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含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含解析),共12页。
课时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目标一 岩石分类和形成过程1.岩石分类:按照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2.岩石间的关系:岩石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使得岩石圈的物质处于循环转化中。3.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思考 请依据三大类岩石的名称,逆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地质作用。答案 岩浆岩:上升、冷却、凝固——岩浆活动;沉积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压实、固结——外力作用;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作用。(2022·江苏地理)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1~2题。1.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2.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答案 1.D 2.D解析 第1题,阅读材料可知,花岗岩是布兰德山的典型岩石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属于深层岩浆侵入冷却凝固的岩石,故D正确;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喷出岩,故A错误;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故B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等,不会形成花岗岩,故C错误。答案选择D。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兰德山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区地势较低,距离布兰德山有一定距离,形成的年龄相近,但与布兰德山最接近的接触变质岩区紧靠布兰德山花岗岩体,其是在岩浆侵入时,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时间最为接近,故A错误,D正确;变质岩区的变质作用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差别较大,故B错误;沉积岩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和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接近,故C错误。答案选择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约1 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有层理构造 B.常含有化石C.多气孔构造 D.下面岩石更古老4.下列属于火山活动形成的喷出岩的是( )①花岗岩 ②玄武岩 ③安山岩 ④页岩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3.C 4.D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岩石多为火成岩。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下面岩层更古老,一般是沉积岩的特点,A、B、D错误。多气孔构造是喷出岩的特点,与火成岩特点相符,C正确。第4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①错误;玄武岩和安山岩都是火山喷发冷凝形成的喷出岩,②③正确;页岩属于沉积岩,④错误。故选D。目标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2.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其他岩石。3.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实景模拟图(2)简化示意图(常见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进行判断。(1)岩浆:“三进一出”。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源于岩浆,岩浆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归宿,三类岩石都可以转化为岩浆。(2)岩浆岩:“一进三出”。岩浆岩可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也能转化为岩浆,而只有岩浆能生成岩浆岩。(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①变质岩能转化为岩浆和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能转化为变质岩。②沉积岩能转化为岩浆和变质岩,变质岩和岩浆岩能转化为沉积岩。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称的广东丹霞山于2010年8月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丹霞山是由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下面左图为“丹霞山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据此回答1~2题。1.形成丹霞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A.A B.B C.C D.D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外力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外力堆积—地壳下沉—流水侵蚀C.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流水堆积D.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流水堆积答案 1.C 2.A解析 第1题,广东丹霞山主要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砂砾岩属于沉积岩,右图中A是侵入岩,B是喷出岩,都属于岩浆岩,C是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D属于变质岩,故选C。第2题,该地貌的形成首先要通过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然后地壳抬升,再发生流水侵蚀作用使红色砂砾岩裸露,所以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外力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故选A。(2023·广东湛江期末)福建省的东山岛风动石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是由于第四世纪海侵时期,海浪沿着花岗岩的纹理裂隙,剧烈冲刷,渐渐扩大两块岩石的距离,最后只剩很小的接触点支撑着,其余悬空而形成的,石危势险,摇摇欲坠。下面图1为“风动石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2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风动石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海浪侵蚀—风力侵蚀—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固结成岩C.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 3.B 4.C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风动石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侵入型岩浆岩。读图2可知,④由碎屑物形成,应为沉积岩,②③④均指向①,表明①为岩浆;②由岩浆形成,属于岩浆岩,所以③为变质岩。由此分析可知,与风动石岩石类型一致的应为②,故A、C、D项错误,选B。第4题,风动石为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形成,所以最先发生的地质过程是岩浆侵入,经冷却凝固形成岩石;之后受地壳抬升至地表,再受海浪等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图示景观,所以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A、B、D项错误,选C。在南非奥兰治河的入海口发现了大量的金刚石砂,这些金刚石砂源自奥兰治河上游山区的一些死火山通道中的金刚石原生矿石。据此完成1~2题。1.金刚石原生矿石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石英岩2.导致金刚石原生矿石转变为金刚石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力作用 B.海浪作用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答案 1.A 2.C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该地的金刚石原生矿石源于死火山通道中,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属于岩浆岩,A对。沉积岩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一般不会出现在火山通道中,B错。石英岩属于变质岩,变质岩不是原生矿石,C、D错。第2题,导致金刚石原生矿石转变为金刚石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流水作用,是流水长期侵蚀、搬运、堆积形成的,C对。上游山区死火山通道中分布着原生矿石,海浪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均不是该地区主要的外力作用,A、B、D错。读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和在喜马拉雅山脉某处发现的鹦鹉螺化石照片(图2),完成3~4题。3.若丙为岩浆,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变质岩,乙为岩浆岩B.②表示变质作用C.⑦表示熔化,⑧表示冷凝作用D.④表示外力作用,⑧表示变质作用4.照片中含化石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A.岩浆岩 B.变质岩C.沉积岩 D.花岗岩答案 3.D 4.C解析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若丙为岩浆,则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故A错误;丙表示岩浆,②表示冷却凝固作用,故B错误;⑦表示熔化,⑧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外力作用,故C错误,D正确。第4题,沉积岩的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故选C。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颜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材料和图完成5~6题。5.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5.A 6.C解析 第5题,长白山天池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因此浮石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温度迅速降低,冷却凝固形成的,因冷却较快与气体挥发,所以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A项正确。第6题,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是沉积岩、乙是岩浆岩、丙是岩浆,所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外力作用、熔化、冷却凝固、变质作用,结合上题可知,浮石形成过程为③。图甲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字母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7~8题。7.图甲中表示岩浆岩与变质作用的分别是( )A.①、A B.②、CC.④、B D.⑤、I8.图乙中岩石与图甲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珊瑚石—④ B.大理岩—②C.玄武岩—③ D.花岗岩—⑤答案 7.C 8.B解析 第7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并结合图甲中沉积岩这一已知条件,顺着箭头推理可确定②为变质岩,③为岩浆,④为岩浆岩;逆向推理可确定①为沉积物,⑤为风化物。相应地,A为压实、固结,B、I为变质作用,C为熔化,D为冷却凝固,E、H、G为风化,F为搬运、沉积。第8题,珊瑚石为沉积岩,大理岩为变质岩(②),玄武岩和花岗岩为岩浆岩(④)。(2023·河北沧州期末)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龟背石图”。龟背石因表面存在多边形龟裂状网纹、酷似龟背而得名。该龟背石形成于古生代,由粉砂岩在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暴露干裂,其裂缝后来被绿色沉积物充填,形成龟裂状网纹。据此完成9~11题。9.该龟背石( )A.层理结构显著B.透水通气性能好C.结构致密坚硬D.含哺乳动物化石10.该龟背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为( )A.地壳抬升—海浪侵蚀—风化作用—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地壳抬升—海浪侵蚀—流水堆积C.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海浪堆积D.地壳抬升—风化作用—固结成岩—海浪堆积11.目前此类龟背石全球仅发现两块,原因可能是( )①内力作用强烈,岩石破坏殆尽 ②形成条件苛刻,形成数量稀少 ③形成年代久远,外力作用强烈 ④人类活动影响,人为破坏严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9.A 10.C 11.B解析 第9题,据材料可知,该龟背石由粉砂岩构成,粉砂岩属于沉积岩,所以层理结构显著,A正确;其裂缝后来被绿色沉积物充填,粉砂岩颗粒较细,透水性差,B错误;沉积岩的不同层理沉积物质不同,软硬程度存在差异,且相较于岩浆岩、变质岩其岩性硬度较低,C错误;该龟背石形成于古生代,新生代才出现哺乳动物,D错误。第10题,该龟背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为先由流水沉积形成粉砂质沉积岩,后随地壳抬升,沉积层出露地表,受到外力风化,在干热环境中龟裂,后随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在海洋环境中,古生代海洋藻类物质进入裂缝沉积,逐渐固结,形成独特的花纹形状,C正确。第11题,龟背石为沉积岩,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①错误;形成条件苛刻,形成过程复杂,形成数量稀少,②正确;形成在古生代,年代久远,外力作用破坏强烈,③正确;龟背石形状独特,人类发现后多进行保护,④错误。B正确。(2023·辽宁阜新期末)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该地在震旦纪期间为一片浅海海滨,在海相沉积作用(海洋环境下,近海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下发育成各类岩石矿体。进入古生代发生了燕山构造运动,伴有火山喷发活动,原有岩石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现在的灵璧石。下图为“灵璧石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12~13题。12.灵璧石按成因所属岩石类型以及形成过程搭配正确的是( )A.甲—④ B.乙—③C.丙—③ D.丁—②13.形成灵璧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由先到后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⑤④⑥ D.⑤⑥④答案 12.A 13.D解析 第12题,从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可知,乙是由沉积物形成的,故乙为沉积岩;丁是岩石圈各岩石均可形成的,故判断为岩浆;丙由丁形成,判断为岩浆岩;故综合判断甲为变质岩。材料中的灵璧石是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应为变质岩,故灵璧石对应的岩石类型为变质岩-甲;其形成过程是在海相沉积形成沉积岩后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④符合其形成过程。故选A。第13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判断,①③为熔化,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④为变质作用,⑤为固结成岩作用,⑥为冷却凝固。据材料可知灵璧石的前身是海相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的过程,从图中来看,应为⑤;进入古生代发生了构造运动,并伴有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属岩浆喷发冷却凝固作用,应是⑥;而后沉积岩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灵璧石应属变质作用,应是④。故其正确形成顺序应为⑤⑥④,D正确。14.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下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A、B、C、D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请在图中直线上加上箭头,以正确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4分)(2)图中A代表的岩石类型是什么?请简要描述由C到D的地质作用过程。(8分)(3)一般来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________(填字母)。(2分)答案 (1)(2)变质岩。C(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变为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沉积岩)。(3)D解析 第(1)(2)题,由题图可以看出,B为地幔中的岩浆,C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D为沉积岩,A为已生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地表裸露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变为碎屑物,然后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沉积岩。第(3)题,沉积岩的岩层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层层沉积而成,所以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沉积岩岩层中常含有已经成为化石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丹霞地貌是砂砾岩地貌的一种,它的特征被描述为顶平、身陡、麓缓,并且呈现城堡状、方山状等多种形态的赤壁单崖,而墙状山也是其中独具魅力的一种景观。下面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福建省冠豸山丹霞地貌景观图。(1)说明图1中丙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常见的岩石。(3分)(2)指出图示地貌岩石是图1中的哪个地理事物?并简述该岩石特征。(3分)(3)推测冠豸山的未来演变趋势。(4分)答案 (1)岩石类型:变质岩。常见的岩石:板岩、大理岩等。(2)地理事物:甲。岩石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古生物化石等。(3)山体垂直裂隙使石岭两侧的崖壁峭立,墙状山不断减薄分割,逐渐向石柱等过渡,最终消失变平。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学习目标1.结合实物和示意图,辨别岩石类型,说明岩石形成与地质作用的因果关系。(综合思维)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岩石的形成环境及岩石的分类和特征。(综合思维)3.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转化的过程。(地理实践力)形成过程突出特点常见岩石用途举例岩浆岩喷出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沉积岩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而成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原物质地质作用新物质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变质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熔化(重熔再生)岩浆
课时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目标一 岩石分类和形成过程1.岩石分类:按照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2.岩石间的关系:岩石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使得岩石圈的物质处于循环转化中。3.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思考 请依据三大类岩石的名称,逆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地质作用。答案 岩浆岩:上升、冷却、凝固——岩浆活动;沉积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压实、固结——外力作用;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作用。(2022·江苏地理)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1~2题。1.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2.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答案 1.D 2.D解析 第1题,阅读材料可知,花岗岩是布兰德山的典型岩石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属于深层岩浆侵入冷却凝固的岩石,故D正确;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喷出岩,故A错误;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故B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等,不会形成花岗岩,故C错误。答案选择D。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兰德山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区地势较低,距离布兰德山有一定距离,形成的年龄相近,但与布兰德山最接近的接触变质岩区紧靠布兰德山花岗岩体,其是在岩浆侵入时,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时间最为接近,故A错误,D正确;变质岩区的变质作用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差别较大,故B错误;沉积岩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和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接近,故C错误。答案选择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约1 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有层理构造 B.常含有化石C.多气孔构造 D.下面岩石更古老4.下列属于火山活动形成的喷出岩的是( )①花岗岩 ②玄武岩 ③安山岩 ④页岩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3.C 4.D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岩石多为火成岩。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下面岩层更古老,一般是沉积岩的特点,A、B、D错误。多气孔构造是喷出岩的特点,与火成岩特点相符,C正确。第4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①错误;玄武岩和安山岩都是火山喷发冷凝形成的喷出岩,②③正确;页岩属于沉积岩,④错误。故选D。目标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2.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其他岩石。3.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实景模拟图(2)简化示意图(常见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进行判断。(1)岩浆:“三进一出”。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源于岩浆,岩浆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归宿,三类岩石都可以转化为岩浆。(2)岩浆岩:“一进三出”。岩浆岩可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也能转化为岩浆,而只有岩浆能生成岩浆岩。(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①变质岩能转化为岩浆和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能转化为变质岩。②沉积岩能转化为岩浆和变质岩,变质岩和岩浆岩能转化为沉积岩。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称的广东丹霞山于2010年8月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丹霞山是由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下面左图为“丹霞山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据此回答1~2题。1.形成丹霞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A.A B.B C.C D.D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外力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外力堆积—地壳下沉—流水侵蚀C.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流水堆积D.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流水堆积答案 1.C 2.A解析 第1题,广东丹霞山主要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砂砾岩属于沉积岩,右图中A是侵入岩,B是喷出岩,都属于岩浆岩,C是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D属于变质岩,故选C。第2题,该地貌的形成首先要通过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然后地壳抬升,再发生流水侵蚀作用使红色砂砾岩裸露,所以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外力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故选A。(2023·广东湛江期末)福建省的东山岛风动石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是由于第四世纪海侵时期,海浪沿着花岗岩的纹理裂隙,剧烈冲刷,渐渐扩大两块岩石的距离,最后只剩很小的接触点支撑着,其余悬空而形成的,石危势险,摇摇欲坠。下面图1为“风动石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2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风动石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海浪侵蚀—风力侵蚀—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固结成岩C.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 3.B 4.C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风动石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侵入型岩浆岩。读图2可知,④由碎屑物形成,应为沉积岩,②③④均指向①,表明①为岩浆;②由岩浆形成,属于岩浆岩,所以③为变质岩。由此分析可知,与风动石岩石类型一致的应为②,故A、C、D项错误,选B。第4题,风动石为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形成,所以最先发生的地质过程是岩浆侵入,经冷却凝固形成岩石;之后受地壳抬升至地表,再受海浪等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图示景观,所以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A、B、D项错误,选C。在南非奥兰治河的入海口发现了大量的金刚石砂,这些金刚石砂源自奥兰治河上游山区的一些死火山通道中的金刚石原生矿石。据此完成1~2题。1.金刚石原生矿石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石英岩2.导致金刚石原生矿石转变为金刚石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力作用 B.海浪作用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答案 1.A 2.C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该地的金刚石原生矿石源于死火山通道中,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属于岩浆岩,A对。沉积岩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一般不会出现在火山通道中,B错。石英岩属于变质岩,变质岩不是原生矿石,C、D错。第2题,导致金刚石原生矿石转变为金刚石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流水作用,是流水长期侵蚀、搬运、堆积形成的,C对。上游山区死火山通道中分布着原生矿石,海浪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均不是该地区主要的外力作用,A、B、D错。读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和在喜马拉雅山脉某处发现的鹦鹉螺化石照片(图2),完成3~4题。3.若丙为岩浆,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变质岩,乙为岩浆岩B.②表示变质作用C.⑦表示熔化,⑧表示冷凝作用D.④表示外力作用,⑧表示变质作用4.照片中含化石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A.岩浆岩 B.变质岩C.沉积岩 D.花岗岩答案 3.D 4.C解析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若丙为岩浆,则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故A错误;丙表示岩浆,②表示冷却凝固作用,故B错误;⑦表示熔化,⑧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外力作用,故C错误,D正确。第4题,沉积岩的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故选C。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颜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材料和图完成5~6题。5.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5.A 6.C解析 第5题,长白山天池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因此浮石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温度迅速降低,冷却凝固形成的,因冷却较快与气体挥发,所以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A项正确。第6题,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是沉积岩、乙是岩浆岩、丙是岩浆,所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外力作用、熔化、冷却凝固、变质作用,结合上题可知,浮石形成过程为③。图甲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字母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7~8题。7.图甲中表示岩浆岩与变质作用的分别是( )A.①、A B.②、CC.④、B D.⑤、I8.图乙中岩石与图甲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珊瑚石—④ B.大理岩—②C.玄武岩—③ D.花岗岩—⑤答案 7.C 8.B解析 第7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并结合图甲中沉积岩这一已知条件,顺着箭头推理可确定②为变质岩,③为岩浆,④为岩浆岩;逆向推理可确定①为沉积物,⑤为风化物。相应地,A为压实、固结,B、I为变质作用,C为熔化,D为冷却凝固,E、H、G为风化,F为搬运、沉积。第8题,珊瑚石为沉积岩,大理岩为变质岩(②),玄武岩和花岗岩为岩浆岩(④)。(2023·河北沧州期末)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龟背石图”。龟背石因表面存在多边形龟裂状网纹、酷似龟背而得名。该龟背石形成于古生代,由粉砂岩在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暴露干裂,其裂缝后来被绿色沉积物充填,形成龟裂状网纹。据此完成9~11题。9.该龟背石( )A.层理结构显著B.透水通气性能好C.结构致密坚硬D.含哺乳动物化石10.该龟背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为( )A.地壳抬升—海浪侵蚀—风化作用—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地壳抬升—海浪侵蚀—流水堆积C.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海浪堆积D.地壳抬升—风化作用—固结成岩—海浪堆积11.目前此类龟背石全球仅发现两块,原因可能是( )①内力作用强烈,岩石破坏殆尽 ②形成条件苛刻,形成数量稀少 ③形成年代久远,外力作用强烈 ④人类活动影响,人为破坏严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9.A 10.C 11.B解析 第9题,据材料可知,该龟背石由粉砂岩构成,粉砂岩属于沉积岩,所以层理结构显著,A正确;其裂缝后来被绿色沉积物充填,粉砂岩颗粒较细,透水性差,B错误;沉积岩的不同层理沉积物质不同,软硬程度存在差异,且相较于岩浆岩、变质岩其岩性硬度较低,C错误;该龟背石形成于古生代,新生代才出现哺乳动物,D错误。第10题,该龟背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为先由流水沉积形成粉砂质沉积岩,后随地壳抬升,沉积层出露地表,受到外力风化,在干热环境中龟裂,后随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在海洋环境中,古生代海洋藻类物质进入裂缝沉积,逐渐固结,形成独特的花纹形状,C正确。第11题,龟背石为沉积岩,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①错误;形成条件苛刻,形成过程复杂,形成数量稀少,②正确;形成在古生代,年代久远,外力作用破坏强烈,③正确;龟背石形状独特,人类发现后多进行保护,④错误。B正确。(2023·辽宁阜新期末)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该地在震旦纪期间为一片浅海海滨,在海相沉积作用(海洋环境下,近海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下发育成各类岩石矿体。进入古生代发生了燕山构造运动,伴有火山喷发活动,原有岩石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现在的灵璧石。下图为“灵璧石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12~13题。12.灵璧石按成因所属岩石类型以及形成过程搭配正确的是( )A.甲—④ B.乙—③C.丙—③ D.丁—②13.形成灵璧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由先到后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⑤④⑥ D.⑤⑥④答案 12.A 13.D解析 第12题,从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可知,乙是由沉积物形成的,故乙为沉积岩;丁是岩石圈各岩石均可形成的,故判断为岩浆;丙由丁形成,判断为岩浆岩;故综合判断甲为变质岩。材料中的灵璧石是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应为变质岩,故灵璧石对应的岩石类型为变质岩-甲;其形成过程是在海相沉积形成沉积岩后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④符合其形成过程。故选A。第13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判断,①③为熔化,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④为变质作用,⑤为固结成岩作用,⑥为冷却凝固。据材料可知灵璧石的前身是海相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的过程,从图中来看,应为⑤;进入古生代发生了构造运动,并伴有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属岩浆喷发冷却凝固作用,应是⑥;而后沉积岩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灵璧石应属变质作用,应是④。故其正确形成顺序应为⑤⑥④,D正确。14.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下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A、B、C、D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请在图中直线上加上箭头,以正确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4分)(2)图中A代表的岩石类型是什么?请简要描述由C到D的地质作用过程。(8分)(3)一般来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________(填字母)。(2分)答案 (1)(2)变质岩。C(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变为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沉积岩)。(3)D解析 第(1)(2)题,由题图可以看出,B为地幔中的岩浆,C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D为沉积岩,A为已生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地表裸露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变为碎屑物,然后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沉积岩。第(3)题,沉积岩的岩层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层层沉积而成,所以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沉积岩岩层中常含有已经成为化石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丹霞地貌是砂砾岩地貌的一种,它的特征被描述为顶平、身陡、麓缓,并且呈现城堡状、方山状等多种形态的赤壁单崖,而墙状山也是其中独具魅力的一种景观。下面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福建省冠豸山丹霞地貌景观图。(1)说明图1中丙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常见的岩石。(3分)(2)指出图示地貌岩石是图1中的哪个地理事物?并简述该岩石特征。(3分)(3)推测冠豸山的未来演变趋势。(4分)答案 (1)岩石类型:变质岩。常见的岩石:板岩、大理岩等。(2)地理事物:甲。岩石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古生物化石等。(3)山体垂直裂隙使石岭两侧的崖壁峭立,墙状山不断减薄分割,逐渐向石柱等过渡,最终消失变平。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学习目标1.结合实物和示意图,辨别岩石类型,说明岩石形成与地质作用的因果关系。(综合思维)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岩石的形成环境及岩石的分类和特征。(综合思维)3.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转化的过程。(地理实践力)形成过程突出特点常见岩石用途举例岩浆岩喷出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沉积岩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而成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原物质地质作用新物质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变质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熔化(重熔再生)岩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