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单元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2课时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单元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2课时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单元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2课时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单元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2课时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唐代初期,太宗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 图中主要产粮区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到长江下游地区,还有黄河中游的一些地方,但是主要分布在黄淮流域,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有南移的迹象,而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故选B项;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西北地区是主要产粮区,这与示意图的分布不一致,排除A项;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主要产粮区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C项;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稳定在南方,主要产粮区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D项。
    2.(2023·山东·3)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D )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解析] 根据材料“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可知,与西汉京畿区相比较,隋朝的京畿区向以洛阳为中心的东部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人口大量增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亟需通过南粮北运等形式来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隋京畿区的东移,与制度变革无关,排除A项;京畿区的东移,与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无关,排除B项;隋朝京畿区的变动目的是缓解经济压力,而民族交融是东移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
    3.(2023·湖北·3)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解析] 据本题材料“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了灵活的政策,充分地兼顾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习惯、自治权利等方面的需求,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族交往政策,不是唐王朝直接去治理边境的民族地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唐朝经济政策调整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因俗而治”出自《辽史·官制》,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排除D项。
    4.(2021·湖南高考·4)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 )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解析] 据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载“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和唐代中期后地方节度使掌握财政权有关,即地方势力膨胀,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官员薪俸的来源,故C项排除;高出部分是合法收入,不能说明地方官吏贪腐,故D项错误。
    5.(2022·广东·4)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 )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
    [解析] 根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唐朝中后期,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A项正确;朋党之争是指唐末时,两派士大夫结党互相争斗排挤的事件,与材料主旨关系不大,排除B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不会加剧阶级矛盾,排除D项。
    6.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D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 不向朝廷上贡或少上供的藩镇数量虽多,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并且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制约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相关试卷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5讲辛亥革命: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5讲辛亥革命,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 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4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4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3讲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3讲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