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阳离子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
A.B.C.D.
2.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生铁比软铁芯(纯铁)容易生锈B.电工操作规定不能将铝线、铜线直接相连使用
C.银质器皿久置后表面变暗D.“暖宝宝”撕开包装迅速发热
3.在以下的变化中,体系的熵减小的是( )
A.冰融化B.乙烯聚合为聚乙烯
C.蔗糖在水中溶解D.红磷转化成白磷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用作制冷剂
B.锌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所以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C.溶液呈酸性,可作为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液
D.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碱、自润滑等性能,可用于制作滴定管活塞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原子由时,原子释放能量,产生吸收光谱
B.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的8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N能层中有4s、4p、4d、4f四个能级,共16个轨道,可容纳32种运动状态的电子
D.氯气与NaOH反应的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6.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
A.四氯乙烯的空间填充模型:
B.的键电子云图形:
C.基态溴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
D.核电荷数为24的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打开可乐饮料后会产生大量气泡
B.“”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变深
C.工业合成氨时采用500℃的高温(已知该反应)
D.加水稀释溶液,其电离程度增大
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①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而形成铜镀层
B.②中用于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C.③中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④中测量的分解速率
9.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Z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W的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R属于过渡元素,基态有电子填充的轨道无成单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在周期表的d区B.第一电离能:
C.电负性:D.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极性共价键
10.关于反应,下列叙述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时A的百分含量,可知M点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B.图2表示反应在一定温度下B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则x点是非平衡状态,且x点体系中B的百分含量有增大的趋势
C.图3为C的百分含量,由图可知该反应的,且
D.图4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该物质的量的变化量
11.我国科技工作者运用DFT计算研究HCOOH在不同催化剂(Pd和Rh)表面分解产生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
B.Pd和Rh分别作催化剂时HCOOH分解产生的不同
C.HCOOH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是一个放热过程
D.是该历程的决速步骤
12.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查阅资料可知使用同种催化剂,质量相等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催化效率有影响。某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图像分析与结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B.由图像可知:,
C.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该化学反应的速率将减小
D.第Ⅰ组实验中,如果反应5min达到平衡,用NO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为
1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节能超过30%,在此工艺中,物料传输和转化关系如图(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是从左侧移向右侧
B.丁电极上的反应为
C.若两池中所用离子膜类型相同,则
D.标准状况下,若电解产生22.4LY,则消耗空气56L
14.常温下,用0.1000ml/L的NaOH溶液滴定20mL0.1000ml/L的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溶液中各种含X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入20mLNaOH溶液时,溶液中
B.由图可知的水解常数为
C.b点对应的溶液中
D.将等物质的量的NaHX、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为4.2
15.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l/L的KCl、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象如图所示(不考虑的水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的数量级等于
B.a点时
C.的平衡常数为
D.向浓度相同的KCl、混合溶液中滴入溶液时,先生成AgCl沉淀
1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于水可形成,的电子式为________。判断和的键角大小:________(填“>”或“<”)。
(2)氨硼烷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则氨硼烷分子中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N、O、Mg元素的前3级电离能如下表所示:X、Y、Z中为N元素的是________。
(4)丁二酮肟()可与反应,生成鲜红色的沉淀丁二酮肟镍,这个反应可用来鉴定的存在。
①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
②丁二酮肟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的比例为________。
(5)在空气中FeO稳定性小于,从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8.周期表中25号锰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基态Mn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利用与反应既可消除污染又可以制备,将含有尾气和一定比例的空气通入悬浊液中,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得溶液中和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导致溶液中和的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煤在燃烧前要进行脱硫处理。电解脱硫的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
①阴极产生气体,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与煤中的含硫物质(主要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③电解过程中,当有被氧化时,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将增大________ml(不考虑溶液中水的体积变化)。
19.已知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将的下列三种酸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
a.b.HCNC.
(2)常温下,0.1ml/L的溶液和0.1ml/LHCOONa溶液相比。
________(填“<”“<”=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则溶液中将减小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混合液中,
C.向KCN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常温下,将通入NaOH溶液中,当降至时,溶液中的
(4)已知常温下0.1ml/L的和的pH分别为8.9和8.3,而水解常数,则溶液pH更小的原因是________。
20.“氢经济”是“双碳”转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大量安全制空是关键技术之一。
方法一: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法。其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1)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
(2)为了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同时提高CO的浓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剂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D.增大和物质的量之比
(3)恒定压强为时,将的混合气体投入反应器中发生反应Ⅰ和Ⅱ,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填字母)。
②系统中的含量在700℃左右出现峰值,试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出现峰值的原因:________。
③600℃时,计算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___(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方法二:甲醇催化脱空法。催化反应的部分机理如下:
历程i:历程ii:
历程iii:历程iv:
在一个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0min后,测得甲醇的转化率(X)与甲醛的选择性(S)分别与温度的关系如左图所示。700℃时,历程iii能量~反应过程如右图所示,在图上画出历程ii的“能量~反应过程”示意图。
21.一种由含铜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u和少量Fe、、CuO,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CuCl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浓度较大的体系,不溶于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步骤Ⅰ,可以用溶液代替双氧水
B.步骤Ⅱ,试剂X可以是CuO、、等物质
C.步骤Ⅲ,适当过量的作用可能是及时除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避免产生
D.步骤Ⅳ,为了防止CuCl被氧化,可用水溶液洗涤
(2)步骤Ⅰ中的实际用量远远超过理论用量,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为测定CuCl产品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A.称量所得CuCl产品10.00g溶于硝酸,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
B.向其中加入少量硝基苯,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C.加入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溶液;
D.重复实验操作三次,消耗溶液的体积平均为10.00mL。
已知:,。
①加入硝基苯的作用是________。
②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A.B.C.D.
③CuCl的纯度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C
解析:
5.答案:C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1);>
(2)
(3)Z
(4)①;②15:2
(5)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轨道处于稳定的半充满状态
解析:
18.答案:(1)7
(2)部分与、反应生成,且催化该反应
(3)①;②;③1
解析:
19.答案:(1)b
(2)>
(3)AD
(4)碳酸氢根离子电离出的降低了其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浓度
解析:
20.答案:(1)高温
(2)B
(3)①n
②由于反应Ⅰ正反应吸热,随温度升高,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较大,同时发生反应Ⅱ,使氢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升高温度,反应Ⅱ正反应放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或700℃之前以反应Ⅰ为主,700℃之后以反应Ⅱ为主,含量会先增大后减小)
③
(4)
解析:
21.答案:(1)BCD
(2)在铁离子催化下分解
(3)①防止在滴加时,AgCl沉淀部分转化为AgSCN沉淀
②C;滴入最后半滴后,溶液出现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99.50%
解析:
编号
t/℃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实验图像
Ⅰ
280
80
Ⅱ
a
120
Ⅲ
c
80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用pH计测得饱和溶液的,饱和溶液的
金属性
B
向含有ZnS和的悬浊液中滴加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C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开始无明显现象,加入硝酸钾后溶液变蓝
硝酸钾起催化作用
D
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说明KI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元素
X
737.7
1450.7
7732.7
Y
1313.9
3388.3
5300.5
Z
1402.3
2856.0
4578.1
HCOOH
HCN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化学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微粒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6kJ,选项A错误;,5ml),,则生成二氧化碳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微粒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6kJ,选项A错误;,5ml),,则生成二氧化碳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在下列变化中,体系的熵减小的是,在溶液中加入溶液,所得溶液呈,碱性锌锰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各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