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01
    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02
    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03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共29页。

    三、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四、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五、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六、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七、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八、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还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
    专题10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高考考情速递
    第二部分思维导图
    第三部分知识清单(3个知识点)
    第四部分易错易混(6个易错点)
    第五部分知能拓展(3个考点)
    第六部分好题训练营(模拟+真题)
    第七部分答案解析
    知识点一 植被与土壤
    植被
    1、植被是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植被的分类
    1)植被的分类:
    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例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例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植被的类型
    ①森林植被
    ②草原植被
    ③荒漠植被
    3、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4、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影响
    土壤
    1、土壤是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作用: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3、分层:发育成熟的土壤,从地面向下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在成熟土壤剖面图上填写土壤层次名称。
    4、发育
    5、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物质组成。
    6、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1)成土母质
    ①作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
    ②表现:不同的成土母质会造成土壤性状的差异。
    a.成土母质的粒度影响土壤质地: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沙和黏粒较多,含沙粒较少;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沙粒较多,含粉沙和黏粒较少。
    b.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如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其铁、锰、镁、钙的含量要显著地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其中钙的含量最高,而硅、钠、钾的含量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2)气候
    ①作用: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
    ②表现: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矿物质风化、物质迁移,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活动。
    3)生物
    ①作用: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②表现:为土壤提供有机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形成肥力。在生物因素中,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4)地形
    ①作用: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影响土壤的发育。
    ②表现: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
    ①作用:决定土壤的发育进程。
    ②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
    6)人类活动
    ①作用: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②表现:人类的耕作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一些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人类活动,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
    7、我国土壤的地域差异
    8、地貌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知识点二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形成原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3)表现:
    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
    ②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体的改变;
    ③某一要素变化不仅影响本地区地理环境变化,还会影响相关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变化。
    (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①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②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知识点三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1、含义: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
    2、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
    1)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成因
    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3)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①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②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规律:
    ①基带:指垂直带谱的起始带,基带一般与所处的水平地带一致,决定了整个垂直带谱的性质。通过基带可以推知该山体分布在大致的纬度范围之内。
    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数目多少的影响因素)
    ③雪线高低的判断方法
    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也是夏季0℃等温线,其高度主要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山地雪线高低的判断方法如下。
    ④林线:地上森林的最高界限。林线以上没有森林。
    一般情况下最热月均温≥10℃就可存在森林,可以据此推测林线海拔高度。(类比雪线的计算)
    4、非地带性现象
    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
    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
    易错易混01植被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易错易混02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易错易混03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气候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2、地貌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3、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4、生物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易错易混04 理解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2大功能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自然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
    易错易混05垂直带谱判读方法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也可通过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判读出阳坡阴坡,再来通过阳坡判读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易错易混06 非地带性现象的分析方法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可以归纳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
    (1)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热带雨林带,西部是热带草原带;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带;南美洲南段安第斯山脉以东的温带荒漠带等。
    (3)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考点01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
    2、解释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考点02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的分析思路
    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考点03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判断思路
    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分异。
    (2023·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
    A.山地坡度B.上部林带C.山体海拔D.基带类型
    2.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
    A.面积小B.降水多C.风力大D.气温低
    3.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
    A.水分B.土壤C.温度D.光照
    (2023·江苏·高考真题)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蒙基米亚拥有典型的砂质海岸,该地是游客全年与野生海豚互动的最佳地点。下图为“游客与野生海豚互动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游客在蒙基米亚全年都能与野生海豚互动,主要取决于( )
    A.海水密度B.海水盐度C.海水温度D.海水水质
    5.最有利于游客与野生海豚互动的蒙基米亚海底剖面形态是( )
    A. B.
    C. D.
    (2023·福建·高考真题)沟口的冲出量与沟内残留物有关,2013,2019,2020年分别发生三次泥石流,其降水依次下降,泥石流量分别为11.50、11.91、11.02平方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2013年冲出量较少是由于泥石流爆发前( )
    A.雨水冲刷作用较强B.河道弯曲程度减弱
    C.沟口内空间较大D.土壤含水量较低
    7.PQ切面堆积物为( )
    A.B.
    C.D.
    (2023·山东·高考真题)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8.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9.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B.有机物积累多C.土壤肥力高D.物种多样性高
    (2023·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州( )
    A.中部地势高,地形起伏和缓B.黄河沿岸多种植玉米、水稻
    C.南部为荒漠,草场退化严重D.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分布广
    11.图中( )
    A.河流为外流河,属于黄河水系B.龙羊峡水库有灌溉、发电功能
    C.青海湖水位较高,补给倒淌河D.沙珠玉河自东向西流,流速慢
    12.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 )
    A.促进贵南纺织和印染工业发展B.改善沿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
    C.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D.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
    (2023·浙江·高考真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A.土壤碳含量降低B.根系吸碳量减少C.碳净排放量降低D.微生物活性减弱
    14.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2023·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16.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17.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18.(2023·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地瓜、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图示意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

    (1)分析白浆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构型在不同季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丰产沟(下图)。说明丰产沟如何克服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1.B 2.A 3.D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地草原带上方出现了山地疏林草原带,说明在山地下部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水分条件改善,影响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为其上部林带的分布下限,推断水分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依据是上部林带分布下限,B正确;山地坡度、山体海拔不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基带类型没有差异,D错误。所以选B。
    2.山体顶部面积较小,导致不同坡向之间相互干扰,导致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A正确;山顶海拔较高,降水较少,B错误;风力和气温不是影响不同坡向高山灌丛草甸带差异不明显的主要因素,CD错误。所以选A。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Ⅲ2、Ⅲ3、Ⅲ4均为云杉林亚带,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主要原因是乔木层密度不同导致的林下光照条件不同,光照条件越好的Ⅲ4垂直分层结构越明显,光照条件最差的Ⅲ3垂直分层结构最差,影响其垂直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正确;水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A错误;Ⅲ2、Ⅲ3、Ⅲ4土壤差异较小,B错误;温度条件是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分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答案】4.C 5.A
    【解析】4.海豚主要生长于热带海域,游客在蒙基米亚全年都能与野生海豚互动,主要是该地区纬度低,海水水温高,C正确;海水密度、盐度 、水质对海豚的分布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5.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蒙基米亚拥有典型的砂质海岸,说明其沿海海水较浅,地势平坦,有利于游客与野生海豚互动,A正确;BCD选项沿海地区水位变化大,水较深,BCD错误。故选A。
    【点睛】 蒙基米亚位于鲨鱼湾世界遗产区,距西澳首府珀斯差不多900多公里。来这里一定要做的事情即是在猴子米亚旅馆旁边的海里看海豚。那里的海豚几乎每日游至岸边与人类亲密互动,因而闻名于世。
    【答案】6.C 7.A
    【解析】6.2013年为第一次泥石流,泥石流爆发前,沟口空间较大,可容纳的残留物较多,因而冲出量较少,C正确;雨水冲刷作用强,残留物多,径流的搬运能力也强,冲出量大,A错误;河道弯曲程度弱的话,洪水畅通,河流搬运能力强,携带的泥沙多,冲出量大,B错误;土壤含水量低,不易形成泥石流,D错误。故选C。
    7.由图方向1可知沟口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沟口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沉积岸,泥石流形成的沉积物在沟口的东西并不是对称分布的,C错误;泥石流形成的冲积物在沟口的东侧沉积多,故最高点偏东,B错误;由于沟口的西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以侵蚀为主,沉积物的层面较平直,东侧以沉积为主,沉积面凹凸不平,A正确,D错误。故选A。
    【点睛】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
    【答案】8.B 9.B
    【解析】8.根据材料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因此适合分布的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综上所述,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光照、水分和土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季较短,A错误;因温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物积累多,因此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B正确;土壤肥力高是碳储量高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不高,D错误。故选B。
    【点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 主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占世界针叶林的95%。
    【答案】10.D 11.B 12.C
    【解析】10.读图可知,山地谷地相间分布,中部地势低,地势起伏大,A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合种植玉米、水稻,在河谷地区可发展青稞和小麦种植,B错误;南部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草场保护效果显著,C错误; 据图可知,该地区温泉广布,是由于位于青藏高原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地热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11.图中黄河、长江、澜沧江及其支流为外流河,西北部有些河流属于内流河,A错误;龙羊峡水库位于峡谷地带,对库区具有灌溉功能,同时落差较大,是我国著名的发电站,B正确;在地质历史时期,青海湖曾经由倒淌河流入黄河,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倒淌河流入青海湖,成为内陆湖和内流河,C错误;沙珠玉河自西北流向东南,D错误。故选B。
    12.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纺织和印染工业,A错误;高速公路汽车排放尾气,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B错误;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京藏高速(G6)经过共和,其对外交通通达度提高,有利于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C正确;人口分布不但受交通的影响,还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政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直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的可能性不大,D错。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等;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文化、政策等。
    【答案】13.C 14.D
    【解析】13.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根系可吸收水、有机质、无机盐,不能吸收碳,呼吸作用可能排出碳,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
    14.湖滨植物有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释氧吸碳等作用,减少湖滨植物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A错误;外来生物往往因缺少天敌,可能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降低湖面水位,水体减少,水体的生态功能降低,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C错误;借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把浅的湿地淤泥挖掘堆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生态缓冲岛,使湿地容量增大,水体增多,同时形成水生陆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的生态修复作用,D正确。故选D。
    【点睛】湿地的功能:1、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源;提供矿物资源;提供能源和水运等,2、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等。3、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答案】15.A 16.A 17.C
    【解析】15.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为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所以选A。
    16.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所以选A。
    17.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内外力作用塑造形成的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内力作用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外力作用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生物作用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作用力(从作用过程来看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气候对区域外力及其组合状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区喀斯特作用普遍,寒区冰川冰缘作用占主导。内外动力都与重力有关,重力是形成地貌的前提,岩石是地貌的物质基础,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决定地貌。
    18.【答案】(1)雨季降水多,下层黏土不利于水分下渗,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过高;旱季降水稀少,上部砂土透气性好,有利于土壤水蒸发,导致土壤含水量过低。
    (2)丰产沟通过挖沟培垄,加高了垄的高度,改善了土壤的排水条件,夏季降水多的季节土壤不会过湿,利于花生、地瓜等春种秋收的作物生长;沟底变深,利于获得地下水补给,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利于旱季越冬作物(如冬小麦)的生长。
    【分析】本题以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影响土壤水分的变化、农业区位的改良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砂壤含砂粒多,黏粒少,粒间多为大孔隙,土壤通透性良好,蓄水保水抗旱能力差。黏土黏粒多,土壤透水通气性差,排水不良。该地降水总量多,但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因此雨季降水多,下层黏土不利于水分下渗,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过高;旱季降水稀少,上部砂土透气性好,有利于土壤水蒸发,导致土壤含水量过低。
    (2)读图可知,该农田工程措施挖沟培垄。在垄背种植春种秋收的花生或地瓜,在沟底种植秋种夏初收的冬小麦。花生或地瓜的生长期降水多,丰产沟通过挖沟培垄,加高了垄的高度,改善了土壤的排水条件,夏季降水多的季节土壤不会过湿,利于花生、地瓜等春种秋收的作物生长;冬小麦生长期雨季还未来临,农作物面临缺水问题,沟底变深,利于获得地下水补给,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利于旱季越冬作物(如冬小麦)的生长。
    知识点
    近3年高考考情
    植被与土壤
    2021海南、浙江
    2022湖南、北京、天津、浙江、山东、辽宁
    2023全国甲、山东、湖南、浙江、广东、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1海南、江苏、辽宁、北京、浙江、河北、广东
    2022重庆、福建、河北、、北京、江苏、天津
    湖北、辽宁
    2023江苏、广东、福建、北京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1江苏、海南、天津、北京、河北、湖南、山东、浙江
    2022天北京、海南、辽宁、江苏、山东、浙江
    2023全国甲、江苏、浙江、北京、湖北
    类型
    叶片特征
    主要分布气候区
    热带雨林
    叶片大而色深,通常呈现出长而窄的形状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叶面多呈革质,有光泽,无毛,稍硬
    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
    落叶阔叶林
    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气候区
    针叶林
    叶子呈针状,有角质层
    主要在寒温带(亚寒带)气候区
    类型
    景观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草原
    草类高大,并零星点缀着树木。湿季,原野葱绿;干季,原野枯黄
    南北纬10°~20°的热带大陆上,年降水量在500~1__000毫米
    温带草原
    几乎没有树木,仅有草本层。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且“一岁一枯荣”
    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400毫米
    类型
    景观特征
    植被特征
    主要目的
    热带、亚热带荒漠;温带荒漠
    植物覆盖稀疏、种类单一的地面景观
    叶面呈鳞片状、刺状或呈无叶类型
    减少植物水分蒸腾
    肉质茎或叶
    贮存水分
    茎叶覆盖绒毛
    抵抗灼热
    根系发达
    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
    影响因素
    植物形态或分布
    指示作用
    热量
    水平分布: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
    不同温度带
    垂直分布:热带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荒漠等
    不同海拔
    水分
    湿生植物
    叶子硕大柔嫩,根系退化,茎内有孔,如莲藕、芦苇等
    水湿环境
    旱生植物
    叶子退化为刺,根系发达,叶面有蜡质,茎粗大,如仙人掌等
    干旱环境
    光照
    喜光植物
    对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树林上层的马尾松等
    光照充足
    喜阴植物
    对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阴暗处,如树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藓等
    光照不足
    发育程度
    土层厚薄
    分层情况

    土层厚
    层次多,分层明显

    土层薄
    层次少,分层不明显
    类别
    分布
    成因
    黑色土壤
    东北平原
    冬季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
    红色土壤
    南方地区
    高温多雨,矿物质淋溶作用强,氧化铁等含量高
    青色土壤
    东部地区长期积水之地
    土壤中的铁多以氧化亚铁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
    白色土壤
    西部地区
    气候干旱,盐碱含量比较高,有机质少,水分较少
    黄色土壤
    黄土高原
    在黄土基础上发育而成
    项 目
    内 容
    概念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依次更替
    形成基础
    热量变化
    根本因素
    纬度差异,导致从赤道向两极,热量状况差异大
    景观变化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赤道→两极)
    自然带更替方向
    从赤道向两极的方向,即南北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
    项 目
    内 容
    概念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
    形成基础
    水分变化
    根本因素
    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
    景观变化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
    自然带更替方向
    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项 目
    内 容
    显著地区
    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形成原因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垂直带谱
    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带有规律的排列
    分布规律
    共同性
    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差异性
    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山地朝阳坡自然带数多于背阴坡带数
    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即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季节因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布(现实状况)
    成因
    地形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热带平原带
    热带雨林带
    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
    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
    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高山植物区
    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
    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


    南美大陆西岸
    3°S~20°S
    狭长地带
    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离岸风的影响;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欧洲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
    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水的灌溉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陆地的缺失
    北极地区
    冰原带

    为海洋,无陆地




    澳大利亚东南部
    常绿阔叶林带
    常绿硬叶林带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
    俄罗斯远东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自然要素
    相互影响
    气候
    气候对植被
    ①热量:热量充足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生长速度快、植被生物量多
    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③降水:湿润地区易形成森林,半干旱地区形成草原植被,干旱地区形成荒漠植被;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植被对
    气候
    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缩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加降水量等
    地貌
    地貌对植被
    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不同,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分布,南坡则无森林分布
    植被对地貌
    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保持水土
    水文
    水文对植被
    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水文条件影响水生植物;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
    植被对水文
    植被能够涵养水源,降低河流含沙量,调节径流
    土壤
    土壤对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酸性土壤有利于马尾松生长
    植被对土壤
    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

    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
    大气
    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
    土壤
    坡陡,易水土流失;坡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
    生物
    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
    大气
    气候的干、湿、冷、暖影响土壤,土壤是气候的反映
    生物
    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地形
    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
    岩石
    地壳表层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
    功能
    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
    概念
    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自然要素的功能
    自然环境拥有的,各个自然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
    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及地貌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思考方向
    解题方法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升,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
    分析角度
    解释原因
    生存空间
    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生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生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气候
    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环境
    ①生存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天敌
    ①缺少×××,天敌少;②受到×××天敌威胁
    人类活动
    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到破坏
    分析角度
    解释原因
    生存空间
    ①湖面(海面)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气候
    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③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水文
    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
    食物
    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天敌
    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人类活动
    ①水质下降,污染加重;②过度捕捞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5 交通: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5 交通,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交通运输方式,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3 农业: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3 农业,共22页。

    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2 城镇与乡村: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2 城镇与乡村,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产业转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地理知识大盘点【讲通练透】专题1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