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提优精练: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58598/0-17141049522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提优精练: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58598/0-17141049523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提优精练: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58598/0-17141049523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巩固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实验室有一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同学们怀疑是二氧化碳气体,于是,小丽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这一环节属于( )
A.作出猜想B.设计方案C.实验验证D.得出结论
2.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C.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3.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科学探究始于问题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D.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4.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小明实验记录中的部分内容如下:观察到蜡烛熔化,熔化后的蜡烛很快燃烧起来,我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投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其中蜡烛熔化是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一空同),蜡烛燃烧是________,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说明蜡烛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从他的观察可知蜡烛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5.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知识点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6.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是( )
A.吸入的空气全部是氧气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吸入的空气中不含水蒸气D.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
7.在“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8.某同学要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①向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
②向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
③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
④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⑤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该同学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
A.燃着的小木条火焰变小直至熄灭;
B.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C.玻璃片上有小水珠;
D.燃着的小木条火焰无变化;
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实验报告,找出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的对应关系(将实验现象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并得出实验结论。
三年模拟全练
9.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10.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小樱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猜想假设B.进行实验C.收集证据D.结论与解释
11.用如图所示实验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1)实验1中,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与外焰接触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能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中考全练
1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13.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
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14.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核心素养全练
15.[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在“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正在激烈讨论,甲的疑惑属于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16.[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蜡烛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进行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__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把一块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打开________(填“活塞A”或“活塞B”,下同),关闭________
(2)人呼气时,应打开________,关闭________,此时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该实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能力全练
1.C向未知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是进行实验,属于实验验证,故选C。
2.D蜡烛燃烧时,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B、C选项均正确。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故D选项错误。
3.C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A项正确;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B项正确;进行科学探究要善于合作,C项错误;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D项正确。
4.[答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硬度小密度小于水可燃性
[解析]蜡烛熔化是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用小刀切蜡烛,说明蜡烛硬度小;浮于水面说明蜡烛密度比水小;从实验可以看出蜡烛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
5.[答案]水澄清石灰水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烧杯内壁有小液滴,说明产物中有水;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故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有二氧化碳生成,则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D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是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氧气的含量较低。
7.A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均不复燃,A错;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高,B正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正确;集气瓶正放,说明呼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D正确。
8.[答案]
[解析]此题为实验探究题,先根据实验操作找出对应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三年模拟全练
9.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小红建议用石灰水鉴定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属于设计实验,故选C。
10.A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可能比空气中的多只是一种猜想,故选A。
11.[答案]
(1)外焰温度最高
(2)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
(3)二氧化碳
[解析]
(1)实验1中,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与外焰接触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2)若烧杯内壁产生水雾,则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五年中考全练
12.B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假设,故选B。
13.B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氧气,故选B
14.DA项属于结论;B项、C项属于解释原因;D项属于设计实验方案,故选D。
核心素养全练
15.A甲同学是对鱼鳍的作用有疑问,进而提出问题;乙和丙同学是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假设;丁同学是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故选A
16.[答案]
(1)A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水蒸气
(3)C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
(1)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判断假设A是否成立,但不能在吹灭蜡烛后“立即”实验,因为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还没完全散去。
(2)通过实验现象说明假设B不成立。
(3)石蜡小颗粒具有可燃性,若白烟能被点燃,则为假设C提供了证据。
17.[答案]
(1)活塞A活塞B
(2)活塞B活塞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解析]要证实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需要将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然后检验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因此,人吸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人呼气时,应打开活塞B,关闭活塞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蜡烛可以完成很多化学实验,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下列探究活动未采用对比方法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成为一门学科开始于,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间仙境,最美烟台”,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