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 题 2 分,共 24 分)
1.隋朝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 1400 多年,成为我国第 46 个世界遗产项目,是中华 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主持开凿它的皇帝是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以图 1 作为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
图 1
A.西周的封邦建国 B.秦代的郡县设置
C.唐代的边疆治理 D.元朝的行省划分
3.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又在州级机构 中另设一官职,与州长官同签文书, 以分散长官权力。当时另设的官职是 ( )
A.转运使 B.刺史 C.按察使 D.通判
4.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和西域语言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 车站的“站 ”就是蒙古语 jam(驿传)的译音,“站 ”字汉语本义是“立着 ”“停 下 ”,而元代汉蒙语并用合成“驿站 ”一词,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 ”义。 这说明 ( )
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交通发展强化了统治
C.元代重视文化建设 D.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
5.北宋时,苏轼曾写道:“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 地),较之佝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用 有利于( )
A.普及小麦种植 B.增强垦荒能力
C.形成养马习俗 D.提高劳动效率
6.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诗句中,能反映科举制度的是 ( )
A.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B.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C.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7.元朝疆域“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
开创了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司制 D.行省制度
8.一位同学在学习完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副对联(见图 2)。横批应为( )
图 2
A.海路通达 B.经济繁荣 C.文明互鉴 D.民族交融
9.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 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其中“策勋十二转 ”是唐代对 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 )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10.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座都市商 业繁荣的景象。这座都市是 ( )
A.唐朝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代大都
1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 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 )
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重文轻武
12.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 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 中“西去和亲 ”的人物是( )
A.文成公主 B.武则天
C.金城公主 D.王昭君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 36 分)
13.人口流动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常见现象。阅读下面信息,探究相关问题。(14 分)
【人口流动与民族】
(1)论从史出是一种学习方法。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 )的相关史实,并 根据表中的史实推理出合理的结论。(4 分)
鉴真东渡传佛法 玄奘西游取真经
史 实
结 论
公元 7 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 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 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 13 世纪,蒙 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维 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 )
【人口流动与城市】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城市大发展的时代。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十多个,宋 神宗时则有四十多个,宋徽宗崇宁年间上升为五十多个。大城市周围还形成了许 多草市镇,城区范围也一再扩大。大城市发展质量也发生了大变化,如坊市制被 打破,开设店铺几乎不受地和时间的限制,就业人员相应地急剧增多。城市发展 与进城的流动人口增多有密切的因果关系:既为容纳流动人口提供了广阔的场所 和众多的机会,他们的到来又迫使城市扩大发展。
—— 摘编自程民生:《论宋代的流动人口问题》
(2)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大城市发展的特点。(4 分)
【人口流动与经济】 图 3《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 1 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 所学,说明图 3 与表 1 反映现象之间的关系。(6 分)
14.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 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 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
表 1:
中国古代南北方粮食产量及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南 方
北方
粮食(斤)
占全国粮食产量比例
粮食(斤)
占全国粮食产量比例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南宋
11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 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6 分)
材料二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 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 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 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4 分)
材料三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 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 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 · 艺文志》载唐代有 31 家、38 部专 著共 257 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 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 隋唐辽宋金卷》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6 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 分)
宋史是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历史滚滚河流中,史学界对宋 朝争议颇多。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第一次用“积贫积弱 ”一词来评价宋朝, 而国外学者罗兹.墨菲在其所著的《亚洲史》中这样评价宋朝:在许多方面,宋 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于宋朝的评价,你赞同上述哪位学者的观点,并就 你选择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 分)
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共4页。
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共4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甲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甲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史记•过秦论》记载,《汉书·食货志》记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