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九讲溶液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61877/0-17142017213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九讲溶液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61877/0-17142017214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九讲溶液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61877/0-17142017215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九讲溶液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61877/0-171420172153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九讲溶液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61877/0-171420172159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九讲溶液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61877/0-171420172163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九讲溶液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61877/0-171420172166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九讲溶液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61877/0-171420172169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考化学复习课时教学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九讲溶液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九讲溶液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9讲溶液,胶头滴管,B>A=C,降温结晶,丙>乙>甲,氢氧化钙,蒸发结晶,NaCl,KNO3,CaOH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溶解现象。2. 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3.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4.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6. 结晶现象。7. 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8.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溶液1. 溶液的特征: 性, 性, 物。(水不是溶液,原因是 )2. 溶液的组成: 和溶剂。(最常见的溶剂是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但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3. 溶于水时放热的物质有 、 ,与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热的物质是 ,溶于水时吸热的物质是 。4. 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并和水混合而不分层,它起的作用是 。(汽油洗油污是 过程,洗洁精洗油污是 过程)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继续溶解
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
质的不饱和溶液。检验某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 。2. 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一般转化方法。
3. 溶液的结晶:溶质从溶液中以 形式析出的过程。常见的结晶方法: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 的固体物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 的固体物质。
三、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20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则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
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该温度下,将60 g该物质放入100 g水中,形成的
溶液的质量为 。
(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外界)是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如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
2. 气体的溶解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和 。温度越高,气体
的溶解度越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 。3. 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解度随 变化的曲线。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
表示 。
四、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质量与 质量之比。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推论: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2. 溶液稀释的计算依据:稀释前后, 质量不变。公式: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
3. 溶液的配制步骤: 、 、 。以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为例。(1)计算:100 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中的溶质(食盐)的质量= g,
溶剂(水)的质量= g。(2)称量(量取):用 称量溶质(食盐),用 量取溶剂
(水) mL。(3)溶解:把量取的水倒入盛有食盐的烧杯中,用 搅拌,目的
是 。
【知识梳理答案】一、1.均一 稳定 混合 水是纯净物 2.溶质 水 = ≠3. 浓硫酸 NaOH CaO NH4NO34. 乳化 溶解 乳化二、1.不能 还能 是否还能溶解某种溶质2. ①加溶质 ②恒温蒸发溶剂 ③降低温度 ④加溶剂 ⑤升高温度3. 晶体 变化不大 变化大三、1.一定温度 100 g溶剂 饱和状态 g (1)1∶2∶3 150 g(2)温度 KNO3 NaCl Ca(OH)22. 温度 压强 小 大3. 温度 温度 溶解度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溶液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溶液与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同。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如蒸馏水不是混合物,所以也不是溶液,故A错误。
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故B错误。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C正确。有的物质溶于水,能与水反应,溶质是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质量不一定是5 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相关概念。此类试题难度不大,掌握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溶液的基本特征、饱和溶液的特征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例2 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分析】未指明温度,故A错误;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故B错误; t 1℃时,乙的溶解度为30 g,即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30
g乙物质,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0∶100=3∶10,故C错误; t 2℃
时,甲的溶解度为50 g,故15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 g甲,当降温到 t 1℃时,甲
的溶解度为30 g,有20 g固体甲析出,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正确获取溶解度曲线的信息是解答此
类问题的关键。
A组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3. 一定温度下,向图1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结果如图2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
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C )
4. 下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5. 如图是甲、乙、丙3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6. 如图为3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7. 将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注入900 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
8. 下面是小刚“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正
确的是( A )
9.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欲配制一瓶500 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氯化钠固体 g。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2)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
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 。(3)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的方法将1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下
图所示。与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 烧杯中的溶液。(填
序号)
10. 右图为A、B、C 3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t 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
(2)若将 M 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增加溶质 ③蒸发溶剂
(3) t 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至 t 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
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 。
11. 右图是甲、乙、丙3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
问题:
(1)交点 P 表示的含义是 。
(2) t 3℃时,将3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在 t 1℃时,甲与丙的溶解度相同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
。
(4) t 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12. 图1是3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
(2)图1所示3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填名称)。(3)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5)若a、b、c分别代表上述3种物质,图2是在室温下,烧杯中a物质的溶液、试管
①中b物质的溶液和试管②中c物质的溶液的状态。当从室温升至60 ℃时,发现烧杯
中a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试管①中b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c物质析出,写出a、
b、c 3种物质的化学式:a ;b ;c 。
(4)现有40 ℃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
后恢复至40 ℃,剩余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硝酸钾 (填“>”“=”或
“<”)氯化钠。
1. 右图是甲、乙、丙3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2. 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
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3. 下列实验能用右图表示的是( D )
4. 某温度下,在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 g KNO3固体,
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5.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 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在20 ℃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填
字母)。在50 ℃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填字母)。
(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 t 1对应的温度为40 ℃,则 t 2对应的温度 (填字母)。
(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 。
6.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20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
(2)5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NaCl g。
(3)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右图,量取水时应沿 (填“ a ”或“ b ”)视线进行读数, (填“ a ”或“ b ”)视线对应的读数较大。
(4)A是80 ℃含有120 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 g KNO3固体。
①A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为60~80 ℃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 g
7.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将15 g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 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10 ℃时,欲将150 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 g。
(3)某同学欲将20 ℃时300 g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
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 x 。300 g×20%=(300 g- x )×40%解得 x =150 g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他不能达到目的,因为20 ℃时,20%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 (2023·辽宁)厨房里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B )
2. (2023·自贡)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3. (2023·邵阳)化学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自制简易冰袋”的探究活动,下
列用来制作冰袋最佳的固体物质是( B )
4. (2023·云南)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
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5. (2023·菏泽)木块在硝酸钾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6. (2023·娄底)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 )
7. (2023·重庆八中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8. (2023·株洲)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0 ℃时,溶解度:KNO3>NaCl
② t 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③温度由0→ t 1℃,NaCl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④ t 2℃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NaCl
9. (2023·自贡)如图1为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的系列实验,图2为硝酸钾溶解度
与温度的关系。
(1)B中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C中固体 (填“增加”或“减少”)。
(3)D中 (填“有”或“无”)固体。(4)E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0. (2023·重庆南开中学模拟)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25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能将25 ℃的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只写一种即可)。
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七讲空气氧气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7讲空气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四常见的溶液教学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几乎不溶解,溶解性是不同的,1固体的溶解度,托盘天平,玻璃棒,不放纸片,②①⑤③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九讲酸和碱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Na2CO3,思路分析,则没有Na2C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