认为,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的三个表现: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增速减缓;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进程较快。
职住比即“就业一居住比”,其数值等于指定区域内,就业岗位数量与居民中就业人口数量的比值。下图为2017年上海市部分行政区的职住比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从职住比看,能为本区以外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行政区是
A. 黄浦区B. 奉贤区C. 杨浦区D. 宝山区
27. 崇明区的职住比为1.00,主要原因是
①距中心城区远
②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
③多高档住宅区
④与其他区有水域阻隔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28. 近年来,上海不同行政区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这会导致
A. 房屋均价上升B. 交通压力增大
C. 人均收入增加D. 通信成本增加
【答案】26. A 27. C 28. B
【解析】
【26题详解】
职住比是就业岗位数量与居民中就业人口数量的比值,数值越大,能为本区以外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越多。据图可知,黄浦区职住比为1.32,最大,故能为本区以外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行政区是黄浦区,A选项正确。
故选A
【27题详解】
崇明区的职住比为1:00,说明该区职住相对平衡。由于该区距中心城区远、与其他区有长江阻隔,因此本区和其他区联系相对不便,本区居民就业多在区内,所以该区职住相对平衡,。C①④正确。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多高档住宅区关系不大。
故选C
【28题详解】
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说明更多的居民居住和就业在不同的行政区,通勤距离增加,会导致交通压力增大,不会产生房屋均价上升、人均收入增加、通信成本增加等影响。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第II卷 综合题(共44分)
2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俄罗斯人口分布图(单位:人km2)。
材料二:“圣图线”是俄罗斯的人口分界线。受自然环境、开发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影响,俄罗斯“西欧洲密、东亚洲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将长期存在。研究2010~2017的人口数据发现,俄罗斯的人口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莫斯科州外围区域却成为俄罗斯人口减少最快的区域之一。
(1)简述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特征。
(2)分析俄罗斯“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原因。
(3)专家普遍认为俄罗斯目前人口数量远小于该国人口合理容量,试说明理由。
【答案】(1)俄罗斯人口分布不均衡;西部稠密,东部稀疏;南部稠密,北部稀疏;西南侧人口密度大,东北侧人口密度小。
(2)自然原因:俄罗斯南部纬度低,气候较温暖;地形平坦开阔,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原因:西南侧开发历史悠久,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体系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生产便利。
(3)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俄罗斯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较高;俄罗斯经济较为发达,科技发展水平较高;邻近海洋,海运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所以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由于俄罗斯目前的人口数量较少,地广人稀,因此该国人口合理容量远远大于目前的人口数量。
【解析】
【分析】本题以俄罗斯人口分界线“圣图线”为材料,涉及了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描述人口分布特点主要从分布是否均匀,哪多哪少的角度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俄罗斯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在图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人口较多,东部地区人口较少,南部地区人口较多,北部地区人口较少,所以俄罗斯人口分布不均匀,总体来说,西南稠密,东北稀疏。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西南侧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气候较温暖;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适合人类生产和生活;西南侧开发时间较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经济相对发达;城市数量多,发展水平高,城市体系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便于开展生活生产;自然环境相对较好,工农业较为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小问3详解】
分析人口合理容量是主要依据当地的资源、技术与对外开放程度等角度来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俄罗斯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因此能够容纳和养活的人口较多,人口合理容量较高;俄罗斯经济较为发达,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对资源的利用率较高,浪费的资源较少;邻近海洋,海运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可以进口来自国外的资源,所以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由于俄罗斯目前的人口数量较少,土地面积最大,地广人稀,因此该国人口合理容量远远大于目前的人口数量。
3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后大量人口涌入巴黎,城区快速向郊区扩张。20世纪60年代以前,巴黎城区面积105km2,1965年政府在巴黎外围近郊建了五座卫星城,建成区面积1.2万km2,至此巴黎大都市区逐渐形成。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引导市中心区工业和人口向外围卫星城迁移,且城市之间划定绿地、农田边界。卫星城中新建筑尽量保持与老建筑风格上的协调。经过不断建设和整治,保持整个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均衡发展。图1为1965年前巴黎城区形态示意图,图2为1965年后大都市区形态示意图。
(1)二战后大量人口涌入巴黎,给巴黎带来怎样的压力?
(2)说明巴黎卫星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3)说明巴黎大都市区在城市之间划定绿地、农田边界的主要作用。
【答案】(1)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2)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既保护了旧城区的历史文化建筑,也为城市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3)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防止城市无序扩大;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提供部分农副产品。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巴黎城市发展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大城市的辐射功能等相关内容,考查图表信息的阅读及获取能力、地理事物的阐释与论证能力等。
【小问1详解】
二战后大量人口涌入巴黎,城区快速向郊区扩张,大量人口涌入可能引起城市问题有:劳动力过剩,失业人口增加;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
【小问2详解】
巴黎卫星城的建设起到分散城市职能,同时也分散了中心城区人口,从而缓解中心城市土地、交通压力;中心城区人口减少,私家车和垃圾的数量减少,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有了大量的空间后,城市可以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将合理改进相关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多余的空间可以腾出来,将特殊地段进行保护,特别是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既保护了旧城区的历史文化建筑,也为城市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小问3详解】
划定农田和绿地,形成一道可以看见的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扩大;绿地环境优美,安静,为市民就近游览休憩提供场所;并且靠近城市的农田,可以生产经济作物,产品快速运到城区,不但改善环境,还可以提供新鲜农产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