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52293/0-17140062743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52293/0-171400627439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52293/0-1714006274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52293/1-17140062770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52293/1-17140062770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52293/1-17140062771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传统观点认为,西周时期的秦人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者在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村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在其居住遗址中发现有灰坑、残房基地面等;出土陶器形态与西周陶器形态基本相似,有、盆、豆、罐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 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B. 农业文明影响扩大
C. 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D. 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 唐宋时期,品茶作诗逐渐成为风尚,如白居易“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皎然(唐朝僧人)“茶稍与禅经近”、苏轼“茶与水味深入理窟。茶生苍石之阳,碧涧穿注,兹乃水石之灵,岂茶哉?”据此可知,唐宋时期( )
A. 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风尚B. 哲理化思潮的发展
C. 儒、佛、道三教互相融合D. 市民阶层饮茶盛行
3. 1280年,元朝政府规定,对贩卖土货的商人改收单份税,鼓励国内贸易商出洋贸易。1293年,中书省又制定了“二十三条则法”,整顿市舶贸易,严防走私。这反映( )
A. 政府谋求对外贸易的巨大利润B. 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
C. 海外贸易的走私现象异常严重D. 重农抑商政策已被逐渐放弃
4. 下图是《顺风相送》内容要点。该书是明朝时修成的航海手册,在当时传抄较广。它反映出当时( )
A. 海禁政策转向废弛B. 传统科技承古萌新
C. 西学东渐日渐兴起D. 海洋意识潜滋暗长
5. 下面材料反映出( )
A. 洋务派对兴办铁路持不同态度B. 中国交通近代化起步艰难
C. 清政府的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D. 列强的经济侵略受到遏制
6. 晚清杭州私营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关系信用开展运营,即便是浙江兴业银行股东、经理及职员的任用也脱离不了以关系信用为依托,这种关系信用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经常性关系的互动,形成一种社会公认的规则机制。这体现出近代杭州私营金融业( )
A. 受制于自然经济结构B. 根植于新型民族工业
C. 依托于传统社会文化D. 有助于信用体系构建
7. 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如表是该时段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 市场的发展刺激了运输业发展B. 洋务运动对外国侵略的抵制
C. 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节奏放缓D. 中国的外贸形势转变为逆差
8. 2000年,袁隆平的超级稻研究达到了百亩片平均亩产700千克以上的目际,此后,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先后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平均亩产800千克、900千克和1000千克的奋斗目标,使中国起级稻研究遥遥领先于世界。这反映了我国( )
A. 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精神B. 科技水平迈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C. 水稻新品种在各地大面积推广D. 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9. 2023年9月28日,中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正式运营,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277.42公里,海上穿行长度达19.9公里,全程最快只需55分钟,自此福州、厦门正式迈入“一小时生活圈”,促进了福建沿海“黄金旅游带”的加速形成。这表明( )
A. 新型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B. 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自主创新
C. 高铁发展使得区域性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中国海陆交通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10.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订立商业契约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契约除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在所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利以外,在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证人的签名。这些契约( )
A. 增加了商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B. 维护了商人群体的利益
C. 维护了《汉谟拉比法典》权威性D. 体现了对社会权利保护
11. 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11世纪的欧洲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多方面获得进步……正如布罗代尔说的“11一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材料中的“进步”表现为( )
A. 教权削弱和王权开始加强B. 市民崛起和城市自治运动
C. 民族国家和民主理性思想D. 经济发展和工厂制度出现
12. 1851年英国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10岁以上的人口有1576万,就业人口达709万,其中妇女就业人口243万,占就业总人数的34.3%。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A. 女工在工业中的重要地位B. 保障了女工的政治地位
C. 工业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D. 开创机械化生产的先河
13. 下表是世界时发展的大事记
可见,世界时的发展( )
A. 助推西方生产活动的标准化B. 体现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C. 反映了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D. 凸显了英美国家力量的消长
14. 1918年大流感的首个病例发现于美国堪萨斯军营,之后疫情迅速扩散至欧洲及世界地区。由于当时只有中立国西班牙的媒体对本国疫情进行了持续报道,这场流感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为了科学修正这一名称,以下措施最有说服力的是( )
A. 整理并分析1918年欧洲战场非战争死亡数据与疫情相关性
B. 对比1918年各国官方疫情记录,确定疫情起源及传播路径
C. 考察1918年各国疫情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及其对命名的影响
D 绘制并分析1918年西班牙疫情升降曲线图,探究疫情特点
15. 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
A. 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 贷款对象集中于不发达国家
C. 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D. 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16. 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 )
A. 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B. 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D. 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战国到汉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举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等,在医药典籍中都有了明确具体的论述。隋唐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唐代“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唐朝成为东亚医药的中心。宋朝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有记载的名医多达数十位,民族医学奋起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活力。明代中国早于西方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清朝时中医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辨证体系。
——李经纬《中国医学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我国古代名医及其著作。
材料二 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
——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赵洪钓《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中西医论争”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18. 【工业革命与生产组织变革】
材料一 产业组织方式的变迁是伴随着生产技术的变迁而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将分散的家庭作坊、手工工场转向纵向一体化的工厂模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为适应全新生产方式,无论是产业内部还是产业之间都将呈现出组织方式的新趋势: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市场中,企业通过网络,跨越边界与环境相联系已成为最经常、最普遍的现象。
—摘编自兰建平《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方式的影响》等
材料二 工业革命、组织变革和企业理论创新的发展
—摘编自刘汉民解晓晴《工业革命、组织变革与企业理论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三次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组织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工业革命、组织变革和企业理论创新演进的规律。
19. 龙图腾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象征,伴随时间发展,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的形象和运用在不同的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
(1)题中史料是何种类型? 如果想进一步研究龙文化的演变,可以补充哪些史料? 请说明理由。 (要求:至少补充两份史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龙的变迁与时代发展”的角度,完成一篇小论文。 (要求:题明确,史论结合)
史事
晚清两位官员对此事的不同看法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而建造了吴淞铁路,后来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将铁路赎回并予以拆除。
郭嵩焘认为:“毁弃铁路主议何人,不可得知。闻共有七人…似此可编列‘七愚’姓名,传之后世”。
沈葆桢认为:“费钱买之,又必费钱续之,且必仍用其(列强)大…中国何从费此巨款向其购回,将来亦终于听其自造,此买而续之之害也”。
贸易业
运输业
制造业
金融业
1894年
39%
14%
15%
33%
1914年
18%
37%
13%
10%
1870年
美国学者查尔斯·多德教授首次提出,按经度线将全国划分为若干时区,每个时区自东向西依次相差1小时
1884年
25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时间,将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子午线定为本初子午线
1912年
为避免单一时区授时带来误差,国际时间局开始在巴黎天文台运行
1930年
采用了世界时的格林尼治测定的修正为-0.021s
货款
国别
法国
荷兰
南斯
拉夫
智利
捷克斯洛伐克
丹麦
伊朗
卢森堡
墨西哥
波兰
巴西
申请额
5.0
5.35
5.0
0.4
3.5
0.5
2.5
0.2
2.09
6.0
1.0
批准额
2.5
1.95
0
0.16
0
04
0
0.12
0.341
0
0.75
工业革命(IR)
组织变革(OC)
企业理论创新(ITF)
进程
时期
进程
时期
进程
时期
第一次(IR1)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年代
直线制(OC1)
18世纪70年代—19世纪30年代
古典(ITF1)
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
第二次(IR2)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10年代
职能制(OC2)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10年代
新古典(ITF2)
19世纪90年代—20世纪30年代
第二次(IR3)
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
事业部制(OC3)
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
现代(ITF3)
20世纪70年代—今
时间
史料
介绍
商
商朝时期的龙形象主要呈现在青铜器上,商人崇拜神灵,龙是其崇拜的百神、问卜的对象之一,因此青铜器中的龙纹具有狞厉感,神秘而抽象
汉
汉朝的龙被视为皇权的象征,在汉朝的宫廷文化中,龙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和绘画等领域,展示着汉朝的卓越国力和强盛统治
唐
唐朝的繁荣富强和开放包容使唐朝的龙形象更加富有艺术感和想象力。龙的头部更加夸张,眼睛大而圆,嘴巴张开,牙齿尖锐。龙的身体更加修长,线条流畅、富有动感。龙的形象也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婚礼和丧葬等场合
现代
现代中国,人们以“龙的传人”自居,很多领域的发明创造都会以“龙”命名,比如第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为“蛟龙号”
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岳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岳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岳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岳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