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16校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经典是智慧的结晶,是心灵的灯塔,是文化的传承。走进经典,就是走进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是与一个个有趣的灵魂对话,就是感受一种种深邃的思想。在初三这个关键的时期,我们更应该走进经典,汲取营养,启迪智慧。你所在班级开展“走进经典”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小语读完经典书籍后,做了以下归纳。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②③⑦⑪B. ①④⑧⑩C. ①⑥⑨⑫D. ③⑤⑨⑩
2. 思媛读完《经典小说选》后写下读后感,下面是节选文段,其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遇见一篇经典,是一种幸运。一气呵成地读完,是一种享受。余味悠然地思索,是一种力量。经典作品往往蕴藏着千钧之力,它能让我们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精神洗礼。这力量背后有作者对真实生活本质的蜗行摸索,还有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如坐针毡地创作打磨。让我们阅读经典,致敬大师。
A. 一气呵成B. 千钧之力C. 蜗行D. 如坐针毡
3. 看完《经典咏流传》后,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了以下句子,你认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轩泽:一位74岁的老人,为我们唱了《青玉案·元夕》。他的歌声虽然将我们带进了辛弃疾的内心世界,还融入了自己深切的情感。
B. 欣媛:不仅《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将门槛提升到了无法抄袭复制的高度。
C. 玉莎:在黄绮珊高亢纯净的《陋室铭》的歌声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刘禹锡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D. 文邦:中科院“摇滚博导”陈涌海演唱《将进酒》,带着我们一起跨越千年,与李白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绝美境界。
4. 婉茜在设置“经典常识”这个板块时,对文学文化常识做了以下归纳,其中不正确的( )
A. “敝”字本意是指破旧,引申义是败坏,衰败,可以用做谦词。例如,“敝处”是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等。
B.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高尔基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编定的编年体史书。我们学习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就选自于这部史书。
5. 经典滋润心灵,名著丰盈人生。请你仿写句子,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朝花夕拾》如一幅淡雅的画,描摹出记忆的甜美;《童年》似一壶苦涩的茶,浸泡出人生的艰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经典名著,填写下面的空格。
(1)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________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做________,号叫做_______。”
(2)“他是个面容清瘦,看上去很像林肯式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作者)写的纪实文学作品_____________(书名),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填人名)。
7.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更是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 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内容,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
(2)【设计活动】 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往日盘点】:假如你在接受采访,请用简明的语言告诉记者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二、经典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2)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
(3)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
(4)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句正面揭示了自己与征人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又不愿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___。
(8)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明确提出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列经典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9.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 (2)援疑质理 __________
(3)腰白玉之环 _________ (4)媵人持汤沃灌 __________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如将先达教学的严厉与我的态度对比,突出“我”学习的勤奋和专心。
B. 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一篇赠序,其目的在于体现作者虚心求学、诲人不倦、教导后辈的可贵品质。
C. 本文作者通过现身说法将亲身感受和经历结合,详写自己借书求师之难、奔走之苦,勉励读书人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情意恳切,语重心长。
D. 本文善用环境描写烘托,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出了学馆条件之差,反衬了“我”学习的刻苦。
12. 请仔细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得出你认为影响学习成效的两个因素并进行分析。
【链接材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秦观《精骑集序》
注:①暗疏:默写。
三、阅读与理解(4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拣麦穗
张洁
①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②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③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④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⑤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⑥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⑦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⑧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
⑨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⑩“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⑾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⑿“你等我长大嘛!”
⒀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⒁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⒂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⒃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⒄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疼我呢。
⒅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⒆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⒇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
(21)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22)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23)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生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吧?
(24)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选自《张洁文集》,有删改)
13. 从文章第一段,你读出一个怎样的“我”?
14.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在“我知道,他真疼我呢”之后,“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情感变化。
依恋——( )——期盼——( )——怀念
15. 简要概括卖灶糖老汉这个人物形象
16.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1)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从描写角度)
(2)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从修辞角度)
17. 文中两处提到一个小火柿子,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18. 请探究本文作者表现出的情感意蕴。
(二)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的读者在阅读时会在脑内对文章信息进行不同的加工编码。通俗地说,即读者会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阅读。其中一类策略,是从浏览的文章中收集观点和信息,并把它们作为分别独立的单元输入到大脑中。就像爱吃甜食的小女孩从满地的糖果中随意挑选自己喜爱的那些,并把选好的糖果放进自己的篮子里。这类阅读策略叫作“线性策略”。
②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读者,在阅读时更加注重文章的整体结构。他们在阅读时会根据文本内容建构一个层次清晰的框架,就像用信息积木搭建了一个“金字塔”,各类纷繁的信息被安置在金字塔不同的层级中,变得简洁明了,需要时可以从框架中逐级搜索,使得阅读更有效率。这种阅读策略叫作“结构策略”。
③研究证明。在阅读有标记的文章时,内容的重点得到了提示,能够让阅读更为高效。文章标记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筛选信息,也有助于形成更好的认知框架。我国学者王蓉的团队在实验中邀请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在读学生,请他们阅读同一篇讲述科学知识的文章。其中部分学生阅读的材料没有标记提示,另外一些学生则会在文章中看到诸如下划线、加粗等提示重点内容的标记。在随后的记忆测试中,研究者们发现,不论处于什么学习水平(初中、高中、大学),阅读有标记文章的学生们整体上表现出对文章内容更高的记忆水平。更有趣的是,实验还发现,这种记忆水平的提高并非总体上记忆数量的显著增加,而是体现在对于重点知识的“更佳回忆”。也就是说,文章标记就像大脑里的一个自动筛选器,以自身为线索指引记忆的方向,让大脑记住并保存需要的重点知识,分离和过滤无关的冗杂信息。
④研究还发现,并不是更多的标记就会带来更完善的阅读效果。相反,少量的有选择性的标记能够让被标注的信息在大脑中得到更好的保存。一篇文章中有少量下划线画出的重点。你能够非常清晰地分辨出它们;如果整篇文章大部分内容都被线画满,放眼望去,你只能看到标记的海洋,反而无法找到真正的重点。
⑤不同形状的标记也会产生不同的效应。用哪种特殊符号做笔记更有利于记忆知识呢?实验发现了有趣的结果:在帮助读者进行阅读记忆方面,连续的下划线(横线或者波浪线)比着重号(每个字下画三角形)更有效。研究者的解释是,连续的下划线可看作对内容的整体标记,着重号则是分别对单个汉字进行标记。阅读时,读者更容易把下划线标记的内容在大脑里串联起来进行加工,而对着重号标记的内容仍然是以一个个汉字的形式进行独立记忆。因此,在对整体内容的记忆上,下划线的效果更好。
(摘编自《百科知识》2021,04B)
【材料二】
学习者常见的做笔记的方法有:
标记法。在书上重要之处圈、点、勾、画,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把握重点,寻找文章脉络等。
批注法。批注是把段落要点、疑难注释、心得体会等随手写在书上空白处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使读者掌握书中的细节和要点,而且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摘要法。做摘要是对文本核心信息的进一步提取概括。学习者通过信息提取,使关键知识凸显出来;通过概括,把文本上的知识进行语言转化,使之更为简明清晰。
列提纲。在学习过程中,新知识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或者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也会产生一定的联系,使用列提纲的方式就能迅速确立它们之间的关联。
(摘编自姚建礼《初中生语文课堂笔记研究策略》)
【材料三】
19. 下列表述与材料一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阅读的“结构策略”,是从文章中收集观点和信息,并将其作为分别独立的单元输入到大脑中。
B. 阅读有标记的文章,学生整体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水平,且初中生表现远超高中生、大学生。
C. 文章标记不仅能促进记忆数量的显著增加,而且能实现重点知识的“更佳记忆”。
D. 实验发现,不同形状的标记对记忆产生不同的效应,着重号更有利于知识记忆。
20. 什么是阅读的“结构策略”?请根据材料一给它下定义。
21. 材料三是一位同学做的笔记,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信息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22. 请运用材料二中摘要法,给材料一中的第③④⑤段做摘要。80字左右。
四、写作(55分)
任选一个写作任务,按要求写作。
23. 回顾过去两年半的初中生活,我们的步伐或许走得很是坚实,或许走得充满力量,或许走得别具风采,或许走得活力四射……
请将“我们的步伐,走得______”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4. 作文
他人的帮助,温暖了我们生命的旅程,成为我们生命之旅的甘泉;亲人的关爱是汩汩的甘泉,滋润着干涸的心田:书籍是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它,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激而又明亮……生活中总有很多甘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着生活如花般的美好。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甘泉”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主题明确,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卷面整洁;③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可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姓名
形近字
多音字
成语
①卞之琳 (biàn)
④点缀
⑦伤痕累累(lěi)
⑩无可奈何
②契诃夫 (qiè)
⑤啜泣
⑧果实累累(léi)
⑪如座针毡
③沈尹默 (yī)
⑥拾掇
⑨劳累 (lèi)
⑫不屑置辨
重庆市江津区16校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区16校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重庆市江津区16校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江津区16校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江津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重庆市江津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江津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江津区12校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区12校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与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