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2情境拓展8森林碳汇生态浮床和垃圾分类热点一森林碳汇 教案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2情境拓展8森林碳汇生态浮床和垃圾分类热点二生态浮床与水污染治理 教案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及其动态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及其动态考点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二讲群落及其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 教案 0 次下载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及其动态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展开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必备知识·夯实基础
知|识|巩|固
1.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3)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年龄结构eq \b\lc\{\rc\}(\a\vs4\al\c1(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加,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 种群密度
(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逐个计数法: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可以逐个计数,如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密度。
(2)估算法
①样方法
②标记重捕法
③黑光灯诱捕法: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调查种群密度。
思|维|辨|析
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 √ )
(2)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 )
(3)调查动物种群密度还可通过红外线照相机、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等技术进行调查。( √ )
延|伸|探|究
1.黑光灯诱捕昆虫和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原理相同吗?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何种信息传递?
提示:原理不同。前者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后者利用了昆虫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原理。前者属于物理信息,后者属于化学信息。
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
提示: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3.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为什么强调随机取样?
提示: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剖析难点·考点突破
重|难|精|讲
1.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统计图
(2)曲线图和柱形图
(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2.利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
精|准|命|题
考向一 以种群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载体考查生命观念及科学思维
例1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
B.使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会使下一代中的性别比例失调
C.种群的年龄结构体现种群中各年龄组间个体数量比例关系并只能用年龄金字塔图形表示
D.任何种群都有年龄结构,但并不都有性别比例
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内个体数量的统计值,A错误;使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会使当代中的性别比例失调,B错误;种群的年龄结构体现种群中各年龄组间个体数量比例关系,既可以用年龄金字塔图形表示,也可用其他方式表示,如柱形图、曲线图等,C错误;任何种群都有年龄结构,但并非所有的种群都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如有些生物无性别分化,D正确。
〔变式训练1〕 (2022·浙江1月选考)经调查统计,某物种群体的年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B )
A.因年龄结构异常不能构成种群
B.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昆虫种群
C.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果树种群
D.可能是受到性引诱剂诱杀后的种群
解析: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虽然图中某物种群体的年龄结构与常规不同,但仍能构成种群,A不合理;由图可知,该种群中的个体存活时间不超过10周龄,且雌、雄个体的存活时间和生殖期长短均不相同,推测该种群可能是存活时间较短且雌、雄个体差异相对较大的昆虫种群,而非果树种群,B合理,C不合理;由图可知,同周龄的生殖期的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数量相当,且雄性个体生殖后期出现较早,说明这可能是该生物本身就有的差异,并不是性引诱剂诱杀的结果,D不合理。
考向二 结合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考查科学实践能力
例2 不同动物的粪便具有不同的特征,通过分析粪便可获得种群的数量信息,鼠兔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鼠种之一,为研究鼠兔越冬种群大小与来自艾虎的捕食风险的关系,研究人员选取若干区域以洞口计数法(以洞口数量多少作为鼠兔种群大小的指标)调查了鼠兔种群,以粪便分析法统计了鼠兔洞口留有的艾虎粪便,结果显示艾虎在大的鼠兔种群周围更容易留下粪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艾虎种群密度,若再次捕获导致艾虎死亡不影响调查结果
B.调查鼠兔洞口数目时应注意样方大小及随机取样
C.连续调查鼠兔、艾虎的种群数量,艾虎种群呈现先增先减的趋势
D.上述调查结果表明鼠兔越冬种群数量越大,来自艾虎的捕食风险越大
解析: 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记后重新捕获数,重捕时,捕获的艾虎死亡(数据未变)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A正确;调查鼠兔洞口数目时所用方法为样方法,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B正确;分析题意可知,艾虎可以捕食鼠兔,则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应为鼠兔呈现先增先减的趋势,而艾虎是后增后减,C错误;结合题意“艾虎在大的鼠兔种群周围更容易留下粪便”可知,鼠兔越冬种群数量越大,来自艾虎的捕食风险越大,D正确。
〔变式训练2〕 (2024·山东临沂摸底)近日科研团队找到推算雪豹种群密度的方法——照片重复取样法。在祁连山某区域内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这些相机在海拔2 100~4 100 m的深山中连续拍摄了3个多月,研究人员确定研究区域约有20只雪豹。根据数学模型推算,估测在这个区域内每100 km2生活有3只雪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雪豹的种群密度调查可采用标记重捕法,不适合采用样方法
B.决定雪豹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照片重复取样法可用于调查一些大型稀少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
D.若研究区域有120只雪豹,则估测该区域的种群密度是18只
解析:雪豹是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可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其种群密度,不适合采用样方法,A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B正确;调查一些大型稀少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照片重复取样法,C正确;根据数学比例推算,即20∶3=120∶X,则X=18,因此该区域内雪豹的种群密度应为每100 km2 18只,D错误。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3.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1.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建立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的观点。(生命观念)
2.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培养归纳、比较及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
3.归纳总结种群数量变化在实践中的应用,养成关注生产实践、学以致用的态度。(社会责任)
4.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科学探究)
调查
对象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
调查
程序
确定调查对象
↓
捕获并标记数量为N1
↓
↓
计算种群密度N=eq \f(N1×N2,N0)
注意
事项
调查期间,被调查个体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记对象正常的生命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项目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曲线图
柱形图
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a href="/sw/tb_c40038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综合创新,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