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14单元政治制度第41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2课时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案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14单元政治制度第41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3课时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教案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15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43讲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3课时西方的文官制度 教案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16单元法律与教化第44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案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16单元法律与教化第45讲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 0 次下载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15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43讲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2课时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展开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科举制度的变化
(1)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2)表现
①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②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③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④1901年,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⑤1906年起,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
2.选官制度改革
(1)新政开始后,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成绩优秀者可以“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3)1904年后,清政府又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
(4)1905年后,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概念阐释〕
蒙养学堂
属于小学阶段,中国近代的蒙养学堂是新式学堂,它打破了过去蒙学单个授课模式,实行集体上课;学习内容也与过去只教识字、古文等不同,有算学、格物等现代学科。20世纪初,纳入学制。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2)内容
①在官员选拔方面,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3)意义: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2.北洋政府时期
(1)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2)1913年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3)甄别是指对已经在文职官位上工作的人,通过各种检验、调查、检查等决定其能否留任。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意在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2)公务员选任由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
(3)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第一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拓展]概括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特点
(1)选拔方式上,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另有甄别方式),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
(2)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对民国官员选拔制度影响深远。
(3)继承与发展,渐进变革。
(4)国民政府正式(或开始)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概念阐释〕
国民政府的甄别制度
甄别是南京国民政府在建立初期为推行新的文官制度,统一人事管理权,消除中央和地方机关的混乱状况,对旧时的留存官吏进行的审查和淘汰。甄别的标准,主要依靠资格评判和成绩参考两部分来确定。甄别主要是对舞弊官员起到警示作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干部制度
(1)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制度。后来,我国又建立了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概念阐释〕
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指1953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对于干部管理方法进行了修改,并逐步建立起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的管理体制。分部管理,即按工作需要将全体干部分类,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各部门分别进行管理。分级管理,即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分工管理各级干部的制度。
(2)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此时,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
(3)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2.国家公务员制度
(1)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2)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拓展]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特点
报考人数不断增多,文化程度呈现高学历化;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录用过程透明化、公开化和平等化(体现社会公平公正)。
主题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晚清废除科举制的原因
[史料]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问题]依据史料,指出袁世凯主张废除科举制的原因。
[提示]原因:换取列强信任;可使留学生为求功名而潜修所学,不受蛊惑;设立学堂可以培养人才,开启民智,促进教育发展。总之,废除科举制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拓展]全面认识科举制的废除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在于未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其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2.考试内容落后,文体形式僵化。
3.科场舞弊甚多,公平逐步丧失。
4.洋务运动开展和“西学”的冲击。
5.维新改良思潮的推动,新式教育的日渐兴起,给传统的科举考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二)晚清废除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冲击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废科举使儒学地位日益降低,最终使儒家失去了基本的信仰群体,人们的思想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而获得了极大的解放。
2.大大推进了20世纪初中国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1)科举制的废除使以经学为主导的传统学术格局逐渐解体,各门学科的分化与独立从可能变为现实。
(2)科举制的废除改变了过去人们所习惯的思想活动路径,造就和壮大了现代科技知识分子队伍,促进了科技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3.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
4.促进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中国社会的变革。
5.促进了仕学分途,瓦解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知识要点
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因素对选官制度的影响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引导学生增强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题54 中国古代及近代以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教案 (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题54 中国古代及近代以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教案 (含详解),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案,共6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