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西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56888/0-17140936995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山西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56888/0-1714093699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山西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56888/0-1714093699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山西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山西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案】B
【解析】A、发展农业多种果树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说法正确;B、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塌陷,咸水入侵地下等危害,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说法错误;C、全面推进河长制有利于河道的治理,故选项说法正确;D、打造零碳产业园可以减少空气中CO2的含量,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2.【答案】B
【解析】羊肉主要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少量维生素等,但蛋白质含量最多,其他物质较少,故选B。
3.【答案】A
【解析】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A
【解析】A、多潘立酮(化学式为C22H24ClN5O2)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A正确;B、从化学式中可知,多潘立酮含有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B错误;C、一个多潘立酮分子中含有54个原子,C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D错误。故选A。
5.【答案】C
【解析】水银是金属汞,由汞原子构成,水银体温计中汞柱遇热会上升,是由于原子间有间隔,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故选C。
6.【答案】C
【解析】A、稀盐酸与硫酸钠不反应,选项错误;B、稀盐酸与氯化钠不反应,选项错误;C、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D、稀盐酸与硝酸钠不反应,选项错误。故选C。
7.【答案】D
【解析】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a、b管口处观察现象,a处木条燃烧更旺,b处看到淡蓝色火焰,说明a产生的是氧气,b产生的是氢气。能达到实验目的;B、图中装置为固体加热型,且试管口有一小团棉花,可用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能达到实验目的;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通过实验对比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能达到实验目的;D、稀盐酸与铁片和锌粉的接触面积不同,没有控制变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8.【答案】B
【解析】A、垃圾分类利用,可以使资源循环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故选项说法正确;B、家庭废弃餐厨垃圾随意丢弃能污染环境,不属于无污染垃圾,故选项说法错误;C、废弃金属与废纸箱可以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说法正确;D、废弃电池含有重金属,随意的丢弃能污染环境,属于有害垃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9.【答案】C
【解析】A、加水溶解,过滤以后得到KCl溶液,蒸发结晶就可以得到KCl固体,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将杂质硫酸镁转化成硫酸钠,Na2SO4和MgSO4都和氯化钡反应,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丝,灼热的铜丝和氧气反应,从而除去杂质气体,故C正确符合题意;D、加水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无法除去杂质氢氧化钙,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20℃时,500mL水的质量为500g。A、①中加入的白糖全部溶解,所得白糖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故A不符合题意;B、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10.35g,则20℃时500g水中加入1.5g碳酸氢钠,所得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C、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6.9g,该温度下,500g水中最多溶解碳酸氢钠,所以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无碳酸氢钠析出,故C不符合题意;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则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减少,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1.【答案】(1) 氧化物##化合物; Al2O3(或SiO2、MgO、Fe2O3);(2) 使瓷器均匀细腻(或使瓷器质地紧密) ;物理;(3) 黑色; ;(4) ;节约森林资源(或减少空气污染,合理即可)
【解析】(1)制作陶瓷的原料有黏土,黏土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等。它们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都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示+4价,氧元素显示-2价,表示为SiO2,氧化铝中铝元素显示+3价,氧元素显示-2价,表示为Al2O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示+3价,氧元素显示-2价,表示为Fe2O3,氧化镁中镁元素显示+2价,氧元素显示-2价,表示为MgO;(2)瓷土要采用碓春的方法将其研细。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瓷器均匀细腻(或使瓷器质地紧密);然后将瓷土揉至均匀。拉胚成型,该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锌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3)Fe3O4是黑色的固体,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古代使用木屑,会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所以相比于古代使用木屑,天然气的优点是节约森林资源(或减少空气污染,合理即可)。
12.【答案】(1)烧成炉;(2)搅拌;(3)保护蓄光釉料/提高釉面性能;(4)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合理即可);(5)
【解析】(1)如图前几步中,都是物质的形状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烧成炉中陶坯经过加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烧成炉;(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这样就将里面的蓄光釉料覆盖起来起到保护作用,故填:保护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釉料发生化学反应,故填: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或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5)根据题意,残留的铁会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13.【答案】(1)塑料;(2)2H2O2=2H2O+O2↑;(3)在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4)混合物;(5)杀菌消毒;(6)温度过低,水蒸气冷凝后直接凝固成为固体
【解析】(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因此文中涉及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是塑料,故填:塑料;(2)双氧水擦拭到创伤面时,双氧水不稳定很容易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3)由于在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在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4)在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此时冷凝得到的液滴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5)在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过氧化氢常用于杀菌消毒,因此水蒸气冷凝的可用于杀菌消毒,故填:杀菌消毒;(6)由图可知,温度在0℃以下时,得到的过氧化氢较少,而水的凝固点为0℃,因此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温度过低,水蒸气冷凝后就直接凝固成为固体,故填:温度过低,水蒸气冷凝后直接凝固成为固体。
14.【答案】(1)化工原料,生成化肥农药等;(2)(3);生成了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解析】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纯净物,B与C的溶液均为碱性,A能生成盐酸,盐酸能够与B、C反应,A能与B反应,B能与C反应,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钡沉淀,A为硫酸,B、C是氢氧化钙、碳酸钠中的一种,碳酸钠与硫酸和盐酸和氢氧化钙均能反应,D与盐酸、硫酸反应、E都能反应,D是一种单质,盐酸能通过反应生成E,所以D为铁,E为氯化铜,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与盐酸和硫酸均能反应,代入验证,推论合理。(1)A为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成化肥、农药等;(2)D为铁,E为氯化铜,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该反应方程式为;(3)所以B、C是氢氧化钙、碳酸钠中的一种,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方程式为,由于该反应生成了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可以发生反应。
15.【答案】(1)20%;(2)42.9g
【解析】(1)已知该久置的H2O2溶液的密度为1.069 g/mL,结合“溶液密度—质量分数”曲线可知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2)根据过氧化氢的质量可计算出放出氧气的质量,进一步可计算出剩余液体的质量。计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时,注意要使用30%×50g,因为50g是过氧化氢浓度为30%时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而不是分解一部分过氧化氢后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解:设50gH2O2溶液完全分解产生的O2质量为x。
x≈7.1g
瓶中剩下的液体质量为50g-7.1g=42.9g
答:若这瓶H2O2溶液放置至完全分解,瓶中剩下的液体的质量为42.9g。
16.【答案】(1)将锥形瓶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大理石放到锥形瓶口处,将锥形瓶慢慢倾斜,使块状大理石沿锥形瓶内壁滑到锥形瓶底部;(2)CaCO3+2HCl=CaCl2+H2O+CO2↑;(3)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4)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不能顺利收集气体
【解析】(1)将块状大理石装入锥形瓶的操作是将锥形瓶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大理石放到锥形瓶口处,将锥形瓶慢慢倾斜,使块状大理石沿锥形瓶内壁滑到锥形瓶底部,故填将锥形瓶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大理石放到锥形瓶口处,将锥形瓶慢慢倾斜,使块状大理石沿锥形瓶内壁滑到锥形瓶底部。(2)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行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可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故填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两支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4)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人液面以下,液体封闭长颈漏斗的管口,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不能顺利收集气体,故填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不能顺利收集气体。
17.【答案】(1)金、银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 一氧化碳##CO ;氢氧化钠或NaOH(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节约能源;(4)Fe2O3+6HCl=2FeCl3+3H2O;(5) 若稀盐酸有剩余,则盐酸也会消耗氢氧化钠 ;沉淀或Fe(OH)3沉淀;(6)防止金属锈蚀或金属回收利用(合理即可)
【解析】(1)金、银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形式存在,原因是金、银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2)方案一:取少量赤铁矿粉末,称量,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将赤铁矿还原,得到金属铁,称量、计算。方案二:根据实验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可知,步骤②利用的是步骤①中产生的Fe3+和OH-结合生成Fe(OH)3,故该实验方案为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3)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不需要高温加热,可以节约能源。(4)方案二①中发生反应为稀盐酸和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5)利用所加NaOH进行计算时,如果步骤①中稀盐酸过量,也会消耗NaOH,使消耗氢氧化钠的量多于FeCl3消耗的NaOH的量,导致结果不准确,因此应利用生成的Fe(OH)3的质量进行计算能够得到准确结果。(6)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有防止金属锈蚀、金属回收利用、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A
C
C
D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山西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共13页。
这是一份化学(山西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版),共8页。
这是一份化学(北京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