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68698/0-17143100798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68698/0-17143100798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68698/0-17143100798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中国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为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
A.推进垃圾分类管理
B.大力推广燃油车
C.拒绝露天烧烤
D.使用可被生物分解、环境友好的新型塑料
2.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0.1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1
溶液中与的数目之和为0.3
C.1.0与1.0在光照下反应,生成分子的数目为1.0
D.,Y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10g含有中子的数目为5
3.某院士研究团队通过使用光催化剂,在电、光催化电池中催化获得多氟芳烃,尤其是部分惰性氟化芳烃的C—F键芳基化,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为催化剂助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加催化剂助剂不能降低反应的焓变,后加入催化剂助剂可降低反应的焓变
B.该反应中有副产物HF生成,HF与HCl一样属于强电解质
C.对于路径3来说,该反应的决速步骤的活化能为14.9
D.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和增大生成物的产率
4.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现有下列化学用语:
①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②羟基的电子式:;
③HClO的结构式:H-Cl-O;
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⑤碳酸氢铵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⑥的比例模型:;
⑦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2个B.3个C.4个D.5个
5.香港城市大学化学工作者首次提出了电池(如图),该电池使用为原料,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既实现了能量的存储,又实现了的生产,和碱反应能产生,可进一步生产氮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总反应为
C.石墨烯电极反应式为
D.生成标准状况下,电池中转移电子
6.近日“宁德时代”宜布2023年实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钠离子电池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及其优异电化学属性等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首选“备胎”,其充放电过程是在正负极间的镶嵌与脱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区钠单质失去电子
B.充电时由B极向A极移动
C.由于未使用稀缺的锂钴元素,量产后该电池生产成本比锂离子电池低
D.该电池一种正极材料为,充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7.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和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转化为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发生氧化反应
B.a和b中转移的数目相等
C.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
D.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
8.某固体中可能含有中一种或者几种,现通过如下实验确定其成分。
①取少量该固体,加稀硫酸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②取实验①所得澄清溶液,先加足量稀盐酸酸化,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另取少量实验①所得澄清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④另取少量实验①所得澄清溶液,做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固体中和至少有一种
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和
C.该固体中一定有NaCl和
D.因为铁元素的干扰,根据实验④无法确定NaCl的存在
9.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W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食品添加剂Q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
C.W与Z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D.Q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0.微粒观的形成对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少量溶液:
B.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
C.往酸性溶液中加入草酸:
D.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气体:
11.为探究氨及铵盐的性质,将晶体装入如图所示的T形三通管两端,进行微型实验(注:无水会与形成氨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轻轻挤压任一乳胶头,若蒸馏水中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同时点燃两个酒精灯后,两端湿润的pH试纸均变蓝
C.实验过程中竖直支管上方会出现白烟
D.停止加热后可以交替挤压两边乳胶头,使气体充分被吸收,减少污染
12.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A.AB.BC.CD.D
13.已知反应:。将一定量的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操作是拉伸注射器
B.d点:
C.c点与a点相比,增大,减小
D.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
14.我国科学家采用单原子Ni和纳米Cu作串联催化剂,通过电解法将转化为乙烯。装置示意图如图。
已知:电解效率η(B)=×1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
B.电极b上有产生
C.纳米Cu催化剂上发生反应:
D.若乙烯的电解效率为60%,电路中通过1ml电子时,产生0.075ml乙烯
15.1971年,等通过反应制得(BMHs,微溶于水),而1921年,Gerg.Kereszty等将通入悬浊液进行制备BMHs却宣告失败。用下列装置制取BMHs,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向装置a烧瓶中滴入浓盐酸之前,应打开K
B.装置b的广口瓶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
C.开始时,不断搅拌下先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溶液,然后通入
D.从反应完成后的三口烧瓶中分离得到BMHs,需经过过滤、洗涤及干燥等操作
16.研究小组在探究卤素离子与硝酸银的反应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和2说明,硝酸浓度不影响的检验
B.实验1和3说明,卤素离子的检验可使用稀硝酸酸化的溶液
C.对比实验2和4,说明异常现象的产生与卤素离子种类有关
D.由上述实验推测,的检验不能使用浓硝酸酸化的溶液
二、填空题
17.三氧化二镍()是重要的电子元件和蓄电池材料,工业上利用含镍废料(主要含金属Ni、A1、Fe及其氧化物、、C等)回收其中的镍并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①在该实验条件下、不能氧化。
②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③反萃取的反应原理为。
(1)“预处理”的操作可以选择用_______(填标号)来除去镍废料表面的矿物油污。
A.纯碱溶液浸泡
B.NaOH溶液浸泡
C.酒精清洗
(2)“氧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实际生产中为了减少杂质离子的引入,可以用来替代的试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的=_______(列出计算式),若“氧化”后的溶液中浓度为0.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
(4)向有机相中加入溶液能进行反萃取的原因为_______(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5)资料显示,硫酸镍结晶水合物的形态与温度有如下关系:
从溶液获得稳定的晶体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
(6)有机相提取的再生时可用于制备镍氢电池,该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为,则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18.是常见的食盐加碘剂,某小组制备晶体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碘易溶于乙醚;乙醚微溶于水,沸点:34.5℃,密度:0.714,易燃。
②在水中的溶解度:20℃为8.1g,80℃为21.8g;难溶于乙醇。
③。
(1)步骤②进行萃取操作时,需要放气,下图中正确的放气图示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2)步骤③操作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锥形瓶、_______。
(3)步骤④用带磁力搅拌的电热套控温85℃加热约1h,判断氧化反应已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
(4)步骤⑤逐氯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步骤⑧后,往滤液中加入一定量_______,再次抽滤,可提高产品收率。
(5)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可采用碘量法滴定。准确称取1.000g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KI溶液充分反应,加淀粉指示剂,用0.1000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测定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9.40mL。
①滴定管需要用标准溶液润洗,润洗滴定管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
②在酸性条件下氧化K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③产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在确认滴定操作无误的情况下,质量分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19.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CO和催化加氢制甲醇,是极具前景的温室气体资源化研究领域。
(1)已知在25℃,101kPa下:甲醇(l)的燃烧热为,CO(g)的燃烧热为,。则甲醇(l)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和发生反应。
ⅰ.制备甲醇,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α)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___________,M点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N点的逆反应速率。(填“>”、“<”或“=”)
(3)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和发生反应
ⅱ:
ⅲ:
①维持压强不变,按固定初始投料比将和按一定流速通过该催化剂,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实验数据:
注:甲醇选择性是指发生反应的中转化为甲醇的百分比。
表中数据说明,升高温度,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不降低生成的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2ml和4ml,只发生反应ⅱ和反应ⅲ,初始压强为,在300℃发生反应,反应达平衡时,转化率为50%,容器体积减小25%,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以甲醇为原料,通过电化学法可以合成碳酸二甲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若以铅蓄电池为电源,B应与铅蓄电池的___________(填“Pb”或“”)相连。
20.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和)得到绿矾,然后制取透明氧化铁颜料的流程如图:
已知:
Ⅰ.透明氧化铁又称纳米氧化铁,粒子直径很微小(10~90nm),包括氧化铁黄(FeOOH)和氧化铁红(),难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非常稳定;
Ⅱ.能将中的硫元素氧化为+6价。
(1)的电子式是_____。
(2)“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名称)。
(3)流程中“”环节的目的是_____。
(4)“还原”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沉淀”采用分批加入KOH溶液,并不断搅拌,这样操作不但可以得到均匀、色泽纯正的氢氧化铁,而且还可以_____。
(6)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得的透明氧化铁中氧化铁黄和氧化铁红的含量。已知的吸光度A(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与标准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称取3.47g透明氧化铁,用稀硫酸溶解并定容至1L,准确移取该溶液10.00mL,加入足量KSCN溶液,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测得溶液吸光度A=0.8,则透明氧化铁中氧化铁黄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1.等常用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请回答:
(1)的立体构型是_____,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_____。
(2)题干中所给四种物质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
(3)抗坏血酸()常被用作碳包覆的碳源,以增强电极导电性,其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
(4)电池工作时,沿聚乙二醇分子中的碳氧链迁移的过程如图甲所示(图中阴离子未画出)。电解质或的阴离子结构如图乙所示(X=P、As)。
①从化学键角度看,迁移过程发生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相同条件,在_____(选填“”或“”)中迁移较快。
③图乙中X的杂化方式最可能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
b.
c.
d.
(5)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属于正交晶系(长方体形),晶胞参数为0.75nm、1.0nm、0.56nm,如图1为沿z轴投影的晶胞中所有氯原子的分布图和原子分数坐标。
图1
①据此推断该晶胞中氯原子数目为_____。
②图中A、B两原子核间距离为_____nm(只列计算式)。
(6)铜和锌同周期且相邻,现有几种铜、锌元素的相应状态,①锌:、②锌:、③铜:、④铜:,失去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由大到小排序是_____(填字母)。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7)晶体结构与CsCl(图2)相似,只是利用占据CsCl晶体中Cl的位置,而Cs位置由O原子占据,如图3所示,每个晶胞中有_____个“”;晶胞中Cu的配位数是_____;若①处Cu原子坐标为(,,),则晶胞中四面体中O原子坐标为_____。
22.以、为原料合成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Ⅱ的lnK(K代表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倒数)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升高温度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若在恒温恒压下充入氦气,反应Ⅱ的平衡将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若将反应体系体积压缩至原来一半,重新达到平衡时两反应所需时间___________(填“>”“<”或“=”)。
(3)恒压条件下,将和按体积比1:3混合,初始压强为,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在相同的时间段内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已知:CH3OH的选择性=
①在上述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工业条件是___________。
A.210℃
B.230℃
C.催化剂CZT
D.催化剂CZ(Zr—1)T
②在230℃以上,升高温度CO2的转化率增大,但甲醇的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已知反应Ⅱ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lgk与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四条斜线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230℃下,图中A、B、C、D点的纵坐标分别为,达到平衡时,测得体系中,以物质的分压表示的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已知:)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推进垃圾分类管理,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A正确;
B.大力推广燃油车,会增加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保护环境,B错误;
C.拒绝露天烧烤,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C正确;
D.使用可被生物分解、环境友好的新型塑料,可消除污染源,D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
3.答案:C
解析: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历程,不改变反应的焓变,A项错误;
HF是弱电解质,B项错误;
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为放热反应,产率减小,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A
解析:A.该电池充放电过程是在正负极间的镶嵌与脱嵌,不存在钠单质的失电子,A错误;B.充电时阳离子从阳极向阴极移动,即由B极向A极移动,B正确;C.稀缺的锂钴元素的价格比锂更高,该电池未使用稀缺的锂钴元素,量产后该电池生产成本比锂离子电池低,C正确;D.充电时正极得电子,电极反应为:,D正确;故选A。
7.答案:D
解析:
过程Ⅰ发生的是还原反应,A项错误;由以上分析知,a、b中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B项错误;过程Ⅱ中参加反应的与之比为1:1,C项错误;由图知,总反应为,D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根据实验①可以直接确定没有难溶物存在;因为实验①使用了稀硫酸溶解固体,已经引入了,故实验②无法确定的存在;根据实验③可以确定该固体中存在Fe元素,但是无法确定Fe元素来自还是,故只能确定二者之中至少有一个;根据实验④可以确定含有Na元素,含有NaCl,实验室可用无锈铁丝做焰色反应,说明铁元素不会干扰Na元素的焰色反应。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 A
解析:A.向溶液中加少量溶液,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B.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C往酸性溶液中加入草酸,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气体,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选:A。
11.答案:B
解析:整套装置是密闭体系,若装置气密性良好,轻轻挤压任一乳胶头,则蒸馏水中一定会有气泡冒出,A正确;湿润的pH试纸遇酸性气体变红,遇碱性气体变蓝,受热分解生成HCl和,左侧裹的脱脂棉会吸收,剩余HCl,右侧裹NaOH的脱脂棉会吸收HCl,剩余,故同时点燃两个酒精灯后,左端pH试纸变红,右端pH试纸变蓝,B错误;竖直支管上方同时有和HCl,两者相遇会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故现象是出现白烟,C正确;停止加热后,不断交替挤压两边乳胶头,将残余的气体全部赶入蒸馏水中被充分吸收,可减少污染,D正确。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b点时,透光率突然下降,说明突然增大,则操作是压缩注射器,A错误;d点,透光率下降,则增大,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c点是在a点的基础上压缩注射器,则、均增大,C错误;由c点到d点,透光率增大的幅度很大,则为拉伸注射器,平衡逆向移动,吸收热量,所以,D正确。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C
解析:打开K可使浓盐酸顺利滴入烧瓶并使气体进入后续装置,A项正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B项正确;先加入会生成难溶的,由题给信息可知,难以与反应,几乎得不到BMHs,C项错误;由于BMHs微溶于水,先过滤,再经洗涤和干燥等操作,D项正确。
16.答案:D
解析:
17、
(1)答案:C
解析:“预处理”操作表面的矿物油为烃类,不能用碱性物质来清除,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用酒精进行清洗,故答案为:C。
(2)答案:;
解析:“氧化”时、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实际生产中为了减少杂质离子的引入,可以用来替代的试剂是绿色氧化剂,故答案为:;;
(3)答案:;
解析:
(4)答案:根据可知:加入使增大,化学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
解析:根据可知:加入使增大,化学平衡向右移动,可以产生更多,故答案为:根据可知:加入使增大,化学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
(5)答案:蒸发浓缩、冷却至30.8℃~53.8℃之间时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晶体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从溶液获得晶体的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至30.8℃~53.8℃之间时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晶体,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至30.8℃~53.8℃之间时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晶体;
(6)答案:
解析:有机相提取的再生时可用于制备镍氢电池,该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为,根据充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知:放电时MH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M,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故答案为:。
18.答案:(1)c
(2)蒸馏烧瓶、牛角管
(3)反应液褪色
(4)升温煮沸;乙醇
(5)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测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下部放出,重复2~3次;;104.9%;过量被空气氧化成
解析:
19、
(1)答案:
解析:25℃, 101kPa下:甲醇(1)的燃烧热为,则①,CO(g)的燃烧热为,则②③。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③,甲醇(1)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答案:>;>
解析:正反应气体系数和减小,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g)转化率增大,则,M、N两点为平衡点,两点正逆反应速率都相等,N 点压强小于M点,M点的正反应速率>N点的逆反应速率。
(3)答案:升高温度,反应ii、反应iii速率均加快,但反应iii的速率变化更大;适当降低温度并增大反应的压强(或降低温度并使用低温下活性更强的催化剂)
解析:升高温度,反应ⅰ、反应ⅲ速率均加快,但反应ⅲ的速率变化更大,所以升高温度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不降低生成的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降低温度并增大反应的压强(或降低温度并使用低温下活性更强的催化剂)。
(4)答案:
解析:由于发生反应,容器体积减小,设参加反应ii的的物质的量是xml。
x=0.75ml
参加反应ii的的物质的量是2.25ml,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是0.75ml、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0.75ml;的转化率为50%,则参加反应ii的的物质的量是2×0.5-0.75=0.25ml,反应ⅲ消耗、生成0.25mlCO、生成水0.25ml;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物质的量是1ml的物质的量是4ml-2.25ml-0.25ml=1.5ml、甲醇的物质的量是0.75ml、水的物质的量是0.75ml+0.25ml= 1ml,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是6ml×(1-25%)=4.5ml;反应的平衡常数。
(5)答案:;pb
解析:根据图示,右侧电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水,B是负极,A是正极;
①甲醇、一氧化碳在阳极失电子生成碳酸二甲酯,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铅蓄电池中,为正极、Pb为负极;B是阴极,B应与铅蓄电池的Pb相连。
20.答案:(1)
(2)二氧化硅和二硫化亚铁
(3)除去溶液中的,得到溶液
(4)
(5)形成细小的氢氧化铁颗粒
(6)76.9%
解析:
21.答案:(1)正四面体形;
(2)F;As
(3)抗坏血酸分子含有多个羟基,可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4)化学;;c
(5)4;
(6)A
(7)2;2;(,,)
解析:
22.答案:(1)减小
(2)正向;=
(3)BD;230℃以上,温度升高,反应Ⅰ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I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温度对反应Ⅰ的平衡影响更大;④;
解析:
选项
W
X
Y
Z
A
S
B
Na
NaOH
NaCl
C
Fe
D
Al
编号
操作
试剂
现象
1
①KCl溶液
②稀硝酸酸化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2
①KCl溶液
②浓硝酸酸化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3
①KI溶液
②稀硝酸酸化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4
①KI溶液
②浓硝酸酸化的溶液
产生褐色的浊液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7.2
3.7
2.2
7.5
完全沉淀时的pH
8.7
4.7
3.2
9.0
温度
低于30.8℃
30.8℃~53.8℃
53.8℃~280℃
高于280℃
晶体形态
多种结晶水合物
T(℃)
实际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243
12.3
42.3
253
15.3
39.1
南阳中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南阳中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第23课《孟子》三章教师版docx、第23课《孟子》三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南阳中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南阳中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0℃时,将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