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考点18能源与资源的利用课件
展开1.燃烧(1)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① ;② (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 )。 注意:①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②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3)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常见的灭火方法①森林着火时,迅速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②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用湿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都是利用了 的原理。
(3)常见的灭火器①水基型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②干粉灭火器: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③ 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3.爆炸(1)原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注意:由燃烧引起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有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2)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地方,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 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1.三大化石燃料: 、 和 ,都是 再生能源,都是混合物。 (1)煤:煤中主要含有 元素。为了综合利用煤,可将煤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天然气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 ②甲烷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H4+2O2 CO2+2H2O
(3)石油: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该过程叫做分馏,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 ,有特殊气味,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1)乙醇具有可燃性:C2H5OH+3O2 2CO2+3H2O,用作燃料。(2)车用乙醇汽油: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3)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好处:①节省石油资源;②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③促进农业生产。
三、新燃料及能源的开发
2.氢能源(1)氢气的性质①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②化学性质:氢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写化学方程式)。 (3)氢能源的优点:资源丰富、热值高、产物不污染空气。氢能源的困难: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3.其他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Zn+H2SO4 ZnSO4+H2↑
【例题】(2023·辽宁)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或磷酸二氢铵(NH4H2PO4)等。灭火时干粉中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五氧化二磷和水。二者分解吸收热量,同时产生的固体粉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熄灭。
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失火及油、燃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灭火时需上下摇动灭火器几次,拔出保险销,距火3米处,对准火焰,压下把手,扫射即可。二氧化碳灭火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常在图书馆、档案室等场所使用。水基型灭火器:装有AFFF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和氮气。灭火时操作方便,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使其能快速、高效灭火,能用于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及固体材料引起的失火。
(1)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火焰 (选填“上部”“中部”或“根部”)扫射。 (2)请你推测,精密仪器失火可使用 灭火器灭火。 (3)磷酸二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水基型灭火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点)。
2NH3↑+P2O5+3H2O
能快速、高效灭火(答案合理即可)
【变式】(2023·山西)同学们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以探究灭火的原理。
实验方法: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1)实验原理:图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图2中蜡烛正常燃烧,图1和图3中蜡烛熄灭,图3中的现象还有 。(3)实验后,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是 ,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
2HCl+Na2CO3
2NaCl+H2O+CO2↑
整理洗涤仪器(答案合理即可)
(4)问题与交流:图3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 。
1.(2023·北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2.(2023·四川)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和240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3.(2023·黑龙江)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C.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D.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4.(2023·湖北)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火要虚”所蕴含的化学道理是( )A.燃烧需要可燃物B.温度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就可燃烧C.燃烧需要有氧气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5.(2023·湖南)认识燃烧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做好消防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只需与空气接触就会燃烧B.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
6.(2023·甘肃)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7.(2023·湖北)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B.燃气泄漏,开灯检查C.火灾逃生,匍匐前进D.加油站内,接打电话
8.(2023·广西)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9.(2023·北京)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O2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 )A.CH4B.NH3C.木炭D.CO10.(2023·山东)《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记载:“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洧水”即为石油。下列有关“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可燃性B.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纯净物C.其成分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 D.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制墨
11.(2023·内蒙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C.实行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环利用D.大力开采矿物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 . .
12.(2023·北京改编)氢能是绿色能源。储氢、释氢、用氢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①中,涉及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有 。 (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
2NH3 N2+3H2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1.(2023·阜新)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一中热水的作用仅是提供热量B.实验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C.实验三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实验一中的现象也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2.(2018·广东)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实验探究】
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受热气体膨胀,聚集在烧杯的上部
【拓展】 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则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① ;② 。
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较小
3.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学习。(一)探究(1)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所示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 g。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 ℃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弹簧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 mL氧气,再关闭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 g。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 ℃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 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 ②m1、m2、m3的大小关系是 。(二)调控燃烧(2)某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发生煤层自燃,请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 。
未燃烧;步骤4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取土填埋,隔绝空气(答案合理即可)
(三)再探铁的燃烧(3)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 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回答下列问题。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 (写两点);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5.6 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 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 。
铁的表面积,氧气的浓度(答案合理即可)
7.2 g≤a≤8.0 g
4.某化学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1所示);实验②:将图1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2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考点19化学与生活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考点19化学与生活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六大基本营养素,无机盐,蛋白质,夜盲症,坏血病,以上答案合理即可,佝偻病,骨质疏松,甲状腺肿大,有机合成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第3节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第3节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可吸入颗粒物,化石燃料,不合理,Fe3O4,放出大量的热,活性炭,肥皂水,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混合物,防止暴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第1节燃烧与灭火能源及其利用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第1节燃烧与灭火能源及其利用教学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有充足的氧气,着火点,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天然气,甲烷或CH4,SO2和NO2,可再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