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文明有礼 诚实守信 课件
展开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2.我们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帮助他人。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尊重是 起点。(2)尊重他人是一个人 的外在表现。(3)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 的尊重。(4)尊重使 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尊重即尊敬、重视。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
1.平等对待他人,就要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2.平等待人要求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不能认为“我们可以不尊重那些违反道德、纪律和法律的人”。
1. (2022·广东省)右图漫画《所有疲惫都化解》告诉我们( )A.彼此欣赏是交友的前提B.与人为善体现国家形象C.相互尊重促进社会和谐D.文明有礼是个人的选择2.(2023·天津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告诉我们要( )①用挑剔的眼光看他人 ②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③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 ④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2023·郴州市)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请帮她在项目一处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A.增强政治认同 B.提升道德修养 C.加强法治观念 D.健全公民人格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 。(2)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 。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3)对国家:文明有礼体现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1)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2)表现: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聊起来,看起来,动起来”
1.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不能把礼简单地理解为懂礼貌、勤打招呼而已。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也关系到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不能认为文明礼貌只是个人私事,与国家民族无关。
1.(2023·广东省)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下列行为能体现此良好品质的是( )A.小吴聚餐时践行光盘行动 B.小周积极参加校园活动C.小郑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D.小王见到长辈主动问好
2.(2023·天津市)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做文明有礼的人要( )①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②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③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④仪表整洁,举止端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3·锦州市)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下列关于文明有礼重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现实生活中的诚信具有复杂性,要有诚信智慧,努力做诚实的人。
为什么要尊讲诚信:(1)从诚信地位上看: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 。诚信也是一项 。(2)对个人:诚信是一个人 。(3)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 。(4)对社会和国家:诚信促进社会 、国家 。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为什么要尊讲诚信:①从诚信地位上看;②对个人;③对企业;④对社会和国家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易错易混点拨』判断题
1.小事不讲诚信没关系。( )2.诚信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会做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 )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无论大小事,都要讲诚信
诚信的人,要学会运用诚信智慧,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
1.(2023·河南省)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对以下情况的处理,能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A.正在攻克难题时有客人来访,小光认真做题不予理睬B.买早餐时店主无意中多找了钱,小乐发现后立刻退还C.朋友和别人发生争执,小海不问缘由帮朋友斥责对方D.碰到昨天刚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小岩装作没有看到他
2.(2022·广东省)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受到热捧,相关奥运纪念商品销售广受欢迎,陆某借机销售假冒“冰墩墩”等相关商品,最终受到了法律惩处。这警示我们要( )①坚守诚信原则 ②做到爱岗敬业 ③维护自身利益 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株洲市)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且十分重视承诺。在当地人中他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个故事启发我们( )①为了追求经济收益,可以放弃诚信 ②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③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④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人们旅游氛围浓烈,景点游人如织,商场客流如织。大多数游客都能守秩序、讲卫生,文明旅游,但仍有个别不文明现象存在,给出行“添堵”,令文明“失色”。在一些景区、景点,插队情况频繁出现,乱扔垃圾随处可见,践踏草坪时有发生,滥用共享电车,不少游客还横穿马路,有的人甚至还在景区物件上刻字。
有关人士呼吁:文明是进步的标志,也是公民的基本素质,旅游不等同于随心所欲,各位游客应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做文明旅行者。
材料一:2023年“五一”假期,在某地一个景区门口,游客们正在排队检票入场,两名女子插队时遭到一名男子的劝阻。然后,这两名女子情绪激动并高声扬言“我就要插队!我们不是好惹的……”。材料二:插队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后引发关注,不少网络平台和自媒体纷纷转发,有的转发者还对事件进行“添油加醋”。目前已超过20万网友对此发表评论,有的网友发表了侮辱性评论,有的甚至还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和人肉搜索。法律人士指出:网民的一些“任性”行为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
(1)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一中游客的插队行为。
(1)游客的插队行为是错误的。①从道德的角度看,两名游客的插队行为是不尊重他人,不与人为善的行为,也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②从规则的角度看,两名游客缺乏规则意识,违反规则,甚至破坏规则。③从法律的角度看,两名游客没有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这对我们参与社会生活有何启示。
(2)①提高道德修养,学会尊重他人。②遵守社会规则,增强法治观念。③学会调控情绪,注重文明礼仪。④合理使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⑤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给我们在与人交往时的启示是( )①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②尊重是一个人外在修养的内在表现 ③与人打交道,首先要尊重他人 ④我们要尊重他人人格,讨好他人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 对右边漫画《谦让》所反映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④孝老爱亲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3.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对人的尊重与严格要求是相结合的。也就是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是最好的“良方”。这是因为( )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加信任 ④尊重能够化解一切矛盾和冲突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为此,我们要做到( )①学会逢迎对我们有帮助的人 ②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③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 ④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热播综艺《忘不了餐厅》深受好评。店长团带着五位患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老人经营着一家可能会上错菜的餐厅,通过展现老人们的生活细节和状态,向观众呈现了认知障碍老人的现状并科普了相应的治疗方式,让人们对认知障碍人群有了更多的关注。这一节目的意义在于( )①鼓励认知障碍人群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 ②鼓励大家换位思考,自主创新 ③增进理解,倡导尊重平等的人际关系 ④倡导团结协作,解决一切社会问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对于这句名言所说的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①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也必须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②每个人所受的待遇必须是平等的,无差别的 ③人与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格平等 ④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交往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一位农民工上公交车后,将袋子铺在地上,坐了上去。乘客问:“有座位,您为什么不坐?”农民工说,担心自己身上脏弄脏了座位。乘客说:“人人平等,您跟我们都一样。”一句话打消了农民工的顾虑。这一幕场景表明(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做到仪表整洁 ②尊重是相互的,能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学会欣赏有利于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④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中小学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 )①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②展现国家和民族的良好形象 ③直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④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下列语句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①“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③“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 ④“不学礼,无以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新版“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规定:“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对此公约理解正确的是( )①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的外在体现,我们要做到文明出行 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③有利于营造文明、健康、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④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杜绝不文明旅游的行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11.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下列属于文明有礼意义的是(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12. 雯雯的班级准备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下列行为与“礼仪之星”评选条件相符合的是( )①与人交谈时:谈吐文雅,认真聆听 ②与人交往:主动问好,坦率真诚 ③着装打扮:追求时尚,与众不同 ④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时:尊重其风俗习惯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初逢点点头,握手问个好,感情要真挚,语言要美好。”这说明与人交往要( )A. 换位思考 B. 学会谦让 C. 真诚礼貌 D. 理解宽容
14.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A. 讲礼仪能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B. 重礼仪的人一定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C. 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D. 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5.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我们要做文明有礼的现代人,是因为( )A. 文明有礼能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形象B. 做文明有礼的人就要语言文明、态度谦和、举止端庄C. 市民的文明行为决定着国家的尊严D. 是否文明有礼是衡量一个人事业成败的标准
16. 2020年1月18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2019年“诚信之星”,他们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守信践诺、以诚立身的精神风貌,是诚实守信价值理念的坚定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我国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是因为( )①诚信无价,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②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在现代社会日益受到重视 ③建设法治中国需要遵守诚信这一重要的民法原则 ④开展诚信专项治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其财务出现造假问题,涉及销售总金额约为22亿元。公告发布之后,该公司的股价随之出现大幅下跌。这种造假行为说明其没有意识到诚信( )A. 能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B. 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带来持久的效益C. 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和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D. 是民法的基本原则,能引领社会的风尚
18. 中学生思颖在学习名著导读时搜集到《礼记》中的“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和《孔子家语》中的“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这两句古语。下列古语与思颖搜集到的古语寓意一致的是( )①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9. 陈某因为创业找自己的发小李某借了30万,并写了借条。到期后,李某再三交流之下,陈某还是没有还钱,最终李某将陈某告上了法院,法院判决陈某立即还钱,并将其列入失信人员名单,限制出行,不能乘坐高铁或飞机。这表明( )A.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B. 诚信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C.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D.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文明与家园: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文明与家园,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博大精深,创新性发展,爱国主义,考点梳理,真题体验,备考满分,生态良好,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一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第六节文明有礼 诚实守信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一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第六节文明有礼 诚实守信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考情分析,必备知识梳理,『基本观点』,考点尊重他人,『核心知识』,『易错易混点拨』,『真题检测1』,考点文明有礼,『易混易错点拨』,『真题检测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中考解读 道德与法治 第九课时 文明有礼 诚实守信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中考解读 道德与法治 第九课时 文明有礼 诚实守信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考情分析,必备知识梳理,考点尊重他人,考点文明有礼,考点诚实守信,关键能力训练,核心素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