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含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五章 第二节 课时一 地域差异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五章 第二节 课时一 地域差异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含解析),共12页。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1 地域差异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目标一 地域差异1.地域差异的表现和成因2.典型地域差异的成因3.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差异(2023·江苏泰州期末)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区划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①③两区域地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大漠胡杨 B.②雪域高原C.③碧海蓝天 D.④茫茫林海3.图中各地典型植被景观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林木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②地林木叶子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③地林木生长较快——冬季温和湿润D.④地林木四季常青——夏季高温多雨答案 1.B 2.A 3.D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①为我国西北地区,③为北方地区。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再加上山脉阻隔,降水稀少,而北方地区距海近,受海洋影响较大,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海陆位置导致气候差异显著,从而使得两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显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第2题,①大漠胡杨主要生长于我国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A正确。②位于内蒙古高原,而雪域高原是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描述,③为北方地区,碧海蓝天不是北方地区的景观,④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而茫茫林海是对东北针叶林的描述。第3题,①地植被根系发达,是因为当地水资源不足,植被要向土壤深处寻找水源,②地植被为草原,半干旱气候,降水相对较少,③地为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树木生长缓慢,④地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林木四季常青,夏季高温多雨。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拔1 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下图示意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据此完成4~5题。4.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5.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 B.地势高低C.土壤类型 D.人类活动答案 4.C 5.D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公路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两侧色彩的差异,主要是树种的差异;出现了金黄色,一般是在秋季。第5题,公路两侧的景观差异,可能是人们在两侧栽种不同品种的树种,D选项正确;公路两侧属于同一个地区,热量、地势高低和土壤差异不大。目标二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地带总体分布规律: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拓展延伸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特别显著的原因中纬度地区,大陆宽阔,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沿海与内陆水分差异大,反映在植被上,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动物、土壤等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我国陆地自然地带分布状况。1.[区域认知]观察图中①②③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 ①为荒漠,②为草原,③为森林。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的差异。2.[综合思维]观察图中③④⑤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 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④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⑤为热带季雨林。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差异。(2023·河南郑州期中)下图为“北半球‘理想大陆’的自然地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自然地带是( )A.温带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落叶针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影响图示自然地带从赤道到极地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光照 D.土壤肥力答案 1.C 2.A解析 第1题,图中甲所在地区的气候包括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下发育的自然地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C对。第2题,从赤道到极地,因为纬度不同,所以热量不同,因此影响图示自然地带从赤道到极地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故A正确。(2023·甘肃兰州月考)2021年9月24日,孟女士乘坐飞机,从加拿大温哥华(49°N,123°W)起飞,经北极航线,降落在深圳机场。下图为“飞机飞行线路图”。据此完成3~4题。3.温哥华对应的自然地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4.北极航线沿线的景观变化,主要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 3.B 4.C解析 第3题,温哥华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地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亚寒带针叶林带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第4题,北极航线主要沿经线飞行,纬度不断变化,热量条件不断变化,北极航线沿线的景观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正确。读“世界某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完成1~2题。1.该自然地带为( )A.雨林带 B.草原带C.荒漠带 D.针叶林带2.影响该自然地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洋流性质 D.地形地势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该自然地带主要分布于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岸,这些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终年高温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进而形成热带荒漠带。故选C。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自然地带为热带荒漠带,其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洋流性质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大气环流。故选B。(2023·山东济宁期末)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4.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3.A 4.C解析 第3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逐渐落叶,为落叶阔叶树种;由题中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转黄,说明其影响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比北京低,秋季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转黄晚;城市道路两旁的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滞尘、降低噪声等。第4题,两地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纬度影响,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植被类型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据此回答5~6题。5.影响丁—戊—己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海拔 D.洋流6.福建省典型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丙 B.丁C.戊 D.己答案 5.A 6.C解析 第5题,据图可知,丁—戊—己各地降水较多,气温逐渐降低,表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故A正确。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可知,丁—戊—己降水较多,应该属于森林景观。热带雨林分布纬度最低,终年高温多雨。根据图示由南向北气温升高判断,丁可能是热带雨林,戊是阔叶林,己是针叶林。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此福建省典型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戊。故C正确。下面三幅景观图依次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长白山原始森林。读图,完成7~9题。7.图中纬度基本相同的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8.导致以上自然景观差异形成的基础是( )A.地形 B.土壤C.水分 D.热量9.这种分异规律体现最明显的地区是(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答案 7.B 8.C 9.B解析 第7题,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长白山原始森林所处纬度基本相同,热量条件差异不大,由东向西植被更替为森林—草原—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8题,以上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所以该差异形成的基础是水分,C正确。第9题,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大,从沿海向内陆的水分差异明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体现最明显,B正确。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10~11题。10.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11.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C.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答案 10.D 11.A解析 第10题,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的变化为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表明热量减少;沿Y方向的变化为热带/温带荒漠-温带草原-常绿林/针叶林,表明降水增加。所以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故选D。第11题,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沿Y方向降水增加,甲位于热带荒漠的降水增加方向,则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位于温带草原的降水增加方向,即为温带落叶林。故选A。(2023·北京东城区模拟)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地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12.自然地带Ⅲ可能是( )A.苔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高山植物区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A.自然地带Ⅰ面积扩大B.自然地带Ⅱ面积减小C.自然地带Ⅱ向南移动D.自然地带Ⅲ向南移动答案 12.B 13.B解析 第12题,由图可知,自然地带Ⅰ纬度最高,应为冰原带;自然地带Ⅱ纬度其次,应为苔原带;自然地带Ⅲ靠近苔原带,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故选B。第13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地带向高纬度扩张,自然地带Ⅰ面积会缩小,自然地带Ⅱ面积也会受到压缩而减小,自然地带Ⅱ向北移动,自然地带Ⅲ向北移动,B正确。读“某区域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完成14~15题。14.沿X、Y、Z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草原、荒漠15.图中Z自然地带从内陆一直向西延伸到海岸附近的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影响 B.地形起伏的影响C.沿岸寒流的影响 D.海陆分布的影响答案 14.B 15.C解析 第14题,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X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地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Y为热带草原气候,自然地带为热带草原带,Z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地带为热带荒漠带。所以沿X、Y、Z的自然景观依次是硬叶林、草原、荒漠,故选B。第15题,Z自然地带为热带荒漠带,之所以一直向西延伸到海岸附近,原因在于西海岸附近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使得荒漠直逼海岸,C正确。16.(2023·山西太原期末)读“亚欧大陆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说明A→B→G自然地带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基础。(4分)(2)从图中可以看出,A、B自然地带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比西岸低,分析原因。(4分)(3)G、H两自然地带纬度大致相同且都临海,但其自然地带不同,简述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答案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热量。(2)东部沿海受寒流影响,气温低;西部沿海受暖流影响,气温高。(3)气候特征不同,G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自然地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H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自然地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解析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苔原带,B为亚寒带针叶林带,G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为热量,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2)亚欧大陆东侧中高纬度地区沿岸有千岛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较同纬度地区气温偏低,A、B自然地带分布纬度较低;亚欧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较同纬度地区气温偏高,A、B自然地带分布纬度较高。(3)H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G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H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对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夏季减少蒸发);G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显著,形成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综合思维)2.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尺度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3.结合不同尺度的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分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特点与表现。(区域认知)表现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成因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外部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常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地区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结果同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形成湿润区和干旱区不同的景观内陆地区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地区吸收太阳辐射量多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高纬地区吸收太阳辐射量少空间尺度举例全球尺度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中等尺度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小尺度山坡和山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项目内容典型地区低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热带雨林带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叶混交林带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重要因素水分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图示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典型案例亚欧大陆东部沿海地区自赤道向北: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项目内容典型地区森林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如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草原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如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带干旱地区:如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影响因素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热量成因总结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图示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地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1 地域差异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目标一 地域差异1.地域差异的表现和成因2.典型地域差异的成因3.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差异(2023·江苏泰州期末)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区划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①③两区域地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大漠胡杨 B.②雪域高原C.③碧海蓝天 D.④茫茫林海3.图中各地典型植被景观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林木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②地林木叶子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③地林木生长较快——冬季温和湿润D.④地林木四季常青——夏季高温多雨答案 1.B 2.A 3.D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①为我国西北地区,③为北方地区。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再加上山脉阻隔,降水稀少,而北方地区距海近,受海洋影响较大,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海陆位置导致气候差异显著,从而使得两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显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第2题,①大漠胡杨主要生长于我国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A正确。②位于内蒙古高原,而雪域高原是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描述,③为北方地区,碧海蓝天不是北方地区的景观,④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而茫茫林海是对东北针叶林的描述。第3题,①地植被根系发达,是因为当地水资源不足,植被要向土壤深处寻找水源,②地植被为草原,半干旱气候,降水相对较少,③地为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树木生长缓慢,④地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林木四季常青,夏季高温多雨。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拔1 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下图示意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据此完成4~5题。4.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5.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 B.地势高低C.土壤类型 D.人类活动答案 4.C 5.D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公路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两侧色彩的差异,主要是树种的差异;出现了金黄色,一般是在秋季。第5题,公路两侧的景观差异,可能是人们在两侧栽种不同品种的树种,D选项正确;公路两侧属于同一个地区,热量、地势高低和土壤差异不大。目标二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地带总体分布规律: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拓展延伸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特别显著的原因中纬度地区,大陆宽阔,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沿海与内陆水分差异大,反映在植被上,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动物、土壤等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我国陆地自然地带分布状况。1.[区域认知]观察图中①②③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 ①为荒漠,②为草原,③为森林。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的差异。2.[综合思维]观察图中③④⑤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 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④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⑤为热带季雨林。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差异。(2023·河南郑州期中)下图为“北半球‘理想大陆’的自然地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自然地带是( )A.温带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落叶针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影响图示自然地带从赤道到极地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光照 D.土壤肥力答案 1.C 2.A解析 第1题,图中甲所在地区的气候包括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下发育的自然地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C对。第2题,从赤道到极地,因为纬度不同,所以热量不同,因此影响图示自然地带从赤道到极地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故A正确。(2023·甘肃兰州月考)2021年9月24日,孟女士乘坐飞机,从加拿大温哥华(49°N,123°W)起飞,经北极航线,降落在深圳机场。下图为“飞机飞行线路图”。据此完成3~4题。3.温哥华对应的自然地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4.北极航线沿线的景观变化,主要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 3.B 4.C解析 第3题,温哥华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地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亚寒带针叶林带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第4题,北极航线主要沿经线飞行,纬度不断变化,热量条件不断变化,北极航线沿线的景观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正确。读“世界某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完成1~2题。1.该自然地带为( )A.雨林带 B.草原带C.荒漠带 D.针叶林带2.影响该自然地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洋流性质 D.地形地势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该自然地带主要分布于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岸,这些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终年高温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进而形成热带荒漠带。故选C。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自然地带为热带荒漠带,其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洋流性质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大气环流。故选B。(2023·山东济宁期末)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4.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3.A 4.C解析 第3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逐渐落叶,为落叶阔叶树种;由题中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转黄,说明其影响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比北京低,秋季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转黄晚;城市道路两旁的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滞尘、降低噪声等。第4题,两地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纬度影响,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植被类型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据此回答5~6题。5.影响丁—戊—己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海拔 D.洋流6.福建省典型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丙 B.丁C.戊 D.己答案 5.A 6.C解析 第5题,据图可知,丁—戊—己各地降水较多,气温逐渐降低,表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故A正确。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可知,丁—戊—己降水较多,应该属于森林景观。热带雨林分布纬度最低,终年高温多雨。根据图示由南向北气温升高判断,丁可能是热带雨林,戊是阔叶林,己是针叶林。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此福建省典型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戊。故C正确。下面三幅景观图依次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长白山原始森林。读图,完成7~9题。7.图中纬度基本相同的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8.导致以上自然景观差异形成的基础是( )A.地形 B.土壤C.水分 D.热量9.这种分异规律体现最明显的地区是(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答案 7.B 8.C 9.B解析 第7题,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长白山原始森林所处纬度基本相同,热量条件差异不大,由东向西植被更替为森林—草原—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8题,以上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所以该差异形成的基础是水分,C正确。第9题,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大,从沿海向内陆的水分差异明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体现最明显,B正确。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10~11题。10.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11.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C.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答案 10.D 11.A解析 第10题,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的变化为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表明热量减少;沿Y方向的变化为热带/温带荒漠-温带草原-常绿林/针叶林,表明降水增加。所以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故选D。第11题,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沿Y方向降水增加,甲位于热带荒漠的降水增加方向,则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位于温带草原的降水增加方向,即为温带落叶林。故选A。(2023·北京东城区模拟)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地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12.自然地带Ⅲ可能是( )A.苔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高山植物区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A.自然地带Ⅰ面积扩大B.自然地带Ⅱ面积减小C.自然地带Ⅱ向南移动D.自然地带Ⅲ向南移动答案 12.B 13.B解析 第12题,由图可知,自然地带Ⅰ纬度最高,应为冰原带;自然地带Ⅱ纬度其次,应为苔原带;自然地带Ⅲ靠近苔原带,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故选B。第13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地带向高纬度扩张,自然地带Ⅰ面积会缩小,自然地带Ⅱ面积也会受到压缩而减小,自然地带Ⅱ向北移动,自然地带Ⅲ向北移动,B正确。读“某区域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完成14~15题。14.沿X、Y、Z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草原、荒漠15.图中Z自然地带从内陆一直向西延伸到海岸附近的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影响 B.地形起伏的影响C.沿岸寒流的影响 D.海陆分布的影响答案 14.B 15.C解析 第14题,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X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地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Y为热带草原气候,自然地带为热带草原带,Z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地带为热带荒漠带。所以沿X、Y、Z的自然景观依次是硬叶林、草原、荒漠,故选B。第15题,Z自然地带为热带荒漠带,之所以一直向西延伸到海岸附近,原因在于西海岸附近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使得荒漠直逼海岸,C正确。16.(2023·山西太原期末)读“亚欧大陆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说明A→B→G自然地带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基础。(4分)(2)从图中可以看出,A、B自然地带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比西岸低,分析原因。(4分)(3)G、H两自然地带纬度大致相同且都临海,但其自然地带不同,简述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答案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热量。(2)东部沿海受寒流影响,气温低;西部沿海受暖流影响,气温高。(3)气候特征不同,G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自然地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H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自然地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解析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苔原带,B为亚寒带针叶林带,G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为热量,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2)亚欧大陆东侧中高纬度地区沿岸有千岛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较同纬度地区气温偏低,A、B自然地带分布纬度较低;亚欧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较同纬度地区气温偏高,A、B自然地带分布纬度较高。(3)H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G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H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对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夏季减少蒸发);G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显著,形成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综合思维)2.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尺度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3.结合不同尺度的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分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特点与表现。(区域认知)表现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成因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外部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常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地区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结果同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形成湿润区和干旱区不同的景观内陆地区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地区吸收太阳辐射量多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高纬地区吸收太阳辐射量少空间尺度举例全球尺度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中等尺度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小尺度山坡和山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项目内容典型地区低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热带雨林带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叶混交林带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重要因素水分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图示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典型案例亚欧大陆东部沿海地区自赤道向北: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项目内容典型地区森林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如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草原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如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带干旱地区:如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影响因素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热量成因总结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图示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地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