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展开本节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呼吸、物质的运输之后,重点介绍人体内废物是如何排出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掌握好本节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学生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知识奠定基础。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好问好动,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探究的能力。但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优于理性认识,自控能力较差,自主探究能力还不够,尤其是对知识网络的构建能力还很薄弱。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血液循环的基础知识,为学习这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做好了铺垫,同时也知道了一些有关尿液的常识,但都很浅显。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对于他们来说都很抽象,学起来有一定困难,在学习过程中要借助图片和引导来帮助理解。
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难点: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等。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生物都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否则体内废物积聚多了,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这节课我们来一起认识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排泄
教师讲述:人在生命活动中,既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和氧,又要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这就需要排泄。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72第一段和教材P75-76的内容(其他排泄途径),思考:
(1)什么是排泄?
(2)人体会产生哪些废物?这些废物是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的?
(3)排便属于排泄吗?
学生阅读、讨论后,回答问题。
教师讲述:(1)我们人体内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及尿素会通过排汗和排尿的方式排出体外,二氧化碳会通过呼气的形式排出体外,呼气同时也会排出一些水分。所以人体将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2)我们人体排泄的三个途径是排尿、出汗和呼气,和排泄相关的器官系统有皮肤、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其中,泌尿系统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3)粪便是人未消化完剩的食物残渣,不属于人体内的代谢废物。我们所说的排泄是指排出细胞内产生的废物,粪便不是我们细胞内产生的废物。因此排便不属于排泄,只能叫做排遗。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探究二 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师过渡: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泌尿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多媒体出示教材P73图4-43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组织学生分小组完成教材P72“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问题:
(1)由图示可以看出,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推测一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随机选取代表进行结果展示。
提示:(1)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肾动脉的颜色为红色,肾静脉的颜色为蓝色,肾的颜色为红色。推测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
(3)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肾动脉中的血液将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带到肾脏,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肾静脉则将排除了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的血液送往人体其他部位。
探究三 尿的形成和排出
1.肾单位
多媒体出示教材P73图4-44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73-74内容,分小组完成问题:(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包括哪几部分?
(2)肾小球实质是什么“球”?肾小球两边与什么血管相连?他们的管径有什么不同?流经的血液的量可能有什么不同?
(3)肾小囊的壁有内、外之分,则肾小囊的内、外壁分别与什么相连?
学生讨论完成后,进行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成果进行纠错和补充。
教师讲解: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的。肾小球是毛细血管弯曲成的血管球,所以肾小球流的是血液,与肾小球有关的血管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大家注意与肾小球相连的都是动脉,流的都是动脉血。入球小动脉较粗,出球小动脉较细,出球小动脉两端连的都是毛细血管,一端是肾小球毛细血管,一端是围绕着肾小管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
2.尿的形成与排出
教师提出问题: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阅读教材P74“资料分析”,完成讨论问题:
(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认真阅读资料,分析数据,完成讨论。
提示:(1)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2)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还有很少的蛋白质等物质。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
(3)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教师过渡:通过上述学习可知,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包括两个过程。
多媒体播放尿液的形成与排出全过程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尝试总结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
思考: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排出的尿液约1.5升,为什么排出的尿液会比原尿少呢?
学生尝试利用肾小管的功能,理解尿液比原尿少得多的原因。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绘制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3.【学以致用】
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我们知道了泌尿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那如果泌尿系统的某一个部分出现了问题会导致哪些疾病呢?
教师列举血尿和蛋白尿的案例分析,并让学生尝试分析糖尿病的病因。
4.排尿的意义
教师提出问题: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说,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那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排尿的生理意义何在呢?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三、课堂小结
多媒体出示下图,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尿的形成
1.肾单位的结构 eq \b\lc\{\rc\ (\a\vs4\al\c1(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尿的形成过程:血液 eq \(―――→,\s\up7(肾小球和肾小囊),\s\d5(过滤))原尿 eq \(―――→,\s\up7(肾小管),\s\d5(重吸收))尿液
三、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四、其他排泄途径
见课件
本节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排泄的概念,再通过举例子,让学生区分排泄和排遗。以资料分析使学生比较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不同,归纳肾单位各部分的作用,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自己表述出尿液形成的过程。本节课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生命观念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的结构。
2.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学会看尿检结果,初步了解常见肾脏疾病。
4.描述人体的排泄途径。
探究实践
用烧杯、标签纸、筛子和一包混有沙子的杂粮等制作肾单位模型,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态度责任
关注肾脏的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排泄途径
排泄形式
排泄废物
泌尿系统
尿液
水、无机盐、尿素
呼吸系统
气体
二氧化碳、水
皮肤
汗液
水、无机盐、尿素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53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53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三课时教案设计</a>,共3页。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53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二课时教案</a>,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