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图为我国某地四大传统节日景观及习俗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景观及习俗,与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春节B. ——②端午节C. ——③清明节D. ——④中秋节
2. 图中自然景观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地球运动B. 地球形状C. 海陆变迁D. 海陆分布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①为清明节,踏青郊游,亲近自然。②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③为中秋节,赏月亮,吃月饼。④为春节,辞旧迎新,贴春联,守岁,拜年。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图中不同节气自然景观差异,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导致了四季变化,春季百花争艳,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凉风习习,冬季大雪纷飞,A正确。与地球形状、海陆变迁、海陆分布无关,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划分。
读经纬网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甲地经纬度是( )
A. 40°N,60°EB. 40°S,60°EC. 40°S,60°WD. 40°N,60°W
4.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所在纬线最长B. 乙地位于丙地西北方
C. 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D. 丁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故甲的经纬度为(40°N,60°W)。故选D。
【4题详解】
纬线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丙地所在纬线最长,A错误;经纬网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乙地位于丙地西北方,B正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丙地位于0°经线,C错误;丁地位于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上,D错误。故选B。
【点睛】纬线长短的比较:纬度越高,纬线越短。东西半球的划分,20°W为界,该线以西为西半球,该线以东为东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2023年5月1日,多云,某学校组织美术选修社团学生到北京颐和园写生。图1为颐和园示意图,图2为该社团一名同学的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能反映5月1日天气状况的符号是( )
A. B. C. D.
6. 根据图2,可以判断该同学写生的地点在图1中的位置是(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分析,A是大雪,B是暴雨,C是雾,D是多云;由材料可知,当日多云,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本图为指向标地图,指向标指向正北,佛香阁位于图1的正北方;由图2写生的绘画作品可知,该同学隔着湖与佛香阁相望,且距离佛香阁较近,佛香阁下侧的方行台基的棱正对着该同学的视线,反推出该同学位于佛香阁的西南方向,可知该同学写生的地点最可能在图1中的甲处,A正确;乙位于佛香阁的正南方,B错误;丙与佛香阁之间隔了一个小岛,阻挡视线,C错误;丁位于佛香阁的东南方向,D错误;故选A。
【点睛】为了方便人们更好地了解天气状况,传递气象信息,气象部门专门制作了天气图形符号;只有学会认识天气符号,才能读懂天气预报。
我国依托北极航道与多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读下图“北极航道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我国大连——鹿特丹的北极航道路线( )
A. 途经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B. 途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经过苏伊士运河D. 经过巴拿马运河
8. 今年来,极地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可能会使( )
A. 极地冰川消融速度减缓B. 北极航道通航时间增加
C. 北极熊的生存范围扩大D. 石油泄漏污染的事件多发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我国大连到鹿特丹的北极航道,沿途经过了太平洋、白令海峡、北冰洋、大西洋,A正确;没有经过印度洋,B错误;不经过苏伊士运河,C错误;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今年来,极地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极地冰川消融速度加快,A错误 ;由于北冰洋冰川的减少,使得北极航道通航时间增加,B正确;冰川消融,北极熊生存范围缩小,C错误;石油泄漏污染的事件多发跟极地地区气候变暖无关,D错误。故选B。
【点睛】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航程大大缩短,减少运输成本。
当北半球每年6月左右,位于南半球的坦桑尼亚大草原的青草被逐渐消耗,食物变得越来越少,为了食物,草原上的动物会长途跋涉3000多公里来到基塔菜,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读“动物迁徙路线和多多马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9. 每年当多多马的动物迁徙到基塔莱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多多马正值夏季,气候炎热
B. 多多马春暖花开
C. 基塔莱绿草悠悠
D. 基塔莱正值冬季,草木枯黄
10. 多多马的气候类型是( )
A. 地中海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9. C 10. C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可知,多多马和基塔莱位于赤道南北两侧,地处不同的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5月—10月当多多马为干季时,基塔莱处于湿季,两城市干湿季相反,动物要逐水草而生,因此出现大迁徙现象。当每年多多马的动物迁徙到基塔莱时,多多马正值冬季,AB错误;基塔莱此时正值夏季,绿草悠悠,C正确,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多多马位于南半球,是坦桑尼亚的首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被称之为“热带大陆”,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下面两幅水墨画展示的是长江不同河段的景观。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 两幅水墨画所展示的地区( )
A. ①位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B. ②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C. ①所在河段水能资源丰富D. ②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
12. 可在《江南晓云》图所绘地区看到的景观是( )
A. 稻花飘香B. 旱地麦浪C. 雪域牦牛D. 大漠驼铃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图的主题为《三峡烟雨》,长江三峡位于长江干流上的上游河段,长江三峡位于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A错误、C正确。②图的主题为《江南晓云》,江南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现象,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②图的主题为《江南晓云》,江南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可能看到的景观是稻花飘香,A正确;在我国北方地区可以看见旱地麦浪的景观,青藏地区可以看见雪域牦牛的景观,西北地区可以看见大漠驼铃的景观,BCD错误。故选A。
【点睛】长江从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的长江三峡。这里建成了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长江上游的三峡段和金沙江段是长江干流水能资源甚为丰富的河段。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存在耕地资源分布不均、粮食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粮食的主要输出地。读中国粮食供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我国粮食输入省区与其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 ④—桂—海口B. ③—粤—深圳C. ②—闽—福州D. ①—浙—长沙
14. 东北地区能够成为粮食主要输出地的原因不包括( )
A. 耕地面积广大B. 作物一年三熟C. 机械化水平高D. 人口数量相对少
15. 粮食运输一般采用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很少选择空运,其原因航空运输( )
A. 运价高B. 运速快C. 运量大D. 灵活性好
【答案】13. C 14. B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④是海南省,简称琼,行政中心是海口,A错误;③是广东省,简称粤,行政中心是广州,B错误;②是福建省,简称闽,行政中心是福州,C正确;①是浙江省,简称浙,行政中心是杭州,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人口数量相对少,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机械化水平高,ACD正确;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一年一熟,B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粮食重量大,不易变质,适合铁路、公路、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运费贵,不适合运输粮食,A正确;公路运输机动灵活,BCD错误。故选A。
【点睛】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
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图为我国长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长城主要分布在( )
A.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D.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7. 在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 )
①沙漠②草原③枸杞种植园④椰林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8. 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 )
①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②维护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③保护长城沿线的文化遗址④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16. C 17. A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长城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C正确。长城在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没有分布,AB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长城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原和荒漠广布,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沙漠、草原和枸杞种植园,在山海关等处的长城还可以见到大海,①②③正确。④椰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低纬度的热带地区,长城没有穿越,④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②维护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③保护长城沿线的文化遗址、④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②③④正确。对于现代战争来说,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意义不大,①错误。故选D。
【点睛】根据区域特征的不同,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巴西高原的瓶子树外形独特,喜热耐旱,雨季吸收水分并储存,旱季通过落叶减少水分损失。读瓶子树分布图及分布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月份属于瓶子树储水期的是( )
A. 1月B. 5月C. 7月D. 8月
20. 以下地区适宜大规模引种瓶子树的是( )
A. 青藏高原B. 塔里木盆地C. 东北平原D. 珠江三角洲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瓶子树”多雨时期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说明“瓶子树”分布区气候分干、湿季,结合“瓶子树”分布地区气候资料图可以判断,“瓶子树”分布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雨季为10月至次年3月,故“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10月~次年3月,故选A。
【20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这个地区的气候湿润多雨, 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丰富。在珠江三角洲种植瓶子树可能会更加适宜,因为这个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更有利于瓶子树的生长和发展,而塔里木盆地的干旱气候和贫瘠的土壤可能不利于瓶子树的生长。由题干得知,瓶子树喜热耐旱,而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都不适合引进。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该气候类型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最为典型。
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若三条线为等温线,则该地位于( )
A. 东半球B. 西半球
C. 南半球D. 北半球
22. 若三条线为等温线,且此地正值夏季,则①②分别处于( )
A. 陆地、陆地B. 陆地、海洋C. 海洋、陆地D. 海洋、海洋
23. 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①、②两地代表的地形分别是( )
A. 山脊、山脊B. 山谷、山谷C. 山脊、山谷D. 山谷、山脊
【答案】21. C 22. C 23. D
【解析】
【21题详解】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为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由图可知,图中三条为等温线,且数值关系为a>b>c,说明该地等温线自北向南逐渐递减,则该地位于南半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若三条线为等温线,数值关系为a>b>c,由图可知①地气温在bc之间,②地气温在ab之间,②地气温大于①地气温,所以①地为海洋,②地为陆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形态特征。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为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由图可知,三条线为等高线,且数值关系为a>b>c,则①处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②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为山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阅读等温线图,我们可以分析世界或某个区域气温分布的规律。通常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气温中心的分布。
福建多山,惠安人就地取材,以石雕技艺谋生。当地多处早期石雕代表作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图为福建省示意图(局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惠安县位于( )
A. 福州市B. 莆田市C. 泉州市D. 漳州市
25.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惠安石雕的意义有( )
A. 石雕技艺应坚守传统拒绝改变
B. 石雕文化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C. 石雕技艺成为唯一的世界标准
D. 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石雕文化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图中地级界可知,惠安县位于泉州市,故选C
【25题详解】
当地的石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扩大了其知名度,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石雕文化,D正确。石雕技艺应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而不是拒绝改变,A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不是意味着石雕文化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也不意味着石雕技艺就成了唯一的世界标准,BC错。故选D。
【点睛】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是三教名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呈东北—西南走向。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6.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国庆期间,小智查阅旅游攻略,搭乘钟鼓索道欣赏沿途风光,并撰写游记。左图为小智拍摄的实景照片,右图示意钟鼓索道及周边等高线地形。
·攻略节选
(1)“向山面海,风光旖旎。”
钟鼓索道途经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日光岩位于索道出发站的________方向。
(2)“一往一返,风景各异。”
钟鼓索道为往返闭环,其走向是________;往返路程总计约________千米。
(3)“翻山越岭,风轻云淡。”
小智绘制了钟鼓索道途经区域地形剖面图,请在答题卡上帮他补充完整。
·游记摘录
缆车沿着钟鼓索道从出发站缓缓驶出,①漫山遍野的针叶林尽收眼底。②当缆车爬升约120米到最高点时,③南普陀寺映入眼帘。随着缆车继续前行,④厦门大学与我渐行渐远。极目远眺,鼓浪屿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碧波之中。到达返程站后,缆车开始折返,⑤受到山谷遮挡,城市高楼若隐若现。我陶醉在美景中,不禁感慨:人生就像缆车之旅,有时上坡,有时下坡,偶有颠簸,但总能邂逅最美的风景。
(4)小智的游记存在部分错误,请任选两处,填入序号,并依据地理事实订正。
序号:________,订正:________;序号:________,订正:________。
【答案】(1) ①. 丘陵 ②. 西南
(2) ①. 西北-东南走向 ②. 2##二##两
(3) (4) ①. ①,订正:漫山遍野的阔叶林尽收眼底; ②. ②,订正:当缆车爬升约90米到最高点时; ③. ④,订正:厦门大学与我渐行渐近 ④. ⑤,订正:受到山脊遮挡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同学国庆旅游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区域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丘陵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该区域海拔高度在500米以内,地形起伏和缓,属于丘陵。图上无指向标,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故日光岩在出发站的西南方向。
【小问2详解】
索道大致是西北—东南走向,根据图上比例尺,从出发站到返程站距离与比例尺1000米长度相当,故单程大约1千米,往返总计2千米。
【小问3详解】
需要补充两点海拔都为80米,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但最低处海拔未低于60米。如下图所示:
【小问4详解】
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以①应该改为“漫山遍野的阔叶林尽收眼底”;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索道最低点海拔为40米左右,最高点海拔为120至140米之间,所以索道爬升高度约为90米,所以②应该改为“当缆车爬升约90米到最高点时”;从出发站出发之后,随着缆车的运行,距离厦门大学越来越近,所以③应该改为“厦门大学与我渐行渐近”;返回时,遮挡视线的是山脊,所以⑤应该改为“受到山脊遮挡”。
27.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如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时间示意图和郑州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人大粮仓】
惊蛰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1)黑龙江省开始春耕的时间大致是____,这里种植的农作物可一年____熟。
(2)受____因素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春管工作大致是____有序展开。
(3)河南成为“国人粮仓”的有利条件。
①____②____③____
【春雨贵如油】
华北平原流传着一句话“春雨贵如油”,春耕时期若出现严重“春旱”将会影响全年产量。
(4)造成华北平原“春早”的自然原因:____。
(5)应对华北平原春旱的长远目标措施有( )(单选)。
①改播春小麦②加快节水农业发展③缩减农田面积④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⑤多打井抽地下水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④⑤
【智慧促丰收】
“不负春日好时节,智慧春耕促丰收”。现代春耕时节,经常可以看到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旋耕机翻地作业等场景。
(6)“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 )(单选)。
①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②机械化生产不断提高③农业地域差异逐渐缩小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1) ①. 5月中旬 ②. 一
(2) ①. 纬度 ②. 自南向北
(3) ①. 高温多雨 ②. 小麦 ③. 平坦 (4)降水少,蒸发量大 (5)C (6)A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时间示意图”和“郑州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东部地区春耕的时间、河南成为“国人粮仓”的有利条件、应对春旱的主要措施、科技兴农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黑龙江省开始春耕的时间大致是5月中旬,由于所处纬度位置较高,这里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纬度低的地区春天来得早,春耕较早;越往北春耕开始的越晚,因为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可知,受纬度因素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有序展开的大致方向是自南向北。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河南成为“国人粮仓”的有利条件:河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成熟。河南省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广阔,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华北平原春季(3~5月)降水少,气温回升较快,蒸发量大;此时,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易出现春旱。
【小问5详解】
春小麦不利于在当地种植,①错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有利于节约用水,②正确;缩减农田面积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③错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增加当地水源,④正确;多打井抽地下水会造成地表沉降,⑤错误。结合题意,故选C。
【小问6详解】
“智慧春耕”使用无人设备进行农业活动,体现了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机械化生产不断提高,①②正确;“智慧春耕”不能体现出农业地域差异逐渐缩小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③④错误。结合题意,故选A。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茶马互换而形成的交通要道。暑期成都的几位旅游爱好者徒步茶马古道游。A省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早茶优势产区。
(1)该条“茶马古道”从A____(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全称)的雅安出发,翻越B____(山脉),最后到达拉萨。旅游爱好者徒步行走该条路线时,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有____。
(2)D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自然环境的特征是____。
(3)“天路”C____铁路建成通车后,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4)旅游爱好者沿途发现D省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____地带。民族服装藏袍的穿戴方式与众不同,其地理原因是____。
(5)D省居民生活所需茶叶需从外地输入,本区大部分地区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原因是____。
(6)分析A省春茶上市普遍比同纬度的浙江早20~30天的原因:____。
【答案】(1) ①. 四川省 ②. 横断山脉 ③. 滑坡、泥石流等
(2) ①. 一 ②. 高寒
(3)青藏 (4) ①. 河谷 ②. 昼夜温差大
(5)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6)A省北部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的入侵,使A省冬春季节气温较同纬度浙江偏高,入春早,春茶上市早
【解析】
【分析】本题组主要以茶马古道为材料,涉及茶树种植的气候条件、茶马古道沿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该条“茶马古道”从A四川省雅安出发,翻越南北走向的B横断山脉,最后到达西藏的拉萨。该条线路落差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旅游爱好者徒步行走该条路线时,需要加以防范。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D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其海拔高,气温低,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小问3详解】
“天路”C青藏铁路(西宁到拉萨)全线建成通车后,有利于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小问4详解】
旅游爱好者沿途发现D西藏自治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因为河谷海拔低,热量较充足,地形较平坦,水源较充足。民族服装藏袍的穿戴方式与众不同,藏袍通常只穿左手,右肩露在外面好干活,天气热时,他们也把双肩露在外面,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其地理原因是: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
【小问5详解】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D西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原因是平均海拔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小问6详解】
A四川省春茶上市普遍比同纬度的浙江早20~30天的原因:四川省北部有高大的巴山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冬季风的入侵,使四川省冬春季节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甚至可以种植甘蔗,而同纬度的浙江不可以种植,所以,四川省入春早,春茶上市早。
29. 世界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下图分别为甲乙两国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乙图所示信息,说明乙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____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东北部五大湖沿岸是B____(农业带),请从自然方面说明其形成原因____。
(2)位于A____(城市)附近的“硅谷”是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3)澳大利亚有憨厚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从海陆位置方面看其主要原因是____。
(4)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为____,中部地区均为____(地形类型)。
(5)通过对比发现甲乙两国人口、城市大多分布在____,试分析共同原因____(至少两条)。
【答案】(1) ①. 专业 ②. 乳畜带 ③. 气候冷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
(3)独占一块大陆,长期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4) ①. 东西高,中间低 ②. 平原
(5) ①. 沿海地区 ②. 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和美国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农业分布、城市、代表动物、地形地势、城市和分口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生产规模大,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的农业带是B乳畜带,该地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大。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A是旧金山又名圣弗朗西斯科,位于图中的西部工业区,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是美国芯片产业的研发和设计中心,引领美国制造业发展。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独自占有一块大陆,长期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生物的进化缓慢,因此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美国地形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脉,地势特点呈现东西两侧高,中间低;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中部地区均为平原为主。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的人口是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美国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五大湖区,故两国人口和城市都分布在沿海地区;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地区是该国气候最为温和湿润的地方,水热配合条件好,自然条件适宜,同时港口和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区,对外交通便利,美国沿海平原和五大湖沿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农业基础雄厚,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3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挪威是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发达国家。滑雪运动历史悠久,是其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多山地,地势起伏大,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时间长,海岸线长
材料二:2022年9月,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欧洲国家出现了天然气供给受限、价格暴涨的情况,随着气温的下降,中国的电热毯等取暖设备在欧洲兴起了一股销售高峰。
材料三:图为挪威地形图。
(1)挪威北部深入____(特殊纬线)以内,在极夜时可观赏到天空中绚丽多彩的____,国土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填“高/中/低”)纬度。
(2)请简述挪威滑雪运动盛行的自然原因。
(3)试猜测中国电热毯等取暖设备在欧洲兴起销售高峰的原因。
(4)简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河流的水文特征。
【答案】(1) ①. 北极圈 ②. 极光 ③. 高
(2)山地多,冬季雪期长,积雪不易融化。
(3)欧洲冬季气温低,能源供应紧张。 (4)河流多,且短急。
【解析】
【分析】本题以挪威地形图为材料,涉及挪威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挪威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地跨寒温两带,北部地区在极夜时可观赏到天空中绚丽多彩的极光;国土大部分地区属于60°—90°之间的高纬度地区。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挪威多山地,地势起伏大;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时间长,有利于开展滑雪运动。
【小问3详解】
读图分析,欧洲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冬季需要取暖;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欧洲国家出现了天然气供给受限”,冬季取暖出现了困难,我国的电热毯物美价廉,既可以解决取暖需求,又节能环保,安全且效率高,深受欧洲消费者青睐,因此在欧洲兴起销售高峰。
【小问4详解】
据图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多且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