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2024年4月19日上午8:00—9:15 试卷满分:10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自公元前3000年来,在东南的“中原”与西北的“草原”这两个气候、经济、文化截然相反的地理单元中间有个“中国弧”区域。在其西侧,古代文化的发展步伐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区趋同;在其东侧,古代中国呈现着独立的发展特色。“中国弧”()
A.体现华夏文明的独立发展B.隔绝了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C.表明文明的类型取决定于地理环境D使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成为可能
2.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提出“以德配天”,天惟德是选,并用德的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因。依据德的原则,对天、祖要诚,对已要严,与人为善,用于民则表现为“保民”。下列属于敬天保民思想的是( )
A.“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天视自我民事,天听自我民听”
C.“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3.在周代贵族的生活中,车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王侯重臣为彰显身份,伞盖总是寸步不离左右。周人认为,车厢底部的方木框象征着大地。圆形的伞盖代表着上天。两个车轮是日月的样子,二十八根伞骨是天上的星宿的数量。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代( )
①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②贵族阶层的礼制规定
③宗法纽带的世袭绵延。’④兼并战争的持续不断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4.宋代,医生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士大夫奉行“医相同尊,治人犹如治国”的主张;进士许叔微在习儒的同时也精研医学,亲自上门为百姓诊治,“不以贫贱,家至户到,察脉观色,给药付之”,经他治疗者,十有八九得以存活。这体现了宋代医生从业( !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D.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5.明世宗时期,面对严重的旱情,皇帝不但多次在宫中祈雨,同时遣官致祭山川神明。世宗表示:“致灾之由,固在朕躬。但君臣交修,本为一体,朕既痛自循省,惟赖尔文武群臣同寅竭诚,匡朕不逮,以回天意。”由此可知,明世宗( )
A.颇为顺应自然规律B.具有厚德载物的胸怀
C.认同“敬天保民”思想D.对天下为公理想的推崇
6.乾隆十一年《震泽县志》卷4《疆土志四·镇市村》:“震泽县之镇市村,旧吴江县镇市村之半也。凡民人所屯聚者,谓之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遏者,谓之镇。亦有不设官而称镇,既设官而仍称村者,名号正俗不同耳。旧吴江县之称镇者七,称市者十。”由此可知清朝( )
A.村镇成为固定基层机构B.村镇在国内分布广泛
C.对村镇未形成严格定义D.村镇经济的迅速崛起
7.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是当时经济的“生命线”,承担着数百万石的粮食及其它物资的运输重任。近代初期,因英国殖民入侵和太平天国运动,运河一度被封锁中断,直至洋务运动期间才恢复。1911年,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浦口)全线通车,此后京杭大运河以及沿线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材料表明( )
A.近代运河已失去存在的必要性B.运河兴衰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
C.中国交通发展受西方侵略影响D.铁路是近代最先进的运输方式
8.《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处以死刑。《民法大全》中亦记载了“在罪行的审理中不应该对缺席者进行判处”“基于嫌疑,也不得判处,因为与其让无辜者被判处还不如让犯罪的行为不受处罚”等内容。上述内容表明罗马法( )
A.强调司法程序公正B.注重维护个人权益
C.已经形成完整体系D.有效缓和社会矛盾
9.1884年,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在《荷马史诗》所说的“大城墙的梯林斯”遗址发现了一座坚固雄伟的宫殿残迹,它的正厅、门廊、庭院和整个轮廓与《荷马史诗》描述的奥德修斯等人的王宫非常相似。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文献资料的真伪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荷马史诗》的内容全部真实可信
C.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实的唯一途径D.考古发掘可以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10.西方古典历史学家们认为历史学能“开阔我们的想象世界,使我们在思想和感情上成为一个更大的宇宙公民,而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公民而已。它以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知识,而且有助于智慧。”据此可知( )
A.西方古典史学蕴含理性精神B.史学理论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C.民主政治影响古典史学创作D.西方历史学家治史注重求真
11.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B.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C.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D.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12.以圣经故事为主体的中世纪英国神秘连环剧,不仅对严肃的圣经故事进行喜剧化处理,如士兵常伴随粗暴的语言、夸张的自嘘,这与其对主子的阿谀奉承,胆小如鼠的行动形成强烈的反差。还对其进行同时代化处理,如增加了牧羊人之间偷羊和争吵等源于生活的情节。英国中世纪神秘连环剧的出现和发展( )
A.深受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影响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取向
13.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全国各地在每年的5月和12月各举行一次卫生运动,运动的标语是“注意卫生是民族独立的基本条件!”“注意卫生可以强健身体!”“强身健体就是强种救国!”等。这说明了( )
A.国民卫生观念进一步得到普及B.政府推崇卫生运动的政治价值
C.西方医学知识不断深入人心D.民族独立需要完备的医疗体系
14.自2018年9月正式开通运营后,广深港高铁就成为了大陆与香港沟通的桥梁,两地旅游、探亲、商贸往来变的更加频繁,大陆到香港购物人数大幅增长,“高铁入、机场出”或“机场入、高铁出”也已经成为香港机场的常态。这可以说明( )
A.交通条件改善推动各地联系加强B:市场经济推动民众竞争意识增强
C.交通工具的革新加速城市化进程D.高铁应用便利了中外的文化交流
15.1950年全球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30%,同时期,我国城市化率只有10%。62020年全球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56%,此时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60%。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得益于( )
①社会性质的转变②通商口岸的兴起
③工业革命成果的传番④改革开放的推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6.19世纪下半叶,西方出现了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如以财产共有为基础的全新规划,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城镇群,融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城市规划学为一体的“城市学”等。这些理论侧面反映了( )
A.阶级矛盾日渐尖锐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城市问题日益突出D.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4分)
材料一 江南地区从宋朝大规模开发之后,苏州的市镇从明中期的102个到清末已经发展到264个,松江在同时期从59个增加到369个。清末之后,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对江南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地区通过上海与国际市场联系,棉花、生丝成为江南地区出口国际市场的主要产品,农产品商品化的加深,使乡村经济商业化程度更高。棉花、桑蚕也成为乡村中的主要产业。这一时期近代工商业也在市镇和乡村中兴起,无锡的缫丝厂从“1919—1931年的短短12年间新建了41个丝厂,比1904—1918年建10个厂猛增了4倍多”。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加强了乡村对市镇、城市的依附地位。然而,20世纪30年代之后,“无锡全县桑田面积也急剧减少,由1930年的251037亩,骤降至1931年的150000
亩,减少了40.25%”。——摘编自吴建华《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
材料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有效的政权推动下,开始对江南乡村的改造。中国传统的家庭、家族生活结构被人民公社的合作社所取代,高度统一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农民思想的高度统一。1978年之后的乡村改革,土地重新回到农民自己手中,家庭开始重新作为生产、生活的单位,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江南乡村发达的在20世纪50年代被禁止的私营工商业开始复苏,乡村工业的繁荣,使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
——摘编自郭伟平《明清以来江南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与民间文化信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江南经济结构变迁的表现并分析其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南乡村经济的变迁。(5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二战结束初期,大量亚欧苦役劳工返回祖国,战败国德、日士兵和平民被遣返回国;50年代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许多西方殖民者被迫回国。60年代以来,欧洲的向外移民越来越少,而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向外移民显著增加,整个欧洲都在吸收大量外来移民。……到了80年代,除日本之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也开始大量吸收外来劳工移民。
————摘编自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劳务移民的流向区域,并说明理由。(共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任选两个时期,对全球人口流动现象予以说明。(共8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 美国医疗费用高昂,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疗体系的发达国家,美国有近5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约占总人口的19%。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大萧条,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承担高昂的医保费用。由于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较低,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医疗保健应该进行改苹,政府也因医保支出比重过高而积极倡导医改。美国要求个人或企业雇主必须为雇员购买医疗保险。同时建立以国家为基础的美国健康福利计划,将未包括在政府医疗保障计划覆盖范围的人群及未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雇员纳入该计划。美国还从国外进口廉价药物,打破医药垄断地位,以保证居民能买到平价药。鼓励将医保付费与服务质量相挂钩,对高质量医疗服务机构子以奖励。从2011年开始实施增税措施,增税对象为收入在25万英元以上的个人或夫妇,用于支持医疗保险改革。同时,采取提高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的方式,将所节约部分资金用于医疗改苹。
—一摘编自应丽《美国“新医改”评析》
材料二 2009年以来的新一轮医改,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举足轻重的改革事件之一。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推进,政府卫生支出所占比例稳步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领域市场机制的引入也为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2018年,我国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三项卫生资源核心指标相比2006年均有大幅增长。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卫生医疗服务的主体是国有制的医院、集体所有制卫生院等机构。1980年开始,我国逐步开始放开社会办医。到2017年,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占比达26.34%,呈稳步上升之态。2006—2018年,医疗机构诊疗量大幅增加,入院患者数量增幅达200%以上,增长更为迅速。201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4.83岁,2018年已增长至77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得到世界关注。——摘编自王虎峰《中国医改10年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医疗改革的原因,并概括美国医疗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医疗改革取得的成效。(4分)
(3)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医疗改革的认识。(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2分)
材料 东西文化接触、交流、碰撞,都曾给对方深刻的刺激和影响,在各自发展的轨迹中都曾留有对方作用的印记。17、18世纪这两百年间,来过中国的传教士至少在1000人以上,在传教士、商人和旅行家的详细描述中,中国一片繁荣富庶,人民安居乐业,讲究道德,文明、和谐的气氛。制度完美、稳定、经久不衰。整个国家崇尚学问、重视教育,统治国家的不是贵族,而是一些有高度教养的官员,他们取得官位是通过一系列国家举行的考试获得的,这在欧洲是难以想象的。在欧洲人眼中,中国人在治国术上超过了其他所有民族。欧洲人也第一次看到孔子著作和中国经书的译本,他们发现,一个两千年前的人居然如此有见地。在欧洲人的心理上,孔子成为了18世纪启蒙时代的保护神。
——摘编自《专家武斌:中国文化曾影响了欧洲启蒙运动》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围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总分48分。)
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中国弧”区域是东南“中原”区域与西北“草原”区域的交融区,由此可见“中国弧”为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提供了可能,D项正确,A错误;材料体现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流而非隔绝,排除B项;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不是“决定性”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用于民则表现为‘保民’”可知,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为上天并不直接向人说话,而是借着人民来表达意思和施行选择,出自《尚书》,是民本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表述,B项正确;“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为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体现的是分封制的实行,排除A项;“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为才学为品德的资本,而品德又是指引才学的方向,体现了德才兼备才能功成名就,与敬天保民无关,排除C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商鞅,与敬天保民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B【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周代(中国)。据材料“车厢底部的方木框象征着大地,圆形的伞盖代表着上天。两个车轮是日月的样子,二十八根伞骨是天上的星宿的数量”可知,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而“王侯重臣为彰显身份,伞盖总是寸步不离左右”,体现出贵族阶层的礼制规定,①②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宗法制度的相关信息,也未涉及兼并战争的状况,③和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和D项。故选B项。
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宋代士大夫奉行‘医相同尊,治人犹如治国’的主张;……进士许叔微在习儒的同时也精研医学,亲自上门为百姓诊治……”可知,宋代的医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宋代医学并不是以教化病人的心理为己任,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封建伦理纲常思想对医学的约束,理学通过伦理纲常规范社会秩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学对宋代医学的影响,并不是说儒家思想是医学的理论基础,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B项。
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面对严重的旱情,皇帝不但多次在宫中祈雨,同时遣官致祭山川神明”、“致灾之由,固在朕躬。但君臣交修,本为一体,朕既痛自循省,惟赖尔文武群臣同寅竭诚,匡朕不逮,以回天意。”和所学可知,明世宗面对严重的旱情,尊重天意,体察民情,修明自己的品德,体现“敬天保民”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中的“祈雨”“致祭山川神明”是一种不科学的认识和行为,排除A项;厚德载物主要是宽容仁慈和育人律己的内涵,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天下为公主要是 心怀天下和奉献为民的内涵,材料涉及对天和对民两方面的态度,天下为公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亦有不设官而称镇,既设官而仍称村者,名号正俗不同耳”可知,清朝时期,对于村镇的定义尚不明确,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村镇定义不明确,并不能说明村镇成为固定基层机构,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村镇在全国的分布状况,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村镇经济的发展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7.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明清时期,国家统一、国内长途贩运贸易发达,运河是经济“生命线”,而近代,伴随着殖民侵略与国内的农民起义,运河被中断,1911年后因新的运输方式兴起,运河地位一落千丈,由此可见,运河兴衰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B项正确;“失去存在的必要性”表述太绝对,且说法错误,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对比信息,近代“最先进”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错误;材料还涉及古代运河的发展情况,该说法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排除C项。故选B项。
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古罗马)。据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都强调了在审理罪行时,不能未经审判就处以死刑,不能基于嫌疑就判处,也不能让无辜者被判处,表明罗马法对审判过程及证据的重视,体现了司法审判程序的公正,A项正确;材料强调司法程序公正,并未体现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排除C项;材料强调司法程序公正,并未体现罗马法维护个人的权益,排除B项;材料强调司法程序公正,并未涉及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材料“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在《荷马史诗》所说的‘大城墙的梯林斯’遗址发现了一座坚固雄伟的宫殿残迹,它的正厅、门廊、庭院和整个轮廓与《荷马史诗》描述的奥德修斯等人的王宫非常相似”及所学史料实证知识可知,德国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与《荷马史诗》的文献记载形成了一种印证,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文献史料的真伪也可以通过不同文献史料之间的对比进行印证,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荷马史诗》的一个记载,不能说明其记载全部可信,排除B项;文献史料也是了解史实的途径,考古发现并非唯一途径,排除C项。故选D项。
1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西方。根据材料,西方古典历史学家们认为,历史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得出史学蕴含理性精神,A项正确;材材料未提及在历史研究中重视人,无法得出人文主义,排除B项;料体现西方古典历史学家的史学观,未提及影响史学创作的因素,排除C项;材料强调史学功能而非治史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1.C【详解】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选C;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是现象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对传统文化应当辩证看待,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不能说明日趋理性,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政府主导这一趋势,排除D。
12.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中世纪的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脱胎于圣经故事的神秘连环剧,不仅注重其内容的诙谐幽默,还将民众日常生活琐事加入其中,这摆脱了传统圣经故事的严肃认真,更贴合市民的世俗文化,D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神秘连环剧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世俗化,未涉及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排除B项;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推崇个人的成功和价值实现,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规定在全国开展定期的卫生运动,与民族独立和强身救国意识相结合,因此政府在强调卫生运动的政治价值,B项正确;材料只是政府的规定要求,未涉及卫生观念的普及,并且这时期卫生观念不可能得到普及,排除A项;材料是政府重视卫生运动,未涉及西方医学知识的传播,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卫生运动,未涉及完备的医疗体系,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18年(中国)。据材料“广深港高铁就成为了大陆与香港沟通的桥梁,两地旅游、探亲、商贸往来变的更加频繁,大陆到香港购物人数大幅增长”可知,高铁的迅速发展,便利了大陆同香港地区之间的联系,A项正确;材料未谈及市场经济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联系加强,并未提及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内部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中外之间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5.C【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①正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等,也促进了城市化进程,④正确,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②③的时间都是鸦片战争后,不是建国后,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下半叶(时间)。根据材料“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城镇群,融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城市规划学为一体的‘城市学’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西方城市问题突出,因此出现了新的城市规划理论,C项正确。材料并未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展开论述,无法说明矛盾尖锐,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新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出现不能说明其出现了逆城市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总分52分。)
17.(共14分)(1)表现:市镇数量增加;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任4点4分)
历史背景:列强侵略,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通商口岸的开放;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国内政局不稳;等等。(任3点5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必然趋势,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集体化生产成为乡村中的主要社会经济生产形式。1978年之后,中国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种所有制得到发展;乡村经济结构由农转工。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南地区的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逐渐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答安中包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关键知识即可得5分)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本题时空为近代(中国)。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苏州的市镇从明中期的102个到清末已经发展到264个,松江在同时期从59个增加到369个。”可得出市镇数量增加;根据材料“清末之后,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对江南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地区通过上海与国际市场联系,棉花、生丝成为江南地区出口国际市场的主要产品,农产品商品化的加深,使乡村经济商业化程度更高。”可得出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根据材料“这一时期近代工商业也在市镇和乡村中兴起”可得出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第二小问历史背景,可从内外两个角度回答背景。根据所学可知,近代晚清从外部看,深受列强侵略,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于列强侵略导致通商口岸的开放;从国内内部角度看,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政治上国内政局不稳。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当代(中国)。变迁:根据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有效的政权推动下,开始对江南乡村的改造。中国传统的家庭、家族生活结构被人民公社的合作社所取代,高度统一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农民思想的高度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必然趋势,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集体化生产成为乡村中的主要社会经济生产形式。根据材料“1978年之后的乡村改革,土地重新回到农民自己手中,家庭开始重新作为生产、生活的单位,……同时江南乡村发达的在20世纪50年代被禁止的私营工商业开始复苏,乡村工业的繁荣,”可得出1978年之后,中国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种所有制得到发展;乡村经济结构由农转工。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南地区的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逐渐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8.(共12分)(1)区域:中东地区。(2分)
理由:中东地区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吸引劳动力流入。(2分)
(2)示例一选择50年代和60年代
说明:二战结束后,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50年代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主要是政治性流动,有利于世界和平因素的增长和战后经济的恢复。 60年代,欧美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匮乏,该时期人口由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经济落后地区流向欧美发达国家,为欧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示例二选择80年代和90年代
说明: 80 年代,全球化快速发展加之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国经济高速发展,吸引了许多外来移民。90 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各国普遍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力大量涌向西欧和北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促进了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全球流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同时也对当代国际安全构成了重大挑战,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任举两个示例,能说出任意时期的特征即可得分,每个例子4分,共8分)
【解析】【小题1】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区域: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图示,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的劳务移民流向地中海东部的中东地区;
理由: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东地区外籍人员流入的主要原因是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吸引劳动力流入。
【小题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以来的世界。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图示、根据材料二“50年代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许多西方殖民者被迫回国。60年代以来,欧洲的向外移民越来越少,而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向外移民显著增加,整个欧洲都在吸收大量外来移民”,选择20世纪50、60年代两个时期进行说明。结合所学,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主导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此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殖民者被迫回国,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因此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主要是政治性流动,有利于世界和平因素的增长和战后经济的恢复。进入60年代以后,欧美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匮乏,该时期人口由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经济落后地区流向欧美发达国家,为欧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图示、根据材料“到了80年代,除日本之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也开始大量吸收外来劳工移民”选择20世纪80、90年代两个时期进行说明。结合所学可知,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跨国公司的推动、现代信息与交通技术的发展,使得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国经济高速发展,吸引了许多外来移民;而进入90年代,苏东剧变后,长期受到苏联模式影响的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困难,社会经济出现严重危机,中国等国家普遍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力大量涌向西欧和北美。人口的流动促进了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全球流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
(共14分)(1)原因:医疗费用高昂,没有建立全民医疗体系;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萧条;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低;政府医保支出比重过高。(任3点4分)
措施:雇主必须为雇员购买医疗保险;建立以国家为基础的健康福利计划;进口廉价药物,打破医药垄断地位;将医保付费与服务质量挂钩;实施增税措施用于支持医疗保险改革;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节约资金用于医疗改革。(任3点4分)
(2)政府卫生支出比例稳步上升;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三项卫生资源核心指标大幅增长;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占比达26.34%,呈稳步上升之态;医疗机构诊疗量大幅增加;人均预期寿命增加并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任3点4分)
(3)医疗改革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应该加强医疗改革,促进社会民生改善。(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详解】(1)本题是原因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美国。美国进行医疗改革的原因根据“美国医疗费用高昂,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疗体系的发达国家,美国有近5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约占总人口的19%。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大萧条,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承担高昂的医保费用。由于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较低,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医疗保健应该进行改革”可知是医疗费用高昂,没有建立全民医疗体系;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萧条;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低;根据“政府也因医保支出比重过高而积极倡导医改”可知是政府医保支出比重过高。美国医疗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根据“美国要求个人或企业雇主必须为雇员购买医疗保险。同时建立以国家为基础的美国健康福利计划”可知是雇主必须为雇员购买医疗保险;建立以国家为基础的健康福利计划;根据“美国还从国外进口廉价药物,打破医药垄断地位,以保证居民能买到平价药。鼓励将医保付费与服务质量相挂钩,对高质量医疗服务机构子以奖励。”可知是进口廉价药物,打破医药垄断地位;将医保付费与服务质量挂钩;根据“从2011年开始实施增税措施,增税对象为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的个人或夫妇,用于支持医疗保险改革。同时,采取提高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的方式,将所节约部分资金用于医疗改革”可知是实施增税措施用于支持医疗保险改革;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节约资金用于医疗改革。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中国医疗改革取得的成效根据“政府卫生支出所占比例稳步上升”可知政府卫生支出比例稳步上升;根据“我国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三项卫生资源核心指标相比2006年均有大幅增长”可知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三项卫生资源核心指标大幅增长;根据“到2017年,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占比达26.34%,呈稳步上升之态”可知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占比达26.34%,呈稳步上升之态;根据“医疗机构诊疗量大幅增加”可知医疗机构诊疗量大幅增加;根据“201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4.83岁,2018年已增长至77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得到世界关注”可知人均预期寿命增加并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世界和中国。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做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医疗改革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应该加强医疗改革,促进社会民生改善。
20.(共12分)主题:东西文化的融合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进步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由于率先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欧洲文化具有先进性。随着殖民扩张,欧洲文化传播四方,确立了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工业革命的浪湖中,欧洲国家率先走上工业化道路,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传播到世界各地。欧洲文化在传播中冲击了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并与之融合,推动了当地文化的进步。同时,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也关注和借鉴中国儒家文化的优秀成分,丰富欧洲文化,从而共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
总之,东西方的文化在融合冲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世界文化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类,时空是近代世界。首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围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自行拟定一个主题。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主题要具体、明确。如可得出东西文化的融合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进步;其次,结合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儒家文化等相关史实,对主题进行论证。要注意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主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B
B
C
C
B
A
D
A
C
D
B
A
C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docx、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docx、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的作答, 非选择题的作答, 下图反应唐代,有学者指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