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湖北省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湖北省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如图是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南水北调( )
A. 是把长江流域丰富水资源调到了缺水严重的东北地区
B. 缓解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最终输水到西北地区
D. 东线工程利用了京杭大运河输水北送,减少了工程量
2. 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的有利影响有( )
①缓解了北京用水紧张 ②促进了北京社会经济发展
③降低了北京地下水位 ④加剧了北京水资源浪费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流域丰富水资源调到了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A错误;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B错误;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最终输水到华北地区,C错误;东线工程利用了京杭大运河输水北送,减少了工程量,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南水北调引水到北京,保障了北京的生活、生产用水,缓解了北京用水紧张,促进了北京社会经济发展,所以①②属于有利影响;南水北调引水之后,减少对北京当地水资源的使用,地下水位不会下降,③错误;不会加剧北京的水资源浪费,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流域丰富水资源调到了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近年来,我国风电事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图1是我国风能储量及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图2是风电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 )
①西北地区 ②青藏地区 ③内陆地区 ④东部沿海地区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4. 风能( )
A. 非可再生资源B. 是可再生资源C. 可全面取代煤炭D. 不是清洁能源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青藏地区和内陆地区少,①④正确,②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能的使用并不能全面取代煤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储量大、分布广,但它的能量密度低(只有水能的1/800),并且不稳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风能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得到开发利用。
家住上海市区的小王一家计划暑假去新疆旅游,图为上海到乌鲁木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信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小王一家的出行计划中,最合理的是( )
A. 姐姐想边走边停,游玩沿途景点,选择乘坐火车
B. 小王想以最便宜的方式到达,选择自驾出行
C. 妈妈想尽可能避免天气影响,选择乘坐飞机
D. 爸爸想以最快的方式到达,选择乘坐飞机
6. 小王一家最终选择丁航出行,原因可能是( )
①无需转机②起降时间适宜③到达时间最早④价格最低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姐姐想边走边停,游玩沿途景点,选择乘坐火车不能边走边停,更适合自驾,故A错误;小王想以最便宜的方式到达,自驾最低1605,加上油费等价格超过1605,火车硬座只需要385.5,自驾的费用可以至少供4人火车出行,故B错误;妈妈想尽可能避免天气影响,乘坐飞机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故C错误;爸爸想以最快的方式到达,飞机大约需要5~6个小时,时间最短,故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丁航无需转机,甲航需要转机,故①正确;丁航上午10点起飞,下午3点40分到达,起降时间都在白天,时间适宜,故②正确;四个航班中,丙航班当天12:05到达,到达时间最早,丁航15:40到达,晚于丙航,故③错误;甲航价格510,价格最低,丁航价格1010,价格高于甲航,价格最高,故④错误。故选A。
【点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各的运载工具和运输线路,因而各有特点。一般来说,水路运输运量最大,价格最低;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低;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价格较高;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价格最高。当人们的运输需求与某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相符合时,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传统民居是地方文化特色的名片。图1是吊脚楼的景观图,图2是四合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吊脚楼的建造特点包括( )
①多依山、临河而建 ②易于拆装,便于搬迁
③高出地面,防潮防洪 ④青砖灰瓦,保暖防寒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8. 北京四合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保护四合院,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将居民全部迁出 ②保护并加以修缮 ③拆除建商业区 ④设立文化体验基地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7. C 8. C
【解析】
【7题详解】
吊脚楼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建筑,它的特点是依山而建,节省空间,高出地面,防潮防洪,通风散热,蛇蝎难侵,与防寒和便于搬迁无关,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北京四合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保护四合院,可以保护并加以修缮,设立文化体验基地, 而将居民全部迁出,拆除建为商业区都是不合理的做法。故②④正确,①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为秦岭—淮河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秦岭( )
A. 是南方、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 穿过山西省和重庆市
C. 南北延伸D. 地处热带
10. 秦岭—淮河—线( )
A. 北侧终年高温,四季常绿B. 北侧降水量大,河湖众多
C. 南侧冬季寒冷,河流结冰D. 南侧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秦岭与淮河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是南北方的分界线,该线以南为南方,以北为北方,A正确;穿过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没有穿过山西省和重庆市,排除B;西北至东南走向,大致东西延伸,排除C;地处北纬32°至34°之间,位于温带,排除D;故选A。
【10题详解】
秦岭—淮河—线北侧冬季寒冷,落叶阔叶林为主,排除A;北侧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小,排除B;南侧为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河流不结冰 ,排除C;南侧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民以食为天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千年农耕文明的孕育下,“粮食”秤砣在中国人的心中重千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明了国情,藏粮于地】
(1)据图1可知,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是_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小麦大面积分布在华北平原和______等地形区。水稻集中产区所处的主要干湿区是______。
(2)图2反映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______(上升/下降)趋势,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趋势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科技创新,藏粮于技】
耕地的总量是一定的,保证粮食安全,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3)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至少答出两点)
【知行合一,藏粮于心】
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
(4)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谈谈你的具体做法。(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 ①. 400 ②. 东北平原 ③. 湿润区
(2) ①. 下降 ②. 人口总数持续上升:城市建设等人为原因致使耕地面积缩减:水土流失等自然原因导致耕地面积缩减等。
(3)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等。
(4)合理用餐:在外就餐将剩余菜肴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畜牧业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的地形、干湿地区、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原因、粮食问题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据图1可知,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降水量线,此线以西降水少,适合发展畜牧业,此线以东降水多,适合发展种植业。小麦大面积分布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等地形区。水稻集中产区所处的主要干湿区是湿润区。
【小问2详解】
图2反映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人口总数持续上升,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建设、交通、工矿建设等人为原因致使耕地面积缩减;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原因导致耕地面积缩减;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
小问3详解】
科技在粮食增产中应用比较广泛,如利用科技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实现对农作物的精确环境控制;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促进粮食产量提升;智能灌溉系统实时监测农田水分,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作物的产量等。
【小问4详解】
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合理用餐,避免过度消费;在外就餐将剩余菜肴打包,合理剩菜剩饭;实施“光盘行动”等。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汽车“弯道超车”
汽车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缩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60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汽车“苦练内功”,新能源汽车成出口引擎,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
【观察地图,明确分布】
(1)从地理方位来看,我国汽车产业群的空间分布特点是:黑吉辽三省、沿______和沿______分布。
(2)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都有汽车产业群,如长三角汽车产业群位于______工业基地,连接京津汽车产业群与长三角汽车产业群的铁路干线是______。
【回顾历史,区位分析】
(3)我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诞生于东北汽车产业群,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科技制胜,享誉全球】
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出口量中占很大份额,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
(4)比亚迪总部位于我国______工业基地,比亚迪的核心技术属于______产业。
【答案】(1) ①. 海 ②. 长江
(2) ①. 沪宁杭 ②. 京沪线
(3)东北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
(4) ①. 珠江三角洲 ②. 高新技术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我国四大基地分布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地理文化素养。
【小问1详解】
从地理方位来看,我国汽车产业群的空间分布特点是:黑吉辽三省、沿江(河)、沿海分布,这样分布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廉价的水运。
【小问2详解】
长三角汽车产业群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连接京津汽车产业群与长三角汽车产业群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京沪线是从北京到上海。
【小问3详解】
东北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我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诞生于东北汽车产业群。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比亚迪总部位于深圳,即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IT、新能源产业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聚焦我国沙尘天气
春季我国部分气候干燥,植被覆盖量较少,抗风蚀能力很弱,降水也比较少,地面干燥松散,土壤表层干燥疏松,如果有大风刮过,就会将松散的土壤中的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天气。2023年4月10~13日,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沙尘暴天气。
【识读地图,认识区域】
(1)写出字母对应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融入情境,探究地理】
(2)图中受强沙尘暴影响的主要地理区域是______(填字母),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A区域距离沙尘源地远,春季气候较______,故沙尘天气少。
(4)划分D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该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故沙尘天气少。
【答案】(1) ①. 南方地区 ②. 北方地区 ③. 西北地区 ④. 青藏地区
(2) ①. C ②. 干旱 ③. 深处内陆,山脉阻挡,海上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3)湿润 (4) ①. 地势 ②. 高寒
【解析】
【分析】本题以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为材料,涉及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及其自然环境差异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分析能力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可得,A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B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C是地处西北内陆的西北地区,D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青藏地区。
【小问2详解】
图中主要受强沙尘暴影响的地理区域为C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众多山脉的阻挡,使得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其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
【小问3详解】
A南方地区距离沙尘源地较远,春季降水较丰富,气候湿润,故沙尘天气少。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糖料作物是甘蔗,油料作物是油菜。
【小问4详解】
D区域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主要的畜种是牦牛,可见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地形地势差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 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来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惠来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广东省惠来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