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八)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八),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举行“重走长征路,温红色经典”活动,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_____________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的原因,一会儿就酣(hān)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______________,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shuò)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________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________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ju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像山泉在呜咽(yàn),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酣(hān)B.烁(shuò)C.嚼(jué)D.咽(yà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峭壁B.骨碌C.缀着D.奔弛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命令 寒气逼人 伫立 不可捉摸B.指令 天寒地冻 矗立 不可思议
C.命令 寒气逼人 矗立 不可捉摸D.指令 天寒地冻 伫立 不可思议
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实在太疲倦的原因,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B.因为太疲倦的原因,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C.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D.因为实在太疲倦的原因,所以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二、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这首诗在整体上以 的手法,从花草树木的角度描写晚春的繁丽景色。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借你一个微笑
⑴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⑵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⑶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⑷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⑸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⑹“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⑺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⑻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⑼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⑽“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晚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⑾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⑿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⒀ “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⒁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⒂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⒃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7.在这篇小说中,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请概括作答。
8.第⑶自然段中画线语句是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李俊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回答。
9.作者在第⑩自然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而在小说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作答。
1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我”为什么让李俊借给我一个微笑?
老 树
你站着,你就这么站着,你就这么孤零零地站着,站在荒漠无边的旷野里。
那一片片飘舞着你生命旗帜的树叶呢?那小憩你的枝头又远走高飞的小鸟呢?那从远方匆匆赶来读你满脸深刻皱纹的风风雨雨呢?
几度悲欢离合,一切都已远去,只有你无言地伫立着,撑起一片清淡高远的天空。
从你日渐稀疏的枝叶,我知道你衰老了。
不是么,你那遒劲的根须裸露在地面上,是丧失竭力扎向泥土深处的欲望吗?而在你嶙峋的脊背里除了浓缩多少人都无法经历的年轮外,不也留下风雨剥蚀的伤疤,不也刻下岁月沧桑的印记么?!现在,我就静静地坐在你的根上,让苍茫的落照和无边的旷野作为背景,细细感知你的生命之轻,感知你的生命之重!
黄昏来了,冬季也已临近。
在黄昏的风里,我低吟起一句名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吟着唱着,我思想的汁液顺着你的根须仿佛就要抵达冬的深处,我知道,当杨柳风后,杏花雨间,你刻满皱纹的脸上定会绽出几星嫩绿的笑颜!
11.文章第一自然段连用了“站着(在)”,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什么?
12.文章第五自然段画线处“生命之轻”“生命之重”中的“轻”“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①“轻”的含义是 。
②“重”的含义是 。
13.作者在最后一自然段中不直接写“当春天来临时”,而写成“当杨柳风后,杏花雨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三项是 ( )
A.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老树的寂寞和顽强。
B.“黄昏来了,冬季也已临近”,渲染了一种悲凉、萧条的气氛。
C.作者引用雪莱的诗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D.作者对老树表现了无限的伤感和同情。
E.文章大量使用问句,作用主要是把读者引进营造的氛围中去。
F.“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与本文的旨趣最为接近。
四、文言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①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②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释:①恻(cè):心中悲伤。②苟:如果。
15.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见往事耳( )
(3)羡其不孤( ) (4)童子何泣( )
16.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17.【乙】文中的邴原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18.对【甲】【乙】两段文字主要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通过讲述一则小故事来说明学习的益处。
B.【甲】写吕蒙聪明好学的故事;【乙】写邴原少而好学的故事。
C.【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赞扬了吕蒙、邴原主动学习的精神。
D.【甲】写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乙】赞美邴原少而好学。
甲:课内文言文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9.本文选自 , 作者是 代学者、文学家。
20.下列各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阅十岁余(经过,经历)B.竟不可得(竟然)
C.不亦颠乎(颠倒,错乱)D.溯流逆上(逆流)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2.从讲学家的“笑”和“沿河求之不亦颠乎”的语气中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3.请结合链接《盲人摸象》的故事谈谈你对“据理臆断”的认识。
链接材料:
从前有四个盲人,他们想知道大象的模样。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说:大象就像一根柱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大象就像一根绳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说:大象就像一把扇子。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子,他说:大象就像一堵墙。
五、名著阅读
24.老舍在谈人物描写时提到,“哭有多种,笑也不同,应依个人的特性与情形而定如何哭,如何笑。”表情是人物在某一特定处境下自我心理与外界社会的投射,请参考示例,完成批注。要求分析下列表格中祥子表情背后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前后四处比较分析社会原因。
六、作文
25.题目二: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助手(1)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如“尊敬”“佩服”“感动”“开心”“叹息”“担忧”……(2)“这样的人”可以是熟悉的人,比如家人、邻居、同学,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鲜明个性的人。要抓住细节,能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也能写出内在的精神。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2)不少于600字;(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4)不得抄袭。
祥子的表情
语段摘录
批 注
哭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1)
从四处表情“哭”“笑”“哭都哭不出声”“不喜也不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
(4)
笑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痛快!
(示例)
因为虎妞答应给祥子买车,祥子很感激也很高兴。
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磕磕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2)
不喜也不哭
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
(3)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拟人。 6.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对生活的乐观,对春光的珍惜。(意思对即可)
7.①课堂上“我”想方设法让李俊开口说话; (答“课堂上‘我’有意让李俊朗读例题和复述题目要求”也算对):②“我”“别有用心”地递题目纸条给李俊,“迫使”他和同学进行讨论。 (答“我特意递题目纸条给李俊,促使他和同学讨论完成”也算对。) 8.神态描写。写出李俊很想得到老师的帮助,但又不敢出声的那种期待、难过、窘迫、紧张的心理。 9.不矛盾 ①“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是指“我”为他弥补了性格上的缺陷。②“我终于没给他补课”是指“我”没有给他补物理知识的课。 10.“我”让李俊借给我一个微笑,目的是培养他的自信心,使他的性格由内向忧郁变得乐观开朗,由自卑变得自信,进而培育他健全的心理和人格。(结合文章内容略)
11.突出老树所处的环境和不屈的精神。 12. ①老树已衰老 ②它有顽强的精神(意思接近即可) 13.与杨柳、杏花形成对照,表明老树有顽强的生命力。 14.BDF
15. (1)推托 (2)了解 (3)羡慕 (4)为什么 16.(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你如果有志读书,我白教你,不收学费。 17.不贪财、爱惜人才。 18.D
19. 《阅微草堂笔记》 清 20.B 21.围绕“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水带走呢”回答即可。 22.围绕“从他的‘笑’和‘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可见他是自视清高、骄傲自满、轻视他人、自以为是的人”等回答即可。(两点即可) 23.围绕“几个盲人都以为自己摸到的部分就是大象的样子,这样凭自己的主观感受、脱离实际做出的判断,就是据理臆断,必然会出现错误。”
24. 祥子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攒够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因而极度喜悦到几乎要哭。 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 小福子死了,祥子丧失了最后的希望,没有任何情感和追求,变得很麻木。 当时整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穷苦劳动人民遭受各种剥削压迫。
25.例文:
这样的人让我尊敬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让你佩服,有的人让你鄙视,有的人让你叹息。
在我的记忆中,有那样一个人,让我肃然起敬,虽然我并不认识他。
那天我正在回家的路上,出了地道口,看见有位老奶奶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脸痛苦的皱在一边,大口的喘着粗气,无助的眼神祈求过往的路人,希望有人能帮她一下。可是人们都是看一眼就马上走了,我也担心是不是碰瓷的呀,腾讯新闻上可是报道过这样的事呢,扶人结果被讹了好多钱呢,我没钱,社会经验少,我站在旁边,犹犹豫豫,进退两难。
一阵清脆的车铃响起,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停了下来,他没有犹豫,把车一支就向老奶奶奔过去,俯身关切地问:“老人家,您哪里不舒服?摔得重不重?要不我先把您扶起来吧。”老奶奶声音细微:“药……在我的……包里。”小伙子赶忙从老奶奶的包里翻出一瓶药。一旁围观的中年人递过来一瓶水,小伙子连忙拧开水瓶,把药喂给老奶奶吃了。几分钟后,老奶奶的病情似乎缓解了几分,脸色也平和了些,她告诉大家,自己应该是心脏病发作了,需要去医院治疗。刚好这时一辆出租车经过,小伙子连忙拦下,司机听说了事情的经过,立刻同意把老奶奶免费送到医院。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老奶奶扶上了车。小伙子骑着他的自行车,跟在出租车后面,他不放心老奶奶,说还要到医院去看看。
我看着小伙子远去的背影,却觉得他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越来越伟岸。我想起自己的举动,实在是感到羞愧无比,人与人的差距不是那么一小点啊。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小伙子那高大的背影一直记在我的心里,这样的人永远值得我尊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九),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十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三),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