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85298/0-1714743523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85298/0-17147435230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85298/0-17147435230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传统发酵到现代大规模生产的发酵工程,不同微生物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酿制葡萄酒时,发酵装置不进行严格灭菌仍能获得良好的发酵效果
B.酿制的葡萄酒中乙醇浓度不太高是因为较高浓度的乙醇会抑制酵母菌的生命活动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要先通气培养后再密封发酵
D.葡萄酒暴露在空气中易变酸是因为醋酸菌能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2.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它“闻着臭,吃着香”且易于消化吸收,深受大众喜爱,其制作方法广为流传。腐乳需加盐腌制,其生产过程一般分为前酵期(培菌)和后酵期(装瓶后常温条件下放置,自然发酵3个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B.民间制作腐乳时,发酵好的豆腐上布满了菌落,这些菌落属于同一物种
C.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D.生产过程中加盐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3.无菌技术应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下列关于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菌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B.用紫外线照射接种室前适量喷洒石炭酸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C.配制好选择培养基后将其分装到培养皿中,再进行湿热灭菌
D.用巴氏消毒法处理食品后仍会有部分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存在
4.抗生素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细菌的目的。测试某细菌对不同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方法如下:在涂有该细菌的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按照一定要求贴浸有不同种类抗生素的纸片,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抗生素的种类
B.该细菌对抗生素IV的敏感程度大于抗生素I、Ⅱ和Ⅲ
C.抗生素Ⅱ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与该抗生素扩散速度太慢有关
D.在本实验条件下,该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对该细菌而言是有害变异
5.人们对发酵原理的认识,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建立,一级密闭式发酵罐的成功设计,使得人们能够在严格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发酵工程逐步形成。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具有条件温和、产物多样和污染小的特点
B.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都是直接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C.在发酵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物的形成
D.若发酵工程的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后采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将菌体分离
6.如图表示用某植物未成熟的花粉培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X表示结构,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脱分化,X是愈伤组织
B.过程②和过程③所用激素种类不同
C.该过程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培养过程需对培养器具和操作台进行消毒
7.野生黑芥(2n=16)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花椰菜(2n=18)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某实验小组用黑芥苗的叶肉细胞与花椰菜的幼根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获得抗黑腐病的花椰菜杂种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花椰菜根细胞的叶绿体
B.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时,应在低渗溶液中进行
C.原生质体两两融合后形成的细胞中一定含有34条染色体
D.对杂种植株进行黑腐病菌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8.如图表示某学习小组利用正常的小鼠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可以使用机械法或酶解法改变细胞的通透性
B.过程②为原代培养,培养细胞1一般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C.培养细胞2需要贴附于基质表面生长,直接用离心法进行收集
D.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9.下列关于精子与卵子形成及受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精子与卵子形成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变形及“获能”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②都需要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才能获得相应的生殖细胞③精子与卵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均会减半④透明带反应与卵细胞膜反应都能防止多精入卵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0.胚胎分割技术是胚胎工程的重要应用之一,在性别鉴定和遗传病筛查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如图表示胚胎分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分割技术需要借助显微设备进行操作
B.进行胚胎分割时要将图中结构①均等分割
C.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D.乙过程表示DNA分析性别鉴定,所取样本为结构③
11.如图为某动物细胞核基因局部示意图,已知限制酶EcRV和BclI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分别为5'—GAT↓ATC—3'和5'—T↓GATCA—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酶EcRV和BclI切割的都为磷酸二酯键
B.限制酶EcRV切割该基因后形成的是黏性末端
C.该动物细胞内复制该基因时需要解旋酶打开④氢键
D.T4DNA连接酶能将BclI切割后的两个片段连接起来
12.从目标生物提取分离DNA是进行基因工程操作的基础。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猪血可以作为“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材料
B.若以新鲜洋葱为实验材料,则研磨液过滤后保留沉淀
C.实验过程中加入预冷酒精溶液的作用是纯化DNA
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呈紫色
13.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凝胶有一个加样孔加入指示分子大小的标准参照物
B.同一个凝胶中,DNA分子越大,迁移的速率越快
C.染色的DNA分子可在300nm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
D.移液器上的枪头在每吸取一种试剂后都必须进行更换
14.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后,在农牧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等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喷施除草剂后,杂草被杀死而抗除草剂玉米不会受到损伤
B.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可增加乳汁中乳糖含量
C.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动物体内只有乳腺细胞含目的基因
D.将牛凝乳酶导入黑曲霉中,再通过工业发酵可生产凝乳酶
15.蛋白质工程取得的进展向人们展示出了诱人的前景。下列属于蛋白质工程应用成果的是
A.培育出了多莉羊
B.培育出了单育1号烟草
C.研发出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D.制造出了一种能降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化脓性炎症,青霉素是化脓性炎症的特效药。但由于青霉素的长期滥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出现了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进而产生了“超级细菌”。某医学研究小组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具体操作如图所示。(已知: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特有的乳白色的乳浊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超级细菌的产生是抗生素对变异的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
B.灭菌后待温度降到50℃左右时,在无菌条件下,加入无菌的卵黄液
C.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可以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卵黄液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
D.长期滥用青霉素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物种
17.如图表示获得能分泌人生长激素奶牛的克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A中只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
B.重组细胞的核遗传物质与细胞A相同
C.细胞B是卵母细胞,①过程表示去核处理
D.进行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18.下表表示高等动、植物亲代个体产生新个体的3种不同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表中获得新个体最简单的途径是甲途径
B.相比于甲途径,乙、丙途径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
C.丙途径中早期胚胎→新个体的流程需要采用胚胎移植技术
D.若从乙途径获得的新个体中取一小块组织进行体外培养,需先用盐酸解离
19.菊花是一种双子叶植物,易感桃蚜而影响植物生长。某科研团队获得了转GNA基因(表达产物能有效抑制桃蚜生长)菊花,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a、b分别表示逆转录和PCR,可获得大量GNA基因
B.图中用到的Ti质粒是取自土壤中农杆菌的一种天然质粒
C.图中c过程需要将GNA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中
D.通过桃蚜接种实验可以检测图中菊花植株对桃蚜的抗性
20.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相关成果不断涌现,人们对它的安全性、与伦理道德碰撞而带来的困惑和挑战也与日俱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允许进行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B.基因编辑技术允许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和设计完美婴儿
C.对于生物技术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控制,进行合理的使用
D.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强,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扩散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同学甲以新鲜的葡萄为材料,用如图1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酒、果醋;同学乙为了探究培养时间与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关系,将从葡萄皮上成功分离出的野生酵母菌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量同种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放置在转速分别为210r/min、230r/min和250r/min的摇床上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排气口要连接一根长而弯曲的胶管,其目的是________;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通常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原因是_______。制作葡萄酒时需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用图1的装置酿酒结束后,若要直接转入果醋发酵,具体的操作方案为_______。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发酵液pH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由图2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图2中培养8h后,3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写出一点)。
22.(10分)研究者从温泉中筛选出高效产生耐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必须以_______作为唯一的碳源。
(2)I号、Ⅱ号培养基都属于固体培养基,配置时_______(填“先调pH后灭菌”或“先灭菌后调pH”)。Ⅱ号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从其上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后,可借助特定的_______或_______采用_______进行直接计数,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直观的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3)挑选出能产生耐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菌落的鉴别方法是:将得到的菌悬液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_______作显色处理,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可判断图中_______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
23.(12分)非洲狼尾草光合效率高,为培育高光效的水稻新品种,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对粳稻与非洲狼尾草的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影响(已知PEG浓度较高时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异源融合率是指不同种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的概率)。杂种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几株杂种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量了亲本及其中两株杂种植株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前,需要去除植物体细胞的_______,方法是_______。诱导粳稻与非洲狼尾草的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除用PEG处理外,还有_______(答两点)等具体方法。
(2)分析图1能够得出不同PEG浓度下同源融合率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异源融合率。若想要进一步确定诱导粳稻与非洲狼尾草原生质体融合的最佳PEG浓度,实验思路是:_______。
(3)分析图2可知与粳稻和非洲狼尾草相比,杂种植株的光合速率特点是_______,若再培育一株杂种植株3,则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上述特点,原因是_______。
24.(11分)科研人员为获得可用于生产基因工程的疫苗,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然后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转基因猪,具体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收集A细胞时需要用_______处理1号猪,选用该细胞的优点是_______(答两点)。为了使胚胎能够成功移植到2号猪子宫内,需要对2号猪进行_______处理。
(2)过程②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性,该转基因猪的培育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_______和_______等技术。
(3)若想要对移植的胚胎进行分割,应选择_______期进行操作,3号猪与1号猪相比,不同点主要是_______。
25.(11分)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制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从而获得乙肝疫苗,其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图中基因表达载体时,限制酶应选择________两种酶。与只用一种限制酶相比,选用两种限制酶操作的优势是________。
(2)图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
(3)科研人员进行步骤⑤时一般先用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细胞,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4)HbsAg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后,需在分子水平上检测HbsAg基因是否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常用________技术。
生物
途径
主要流程
动、植物
甲
亲代个体→受精卵→新个体
植物
乙
亲代个体→体细胞→试管苗→新个体
动物
丙
亲代个体→核移植细胞→早期胚胎→新个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如图为处于不同时期的某种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命题范围,发酵工程的正确操作过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