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微专题6基因位置的判断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49169/0-17139436289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微专题6基因位置的判断
展开1.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
(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判断,即:
eq \b\lc\ \rc\ (\a\vs4\al\c1(\a\vs4\al\c1(正反交,实验)))⇒eq \b\lc\{\rc\ (\a\vs4\al\c1(①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型相同⇒常染色,体上,②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型不同⇒X染色,体上))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判断,即:
eq \b\lc\ \rc\ (\a\vs4\al\c1(\a\vs4\al\c1(隐性雌,×,显性雄)))eq \b\lc\{\rc\ (\a\vs4\al\c1(①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在X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雌性、雄性均为显性⇒在常染,色体上))
2.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1)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eq \b\lc\ \rc\ (\a\vs4\al\c1(\a\vs4\al\c1(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eq \b\lc\{\rc\ (\a\vs4\al\c1(①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显性性状⇒,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隐性性状⇒,仅位于X染色体上))
(2)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eq \b\lc\ \rc\ (\a\vs4\al\c1(\a\vs4\al\c1(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eq \b\lc\{\rc\ (\a\vs4\al\c1(①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
(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型情况。即:
(2)eq \b\lc\ \rc\ (\a\vs4\al\c1(结果,推断))eq \b\lc\{\rc\ (\a\vs4\al\c1(①若F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F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对|点|落|实
1.果蝇的灰身基因A与黄身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黄身基因能破坏其黑色素的形成使身体更黄;灰体基因E与黑檀体基因e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黑檀体基因可使黑色素积累而全身发黑。黑檀体时黄身纯合个体表现为灰身。请回答有关问题:
(1)现有四种纯合的果蝇:灰身雄果蝇、黄身雄果蝇、黄身雌果蝇和灰身雌果蝇,请以上述果蝇为亲本设计实验,不用正反交实验来探索黄身基因的遗传方式(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用纯合的灰身雄果蝇、黄身雌果蝇杂交,若后代黄身都是雄蝇,灰身都是雌蝇,说明黄身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若后代无论雌雄全部为灰身,说明黄身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2)现有纯种灰体雌果蝇与纯种黑檀体雄果蝇杂交,F1个体相互交配,F2个体的表型及分离比为灰体∶黑檀体=3∶1,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3)现已确认灰身与黄身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灰身黑檀体雌果蝇与纯种黄身灰体雄果蝇杂交,F1中的雄蝇与EeXaXa(黄身灰体雌蝇)个体相互交配,F2中雄蝇的表型及其比例为黄身灰体∶灰身黑檀体=3∶1。
解析:(1)设计实验探索黄身基因的遗传方式,即判断控制黄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不用正反交的话,可以选择隐雌显雄法进行杂交实验。则根据题意提供的材料,可以用纯合的灰身雄果蝇、黄身雌果蝇杂交,若后代黄身都是雄蝇,灰身都是雌蝇,说明黄身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若后代无论雌雄全部为灰身,说明黄身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2)灰体基因E与黑檀体基因e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灰体雌果蝇(EE)与纯种黑檀体雄果蝇(ee)杂交,F1个体(Ee)相互交配,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2个体的表型及分离比为灰体∶黑檀体=3∶1。(3)根据题意可知,灰身与黄身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故亲代纯种灰身黑檀体雌果蝇基因型为eeXAXA,纯种黄身灰体雄果蝇基因型为EEXaY,杂交后代雄果蝇基因型为EeXAY。EeXAY与EeXaXa(黄身灰体雌果蝇)个体相互交配,F2中雄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身灰体∶灰身黑檀体=3∶1。
2.果蝇(2n=8)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果蝇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相关基因用B、b表示,已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
(1)若控制果蝇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是位于性染色体的片段Ⅰ上,则与这对相对性状相关的基因型有7种;欲使获得的子代雌果蝇均为截毛,雄果蝇均为刚毛,则选择的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B。
(2)现有纯合雌、雄果蝇若干,欲判断果蝇的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片段Ⅰ还是片段Ⅱ-1上,请写出实验方案让截毛雌果蝇与纯合的刚毛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若子代雌雄果蝇均为刚毛,则可推断该对等位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若子代雌果蝇均为刚毛,雄果蝇均为截毛,则可推断该对等位基因位于片段Ⅱ-1上。
解析:(1)如果控制果蝇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片段Ⅰ上,则与这对相对性状相关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XBYB、XBYb、XbYB、XbYb,共7种。如果使子代中雌果蝇全是截毛(XbXb),雄果蝇全是刚毛,可以判断B基因在Y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B。
(2)欲判断果蝇的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可以让截毛雌果蝇和纯合的刚毛雄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片段Ⅰ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BXb、XbYB,子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刚毛;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片段Ⅱ-1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子代的基因型为XBXb、XbY,子代雄果蝇均为截毛,雌果蝇均为刚毛。
3.“秃顶”是一种性状表现,它和“非秃顶”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B和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秃顶这一性状在男性中出现的概率比女性中的高。某人怀疑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他想用灵长类动物狒狒做杂交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说明(假设狒狒的秃顶和非秃顶的遗传情况与人一样)。
(1)实验步骤:
①挑选一只表型为非秃顶的雄狒狒和多只表型为秃顶的雌狒狒做杂交实验,得到大量后代F1。
②F1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得到F2,观察F2中秃顶和非秃顶的个体数量及性别比例。
(2)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F2的雌性个体中非秃顶∶秃顶=3∶1,雄性个体中非秃顶∶秃顶=1∶3,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②若F2的雌、雄个体中均为非秃顶∶秃顶=1∶1,则基因在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解析:狒狒是灵长类动物,有许多和人类一样的性状。一般判断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会选择隐性纯合子作为母本,显性纯合子作为父本,观察子代表型。按题意雌性秃顶的基因型为bb(或XbXb),雄性非秃顶的基因型为BB(或XBYB),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结果如下: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微专题10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断与分析: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微专题10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断与分析,共5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一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点二基因重组: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一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点二基因重组,共6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情境拓展5冈崎片段和基因表达的调控热点二真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和表达: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情境拓展5冈崎片段和基因表达的调控热点二真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和表达,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