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原卷版docx、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分值:100分 本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023年9月,韦伯望远镜发现银河系中的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气层中有生命存在的痕迹。时至今日,人类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下列有关粒子和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分子、原子、中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中子
B.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膨胀和演化的
D.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2.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桃花、杏花、梨花相继盛开,花香四溢,引来蜜蜂和蝴蝶采食花蜜。该现象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说明( )
A. 分子是不断运动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3.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浴室的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B. 饮料瓶盖上的条纹
C. 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
D. 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
4. “神舟十五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宇航员想在飞船中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 )
A. 用测力计测拉力B. 用卷尺测距离
C.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D. 用秒表测时间
5. 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A. 0.006m3B. 0.06m3C. 0.6m3D. 6m3
6.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都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纳米气凝胶,能在“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下,保证工作平台正常工作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同时这种材料具有超轻特性,它的质量大约只有同体积水的质量的,极大地减轻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运动更灵活。纳米气凝胶具有极轻特性,是指它的( )
A 质量小B. 密度小C. 重力小D. 体积小
7. 王老师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装了等质量的水和某种液体,根据图中信息,请你估算液体的密度最接近( )
A. B.
C. D.
8. 小明是一名注重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在帮妈妈做家务劳动时,他从菜地里拔出了一个水灵灵萝卜,放了几天后,妈妈说萝卜“糠心”了,但是小明觉得看上去和刚拔出来时没什么两样,只是变轻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看上去和刚拔出来时没什么两样”说的是萝卜的体积没有改变
B. “变轻了”说的是萝卜的质量变小了
C. 虽然“糠心”了的萝卜“变轻了”,但密度没有改变
D. 萝卜“糠心”了是由于萝卜在放置过程中蒸发脱水造成的
9. 人骑自行车时,直接使车前进的力是( )
A. 脚的蹬力B. 链条对后车轮的拉力
C. 前轮受地面的摩擦力D. 后轮受地面的摩擦力
10. 小费在家运用劳动课上学习的烹饪技能制作美食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精粒盐上。小费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精粒盐分开。胡椒粉被吸到勺子上说明( )
A.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11. 蒋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实验室学习天平的使用,小鸣同学想测量100g水,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右侧,则接下来他的操作应该是( )
A. 调节平衡螺母B. 移动游码
C. 减少砝码D. 加水
12. 在测量液体密度(ρ)时,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三种不同种类的液体,测量了各自的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共测了四组数据,并画在m-V坐标系中,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以下六个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ρA>ρB; ②ρB=2.5 g/cm3; ③容器的质量为60g; ④ρC=ρD; ⑤ρA=3ρD; ⑥ρB=3ρC。
A. ①⑥B. ②④C. ①④⑤D. ②③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3. 如图所示为中国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当用力拉弓弦时,弓弦因发生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了弹力,弹力的受力物体是______;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______。
14. 2020年3月9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既定轨道,如图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火箭升空时喷气发动机喷出气体,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__(填“空气”或“喷出的气体”)。
15. 如图所示,把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16. 如图是同学们进行的“竹筷提米”实验。在玻璃杯内加入大米,将一根竹筷插入米中,慢慢竖直向上提起竹筷,米也被提起。提起米的过程中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方向______,同学们发现这个实验不是每次都能完成,小伊同学提出可以在杯子里加少量水,这样米粒会膨胀,就能更容易提起米,这是通过______来增大摩擦。你还有什么办法:______。
17. 如图所示,一乒乓球被踩瘪,此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此过程中球并没有发生破裂。球变瘪后和原来相比,球内气体质量______,球内气体密度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如图是某老师写毛笔字的情景,向右运笔时,笔毫向左弯曲,笔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笔毫上的墨汁越少就越干涩,在相同的压力下,墨汁越少,运笔时笔毫对纸张的摩擦力___________。
19. 铅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是 _____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水平仪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若把它东西方向放置,铅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左方,说明此桌面的 _____边高(选填“东”或“西”)。我们推水平仪的底部,水平仪会向前运动,而推水平仪的顶部,它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力的 _____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0. 如图所示,是顾老师起跑时的情形,若鞋底与地面没有打滑,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顾老师站在滑板上和女儿进行拔河比赛,结果顾老师输了,分析缘由可知:虽然顾老师拉女儿的力______女儿拉顾老师的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但顾老师所受的摩擦力______女儿所受的摩擦力。
21. 小韩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cm;
(2)弹簧在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______cm,此时弹簧发生了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3)分析图像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2.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测量了相关数据并记录在如表中:
(1)测量前,要将弹簧测力计在 _____方向上调零;
(2)第三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_____N;
(3)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对应点,请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图像;_____
(4)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_____。
23. 在“走进分子世界”探究选择一种分子模型的活动中,张老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染成红色的酒精直至充满,可以观察到分层现象(图a)。用食指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发现刚开始时管内出现大量小“气泡”逐渐聚集成一个大“气泡”,“气泡”上升时会越来越大(图b)。最后张老师松开手,发现玻璃管被“吸”挂在食指上(图c)。
(1)将酒精染成红色,目的是为了______;
(2)“气泡”越来越大,说明混合后酒精和水的总体积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混合前酒精和水的总体积;此实验______(选填“能”、“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的无规则运动;
(3)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分子模型,张老师分别用细颗粒小米和大颗粒鹰嘴豆分别装满两个杯子(图d),接着将小米和鹰嘴豆混合后再分装,发现装不满两杯(图e),该实验______(选填“模拟”或“证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这里张老师运用了______(选填“控制变量”、“转换”或“类比”)的方法。
三、解答题(共6题,共44分)
24. 一木块沿水平面向右滑行并冲上光滑斜面。请画出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示意图。
25. 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移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当两者接触时,可观察到小球被弹开的现象,如图所示,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6. 小费同学用斜向右上的拉力拉动物体向右做匀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物块对地面的压力。
27. 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这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操作意图。
A.找一块有机玻璃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其意图是通过摩擦使有机玻璃板______;
B.用干燥的手指在有机玻璃板上写一个“大”字,其意图是借助人体将“大”字部分的电荷导走;
C.将有机玻璃板平放,在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有机玻璃板缓慢竖起,随着有机玻璃板上干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有机玻璃板上显现出来了。“大”字部分的干木屑滑落,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是因为带电体有______的性质;
(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______;
A.质子发生了转移 B.电子发生了转移 C.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3)如表所示,是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物体的排序表,有机玻璃与涤纶衣物摩擦后有机玻璃板带______电(选填“正”或“负”),是因为有机玻璃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事例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是______;
A.干燥的天气穿羽绒服 B.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 C.使用尼龙围巾
28. 小金发现奶奶腌制的咸蛋非常好吃,咸淡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他和小李共同测量他奶奶用来腌蛋的盐水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a)中甲,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a)中乙,______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5.0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a)中丙,读出盐水体积______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______。
(3)小金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偏大,于是他与小李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80.0g如图(b)中甲;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测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g如图(b)中乙;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g如图(b)中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______。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偏大1g,则以上步骤所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小金想,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都学会了测量,那气体的密度如何测量呢?于是两人找来了带气体阀门的金属罐和大号注射器,设计如下实验方法来测量空气的密度:
①找一个结实的金属罐,安装一个气体阀门(使空气只能进入罐中);
②测出金属罐的容积和总质量(金属罐包括原有的空气);
③用一个较大的注射器,每次将活塞拉到100mL刻度处,通过阀门将空气注入金属罐中,一共注入20次;
④测出注入普通空气后罐子的总质量,则普通空气的密度是______。
29. 10班的同学们在学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不挂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零刻度线:挂1N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1N;将这段距离等分为20格,每格表示0.05N。用此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发现测量值不准确。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外力的关系。他们利用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所示。
(1)螺母挂在橡皮筋下静止时,受到橡皮筋的拉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2)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______;
②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70.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约为______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此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
(3)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______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______;
(4)同学们更换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探究,发现其它橡皮筋的特点均与此相似,他们由此总结出,若要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缺点是______,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
30. 7班的同学们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利用案秤和烧杯制作一种简易“密度秤”。
(1)如图1和图2,同学们用案秤和烧杯测出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两种液体的液面高度分别为和,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______(选填“”、“”或“”);
(2)小张发现,当烧杯中液体质量相同时,液面高度满足一定的关系,则______(用、、字母表示);
(3)如图3,小程“密度秤”标定刻度线,步骤如下:
①用案秤和烧杯测出质量为m的水,并在水面处标出“1.0”刻度线(单位:,下同);
②用刻度尺测出“1.0”刻度线的高度;
③再利用(2)中关系式进行计算,借助刻度尺在烧杯上标出“0.8”、“0.9”、“1.1”、“1.2”等刻度线。分析可知:烧杯上的刻度线分布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1.1”刻度线在“1.0”刻度线的______(选填“上”或“下”)方;
(4)由(3)可知,使用“密度秤”时,倒入待测液体,当案秤示数为______时,读出液面所对刻度值即为液体的密度;
(5)小王发现烧杯上刻度间距太小,测量误差较大,以下改进方案可行的是______。
A.换容积更大的容器 B.增大液体的质量m
C.换质量更小的容器 D.换精度更高的电子秤
31. 如图所示,“冻豆腐”是一种传统豆制品,具有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特点。其具体做法是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豆腐中的水分流出,形成密布的孔洞,但豆腐的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现有800g鲜豆腐,其体积为,将其制成冻豆腐(鲜豆腐中所含水的体积占总体积的60%,)。求:
(1)鲜豆腐的重力;
(2)冻豆腐内实心部分的密度;
(3)若冻豆腐小孔内吸满某酱汁后的总质量为980g,求酱汁的密度。
次数
1
2
3
4
5
6
……
质量m/g
10
100
160
200
240
300
……
重力G/N
04
1.4
2.0
2.3
3.0
……
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弱→强)
有机玻璃
普通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
石蜡
涤纶衣物
硬塑料梳子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螺母个数n/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螺母总重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刻度尺读数
0
5.0
11.0
20.0
30.0
45.0
60.0
75.0
90.0
110.0
133.0
158.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原卷版docx、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2023-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2023-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卷原卷版docx、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2023-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