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84044/0-17147078975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84044/0-17147078975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84044/0-17147078976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84044/0-171470789764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84044/0-171470789768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84044/0-171470789771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84044/0-171470789794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684044/0-17147078979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文ppt课件
展开教材上的大致分期上古史(古代史):远古有人类开始--公元5世纪,这一时期形成了世界五大文明摇篮,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中古史:公元5世纪--15世纪,散居的部落通过迁徙、战争,逐渐相对聚集靠拢,形成大大小小的邦国、王国和帝国。近代史:1500年地理大发现--20世纪初。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大国纷纷崛起,他们通过海洋进行殖民扩张,瓜分世界市场,争夺势力范围,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资本主义发展遭遇一系列重大挫折,并相应进行一系列重大调整,至今仍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诞生,并与资本主义在对抗中并存、发展。人类命运公共体在经历一系列严重灾难后日益显现。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这两幅壁画绘制于5000—6000年前,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情景。左上图中的人们在收割,左下图中的人们在放牧。
农耕与畜牧的产生(生产者)
流浪 定居
尼罗河流域出现古代印度文明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这一概念的认识是什么?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稍后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如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
东亚农作物:水稻、粟家畜:猪、鸡、水牛
东南亚农作物:芋头、桔子、香蕉
西亚农作物:大麦、小麦、豆类家畜:狗、绵羊、猪、牛
中美洲农作物:玉米南瓜、番茄、
东非农作物:甜高粱家畜:牛、绵羊、山羊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社会分工与城市的形成过程?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城市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卡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距今约6000 年。据估计,其居民有5000—10000 人。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富人的慕中随葬品丰富,穷人的墓中很少有或几乎没有随葬品。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
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战 争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最初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它们的总体特征如何?
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同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2、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的自然环境如何?其政治、文化表现如何?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1)自然环境: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两条河流之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冲积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2) 政治制度: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开始向文明过渡。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
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柄的浮雕;
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
西亚地区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端于公元前9000年左右,在那里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麦和小麦,驯养的狗、绵羊和山羊的骨骼以及定居的农业村落遗迹。约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渐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
该时期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国家已经产生,进入了文明时代。 古代埃及等其他地区向文明的过渡也经历过大致相似的过程和阶段。
(3) 文化成就: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 苏美尔人的战车(绘画作品)
苏美尔人之间经常争战,他们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这些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故事说诸神决定毁灭人类,但水神恩基起了恻隐之心,提前通知了虔诚的吉乌苏德拉。
吉乌苏德拉造了一艘大船,他自己、家人和部分动物事先躲到大船上。大水之后,只有吉乌苏德拉一家和他船上的动物幸存。这个故事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代希腊人那里,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东北非尼罗河流域文明的自然环境如何?其政治、文化表现如何?
尼罗河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1)自然环境:东北非的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2)社会制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摘译自埃及历史铭文
这段话表现了法老怎样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化成就: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几平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
大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相当于40层大厦高。塔身是用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5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它的规模是埃及至今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最大的。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文明的自然环境如何?其政治、文化表现如何?
(1) 自然环境:公元前3 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2) 社会制度: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后来,在四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贱民。
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 ),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
印度神话中用人体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化成就:古代印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3——公元前483)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希腊爱琴海文明的自然环境如何?其政治、文化表现如何?
(1) 自然环境: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2) 政治制度:公元前2千纪,这里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它们数量众多,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但是,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城邦国家与制度制度:形成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特征:代表:
斯巴达 (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 (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直接民主)
(3) 文化成就: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平民政体指的是贫穷而又占多数的自由人执掌着政权,寡头政体指的是门第显贵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着政权。——[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等译《政治学》
▲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塑)
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著名哲学家,他通过谈话教授哲学,对当时许多流行观念提出挑战。苏格拉底70岁时被处死,罪名是不信雅典城邦的神和腐蚀青年。他的死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污点。
他的朋友买通了狱卒,劝他逃走,但他决心服从国家的法律,拒绝逃走。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BC469—BC399)
“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柏拉图(BC427—BC348)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BC384—BC322)
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人文色彩
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印度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他们对如何治理国家、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各个文明的发展。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了解他们的思想,并探讨其中一位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19世纪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靠文献记载,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存在重大局限。以古希腊史为例那时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但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
以一个古代文明为例,查找资料,看看考古发现如何改变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1.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C
2.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那么下列关于埃及文明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②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③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④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 “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某旅行社为配合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史实的广告词是( )A.沿着印度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金字塔的壮美B.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狮身人面像,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楔形文字,感叹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D
4.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A.王权神授 B.民主共和 C.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
A
5、一首古埃及的诗说:“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其中的“他”指的是( )A.尼罗河 B.法老C.金字塔 D.祭司
6、下图反映世界古代五大区域的文明,其中,最早建立统一国家并实行中央集权的是在( )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
B
7、“《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以上材料说明在古印度各种姓 ( )A. 法律地位不同 B. 社会权利不同 C. 责任义务不同 D. 社会观念不同
8、 根据古代某个国家的法律条文规定:各等级间贵贱分明,界限森严,不同等级不能通婚;若通婚生子,其父母子女皆为贱民,贱民将被赶出婆罗门村庄居住,成为不可接触的人这是那个国家的法律条文?( )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中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a href="/ls/tb_c16037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文课件ppt</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设问哪个龙更优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君权神授,海洋文明的典范,成也民主败也民主,地理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册知识框架,西罗马帝国灭亡,十月革命,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1-2课,第二单元3-5课,人类文明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