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素养提升练习必修2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展开|情境试题 规范作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放射性存在位置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什么?
证明细菌未裂解。
(2)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什么?
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
【解题策略】
真|题|再|现
1.(2022·湖南卷)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 C )
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
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
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
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
解析: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合成新的噬菌体DNA,A正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T2噬菌体会用自身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等来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B正确;噬菌体在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C错误;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然后通过转录,合成mRNA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翻译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侵染过程中会发生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D正确。
2.(2022·河北卷)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 )
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
C.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
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解析: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杂交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实质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两者化学本质相同,B正确;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酶解法去掉DNA或者蛋白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区分DNA和蛋白质,两者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C正确;DNA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D正确。
3.(2022·浙江卷)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需用同时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B.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
C.离心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
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解析: 实验过程中需单独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A错误;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B错误;大肠杆菌的质量大于噬菌体,离心的目的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C正确;该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4.(2021·浙江1月选考)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
B.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D.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解析: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没有证明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染色体,A错误;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只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不能证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D正确。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提能训练,共8页。
备战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规范练2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规范练2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6单元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6单元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